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风雨即来 » 第二百三十九章 怒不可遏

第二百三十九章 怒不可遏

    翌日,辰时,青龙山。

    海拔只有不到三百米的青龙山,清晨的山上犹如同仙境一般,雾气缭绕加上茂密的树林俨然成了天然氧吧。王明很喜欢在山上住着,唯独不喜欢的就是每天要爬山和下山,要是这里有一条索道是最幸福的。不过话说回来,要是通过爬山锻炼他虚弱的身子倒是极好的。

    自从王明落地到这个世界,每天都焦虑怎么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来,如今生活情况有所改善,产业也建立起来了。只是这身体状况由于太长时间不锻炼,身体开始有些发福,身体机能也弱化下来。已到中年的他,下半年就三十六岁了。他不由感慨,这个世界上的人到现在为止也只是把他当十八岁的王明,如果真是十八岁就好了!

    乔原昨日寅时三刻回来的,梁超和姜龙昨日已经摸上了扬州府的鸡冠山。乔原来报刘老三在鸡冠山留下来的余匪不多,并且大部分的人转到城里去经营茶楼、赌场和青楼了。留守鸡公山的土匪不足十人,昨日已经让梁超全部拿下了,缴获的银两约有五百多两,粮草三百余石,军械物资环首刀有二十余把,长矛四十余杆,木盾十五面,珠宝玉器五箱。俘获的土匪三人,其余的土匪全部被杀了。

    匪首刘老三和十几名好手都回扬州城了,鸡冠山的物资等他们立足稳定之后,再来接山上固守的兄弟们回城发展。梁超担心自己的一身戎装不便于进城。如果扬州官场知道江宁府的乡兵竟然来到扬州剿匪,会惹很多没有必要的麻烦,反而让人觉得江宁府的兵是不是吃相太难看?

    梁超犹豫不决,才让乔原回来青龙寨禀报王明。王明的意思很简单:为了不暴露身份,脱了铠甲进城解决刘老三等人就行了。还需要他来说什么?就只当是私人恩怨解决了刘老三,将他人头带回来就行了。

    王明考虑梁超的人手的问题,现在骑哨只有十九个能战之兵,有一个王兵现在已经回了城南大院去休养治疗了。岳涛和陆宁的新军能打的都去带新兵了,人多了反而在扬州容易暴露,被扬州的官府拿住了话柄,使周新难堪。自古以来就是兵不能随意跨界抓人,除非几个官府联合办案才可以。

    “铁柱!把我身边的亲卫陈炳、方涛,吴显等五个人调拨给梁超给予支援!”王明从容地对王铁柱说道。

    “老爷!那您身边不就只有我一个人了?这不行,老爷的安全是天大的事!不能调走!”瘪脑壳的王铁柱满脸不情愿道。

    “是的,东家!您的亲卫调给我们,您的安全怎么办?您可是我们安宁军的主心骨啊!”乔原同样露出担忧的神色。

    不远处的陈炳、方涛、吴显、邱东,刘璋,几人都是身穿铁甲,手里也有六管手铳,标枪、长矛等兵器都不比梁超的骑哨队伍差。王明从李彬那里买来的十套铁甲,六套给了自己的亲卫。梁超、姜龙、岳涛和陆宁每人一套铁甲。骑哨和把总级别的都是皮甲,就连总旗也只是棉甲。小旗没有披甲的机会,一身新式军服比新兵们强一些。

    他们五人听到王明的话,相互对视一眼,脸色毫无波澜。他们这几个人都是武艺还不错的,是从甲等兵顶尖的人物里挑出来的,单兵战力并不会比梁超现有的骑哨队伍的战力差多少。

    “铁柱!你别吵了,把李淼和寸彪接回来就行了!他们两回来之后问题就不大了!”

    王铁柱听到王明要用自己同时进来的老伙计,心里不由一喜。心想:老爷没有忘记我们这些为他出生入死的老伙计!这些老伙计肯定比陈炳他们几个**子好用一些!

