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满达花开 » 二十一

二十一

    “下面请我们晨江文学社创作部的部长冯苏亚讲话……”,文学社的社长齐宗波在宽大的讲台上对着话筒说道。今天是全院的文学社的新生大会,许多新加入文学社团的大一生都坐在这个宽大的阶梯教室里,当然还有更多的已经加入了一年以上的老社员。

    “苏亚,好好讲哦!”坐在身边椅子上的莫依萍和邱景宜在冯苏亚上台前对他说道,冯苏亚笑了笑,请她们放心,他今天穿着黑色的西裤,白色的衬衫,显得格外精神与清新。

    冯苏亚走到讲台上,微笑着向大家鞠了一个躬,大家还报以热烈的掌声。许多新生在纷纷议论创作部的部长怎么这么年轻与英俊。冯苏亚大一加入创作部的时候,老部长刘海容就退位让贤了,因为冯苏亚的文章一来就响誉整个文联部,不论在院内还是与其他学院的比赛中,每一次都是他数一数二,文风刚健,词语优美,引人入胜,回味沉思。冯苏亚说了一些欢迎的话,又讲了一些写作上的事,最后讲了一些和别的学院外联的注意事项及对大家共同爱好的文学的希望。冯苏亚的讲话博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引得不少教室外的人驻足观看。冯苏亚下了讲台,其他部的部长上去讲话。

    “苏亚,今晚要去上选修课吗?和你的那个美人,嘿嘿!”莫依萍小声的对着身边的冯苏亚说道,邱景宜听了也忍不住笑了。她们所谓的美人就是冯苏亚他们班的班花刘倩云,晚上他们要去上选修的舞蹈课。虽然莫依萍和邱景宜及冯苏亚是三个班级的,但是他们一起选修了舞蹈课,又加上一同进了文学社,早就都熟识了。冯苏亚听她们一说,脸微微红,对她做了一个鬼脸。齐宗波就坐在莫依萍的前面,他回过头来提醒他们不要讲话,于是他们都不再说话。

    舞蹈课的老师是一个快要退休的老教师,他是学校的老职工,获得过许多的国家奖励,是专业的舞蹈家,会跳很多的舞,华尔兹,伦巴,恰恰等等。他叫许国峰,五十几岁了,人很严谨,教学很严格,学员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并不是谁都能选修这门课。许老师选人主要是看人的节奏感,还有对音乐的体会和领悟,其次是肢体的协调平稳和柔软度。所以上舞蹈选修课的人很认真,不仅仅是为修学分才来的。

    上完舞蹈课,曲终人散,大家各自回宿舍。多半同学都去约会去了,大学是自由的。冯苏亚回了宿舍提着工具,他要去做自己的工作,铲除校园的牛皮藓。冯苏亚刚走了不远,就看到梁博洋与仝彦斌一同向他走来。

    “苏亚,校园的牛皮藓我们弄完了,知道你修课去了,先帮你弄,现在去打扫阶梯教室吧!他们也有刚下课的。”梁博洋说道。

    “谢谢啊!你们真是太好了,不过彦斌为什么你也来了?”冯苏亚问仝彦斌,仝彦斌傻傻的笑着。

    “呵呵!没事干啊!洋哥说出来溜达嘛!顺便帮你做了事。”仝彦斌很老实的,冯苏亚很感激他,后来他在大学最好的朋友就是他。他长得瘦高个,脸也很英俊,和冯苏亚一样爱穿白色衬衫,他俩在一起就像两兄弟一般。

    他们三个又一起去了阶梯教室打扫卫生,完毕后冯苏亚请大家每人喝了一杯冰凉的芬达,感觉好舒服。回到宿舍,大家都在,只有王超出去玩了。叶子康在床上看手机书,他挺喜欢看小说的,甘咏月在弹吉他,唱着《大海》,左元在他身边伴唱,“如果大海能够带走我的哀愁,就像带走每天河流……,所有曾经往事,你也不再留恋,就让它随风飘散……”,老甘和左元唱的很投入,梁项在一旁王超的电脑上玩游戏,玩的是《秘密潜入》,冯苏亚和他们打了招呼,然后坐在梁项的旁边看他打游戏。

