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神凡二象境 » 量魂仪

量魂仪

    两年后,当张笑歌和汪明贞被困LK研发中心时,他不禁暗暗叫苦到道:”当初真不应该发表那篇临诺级毕业论文。”脑海中浮现出两年前的日子。

    “老林,你说话啊!”,张笑歌无奈地对着电话央求到,可是传回的是电话挂断的声音。

    作为量子领域学术大咖林栋梁的第一届研究生,张笑歌时刻在荣誉中煎熬。今年终于迎来博士毕业,可是毕业论文确成为他成功登岸前无法逾越的深涧。

    今天,第五个论文选题又被无情的毙掉了,自视甚高的他此刻开始自我怀疑了。

    “师哥!”,一个白净的矮胖子推开了实验室门。见笑歌没搭理他,接着调侃道:”师哥,你愁啥呀?大不了回家继承亿万家业呗。”

    笑歌悠悠地回怼道:”你这穷胖子,怎么能理解我这富家子弟的寂寥啊?”

    胖子故作生气道:”既然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我也不装了。嘿嘿,师哥,我馋了,带我去打打牙祭吧!”

    笑歌从椅子上一跃而起:”走!去鹭岛,我也需要补补脑了。”

    随即他拨通了一个电话:“兰兰,给我订两个位置。菜品老样子,我们马上到。”

    不多久,二人便步行来到”鹭岛餐厅”--全首京市最好的海鲜餐厅就坐落在全国最好的学府清大傍边。进入3号包间,见到铺满餐桌的美食,直接进入战斗模式。

    酒足饭饱后,笑歌一扫之前的阴霾,看着小胖子笑道:”穷小子,满意否?”

    胖子拍了拍自己的肚子,点了点头,随即从兜里掏出一张折纸递了过去。

    笑歌接过折纸,打开看到上面写着一些人名和书名,欣喜道:”臭小子,怎么才给我!”

    胖子悠悠道:”老林说了,等你让我高兴了再给你。”

    回到实验室,二人便急不可待地搜索那些人名和书名。用了三个多小时方将关联的核心信息整理打印出来。笑歌从兜里掏出一张信用卡递给胖子:”你自己随便吃!想着凌晨1点给我送分餐过来!”

    整整一个通宵,终于有些眉目了。第二天下午,笑歌又拨通了林栋梁的电话。

    “老林,这次应该没跑了!听我说,现在量子领域大体处于观察-阐述-仿效-半控研究状态,缺少系统级解释理论。如为什么会发生量子纠缠现象。我灵光一现啊,猜想量子是有生命力的,它是能够交流的,所以当它察觉自己到被观察时就会从观察体本身读取信息,进而完成状态改变。怎么样?牛么?”

    电话那头沉默不语,笑歌有些着急:”老林,说话呀!你可别吓我!”

    又过了片晌,老林终于开口道:“你先整理份初稿给我!”

    挂断电话后,他终于压抑不住自己的喜悦,“张笑歌,你就是个天才!”

    一个月后,笑歌将论文初稿递交了林栋梁。

    一周后,林栋梁把笑歌叫了过来,将修改后的论文递给他,笑嘻嘻地说道:”好徒弟!干的不错!回去再改改!”

    笑歌也嬉皮笑脸地应道:“名师出高徒嘛.”

    老林从座椅上站了起来,走到笑歌身旁,用手挽着他的胳膊,说道:“小子,站稳了啊。我打算给你申请临诺级答辩!”

    “老林!你太瞧得起我了吧!”笑歌惊讶到。

    “老子当年就是临诺级答辩!我的徒弟必须青出于蓝胜于蓝!”老林大声喊到。

    笑歌先是一怔,接着便转身离开。走到门口,回头说道:“老林,你这辈子最厉害的就是你的眼光!”

    “臭小子!”

    临诺级答辩,由导师向所属高校答辩委员会提出申请,审核通过后,再向诺奖委员会递交申请,审核通过后,由诺奖委员会指派五位学术大神参与答辩。如果答辩通过,该毕业论文直接刊登N期刊,博士毕业生也将被授予临诺博士头衔,真可谓一夜成名;如果在申请审核过程或答辩过程失败,将对导师及所属高校进行学术评级减分,后果难堪。

    已经一个月没回家的张笑歌,拨通了妈妈的电话.

    “美女!今晚我想吃红烧肉!”

    “臭小子,终于想起你老妈了!红烧肉放你地下室冰箱里了。”

    “妈,你又出国了?”

    “英国!”

    “哎!我还打算和你聊聊未来哪?”

