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风雨即来 » 第四十一章 王明买地

第四十一章 王明买地

    半月后,李毅的要被处斩的消息传回来到府衙。周新和周碧茹两人对视一眼,果然预料的结果是一样的。

    李毅确实是靖海卫的千户,手里有600多人,其中吃空饷的多达300多人。600多人的兵丁只有10多个家丁能打,其他的都是一群乌合之众。靖海卫闲时农耕,忙时出海打鱼,几乎没有战斗力而言。遇到倭寇就跑,手里也没有几条好的出海船,都是黄河流域的平底趸船,出海一个浪花就沉的那一种,可谓寒酸之极。

    10年前周国大军打过来,靖海卫也被迫加入护国战争。还没等部队完全集结就被周国张亮的先锋打得四处溃逃。威海府都指挥使武玮亲自督战,多次收拢队伍再战,但是梁国的各卫所得兵丁都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哪里有什么战力。千户和百户们能打的基本都靠身边的亲卫和家丁。但是遇到周国的精锐,这些老弱残兵如热刀切牛油一般势不可挡,梁国的大军纷纷被杀得丢盔弃甲,四处逃窜。

    李毅率自己的几百兵丁第一个临阵脱逃。使得武玮的中军部队人心不齐,武玮好容易收拢的队伍快有一万人,只要军心可以用,基本可以抵挡张亮大军的先锋。然而李毅见到来势汹涌的周国兵将,自己的家丁一上阵就被杀得干干净净,也没见杀周国的兵丁几个人,李毅就怂了。之前没有见过如此阵仗,还没一回合自己的兵丁元气大伤。自己率先而逃,麾下的百户、总旗等将官绷不住也跟着跑了,随后破窗效应引发,武玮的军队瞬间出现出大量的兵丁和将领溃逃。最后,周国先锋部队竟然用3000多人打败梁国军队10000多人,导致都指挥使武玮被杀,总兵官粱升也被杀了。

    之后,李毅逃亡江宁城外小李庄隐匿起来,一是不想再打仗了,二是逃避责罚,要是被朝廷抓回去肯定是个死刑。于是在小李庄经营铁匠铺,一呆就是10年,然后随着高粱醇毒杀马阳的事件导致东窗事发才抓住了他这一条大鱼。

    杭州传来李毅依法被判处秋后斩首的事情之后周碧茹松了一口气,她也为王明松了一口气。毕竟是她和王明一起抓的李毅,如果李毅要是活在世上,王明和她都是有危险的,李毅可能会随时回来伺机报复。

    江宁杨府。

    杨员外自从牢房里出来,之前被打屁股的伤势好了许多,但是走路依旧还有点跛。现在王、李两家资金已经到位了,杨家要开始找工匠师傅,要找的师傅比较多,建筑工人大约要几百人,木匠师傅也需要几百人。铁匠师傅也需要一百多人,尤其是那么多和那么大的房屋构造需要的人手肯定不少。

    这次要在江边买地买100多亩用来做仓库和地窖,江宁城南门外买400多亩地做宿舍、教学楼与配套的酒楼、厕所、医馆、澡堂和大车房。其中大车厂和仓库都紧靠宿舍综合体,酒坊扩建的200亩地另外在杨家作坊附近再开始修建和扩大,碎石场则开辟在山脚下方便就地取材。至于武馆和镖局需要找一些练家子来成立,就围绕宿舍综合体建设就可以了,为将来综合体的安保和酒水护送作准备。

    李家和王家的3万1千两白银银票已经拿到了。现在杨家要拿出1万9千两白银还是有些困难,王明很理解杨家最近的处境。毕竟朋来酒楼和酒坊投入很大,很多本金还没完全收回来。不过也很快,这些钱就是周转就几个月的事情。签订的契约是将酒坊扩大后的收益开始按股份算。现在酒坊和配套的厂房设置都还没做好。等做扩大的生产之后来开始清算衙门和王、李两家的股份。目前朋来酒楼和杨家酒坊的收益都算王明和杨家的。