    大二的时光很美好,既安静又充实,让人很值得怀念。朋友间的友谊逐渐成熟,也不再局限于本班级,上公开课的时候很多,所以本专业的同学几乎都差不多认识,更何况还有各种各样的社团。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自然的会形成一定的圈子关系。这个时期的活动很多,班级里的,班级与班级间的,还有学院内外的。一来是让大家互相认识,二来让大家的各种才华能力得到展示,即使是玩游戏的也有游戏社团,比如卡丁车比赛那时就很流行。那时几乎很多人都在玩卡丁车比赛,班级里男生女生都爱玩。

    冯苏亚他们还组建了一个队,有两个女生,一个许莉,大家叫她小白,一个孙云霞,大家叫她阿姨,她最近在和其他班的一个男生谈恋爱,叫顾正华,当然大家就叫他大叔。而甘咏月和叶子康被称为一个奶妈,一个奶爸。这个队里还有左元,大家叫他佐佐木,梁项叫做狼,还有两个本班的浙江的同学,黄荣跃和王子凌,他两都是游戏高手,自然也就是领队,当然还有王超,大家叫他鬼子。

    阿姨生得一副好歌喉,人长得小巧可爱,也很漂亮,是班级里的文艺委员。大一的时候新生欢迎大会上,冯苏亚他们班唱歌比赛就是她指挥的,那时唱的是《黄河大合唱》。班级唱的是二重唱,那时努力了很久,终于不负众望,取得了第一名的胜利,那个晚上大家欢呼雀跃,开心透了,因为奖金是五百块班费啊!多亏了阿姨和大家的努力。

    大二是恋爱的季节,玩游戏的玩游戏,谈恋爱的谈恋爱。冯苏亚常和于琳娜发短信交谈他们之间的小秘密,孤独而又幸福的守候着这份爱。大叔和阿姨是常常花前月下,就连平时看着安分守己的甘咏月也和冯苏亚的老乡加同班同学穆青恋爱了,两个人的恩爱不亚于大叔和阿姨,那段时光里的美好和幸福,全部记在冯苏亚的日记本里。

    大家都有各自的生活要去忙,各自的事要去做,每天要和不同的同学一起上课,每天都有新鲜的事要做和发生。冯苏亚一直都喜欢画画,有空的时候别人都不在宿舍,冯苏亚就一个人默默的画画,他一个人去了古玩城好几次,看看那些作品,也买了些画画的东西。冯苏亚常常在没课的时候去图书馆看书,当然他看的书很多,涉及各个方面,但最主要的还是画画的比重大些。

    学校图书馆的藏书很丰富,种类齐全而且也很详尽。冯苏亚常常抱一大摞书坐在宽大的图书室一角,对着窗外的幽竹和清风一看就是一下午。看不完的书就借回宿舍接着看,夏天闷热得睡不着时冯苏亚就把凳子搬到走廊里坐着看书,消暑解困。这个时候大多是因为室友们在讨论女人和性这个话题,虽然也上心理健康课讲了性的认识,但是冯苏亚在潜意识里仍旧不理解性,渴望但却害怕去触摸它的真实。他们的谈话让他总想起夏若梅的桃花劫,一想起来就克制不住的思念,有时自责自己不该去想她,也是便想想于琳娜。

    冯苏亚喜欢安静,所以大多数时候都是别人约会去了而他一个人在宿舍。冯苏亚一个人的时候,他就画画,有时在宿舍画,有时去图书馆的安静的隔间里临摹那些大本大本的图册。冯苏亚的画画的基础水平在这时打下了坚实基础,他画的画涉及面很广,但是更多的喜欢画山水。因为在山水画的世界里,可以无限的清远空旷,可以游山玩水,也可以泛舟对月,听松看泉,更可以垂钓琴棋。