    “正和吾意,等我回去了,咱娘俩好好聊聊。”

    晚上,张笑歌回到了雍山别墅。走进屋,看到摆放的仿制古器,脑海中不由地冒出困扰他十多年的疑问:”父亲为什么要离开我们?他现在在哪?”

    轻轻摇了摇头,便径直走向地下室--已改造成了实验室。享用完老妈秘制的红烧肉,便开始修改论文。

    “老林,好师傅啊!”看着被老林仔细修改的标记,笑歌不由感慨到。

    两天后,他便将修改好的论文发给了老林。接着,老林便让他回校,不分昼夜地模拟答辩。

    诚如所料,笑歌的《量子间信息交互范式论》通过了临诺级答辩的最终审核。

    一个月后,师徒二人来到了斯德哥尔摩,他们被安排到了斯德哥尔摩大学的一间宿舍里,在答辩之前他们的行动是被限制的。与他们享受一样待遇的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五位学术大师和他们的一位弟子。

    答辩会安排在一个教室里。笑歌自信满满地站在讲台上,在简明扼要地介绍完自己的论文内容后,便开始自如地应对台下各路大师的发问。两个小时后,又一位临诺博士诞生了。

    会后,大家逐一向笑歌表示祝贺。

    期间,“祝贺你!”一声冷冰冰的祝福,抬眼看去是一位短发姑娘,在她冰冷的外表下蕴藏着无限的美丽与温柔,谁要是能融化她便将拥有这万般的美妙!一眼万年,笑歌被她深深吸引。

    在晚宴上,通进一步沟通了解,她是贝克大师的得意门生--汪明贞。她计划明年进行论文答辩,选择的方向是量子识别。今天的答辩会上,给她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她希望能与笑歌就学术问题建立伙伴关系。笑歌按捺着内心的激动

    按照惯例,委员会会安排大家斯德哥尔摩一日游。笑歌借着学术讨论的名义与汪明贞形影不离。渐渐地汪明贞也对这个阳关帅气、睿智幽默的1.8米产生了好感。

    这天最后一站便是瑞典国家历史博物馆,看着陈列的古迹,汪明贞不禁感慨道:”真想能读懂它们!”

    笑歌马上搭腔道:“那我教你古器鉴赏吧.”

    汪明贞摇了摇头,”我想和它们真正地交流,就像你论文中展望的,一切事物都可交流。”

    笑歌脱口而出道:“我们一起来实现吧。”

    汪明贞看了他一眼,笑了笑。

    “要征服这个女人,必须得做出让她钦佩的事情。”笑歌内心中暗想。

    相逢最恨离别日,三天的短暂相聚后,大家便各奔一方。

    飞机上,老林随口问了一句:”接下来,你有计划?”

    “具体的还得和老妈唠唠。不过你放心,学术这块我肯定会继续专研。”

    “嗯!术立于心。也许凡尘杂事会给你的学术研究带来意想不到的暗渠。老林我可能就深陷在这’在山不识山’的困境之中。”

    “老林,求你个事。找个机会,邀请贝克大师做个学术访问呗。”

    “你小子动情了吧。师傅支持你,这女孩不错!”

    “老林,回去必须给你办张终身VIP卡!”

    清大表彰大会自不必提。

    山清集团董事长海曼清亲自下厨做了一桌子美味,用来庆祝儿子获得临诺博士。

    更为重要的是,聊一聊儿子的未来。

    “儿子,是时候继承祖业了。”

    “你的艺术天分,我爸的鉴赏天分,一点都没遗传给我。继承?真没信心?”

    “屁话!你身体留着张阅山和我海曼清的血液,天生就是干这行的命。不同学问的立成之道都是殊途同归,你能在量子力学领域做到如此成绩,就证明你能在其他领域也能做成如此成绩。何况有老妈指点,加上你们老张家祖传的技艺,用不多久,你一定能成为角!”

    看着老妈有些激动,笑歌只能附和地点点头。

    “再说了,我也没强迫你放弃学术研究,你可以继续搞你的研究!”

    “妈,老林也同意我涉身俗世。”

    “那你还有什么反驳的理由?”

    “那我就不反驳了!”

    “太好了!”海曼清不禁高兴到。随即便起身离坐,朝着卧室跑去,不一会便拿出一个本和一支笔。

    她将本放到笑歌面前,快速翻了几页,直到写着”张阅山”那页。

    “来,儿子,把名字写在你爸的下面。”

    “这是什么?”笑歌犹豫到。

    “小兔崽子,快写!”

