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风雨即来 » 第二百三十六章 捷报之祸(四)

第二百三十六章 捷报之祸(四)

    正月二十辰时,江宁城,府衙,公房。

    知府大人周新,通判大人张升,守备大人李彬、师爷陈实,还有风尘仆仆赶来的王明共聚于此。

    周新见到王明满心欢喜,拱手祝贺王明道:“恭喜诚德大捷,昨日安宁军横扫青龙山的捷报已经在江宁府广泛流传了,江宁有诚德的安宁军守卫,江宁乡亲父老从此有了保护神!怀远的城防压力也骤减!哈哈哈!”

    周新是个和事佬,本想夸赞王明的,无意左眼瞥见李彬一脸严肃,话里顺带就把李彬也带上了。

    王明面露喜色,忙着恭维客气道:“哪里!哪里!这原本就是卑职的本分,哪里有功劳可言?如果不是知府大人、通判大人的支持和鼓舞,没有守备大人李大人的指导支援,哪里有安宁军的什么事?这全靠各位大人的栽培和指导才让王明有了清扫青龙寨的能力。”

    俗话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讨好的话王明在上辈子就懂得会说,和上面搞好关系,下面的兄弟们才有肉吃。

    张升顿时满脸笑意拱手,一同祝贺,笑道:“诚德威武!扫清了我们江宁的一大毒瘤,这江宁以后将会是一片清平!”

    李彬则微笑,敷衍拱拱手:“诚德,威武!恭喜恭喜!”

    王明微笑回礼不和他们多客套,周新顺带把众人引入话题,主要是针对这次捷报要怎么报,周新想听听王明和大家的想法。

    王明也是第一次和朝廷打交道,他哪里有经验怎么处理这事?于是让周新全权办理,顺带把捷报上加上张升和李彬。

    张升和李彬听到王明这样说顿感意外,没想到王明这年轻人年纪轻轻的竟然如此上道!

    周新当然明白王明的意思,欣然同意。只不过有个要求,要求将江宁军的人数上报一千人,以免树大招风,迎来朝廷的猜忌。因为乡兵一千人的人数是符合朝廷的规制的,报上去名正言顺能接受。

    王明没有意见,他也无所谓朝廷是否能给他封赏。他得的银子早就奖励给下面的人了,如果朝廷有封赏他拿着就是了。他顺带提了一句:“知府大人运筹帷幄!张升大人做参谋,李大人带兵,我等皆为辅助!李大人带三百李字营兵,我带七百乡兵剿平定青龙山贼寇!”

    张升和李彬听完王明的话一脸感动之色,心想这王明是要做什么?这是赤裸裸地把功劳往他们的身上推啊,从没见过如此厚道之人!李彬内心是真的满心欢喜,他看着王明心想着:没亏了老子半个营的装备!王明这小子靠谱!

    周新转眼看看张升和李彬一脸得意的神情,他当然知道这两个人在想什么。他也没想到王明竟然如此有政治头脑和谋略,真是小看了他!

    王明心想大家都是在江宁混的,低头不见抬头见。要是升官发财,我就怕被调走!调走你们可以,我绝对不能走,走了之后我的产业这么办?万一朝廷要是怪罪下来,自己也有三个保护伞,不至于让自己死得太难看!

    毕竟王明出兵是没有经过任何人请示的,这么大阵仗不请示不通报是有些说过不去的。万一周新要和王明追究起来,功过相抵就划不来了。如果拉上张升和李彬两个,周新也不能挡了别人的升官发财的机会!

    周新颇为意外的笑道:“哦?诚德,你真有心愿意给我们分一些功劳吗?”

    王明心想,主动送总比你们要强吧。梁国的官场不就是层层地抢功劳吗?每一级官员都要巧立名目要些功劳的,皇帝封赏的官位和品级不会动,但是赏下来的银子也是会被层层的克扣的,这都是梁国官场运作的潜规则了。所谓下级有功,做上级的自然也会有功劳,肯定比王明的芝麻官功劳大得多,这样才合理嘛!