    冯苏亚很喜欢去江边游览,涉江看船,听风临水,或者高卧芦荡,看闲云漫步,听草虫对吟。长江给了冯苏亚无数的灵感,他写了很多的诗歌,也写了很多优美的文章,当别人都在享受生活的时候,冯苏亚努力的参加各种各样的文艺比赛,获得了很多的荣誉证书,当他毕业回家的时候,满满的拉着一大拖箱都是这段时间他辛勤耕耘的所获的证书。

    长江陪伴着冯苏亚度过了他最年轻的时候,他并不感到孤独与寂寞。他的诗歌和作文受到大家的喜欢,社长准备让他代替他的位置,因为社长和莫依萍恋爱了,齐宗波虽然大着莫依萍一届,但是并不影响他们的感情的升华。开始的时候莫依萍迷恋冯苏亚,冯苏亚没有接受她,一直只把她当做文学上的好朋友,莫依萍见对冯苏亚也成奢望,所以转而爱上了齐宗波。

    冯苏亚并不喜欢当社长,并不是他没有能力,因为专心的爱上写作,就不要三心二意的去做其他,社长是很忙的,处理关系,随时策划活动等等。冯苏亚并不想让这些东西打断他的创作灵感,所以他婉言拒绝了社长之位,社长之位就交给了他在文学社的好朋友刘明竹。冯苏亚的做法是对的,要不然的话以后就不可能出现更多的他的优秀的作品。在他毕业时的一次全市集体大学的诗歌大赛中,冯苏亚一举夺魁,这个奖励对他们学院来说十分重要,因为他们学院连续六年都已经没有入围过了,更不要说获奖。所有人都很高兴,就连团委的老师也十分感叹这次的奖励及冯苏亚的文章才华。

    大二的下学期学校要搬迁,搬到一个叫做卧龙岛的地方。那里的新校区刚刚落成,极其漂亮又宽阔。学校坐落在一个湖心岛的一角,三面环水,环境十分优美,空气也挺清新。学校让大家把东西都装在了雇来的大巴车里,一起从老校区运到了新校区。大家忙碌了一两天,终于安顿下来,新的环境非常不错,有利于学习。新的宿舍楼很宽大明亮,男生宿舍楼两栋,女生也两栋,每栋一共有七层,每层大约有四十多间房间,每间可以住六到七个人。冯苏亚他们班级住在六楼的最左边几间,从楼道尽头的窗户里可以高高的看到校园里那宽大的操场,有篮球场,排球场,还有新的跑道,宽大的看台设置着一排排的座位。

    新的环境大家都很喜欢,尤其是宿舍里有独立的卫生间可以洗澡,宿舍的空间比原来大了好多,所以还是六个人住,但显得很宽敞了。甘咏月和梁项两人一块买了两台电脑,宿舍里有了三台电脑,用甘咏月的话来说就是中间的打游戏,左边的听音乐,右边的看电影,一个人爽歪歪。由于大家都很开放,几乎每个人都恋爱了,青春是寂寞难耐的,也是火辣热烈的,所以男生们都喜欢偷偷的看成人片,冯苏亚很害怕看这种片子,所以很多时候都溜走了。但是也有逃不掉的时候,所有人都在时,一起看的时候,他们会叫冯苏亚一起来。开始的时候冯苏亚看的心惊肉跳,既羞愧又害怕,大家都知道他是处男,也没有怎么强迫他。后来慢慢的习惯了,冯苏亚也就不觉得什么了,只不过当爱情记录片一样看就行了。

    冯苏亚记得他第一次看成人片是鬼子带着他看的,那天他回到宿舍,其他人都不在,只有鬼子在玩游戏,冯苏亚就坐过去看他打游戏。鬼子打了一会,把屏幕一切,一个场面让冯苏亚心惊肉跳,原来是一部正在进行中的成人片,冯苏亚想走开,但是鬼子说看看吧!又不会死。正好这时仝彦斌进来了,他取笑鬼子,最后鬼子把他俩教训了一顿,说人之初,性本善,男人嘛!就该学习进步。两个人碍于取笑,于是就都看了一会。冯苏亚心情澎湃,他想起来还是那时夏若梅的桃花劫时自己还什么都不懂,若是看了这些东西,在那种情况下,自己真的不知道能不能控制住自己,他的汗同时流了下来,女人这个世界从此在他心里打开。