    笑歌只好乖乖地将自己的名字写在父亲名字的下面。

    看着儿子写下名字,海曼清松了一口气,“儿子,签了名,你就是下一代张家祖业继承人了。明天拜祖先,迎衣钵。”

    不等笑歌答话,海曼清便转身朝着卧室缓缓走去。分明可见,她用手轻轻拭去眼角的泪水。

    笑歌心理有些不是滋味,自责道:”我太自私了!”

    第二天早上六点,张笑歌就被妈妈叫了起来。先沐浴、再熏香,最后换上一身青色大褂。

    7点50,海曼清将儿子带到一卧室里的暗间,四平米左右,只摆放一个供桌,一个蒲团,还有一个木箱。供桌上摆放一个写着”张挥”排位,前面是坐着一个香炉。

    海曼清指着蒲团对笑歌说道:“跪下!”

    “张祖在上,孙媳曼清带张笑歌前来拜祖迎衣钵!”

    八点整。张笑歌开始上香拜祖,磕完头,海曼清便将张家祖训清声诵读一遍。

    最后,她把一把钥匙递给了笑歌,指了指一旁的箱子说道:”张家祖传之物都在里面,现在正式传给你。”

    笑歌接过钥匙,又看了看箱子,问道:”妈,我能把箱子抬我屋里?”

    “你自己决定!先自己看看,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问我。可惜我也只是知道个大概。”

    “对了!里面的书,你看最上面的那几本就行,都是你爸重新译注过的。”

    “还有!里面的”探玉针”,小心着点!”

    笑歌害怕妈妈继续唠叨,赶紧打断道:“放心吧!我又不是小孩子了!”。接着便去抬箱子,没抬动!

    海曼清指了指暗间的门边,说道:“那有拖箱器!”。

    刚把箱子拖到自己的卧室,就迫不及待地打开。一打眼,里面装的全是书本。最上面的是一本八开装订本《鉴古记》。笑歌先把里面的书都搬了出来,发现箱底有一处暗格,里面藏着一个黑漆盒子,盒子里面躺着一根如牙签大小的奶白玉器。这一定就是老妈说的”探玉针”。

    他又搜寻一番,再无新的发现。看着满床书和那个黑漆盒子,多少有些失望。

    歇了一小会,就把所有书快速翻了一遍,也没有发现什么暗藏之物。他决定先躺平放空一下自我。

    脑海中不自主地出现,昨晚老妈黯然神伤的背影以及刚刚拜祖的情形,一种责任感和压力油然而生。

    内心中禁不住对自己吼了一句:“张笑歌,你必须给我担起来!”

    他弹起身来,将散乱在床上的书本和黑漆盒都整理放回箱里,只留下三本八开装订本.

    他躺在床上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别说里面记载的故事还挺有意思。

    《鉴古记》简单理解就是由张家记录并传承的收藏界的史记。里面记载了历代张家传人传记,收藏界发生的大事记及古物鉴赏技法笔记。

    开篇写到,国内收藏界追根溯源可分为四脉,即“玉张瓷陆书王青李”。每一脉都有一镇脉之宝,

    其中,”玉张”指的是拥有”探玉针”的张家,相传张姓始祖张挥,号天禄,青阳之子,为黄帝之长子玄嚣的第五个儿子,因发明了是弓矢,所以昊帝赐予宝物”探玉针”。据传此针不仅可以辨玉真伪,更能够探寻矿脉。

    “瓷陆”指的是拥有”控温石”的陆家,传说帝颛顼的孙子吴回在尧时任火神祝融,他有个儿子名叫终,因为封在陆乡(今山东平原县一带),所以叫陆终。出于对他的喜爱,其父将宝物”控温石”赠予了他。据传将此石投入火中,可以随意控制火势火温。

    “书王”指的是拥有“润墨草”的王家,相传王羲之的祖先于野外觅得”润墨草”.据传将此草放入墨水或染料中,可以随意控制墨的润稠度。

    “青李”指的是拥有“辩剑铃”的李家,相传战国时期赵国大将李牧在大破匈奴后,赵孝成王将国宝“辩剑铃”赏赐给他。据传只要将此铃贴近兵器上,就可以根据铃声辨别兵器优劣。

    看到这里,笑歌也不禁感叹道:“这么神奇嘛?难不成真有鬼神之力.”

    随即,他立马起身,将箱子底下那个黑漆盒子拿了出来。打开盒子,小心翼翼地将那枚玉针拈了出来。然后将玉针尖轻轻触碰自己胸前的那枚玉锁,又仔细观察了一小会,那枚玉针没发生任何变化。

    他略感扫兴道:”骗人的!”

    随即又否定道:”不应该,传承这么久了,应该是真的!”