    “哈哈哈!好,老爷说的是!李淼和寸彪这两个家伙,等会回去了就把他们抓出来!”王铁柱顿时没了刚才的忧虑,一脸喜形于色地咋呼起来。

    “乔原,你带我的亲卫们过江去,他们几个能弥补你们的人数不足!务必要把匪首刘老三拿下!”

    “是!东家!我们骑哨队一定完成任务!”说完,一脸坚定的乔原领命带着王明的五个亲卫下了山。

    “铁柱,走吧,咱们也在山上简单吃点东西之后回大院!看看那新出的水泥如何!”王明朝着王铁柱笑道。

    王铁柱和王明回了厨房,看着杨秋和几个姑娘在厨房里忙活起来。杨秋没有做过什么活计,烧火引得脸上的炭灰糊满了一脸。惹得做饭的姑娘们一阵哄堂大笑。

    这些被土匪押上山来的姑娘们通过洁面换洗之后,都颇有一些姿色。也是,没有姿色的大家闺秀早就在半道被土匪砍死了。

    王明之前问过这些姑娘们愿不愿意回家?结果这十几个姑娘们如同商量好了一般,纷纷地给王明磕起头来,都表达自己不愿意再回去了!求王大人收留!这十几个女子的话让王明不由得有些好奇。

    得知这些姑娘们虽说不是极为贞烈的女子,但是有极强的自尊心的。不愿意回去的缘由很多,首先自己被劫上山之后,家人并没有来赎人或者救人;他们其实不怪家里人冷漠的,自家条件是清楚的,其实很多时候是为了脸面。有没有能力救赎她们是态度问题,而家人们并没有这样来赎人,她们的心就死了。

    其次,这是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家中的女儿被土匪抓上了山无非两个结果,不是死了就是做了压寨夫人。有钱有势的家庭赎回去的女人,也是草草的被嫁了或者改嫁出去,不愿意再次提起这件事来。

    最后,这些女人没有一个不被土匪凌辱的,不甘被褥的人是不会出现在这里的,早早就变成一具具冰冷的尸体被土匪们抬了出去。她们说是官军从青龙山救回来的,回了家肯定也是没有好果子吃的。被家人的瞧不起,街坊邻居们也会被背后指指点点的,回去之后,她们的内心也是受尽屈辱和折磨,最后还是选择死了反而清净。

    话说道这个份上,王明都懂了。封建时代的女人是没有地位的,身份地位很低。大家闺秀像杨静怡和周碧茹这样的在外面抛头露面是极为罕见的。他想到如果是杨静怡被土匪抢上了山,以她的性格肯定是直接以死来守住自己的贞洁的。

    王明看着这些可怜的姑娘们,也只好和杨秋一起在山上休养些时日,将身体养好一些再说,到时候将这些姑娘们送到军服厂里去干活。等到他们能自给自足之后,在那么多民夫或者师傅里找个好的就嫁了。王明是崇尚自由恋爱的,只要两个穷苦人家凑在一起过日子,王明也是愿意看到的。

    杨秋今天的状态好了一些,王明见杨秋气色和之前见到的判若两人。刚来山上见到杨秋犹如泥娃娃吊着一口气,如今他脸色红润,精神饱满了一些。虽然脸上有些污渍,但至少能看出来他是开心的。

    王明让杨秋脸上的炭灰浆洗一番,带杨秋走出厨房叙话。

    “杨举人!你下一步是怎么考虑的?”

    “王大人!您拉我出门我就知道您想要什么了!”

    “哦?你说说看!”

    “王大人,您现在是前途一片光明,有钱有人!有朝一日成为朝廷官场上的红人也是指日可待!只是杨某心有不甘,暂不能与王大人一起共事!容我参加此次会试,杨某才能安心!”