    一天晚上,大家都去约会去了,屋子里只有冯苏亚和三台电脑,冯苏亚不想开电脑,因为开了也没什么事可做,无非就是上网聊天看看网页之类的。他拿起毛笔开始练字,练了一会就画画,隔壁班的好朋友骆有康让他画一幅梅花。他画了一会,有一个人走进来,冯苏亚以为是他们班的同学,所以没有及时回头。那个人在他身边站了一会,然后指着墙上贴着的那幅画着老鹰的画问冯苏亚是谁画的。冯苏亚才听到是个陌生的声音,于是回头告诉他是自己画的。

    这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青年人,看的出来已经不再是学生的样子。他看着冯苏亚的画不停的赞叹着说不错,他的双眼炯炯有神,人很清瘦。冯苏亚问他是干什么的,他说是学校的电工。他看了一会说让冯苏亚跟他走,冯苏亚没有觉得有什么,很好奇的跟着他去了,一点也不担心会有什么事。宿舍楼里空空的,遇不到几个人,此时的大学生不是花前月下,就是电脑面前打游戏看*****。冯苏亚跟着他走下了楼道,穿过宿舍下面的草坪,绕过了操场,一直走到操场的边缘,那里有一排排的简易房,是给施工队住的,因为学院还有很多地方在建。

    冯苏亚跟着他走到了一间房门口,他打开门进去了,冯苏亚进去一看,里面很简陋,除了一张床和几个柜子外,有一张大桌子,上面铺着画毡,桌子上有一个笔架,挂着几只毛笔。他打开桌子边上的台灯,然后让冯苏亚画一朵花,冯苏亚有些紧张,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于是他画了一支工笔画的牡丹。他看了后笑了笑说花不是这样画的,他把笔拿过去蘸了水墨,然后在宣纸上点按提压了几下,一下就画了一朵艳嫩欲滴的墨牡丹。冯苏亚看了惊喜不已,同时羞愧于自己的笨拙。那个人给他讲了一些画理,简单的给他讲了一点笔法和技巧,冯苏亚默默的记住了。看看时间不早了,冯苏亚告辞了他,他一路上在反复推敲刚才他说的话,他和他甚至连名字都没有互相过问。

    冯苏亚回到宿舍,用笔记本记下了今晚的事和他说的话。后来有几次冯苏亚再去找他的时候,一直都没有再见过他,他也无从打听,再后来那排房子就拆了,更是没有见过他。冯苏亚深感遗憾,不过心里十分感激他的无私教导。按照他的提点去寻找画画的书,理解起来和学习就容易了许多。冯苏亚从思想上对国画有了新的认识,也从今开始从自己领悟到正式入门。国画的深邃,不光光在于它的外表的优美和震撼,更多的在于它的内涵和作者的赋予它的寓义,更是一种文化的表现。中国画其实是很严谨的,需要很多的知识和技法来完美它,表现它。

    新校区离着老校区很远,大家很少回去,除了偶尔考试会安排在那里,或者家住那边的同学会坐校车回去。这里是环湖的岛,周围滩涂上有很多美丽的地方,比如大片大片的芦苇荡,那就是冯苏亚的最爱。他常常在下午一个人去芦苇荡里漫步,看着夕阳吹着晚风,更能看到许多白色的水鸟在捕食小鱼或者虫子。总是绿油油的芦苇荡,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冯苏亚非常怀念那些日子,朋友们都去约会了,连平时看着老老实实看手机书的叶子康也和贵州的同班同学刘紫琼成了一对,左元却恋上了自己的舞伴,不过他这是苦恋,人家那名花有主。