    他将玉针放入黑漆盒。拿起装订本快速地翻阅着,寻找着用关”探玉针”的记录。据记载,张家最早几位传人确实用”探玉针”戳破了几次仿玉案,随着张家的名声鹊起,后人开始涉足更广的古物鉴赏领域。其中,一位名叫张冠的先祖尝试用”探玉针”来鉴别其他古物,至此便再没有出现”探玉针”辩伪的记录了。

    笑歌不由地感慨道:“历史就是一连串的迷呀!你越琢磨,迷藏得就越深!”

    脑海中不由地冒出一句话:“要是这些古器能说话就好了!”

    接着他兴奋地跳了起来:”太棒了!如果这些都是真的,说明器物之间是可以沟通的,这也佐证了我那篇论文的最终猜想。做看来一个可以与器物交流的仪器是可行的。”

    他抓起黑漆盒子奔向地下实验室,打开量子分析机。接着,拿出那枚玉针放到量子态采集仪上。先生成一份玉针的量子态全景数据图。然后,他将自己胸前的玉锁触碰到针尖,保持了一分钟,期间生成一份新的玉针的量子态全景数据图。之后,他将两份数据进行交叉对比,果然发现数据差异。禁不住举起双拳,自嗨道:“张笑歌,你就是个天才!你的猜想是正确的!”

    接着小心翼翼地拿起那枚玉针赞叹道:“这‘探玉针’真是可以和器物交流!牛啊!”

    趁热打铁,他将”闭关中”的牌子挂到实验室的门上,便投入到神器的打造中。

    神器的设想是这样的,将量子态采集仪改造成腕表式,将”探玉针”插入锁针孔。在表里面植入卫星中继芯片,可以将采集的信息瞬时传到家里的量子分析机上,再对传来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最后将结果传回”腕表”.

    整整花了一周时间,终于大功告成。

    笑歌为它命名:”量魂仪”。他戴着”量魂仪”回到卧室美美地睡上了一大觉。一觉醒来已经是第二天中午了,草草吃了午饭。他拨通了海曼清的电话:”妈,我想多接触点古物真品。”

    “你下午先来我办公室吧。”

    下午两点半,他来到山清大厦董事长办公室。

    “臭小子,你这段时间闭关,没打扰你。今天,必须和你好好聊聊。”

    “母亲大人!您说!”

    “你觉得收藏鉴古有什么意义?”

    “妈,跟你说实话。自从我读了《鉴古记》,我就觉得这历史藏得都是秘密。通过收藏鉴古可以还原真相。”

    海曼清点了点头,说道:“嗯!搞收藏还可以发大财!”

    “妈,你这试探的太明显了。钱财看运,做这行必须得守住真和信二字。”

    “这是你真心话?”

    “发自肺腑。”

    “笑歌,妈妈今天把丑话说道前面,如果我发现你在真和信方面失了分寸,别怪我大义灭亲!”

    “妈,您放心!传承千年的祖业就是我的命格!”

    “好儿子!来,我带你去馆藏库。”

    海曼清带着儿子来到一个书柜边,把手伸进其中一格中,按了一通,然后,对着一个唐三彩摆件眨了眨眼。片刻后,衣柜左移,一间直梯显现出来。进去后,直接通往地下一层。又经过两道身份验证,方才进入馆藏库,里面陈列着各种古器字画。

    海曼清提醒道:“记得把手套带上!里面安了感应器,只要你摘掉手套,这些器物的保护罩就会自动升起。”

    “这么多物件!今晚我能通宵吗?”

    “好吧!我把夜宵放到办公室里,饿了你就自己上来吃。今晚9点,博物馆里的物件也会自动传下来。”

    “太棒了!”

    为了让”量魂仪”变得更聪明,必须让它接触更多的古器,采集更多的量子态数据图谱,进行分析模型交叉调整,如此迭代下去,就可以更精准地分析出古器承载的信息。

    一个通宵,笑歌几乎将所有藏品的数据图谱都采集完毕。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回到地下实验室,对这些数据图谱进行交叉分析,找出量子态图谱与现实特征的关联性。

    经过一周努力,他终于找到与年代相关的量子态特点,简言之,”量魂仪”可以准确判定古器的年代。

    他再次来到馆藏库,用之前没有触碰的五件古器进行检验,结果,”量魂仪”给出的年代判断和实情完全相符。

    张笑歌是真想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的神作。但是,他清楚这东西蕴藏了太多的不可预知性,就连自己对它也只是略知皮毛,如果定力不足,一定会引来祸端的。

    接下来,他要继续训练”量魂仪”。

    回到家中,拿起《鉴古记》,仔细品读起来。他发现,继张冠之后,张家传人中先后共有9人失踪,包括他的父亲。他暗忖道:”父亲失踪另有蹊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