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谋之演义 » 第二百四十九章 将军蒙冤死 一降再降

第二百四十九章 将军蒙冤死 一降再降

    参政潘大人,一路奔波,到了汴梁,降表递上了,礼单奉上了,可周之皇上迟迟就是不见,这让潘大人于驿馆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

    不过,这汴梁的景致到也不错,规模宏大,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甚至还有异域人士,别样建筑,此等繁华只在建康之上啊。潘大人不免又动了心思。

    唐,气数将尽,这里才是他大展宏图地理想之地。

    想到这儿,潘大人竟然屈尊去拜会驿馆的当值官,还暗暗地施以袖金。

    “敢问这天朝谁为首辅,皇上最为器重呢?”

    “听这话,你就是小地方来的……”

    当值官拿了好处,也不忘挖苦面前这个孤陋寡闻的小人,可不管人家怎么说,潘大人都是笑脸相迎。

    “还请不吝赐教!”

    当值官双手抱拳,向上一举。

    “当然是同平章事赵普赵大人了,精于事,致于理,内修法度,外治朝纲,上辅太后,下恤黎民,深为太后所倚重,乃百官之楷模也。“

    当值官说的是眉飞色舞,满脸的骄傲。

    “连我这小小的驿馆小辈,赵大人都记着呢。“

    潘大人明白了,当今汴梁,赵普赵大人说了算。事不宜迟,潘大人精心准备一番,递上贴子,求见同平章事。

    潘大人被请进了客厅,只见客厅并不大,甚至有些拘谨,陈设简单而朴素,甚至有些寒酸,这哪像是堂堂一国之相的府上,看来是深藏不露啊,另一面却假皇上之名向臣属之国索地,要人,要钱财,要说,像极了第二个王莽。

    潘大人暗自窃喜,被晾在这里半晌,那也无妨他希望满怀。

    一个其貌不扬的人,终于出现了,穿着很是一般,但那个风度举止,潘大人认定此人就是那同平章事赵普,赵大人了,赶忙上前拾礼。

    “哎呀,赵大人,声名远播,如雷贯耳,近日一见,果然气度非凡,在下潘谋这相有礼了!“

    赵大人神情严肃。

    “你就是建康来的使者?“

    言语冷若冰霜。

    “正是在下。“

    “你来见我,所谓何事啊?“

    赵大人自顾自地坐下来,端起茶杯,茶盖慢悠悠地吹着。

    “在下奉唐主之命,前来奉上降表,附贡岁,图册,奏请天子罢兵修战,想必赵大人已经看到了。“

    潘大人躬着微胖的身躯,满脸堆笑,俯首帖耳。

    赵大人轻饮一口茶。

    “潘大人不是说唐兵强马壮吗,不是说要收复失地吗,要与我大周分庭抗礼吗,降字何来?“

    “哪里,哪里,都是那唐主昏庸,好大喜功,在下身不由己,主子想听什么,咱就得说什么,还不那个都指挥使林智成,自恃打过几个胜仗,居功自傲,口出狂言,蒙蔽了主子,裹挟主子违逆天朝,犯了龙颜,辜负了赵大人您一片苦心。“

    赵大人手中的茶杯往桌案上重重地一放,把潘大人吓了一跳。

    “赵大人,乃百官之楷模,在下仰慕已久,虽身在建康,但心向汴梁,承蒙不弃,愿肝脑涂地,为赵大人鞍前马后。“

    潘大人和风细雨。

    好一个无耻的潘大人,聊聊数语,竟一盆脏水全栽到林智成林将军身上。林智成啊,林智成,曾是王爷悉心培养的爱将,与他赵普的交集不可谓不少,于铲除张家父子中出了不少力,于周有功,于他赵普也算是有恩啊,可他也是唐独挡一面的兵马大元帅,军中脊梁,汴梁的拦路虎,庆州一战,赵光义损失惨重。

    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各为其主,王爷一去,怕是再无交集了。

    “那潘大人,准备怎么个肝脑涂地,如何个鞍前马后呢?“

    潘大人听出来了,这话里有话呀,不禁计上心来。

    “只是一个降表,不足以表现主子的悔意,此事皆由那都指挥使恃强贪功,妖言惑众而起,罪责难逃,我当联合众贤良,奏请唐主将其革职查办,枭首示众,赵大人以为如何?“

    赵大人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衣服。

    “天朝所要的贡岁,并不是什么空穴来风,而是唐主早就许诺的,但一拖再拖,言而无信,非但不按岁上呈,还兴兵抗阻,皇上极为震怒,誓要踏平江南,一个降表,一颗人头,交待得了吗?“

    这……

    “在下愚钝,还请赵大人示下!“

    赵大人头往上一仰。

    “回去,告诉你的主子,前主兵败,自去帝号,称江南国主,这次再败,咎由自取,这江南国主也不要当了,改称隅南公吧,送客!“

    潘大人对着空空的客厅,满口答应。

    赵匡胤,周子云再下铜陵,湖州,允州。唐已丢掉了三分之一的国土。有人已经奏请唐主,南迁了。

    潘大人由汴梁返回,简直成了及时雨。潘大人所报天朝的要求,经过一番润泽,唐主竟然全盘接受,就由潘大人拟旨,传皇上谕令,兵马大元帅,恃宠邀功,欺上瞒下,以私假公,置国于危难,罪不可赦,即可革职问斩,同时再上降表,去唐主,领隅南公,只求天朝开恩罢兵,免百姓之苦。

    可怜林智成,人头做了献礼,江南之风雨也歇了。

    建康还在,宫阙依旧,触景而生情,诗韵兴起,遍拍栏杆,环顾左右,却无人可以附和,曾经的绝色今无美,曾经的幽香今无味,曾经的莺歌今无韵,曾经的颠鸾今无凤,遣散了些太监,少了些宫女,花前月下人影稀,隅南公免不了又想起华阳宫的景空太师。

    国还在,家尚存,和我者,唯此美人也。

    还是那位潘大人看出了主子的心思,满腔风花雪月,却无处倾诉,无韵可和。

    “主了,你这样闷闷不乐,恐是要积劳成疾,为臣的看着,心如刀绞。”

    隅南公神情没落,百无聊赖的样子。

    “哎,本公的心思,你不懂。”

    “我懂,主子,这地上的因缘天注定,与主子您相配的,没有第二个人,心心相印,想必主子妃,也一定日夜挂念着主子您呢,这叫天作之和,当初您就不该听信了谗言,不过现在也为时不晚。”

    姓潘的一席话,隅南公心中又起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