    新校区的图书馆很大,不过书却是老校区搬过来的,经过整理变得容易查找多了,宽大明亮的图书室,又安静又舒适。冯苏亚常到四楼去画画,借了大画册去临摹,那里几乎没有人去,只有一些大大的桌子,对于冯苏亚来说再好不过,他有时一画就是一天。宿舍的小桌子已经不能够满足他画画的需求,他现在要画整幅的画,也是大幅的画。大二的下学期几乎就是这样度过的,每天的日常课外,干完勤工俭学的工作,选修课已经修满合格,自己的时间就多了。

    这段时间有很多的比赛,因为这里是大学城,有很多的大学都在这边附近,所以联谊会很多。平时最多的就是篮球比赛,这是甘咏月的强项,他个子高,手臂长,很喜欢打篮球,因为有一次晚会上他弹吉唱了《两只老虎》,所以大家除了叫他奶爸外还叫他老虎。他打球的时候也很像老虎,一蹦一跳,扣篮也很精彩。

    大二的时光仿佛下雨的时候多,冯苏亚总是一个人临窗对雨,室友们约会去了,青春的疯狂尽显他们身上。大家已经不再避讳性这个词,甚至于讨论的时候还不少。有的同学的爱情分分合合,有的同学的枕边换了又换,不过这些都对冯苏亚来说没有影响,他活在他的世界里,美好的期待和幸福的希望。冯苏亚很思念于琳娜,常给她打电话发信息。她已经去了省城打工,和她的哥哥在一起,还有几个表姐妹们。冯苏亚常常告诉她一些自己的新的思想,和她分享一些快乐和幸福。

    一年的时光飞逝,大二又过完了,青春短暂,年华似水啊!放假了,许多人都准备回家,学校和汉口及武昌站订了协议,可以选一批优秀的同学参加春运,也算是实习,还有工资可以开。冯苏亚给家人和于琳娜打了电话,告诉他们自己不回去了,这次机会难得,况且自己被选上了,家人都同意。同班的同学还有左元和史健,洛松与黄士林,还有几个女生王丽萍,朱彤,许丽等。

    冯苏亚他们被安排在了武昌火车站,意外的和隔壁班的邱景宜安排在了一组。邱景宜和他是老相识了,不过也有好些日子没有见面了,平时上课也很难在一起,也只有在文学社开会的时候能偶尔遇见,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空参加会议。邱景宜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莫依萍自从和齐宗波社长恋爱后就很少参加社团的活动了,大多数都是和齐宗波花前月下。至于邱景宜的事知道得更少了,平时也就是见面打个招呼就过去了。

    去武昌火车站实习,几个年轻人一组,主要是分配的检票口,候车室及出站口,组织旅客乘降或者查票。女生大多数在候车室组织进站,相对要轻松一些。男生则分在客流较大的地方,人太多的时候组织临客的排队候车和带队进站,这是全国客流量最大的车站,春运期间人山人海,非常拥挤。邱景宜分配在候车室,冯苏亚和别的班级的同学分配在一起都在出站口检票,那时候逃票的人还非常多,所以出站都是要检票的。

    每天他们坐着从学校过来的公交车来上班,因为是实习,领班的老师对他们管的并不是很严,只要工作不出错,迟到早退几分钟都不管他们。他们每天跟着老师们在早晨七点半交班,然后晚上六点半下班。冯苏亚跟着老师十分认真的学习,工作做的认真又仔细。每天在出站口检票,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每天完了把收集在撕票箱里的票都收做一箱,然后冯苏亚和老师一起拿去烧票房烧毁。看着滚滚冒烟的红色火车票化为灰烬,老师和冯苏亚常常感叹,这一烧就是好几十万的钱啊!

