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的咸鱼不易当 » 第三十六章 女刺客

第三十六章 女刺客

    后世有一句俗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李玠穿越前虽是工科生,但又有谁曾经没有被语文课本最后的“背诵全文”弄得死去活来呢。

    那边意气风发的新郎牵着娇羞的新娘走进高堂,周围的众人一听有好戏看,却都停了下来不走了,新婚夫妇拜堂有什么好看的,哪有看人学狗叫刺激,更何况双方一个是亲王世子,一个是皇子,无论那个输了,明天都必上长安城头条。

    顿时人群围着几人,兴奋的相互讨论着,能站在这里的,都是整个大唐有头有脸的人家,自然是认识李玠和李琦的,好多还是李玠的同窗,介于李公子这些年来的表现,显然大多数人都不看好他,李玠身后的薛刚等人也是暗暗摇头。

    此时李玠的脑袋高速运转,心中虽有无数诗词,奈何“却扇诗”确实比较冷门,急切间还真找不出合适的,只得埋头苦苦回忆。

    看着李玠一直低头不语,李瑁也是放下心来,这要是给他做出来了,难道作为新娘子的亲小舅子,当真要在姐姐大婚当日学狗叫嘛,接着又觉得自己有点杞人忧天,以自己对李玠的了解,李琦虽然一向大嘴巴,但是有一句话他确实没说错,李玠是个废物。

    此时以为胜券在握的李琦,趾高气昂的说道:“废物李玠,你到底行不行,不行就干脆点,学三声狗叫,不要耽误大家时间。”

    就在众人一片嘘声中,李玠灵光一闪,伸手一挥,大喝道:“安静。”心中狂喜,感谢那个不会作诗的董秀才,感谢李商隐,感谢唐诗三百首。

    当下也不着急,先是拔出腰间的折扇,轻轻一摇扇了扇风,确实有点热,脑袋都冒汗了,刚才还是太鲁莽了,要是再想不出来,就真的要当众出丑了。见众人安静下来,李玠满意的清清嗓子,开口吟道:“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若道团圆似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

    一首诗念完,四周更加安静了,无数人瞪大双眼看着他,心中想着:这他妈眼前骚包无比的帅哥,还是那个不学无术的废物李玠嘛,怎么连他都会作诗了,还作的这么贴切,这么应景,没天理了。无数少女听完李玠的诗,再看着眼前面容俊逸的少年,手摇折扇,顿时觉得李大公子潇洒无比。

    李玠身后的薛刚等人,虽不敢相信他能作出这么一首好诗来,当下却是放下心来。

    刚刚还嚣张无比的李琦,此时看着周围安静无比,也是有点慌了,连忙拉拉李瑁的袖子,开口问道:“皇兄,他这诗作的怎么样,有没有姐夫作的好?”

    此时的李瑁心中也是一片震惊,李玠的诗中第二句“遮掩春山滞上才”,是说使才能出众的新郎诗思迟滞,不得为却扇诗,而刚才驸马杨洄作却扇诗却是并没有花费多久,但这里的“上才”也算小小拍了杨洄一回马屁,此处可算一点点小的瑕疵。总的来说,李玠的却扇诗并不能说与杨洄的却扇诗不相上下,只能说全方位胜出。

    可是他现在不能明说,只能将慌张的李琦拉到自己身后,然后对着众人说道:“李玠的却扇诗虽有小小瑕疵,也算应景,但是依本皇子看来,今日咸宜公主大婚,不宜大动干戈,此事就算了吧,太子殿下您认为呢?”

    李瑁并没有判定胜负,只是含糊其辞的说了一通,然后一脚将皮球踢给太子李瑛。

    李瑛与李琚,李亨等人对视一眼,通过眼神的交流,迅速交换了意见。然后咳嗽一声,才开口说道:“李玠此诗作的极好,真令本宫对你刮目相看,但是大家身为皇室宗亲,切不可伤了和气。再说今日皇妹大婚,咱们这些兄弟也不能抢了驸马和公主的风头不是。李玠你觉得呢?”虽然话语不带一句狠话,却隐含威胁。

    此时三皇子李亨也是哈哈一笑,上前搂住李玠肩膀,开口说道:“哈哈,李琦也是你堂弟,饶他一回吧,你们真要闹起来,丢的可是我皇室的脸,走吧,新娘子该拜堂了,去看看父皇给他这个最喜爱的女儿什么贺礼。”

    李玠不着痕迹的挣开李亨的手臂,也是大方一笑,说道:“既然诸位皇兄都这么说了,小弟自然不会与他计较,太子殿下请,诸位皇兄请。”说完,伸手邀请诸位皇子先行一步。

    太子殿下李瑛与诸位皇子也是满意的点点头,往大堂走去。只有落在后方的李琦依旧恨恨的瞪着李玠。李玠也不理他,只当没看见他,此时的他看似风轻云淡,实则身后紧紧握住折扇的手青筋爆竖。

    众人一看,一场好戏就这么草草收场了,失望无比,紧接着连忙往大堂涌去。

    直到众人散去,身后的薛刚拍拍李玠的肩膀,摇了摇头,然后也随着秦红等人离开,留下他一人站在原地,李玠看着人满为患的大堂晒然一笑,李范啊李范,当初你为李隆基出生入死,助他登上皇位,如今他的儿子合起伙来欺负你儿子,不知你作何感想呢。

    正在李范胡思乱想之时,一位中年文士,走到他面前拱手说道:“不知这位公子怎么称呼?”