    王明又是最底层的军官,自己又没有话语权,好处多少都不是上官们自己去争取的?王明是做过企业高管的,自然知道这样的道理。下面兄弟有没有肉吃,还不是靠自己的老大朝老板要?老大有本事要,下面的兄弟们就过得舒服滋润一些。

    “不打紧的,我们安宁军都是新兵,哪里敢居功?守备大人带我们去熟悉野战训练,顺便就平定了猝不及防的青龙山匪!是不是?李大人!”王明一脸恭敬地看着张升,王明对李彬做了一个调皮的眨眼。

    李彬对着王明突如其来的献殷勤有些不适应,心想这王明像是转了性子?一阵一阵的!面对王明的问话李彬只得硬着头皮尬笑道:“是!是!是!”

    这让周新顿时不会了,李彬的根底他是知道的,李字营要是有这本事,就不用天天龟缩在城里守城了。周新哪里不知道王明的用意,也不能抚了李彬的面子,于是笑道:“怀远真是个低调的人,谦卑得很啊!那就按诚德的意思写捷报?”

    张升和李彬哪里能说不好?朝廷几千人搞不定的事情被江宁府的乡兵搞定了,这事妥妥地打朝廷的脸呀!如此长脸的事情还有自己一份功劳,他们自然都是双手赞成的!

    “一切任凭父母大人做主!”张升和李彬异口同声地说道。

    “对了,缴获土匪军械和银子,大约有三百多两!这要一起上报吧!”王明不知道缴获的银子要不要上交,于是问一下比较好。

    “安宁军初创,四处都要银子张罗!说来惭愧!朝廷给乡兵的军饷还下发下来,不如先放在诚德这里保管,要是朝廷过来查验再上交不迟!”周新喃喃道。

    “好的!大人!”王明抱拳作揖回道。

    张升突然想起了什么,忙着说道:“对了!早些年朝廷制定了军功:杀周军五人升一级,杀十五人官升两级,三十人升三级,三级为满!杀一人奖一两!朝廷有非常严格的人头查验章法。后来出现了边军杀良冒功的现象,现在只要杀了敌人或者土匪,朝廷派人会严格查明首级确保不是良民,经过核验之后再算作军功!”

    经过张升一提醒,周新想起来这事,觉得也是!杀土匪不算是敌军,奖励应该不会像杀周军那样严格。

    “诚德这次是没有经验,只是带了两个人头回来!不过,被杀的人应该都有数,能查实得到吧!”周新不免担心地说道。

    “不要紧,我们这边都是实报,绝无谎报,只是有三个土匪被村民火烧了无法查验之外,其余都没有问题!”

    “那三人?”

    “袁麻子和杨老六,还有个喽罗二蛋!在大柳树村的时候,被村民泄愤将这三人拜了祠堂,然后点了天灯之后用火烧了!”

    “哎呀!可惜了!”周新一脸惋惜的神情叹气道。

    “那就少写三个吧!不碍事!”王明一脸无所谓的说道。

    “那只能如此了!”周新感叹道。

    周新让师爷陈实草拟捷报。大意是:奏陛下,天启九年,正月十八日,江宁府周新运筹帷幄,通判张升做参谋,守备李彬带兵攻打,制定周密的青龙山剿匪计划。守备李彬带李字营三百余人,江宁练总王明带新兵七百新军,合计一千人。正月十六,安宁军骑哨提前解决二十人青龙寨探哨,使其青龙寨失去感知。经过三天两夜鏖战,于正月十八日大获全胜!斩杀土匪二十九人,俘获六人,斩贼首李毅,裴成等人首级!缴获白银三百五十两二钱七十三文,缴获军械无算!

    众人看到陈实拿来的书写漂亮的魏碑字体颇为满意。最后周新认可后盖上官印,安排快马将捷报发往杭州!

    捷报的事情办妥,众人就来打探王明的虚实,想确定王明现在招募是否有三千人!王明肯定否认没有,表示三千人是虚数,恫吓青龙山土匪的手段,实际战兵只有一千三百余人,其他的都是辎重兵和后勤。

    周新缓了一口气笑道:“三千人你也养不活!朝廷只给你拨五百人的军饷,你是商人,不会做这种不讨好的事情!”