    下午下班的时候,因为离着学校远,老师们也不要求学生们按时下班和交班,所以一般差不多就让他们回去了。一天傍晚,阳光很好,风轻轻的吹着意杨树,这是武汉最多的树,高大提拔,枝叶茂盛,夏天的时候会飞着轻白的杨絮。冯苏亚和左元及史健一起下班后去赶公交车回学校,到了公交车站正好看到邱景宜和几个女生也在等公交车,他们聊了一会车就来了。上了车后,大家都分散坐着,因为是始发站,所以还没有几个人,位置比较多。冯苏亚坐在左边倒数靠窗的第三个位置,他刚坐下邱景宜就坐在了他的旁边。左元他们几个坐到了车的前面,因为是下班,大家都比较累,所以都不愿再说话。

    从这里到学校大约是一个小时的路程,所以大多数的同学都睡觉。冯苏亚看着窗外来来往往的人,还有沿途的风景,阳光碎碎的从意杨树上漏下来,照在地上像许多游动的小小银色的鱼。微风徐徐,让人感觉舒适和惬意。

    “苏亚,那篇《花祭来看你》是你什么时候写的?”邱景宜看着冯苏亚,脸上的表情有些痴醉。冯苏亚正在看着外面的风景,听到她说话回过头来。

    “哦!你还记得这篇文章啊!呵呵!那是在五月份去看樱花的时候写的,武汉大学的樱花诗赛时写的。”冯苏亚告诉邱景宜,他记得那天她确实没有参加武汉大学和其他大学联合举办的樱花诗赛。那天去的除了几个文学社骨干和几个代表,就是带队的团委老师和负责人了。

    “那篇文章好美!让人幸福又心醉,你是怎么写的?能告诉我当时的想法吗?”邱景宜似乎有些话要说,冯苏亚猜不透她的意思。邱景宜长得其实也挺漂亮,就是有些内向,平时也不喜欢告诉别人她的事。她的眼睛很大,睫毛弯弯的,一头柔顺的长发飘飘齐腰。

    “当时我一个人漫步在樱花林里,樱花纷纷扬扬的飘落着,我想起了林黛玉,也想起了我在江边看到的芦苇,想到过去的时光,有些伤感,所以写下了这篇散文诗。后来发表在了社刊上,本来是随心之作,不过社长觉得不错就发表了,呵呵!没什么。”冯苏亚讨论自己的作文时都是很谦虚的。

    “苏亚,你知道吗?这篇文章打动了很多女生的心。那种细腻敏感的情丝,那种华美绚丽的失去,那种渴望而不及的哀伤,那种心碎的感觉,这一切都是那么真实。说实话我是从这篇文章才真正的认识你和读懂你的,虽然在社团里和你相处,但是真正的你的样子却不是这样。你的样子藏在你的文章里,这才是真正的你。”邱景宜说的话让冯苏亚有些吃惊,她这样深邃的认识自己,而自己正是这样一个人,所有的真实都表现在文笔上,却在脸上风霜不犯,心里波澜不惊。

    “难得你这么理解我,这篇文章能有你这样的读者真是荣幸。谢谢你,景宜。”冯苏亚真心的感谢她,他一直以为只有夏若梅能懂他的心,没想到现在多了一个邱景宜。

    “苏亚,要是我早点认识你就好了,那样我是不会放过你的。”邱景宜幽幽的说道,声音很轻,像是惋惜又像是哀叹,冯苏亚看到她的眼睛有些哀伤和明亮。

    “相逢何必曾相识!一切都是上天注定的。”冯苏亚说。

    “是吗?是注定的吗?唉!我有些累了,我想睡一会,能不能借你的肩膀靠靠?”邱景仿佛真的是很困了的样子,仿佛累了,一下子老了许多。

    冯苏亚点了点头,向她靠近了一些,她轻轻的靠在了他的肩膀上,闭着双眼,睫毛微微颤动,嘴角带着甜而幸福的微笑。冯苏亚看着她的脸,发现她比初次见面时老去了许多,眼角的鱼尾纹细细的,不经意的看见了她美丽的头发中有一根白发。冯苏亚不禁怜惜起她来,她到底有过什么样的过去,让她如此的风霜。一滴泪水晶莹的挂在她长长的睫毛上,冯苏亚心中一阵莫名的酸楚。