    要做好这些配套设施至少要半年以上了,这说明杨家和王明至少有半年的分红可以拿。杨子爵自杨世恭回来后就没有出门了,房门紧闭天天关在家里温习功课,因为太久没有读书,最终杨世恭也不想让他参与其中来,以免耽误他后年的春闱。

    再加上王、李两家都派了自己的人手和账房来。目前要开局如此大的项目光靠杨家是不够了。前期招募工匠、力士、车夫、镖师和打杂等人员需要耗费很多人力和物力。如果光靠江宁来招募那么多人手估计很难,还能还需外埠或者外府去找。

    王家安排人手去找工匠、力士。李家安排人手去找一些会武术的护院、镖师。杨家的人则是去丈量土地,把这几百亩地的地契拿到手。

    城北朋来酒楼,三楼雅阁华山厅。

    华山厅里人满为患,像似喧闹的菜市场一样。王明有些头疼,正在对账的王明面对前来面试的各种人群,人群也是各种口音回复各类面试官的问题。一楼门口已经排了长长的队伍来面试工匠的,当然目前最着急的是建筑工匠和木工,因为建设各种厂房是需要建筑瓦工的。有了房子之后其他的都可以慢慢来。

    王明觉得这不是个事,安排李家人和王家的人面试到隔壁的衡山厅去处理。没有办法,衡山厅只能撤换掉餐桌,放下办公案板和椅子给王、李家的人开始办公。最后的定夺取舍都需要王明。王明在这里面总负责整体统筹规划的,大到图纸设计,小到今晚吃什么,王明有一系列的图纸要画,大车厂房屋构件图、采石场的设计图、宿舍的公寓设计图、大车的设计等等。

    杨管事从杨府赶了过来,说是杨老爷拿来的土地规划图,如果划定这些地没有问题,杨家人就要和官府去办买卖地契的事宜。王明看到酒坊的扩建图,确实整整扩大了200亩。城外的400亩地的宿舍综合体的规划图一应俱全。宿舍都是按照两层小楼结构,不设客厅。一栋小楼占地1亩,两层楼可以住100人不等,一亩地667个平方,两层楼差不多1300平方,住100个人还算是很宽裕的。设置10个房间,一个房间住10人。大车厂占地50亩、大车房则占地20亩,主要用来停车和周转货物,150个小楼规划差不多占地150多亩,未来预计可以住15000个员工。

    洗浴房和厕所各100个,占地10亩,食堂占地10亩,医馆占地5亩,教学楼占地10亩,运动场和娱乐场所共计10亩,镖局和武馆各占地10亩。在规划20亩地出来做物资仓库。这全部加起来也不过300亩地。之前要400亩还剩100亩,这100亩地先拿下来,到时候根据发展需要再做相应扩大,另外王明和杨管事说了自己要在城外西北的雨花村来建自己的宅基地,宅基地大约5亩地样子,还有看中了一些周围的一些荒山,让杨管事帮忙一起买下来。

    杨管事有些犯难,毕竟现在买地的地方和王明说的雨花村有点远,一个在江宁城外城南的地方,一个在城外西北之处。反正有多100亩地不如分给王明一些地做宅基地也不错,去官府顺带一次性把城南的良田全部买了就是。城南的是现成的良田,土地也肥沃,城外西北的地方基本都是荒山,虽说便宜,但是需要人手开垦,这样的花的代价也不小。

    王明不想和公家的地弄在一起,避免到时候有理说不清生出一些不必要的嫌隙。王明还是看中西北有矿产的荒山,想把那几百亩荒山全部买下来。王明把自己想要买的地画了一张图递给杨管事。和杨管事说明王明买的地全部由酒楼和酒坊的分红来抵扣。