    王明内心是清楚自己多少人的,现在人数多了确实有些敏感,以免有心人坑自己,还是谨慎一些好。

    后来大家有谈到周国军队现在时不时在河南府、归德府、开封府和济南府等地抢掠物资。据说这年大雪,周国草原的牛羊冻死了不少,整个周国的收成锐减。周国军偷偷越境抢夺梁国军民的粮草,时而与梁国边军摩擦不断!

    周新认为这周国要吞并梁国的狼子野心不死,周与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次发生国战!说完众人都叹了一口气,露出担忧之色。

    见到大家都这样低沉,此时已近午时,张升兴致勃勃邀请众人到朋来酒楼午宴,为王明的大捷而凯旋贺!众人也觉得甚好,有必要为王明的安宁军大捷接风。

    巳时,杭州都城,养心殿。

    大约后世11点左右。上午的朝会已经接近了尾声,天启皇帝已经还是那一副被掏空身子的样子,精神状态不佳,坐在龙椅上揉着眉心强打着精神。

    上午的国内的事情没有一件事情让天启帝顺心的,尤其是梁国北方的周国,频频进犯,明目张胆地大肆掠夺梁朝百姓财产,让他愤怒不已!周国都是轻骑,来去自如,抢了就走。而梁朝的守城军还没出城,早就见不到周国的骑兵的踪影,简直可恶至极!

    天启帝生气是很周国不讲信用,十年前签订的合约不当一回事!另外就是对自家军队的反应迟钝而生气!

    颇有眼力的宦官出列,扯着鸭公嗓喊道:“有本出班早奏,无本退朝!”

    殿下文武百官皆无回声,宦官正欲喊出“退朝”二字。

    只见一个身着绯红朝服,头顶乌沙,手握笏板的人,在文武百官前排里出列。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吏部右侍郎金正明。金正明直立身子拱手抱着笏板严厉道:“微臣有本启奏!”

    天启皇帝头也没抬,坐在龙椅上把手抬了抬,道:“金卿家!准奏!”

    于是金正明在朝里大放厥词,言下之意是就是:皇帝为梁国劳心劳力!如今大梁内忧外患,周国对大梁虎视眈眈,皇帝贤明放开地方州府招募乡兵协助守城。据他所知,有人和地方官员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以招募乡兵为由,隐瞒超额招募新兵。待周国和梁国冲突之际,乡兵揭竿而起欲意谋反,自立为王!

    金正明的一番话,惹得朝内文武百官无不色变!谋反这事可是大事,即便没有造反,这些人不死也要脱一成皮!顿时,文武百官顿时在人群中窃窃私语起来,堂内顿时有些嘈杂。

    “肃静!”宦官鸭公嗓子大喝一声道。顿时,朝堂内又恢复道之前的安静。

    天启皇帝听到这个消息,心中不由一惊。他脸色如常地仔细打量一番金正明,淡淡地说道:“金爱卿,此事可有何凭证?能否说出他们的名字和州府!”

    “是江宁府知府周新,江宁府民团练总王明!整个江宁城的百姓都在传江宁乡兵有三千人在城外巡视,尤其是练总王明可谓嚣张至极!在江宁城欺男霸女,无恶不作!影响极坏!”

    天启皇帝侧头思索一番,好像对王明这个人有一些印象。记得上次金家的金浩犯事,王明的名字在周新的奏折里出现了好几次!周新说这个人屡破奇案,是个难得的人才!乡兵超编招募三千人,只要没有举旗造反,这是罪名是不能随便认定的。再说了,江宁的城防兵力薄弱,招募多一些人也没有关系,反正又不用朝廷操心去养兵。

    如今王明竟然在金正明的眼里居然是这样的人物?想到金浩,天启帝又看了看金正明,他不由得想到了什么。虽然金正明在天启帝面前大义灭亲,所作所为可圈可点,但是不能排除金正明没有私心报复!一个三品大员犯不着自降身家和一个八品小官过不去,金正明的目标表可能是周新这个人。

    思索一阵,天启皇帝的精力确实不及,也不能随意去做定夺,但凡涉及到造反这事,肯定是需要调查的。天启退朝前下了一道圣旨:着刑部和吏部去江宁府调查,暂时革去江宁知府周新、江宁练总王明的官职,押解都城待查!之前招募的乡兵交由当地守备带领!要求刑部、大理寺卿、都察院三司共同审理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