    中年文士三十出头,乌纱下面容俊朗,颌下留着三寸长须,一袭青衫衬得身姿挺拔,活脱脱一位极有魅力的中年大帅哥。李玠忙回礼答道:“在下李玠。”

    中年文士微笑着说道:“原来是岐王世子,失礼失礼,下官鸿胪寺丞李白,适才见世子的诗中隐有仙气,心有所感,贸然上前打扰了。”

    “无妨,无妨。。。谁?你说你是谁?”李玠原以为只是说说客套话,一听对方自报姓名,顿时惊呆了。

    “下官鸿胪寺丞李白,公子听过在下?”李白见李玠如此惊讶,却也十分淡定。自己虽刚刚来到长安任职,毕竟薄有诗名。

    “李白,你就是李白?!”说完,李玠咽了口口水,润润干燥的嗓子,这可是李白啊,留下过诸多煌煌巨作,无数人的偶像李白啊,居然见着活得了,当下绕着李白转起了圈圈。

    作为很是薄有诗名的中年帅哥,李白显然早已习惯被人围观,也不动,任由李玠转悠。

    等李玠看够了,李白又开口说道:“下官还有一事,想向公子请教。”

    “请说。”

    李白指指李玠手中的扇子,说道:“不知公子手中扇子哪里有卖的?”

    李玠明白了,一代诗仙夸自己的诗中有仙气,果然有猫腻,虽说这首却扇诗是李商隐所作,也属难得佳作,但是不至于得到李白这样的评价。原来是冲着自己手中的折扇来的,当下嘿嘿一笑,开口说道:“这个是我自己请人做的,暂时你可买不到,过段时间可能可以,但是像这种玉神竹所制的折扇,价格可能有些贵,普通竹制便宜些。”

    李白好奇问道:“玉神竹所制的折扇价值多少?”

    李玠心中盘算一下,答道:“说不好,可能千贯左右吧,至少也要大几百贯。像我手中这把属于祖宗扇了,还有你看扇面一面是王拾遗地诗跟画,一面是张长史地草书,怎么也得值个万把贯了。”说完得意的扇了扇。

    自以为波澜不惊的李白,此刻也是大吃一惊,自己一个从六品上的芝麻小官,一年俸禄也就三、四百贯,这要不吃不喝两、三年才能攒一把普通的,李玠手中这把自己要多少年才能买的起?这世道真是疯了。当下摇了摇头,打算告辞离去。

    李玠看他满脸失望,微微一笑说道:“太白先生留步,你我有缘,我这把折扇送与先生吧。”说完将手中折扇递到李白面前,顺便向他展示自己折扇两面的字画。

    李白此刻愣住了,两人不过今日才认识,李玠居然想要送自己这么贵重的礼物,当下迟疑的说道:“李白无功不受禄,这个过于贵重了吧。”

    李玠笑眯眯说道:“也不白送你,以后请太白先生帮我写几首诗,画几个扇面就成。”

    “多谢公子了,那李白就不推辞了。”李白当下也不再矫情,接过折扇,拱手道谢后转身离去。

    虽然又失去一把折扇,但是收下折扇的对象可是李白啊,要是他一会儿再诗兴大发,把自己写进去,那可就青史留名赚大发了。李玠当下仿佛连之前的不开心也都散去了,心情大好的哼着小歌往后院走去。

    一旁俏生生立着的杨玉环,看着李玠离去的背影哭笑不得,自己带着小侍女青柠前来,想要安慰安慰被人欺负的他,没想到他却这么快就变了个脸,这登徒子还真是没心没肺啊,倒是枉费了自己一番好意。

    李玠到底意难平,一场酒宴没结束,就悄悄离席而去。公主府与岐王府只隔着一条街道,几户人家,且紧靠皇城,巡逻的羽林卫众多,李玠自然没带护卫,孤身走在街道上。耳边依稀听见酒宴上热闹的声音传来,头顶月明星稀,吹着午夜盛夏的凉风,别有一番滋味。

    就是夏日蚊虫众多,正当李玠可惜手边没有折扇可以驱赶时。前方岐王府院墙转角处的阴影里,突然钻出一道黑影,手中的利剑在皎白的月光下泛着悠悠寒光,只见黑影急速朝自己飞掠而来。正当李玠汗毛倒竖想要呼救时,手还没摸到袖口的暗器,剑光已经贯胸而过。

    刺客挂着面纱,隐约可见面容,结合她奔跑时婀娜的身姿,居然是一位绝色女子。女子刺客看着李玠倒下也并不离开,就这么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