    杨家人办事还是很得力的,这次曹县令亲自让主簿钱大人操办,如果要让王明去找关系办事估计需要几天,自己还要花精力宴请小史、村正和里长等人来办事,不一定那么快办的下来。看来资本的力量和官府的关系在古代依旧好用。县衙主簿钱大人很懂事地亲自办理直接审批,直接就批复了买地的事情。现在市面上买地得看地,良田一亩地卖8两,而次等田一亩卖5两,贫瘠的地一亩卖3两,荒山则卖2两一亩。

    杨家买了600亩地是属于良田,属于城南比较算是良田了。官府出面直接将地价压到6两一亩。对于江宁大佬资本来说3600两不算什么,无非在江宁城买了一个差不多的三进宅子。主簿钱大人和三个村的村正相互做了交流,每年交上来的税收给予村民一些补助。按一亩地给5钱银子的补贴。这样村正们才兴高采烈地签字画押,然后由村正在和本村的地主老财去协商,那已经不是官府和杨家管的事情了。

    王明买了600多亩荒地,荒地一亩给了1两5钱成交。全部买下来差不多花了1000两白银。1000两白银对王明来说不算什么,半个月的酒楼和酒坊的收入就够了。现在王明手上虽然没有多少现金,现在酒楼的生意火爆,还有酒坊的生意现在4个酿酒坊满负荷运转都不够,酒水销售已经出现了瓶颈,产能不足。

    现在北方的商贩过来订酒随便都是按5000斤的酒量来定。一次用了10几个大车大车拉向江宁码头。目前酒坊每天产能只能生产2000斤,北方商贩以来不只有1家,一来就是好几家商贩,有的是周国京师的,有的是开封府的,有的是长安府的,有的是大同府的。北方的商贩一等就是10多天,酒坊的酒还没入酒窖就被拉出去销售了。

    高粱醇在北方市场大受欢迎。虽说北方也有人开始仿制高粱醇,但是总是拿捏不准,要么生产出来的酒不是酸的就是苦的。味道永远没有王明这边掐头去尾的高粱酒味道纯正。高粱醇在北方已经卖出了2两银子一斤的天价。有时候还一瓶难得,听说高粱醇已经被周国皇室用于接待用酒了。说是这酒喝了暖身子,有劲!喜欢这种爽快的火辣劲!

    每天朋来酒楼的4楼和5楼客房都是爆满,几乎都是来订酒的,只是南方这边的销售情况不是很好,虽说也有酒楼来售卖高粱醇,但是销售永远没有米酒和黄酒好,王明在这一块是百思不得其解,想到时候开发一些药材酒推出市场看看市场反馈如何?

    王明现在没有心思管酒水事情,现在想着给自己建一个三进的宅子。苦于手里没有钱,如果在江宁城买一个三进的宅子需要3-5000两,特别不划算。对于王明这种刚解决了温饱的人,不可能如此败家,自己在乡村里建一个大别墅不好吗?再请几个护院和管家,再配上丫鬟照顾自己的老娘刘氏不香吗?在外面无拘无束,又不用担心城门关闭夜里宵禁什么的,要是等挣了钱在江宁县衙附近再买一个宅子也没有什么的。

    王明没钱了,之前和杨员外对赌的时候拿的150两银子,这几个月下来还有120多两。地买了,总要盖房子吧,盖房子至少要准备1000两,其实建一个三进的宅子500两就很豪华了,建材、木头、瓦片都不需要多少钱,主要是建好要铺装房子,这才是真正的无底洞。其余的钱需要购置家具,请人什么的,这些都是要钱的。

    这酒楼也开1个多月了,王明还没拿到分红的钱。杨世恭这段时间一直想着扩张,还没开始就进去了牢房里了。王明每天都看账簿的,自己能拿多少钱自己清楚,算了一下,上月能分红约3500多两,这次买地花了1000多两。虽说融资扩大不需要王明出钱,王明是属于技术和管理入股。杨家这次要拿出去的钱不少,应该手里没有多少现银了。没办法,要建房子必须要厚着脸皮找老杨去要个2000两来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