    “哈哈哈!我理解你的,十多年寒窗苦读,也就是为了明日的金榜题名!”王明表面这样说,心里多少是有些失落的。

    “我也知道王大人现在急需贤良,杨某不才,得王大人多次邀请,杨某深感惭愧。在下有琅琊同窗好友数位,才能不在杨某之下。虽在乡试里落榜,但他们都有报国之志!容我修书几封请他们过来助王大人一臂之力!来报答大人对杨某的知遇之恩!”杨秋满脸皆是惭愧之色。

    王明确实需要一些文人来打理城南大院,目前就教学楼的师资严重不足,还有王明的军事幕僚也太少了,找个赞画都难。

    如今杨秋愿意推荐贤才,王明是很乐意的,如果能懂军、政、民方面的管理人才是最好的。当然,他不愿意要纸上谈兵之辈,如果有些见识的人王明是愿意招募的,银子自然不是问题。

    午时,杭州金府。

    已经上朝回来的金正明,换上了三品的杂色文绮常服。静静地坐在后院书房里,丫环已经端来了茶水。他品上一口香茗,按照往常那样等候厨房的午膳。用完午膳之后再小憩一阵,解解乏,然后再回吏部公房办公。

    梁朝的早朝制度就是这样,卯时就要到朝堂,俗称点卯。也就是后世大约凌晨四五点左右的样子,换作是平常人每天凌晨三点起床去开早会,肯定是受不了的。现代人肯定是受不了的,现在能做到这么早上班的都是环卫工人了。

    于遥昨日就被金正明从湖州让人请到杭州来了,他已经在客房等候多时。管家见老爷回来之后,立刻就去通报给金正明。

    金正明见管家来报,得知他请来配合樊凡的人已经来了。金正明内心有些开心,于是让管家带于遥进屋。

    于遥的儒雅气质,二十几岁的年纪,皮肤适中,怎么看都不像是杀手,反而看起来就像儒雅书生的样子。金正明对于遥的模样非常满意,笑着说道:“这几日,我让你去跟着一个人,他让你做什么就做什么!大力配合他布局办事就可以了!一切行动保密!明白了吗?”

    于遥听到金正明的言语,满脑子都是浆糊。他虽然长得像书生,但又没有读过书。金正明的话他是没有听太明白的,大致就是跟一个人要他干什么就干什么就是了。在金家最高领导人面前,于遥还是有些心虚的,他就怕自己莽撞无形地得罪了这个金家的最大人物!

    “是!谨遵大人的吩咐!”于遥抱拳作揖,语气坚定地说道。

    “好!晚一点樊大人会去江宁,我会让他同你见上一面的,然后你们一同去江宁。”金正明这话说起来胸有成竹。

    “是!”于遥面无表情回道。

    俄顷,管家再进书房通报,说是吏部主事樊大人求见。

    金正明不由脸色大喜,淡淡笑道:“呵!说曹操,曹操就到!快快有请!”

    此时,樊凡一身绿色官服,头顶乌沙。很明显是从吏部衙门里赶过来的,来得时候有些着急,连衣服都没有换。他满头是汗,脸上露出了一丝焦虑。没想到昨日金大人交代的事情今日一早就全变了,计划不如变化!他需要及时和金大人来协商如何处理是好?

    得到管家的邀请,樊凡满脸焦急三步作两步的跑进了书房,慌张地喊道:“金大人!不好了,不好了!事情有变!”

    金正明微笑的神色变得凝重,他看到站在一旁的于遥有些窘迫神色。见外人在场,他只得强装微笑,淡淡说道:“仲伯啊!何事如此慌张?”

    “不好了!我在值房里接到通知,说是去江宁的调查团取消了。圣旨的内容也改了,说是有礼部和兵部加一个司礼监太监去江宁!”樊凡把自己知道的信息合盘托出。

    金正明听完脸色一凝,神情并不慌乱,淡淡地说道:“怎么回事?”

    “说是江宁府大捷!江宁府的乡兵只用了七百多人就平定了青龙山土匪,青龙山贼首全部授首!皇上为此龙颜大悦,着礼部、兵部是要去封赏的,武将官升一级,赏银千两!绢布、绸缎五百匹!文官则是口头褒奖、奖励绢布、绸缎等!”

    金正明听了樊凡的话之后,心中的怒火中烧,怒不可遏地砸了手中的茶杯,茶杯撞在地板上顿时摔得粉碎。他再也忍不住咆哮道:“昏君!昏君啊!朝令夕改!如此重要的事,你居然忍得住?在朝会上气都不吭一声!”

    身边的樊凡不由紧张地跑过去捂住了金正明的嘴,轻声道:“大人!大人!慎言!慎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