    阳光温暖的照在车厢里的每个人身上,感觉有些昏黄。路边的风景快速的飞去,就像是这来不及呼喊的青春,默默的成长着,也就默默的告别着,有的时候是错过了,有的时候是来不及,有的时候是不可以。岁月会让人不断的老去,也会让人忘记很多美好的过去,在回忆里只留下淡淡的忧伤,不肯轻易触碰,不肯总是回望,所以也就会渐渐的模糊。就像上帝让一个孩子渐渐记住东西,明白事理一样,他也会让一个老人渐渐忘记东西,最后回到起点。生命中的轨迹,不像铁轨那样的真实可寻,就像飞鸟划过天际,也像鱼儿游过水中。当很多人明白的时候,他们已经失去了许多。

    邱景宜睡得很香很甜,仿佛冯苏亚是一张安全舒适的大床。看着她冯苏亚感觉自己就像一只老鹰,在保护着刚刚出壳的孩子,又像一个哥哥,在看护着弱小的妹妹。假如这能让她快乐一点,也没有什么可以违背内心和自责。大家都穿着铁路服,感觉就像真的上班了一样,不过这也就是真的上班啊!车上的人都不吵,武汉的公交车上几乎都很安静,没有多少人会总大声的说话,这是一种人群素质的提升。

    冯苏亚看着窗外的风景,公交车过了市区,慢慢的行驶在环湖路上,可以看见远远的日头圆圆的红红的,就像烧透了的铁球,就快没入了湖里,许多飞鸟的影子在天幕上成了黑色,湖边的芦苇随风摇动,就像有鱼在水底里的水草中穿来穿去。起风了,湖面开始波动,许多的鸟儿该回家归巢了,想必那芦苇荡里有它们温暖安详的家,在芦花清白和绿绿水草的清香里,它们也会做些甜蜜的梦吧!

    回去的路上下了车还有一段路要走,要过一条街,拐几个弯,这条街上住着许多生意人,开着许多的店铺。下班的时候正是热闹的时候,冯苏亚他们一群人断断续续的走着,三五成群的。这条街有些古旧,在拐弯处还有几棵大树,是个四通八达的地方,冯苏亚最喜欢在第一个拐弯处的功夫包子店买包子吃,每次下班都必买几个,有时是请朋友吃,有时是别人请他吃。这成了冯苏亚最快乐的记忆,年轻的朋友们一起在街上说说笑笑,一起分享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忆里的温馨无非如此,恬静而美好。

    假期实习结束了,也就意味着大三的时光即将来临。两个月的时间,大家得到了两千多块钱,已经很不错了,既锻炼了自己,又有了收获。放假回家的同学大多回校了,大家都准备着,即将迎接大三的洗礼。专科学院的大三是决定命运的时间,在这个时期里有很强的专业课要修,也要进行实践课操作考试。对于他们这样属于工科的学校,要做的事就多了,不仅仅有很多的技术规章要记背,也要计算很多的东西和画很多的图纸。这时需要的老师就不同了,几乎所有都是换了新老师。

    冯苏亚他们班的指导老师是一个特聘的老教授,叫栾仲平,五十多岁,人很严谨,眼睛炯炯有神,精神很好,别的老人到了这个年纪可能有时糊涂,可是栾仲平先生却一点都不含糊,不论计算应用还是画图纸,一丝不苟,清晰明白。人又和蔼可亲,上课严肃,下课可就像顽童了。栾仲平先生身体很好,冯苏亚很敬佩他,因为到了这个年纪能保持这样心态和健康的人很少。

    有一次上课,栾仲平先生讲完了课后给大家讲做人的道理,讲到一句话,他说“在这个社会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上等人,一种人是下等人,上等人人抬人,所以上等人越来越好,下等人人贬人,所以下等人越来越差。将来出了学校,你们所有人都是一种社会力量,看你们自己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冯苏亚对这句话记忆犹新,每每想到都深有感触,这是一句饱含哲理和实际的话,可是后来没有几个人去记住这句话,也就没有人去实践它。这个社会的诱惑太大,金钱,美女,政权,地位永远是人性最脆弱的毒药!

    大三几乎都是在图书馆度过的,因为那里的大桌子可以让大家画大幅的图纸,列车编组图,行车调度图,等等。这些实做图纸要经过不停的计算和修改一步步画才能最终形成,对于大家来说是一项不小的工程。栾仲平先生很喜欢冯苏亚的踏实,冯苏亚常在课余时间和他一起探讨人生的哲理,从栾仲平先生的教导里,冯苏亚知道了很多人生的经验。他和栾仲平先生的思想很相似,以至于他们成了忘年交的好朋友。

    毕业的时候栾仲平先生和大家留影,特意和冯苏亚多拍了几张,冯苏亚送给了栾仲平先生一幅画,是一幅梅花,下面卧着两只小兔,非常可爱。栾仲平先生很喜欢,小心的收藏了起来,送了冯苏亚一本泰戈尔的诗集,是珍藏了很久的老版本,冯苏亚十分珍惜的收藏了这么宝贵的礼物,一辈子都带在身边。

    大三过得很匆忙,有很多的事要去做,所以时间往往不够用就很快过去了。谈恋爱的也有所收敛,玩游戏的也开始清醒,忙着前途的奔波,中国的教育一直以来都是这样,把你顺理成章的培养了出来,最后迷茫不知所措的人不计其数,很多人找不到方向,被后面的人推搡着挤压着不停的往前走,却又不知该干什么。

    冯苏亚和张子龙写过几封信,后来便开始通电话了。他现在在成都的一个生物大学念本科,已经大四了,所以毕业也和冯苏亚一起。他们互相鼓励对方,共同讨论着同样的毕业的问题。王宏华和他一直保持着书信联系,因为部队电话不方便,他在边境上戍边,同时也承担惊险的任务,真枪实弹的缉毒。冯苏亚很向往他那样的生活,也同时很担心他的安全,常常写信让他注意安全,王宏华寄来的书信上面没有邮票,只有一个三角符号的红色章。

    铁路局在大三的下学期开始来招人,冯苏亚本来想回到家乡去的,可是老师说他们家乡那边的铁路局这两年一直没有来招人,所以不敢逗留,错过就找不到工作了。正好北方铁路局来的早,广铁集团来选走了一批优秀的女生,要求严格,所以搞得大家人心惶惶,一来招聘就都报名了。冯苏亚被推优入选,经过面试合格和意向调查和互相同意,然后就是签订合同,最后大家都几乎分到了全国各地的铁路局。叶子康和冯苏亚分到了一个单位,本来冯苏亚不想去那个单位,不过叶子康看到只有他一个人去那里所以要冯苏亚同去,冯苏亚想去甘南站,到叶子康一叫他,他也没有多想就跟去了,一填志向就被选中了。

    后来经过铁路负责人面试签了合同,冯苏亚和叶子康被选去了宋海站,这是北方靠海的一个站,这里离着海很近。签订了合同书后还有一些课程需要完成,同时也还有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需要完成。不过这没什么难的,认真学习和努力做好了都能过关顺利取到毕业证,拿到毕业证书的同时就意味着大学结束了。

    毕业季,又是分手季和别离季,许多的恋爱在此时面对着工作的分离以及许多的考虑不得不瓦解分裂,在泪水和痛苦中结束了青春的疯狂。更多的是聚会,因为大家就将告辞彼此,也许一辈子见不上几面,就像有的去了XJ,有的去了云南,有的去了海南,有的去了XZ,这一生他们是很难再见面的。在这些珍贵的日子里,分别总是默默而又满怀深情的。毕业典礼结束后,大家互相照了照片留念,一起照了一个全班相,感情深的女生哭的稀里哗啦的,重情义的男生喝得稀里糊涂的。左元就是一个典型,这小子直接喝进了医院,把大家都吓死了。

    毕业还有一段实习,也是在武昌火车站,不过是和曾经冯苏亚他们差不多。待到毕业实习完成后,大家就回家准备踏入社会开始人生的旅途。冯苏亚和叶子康是最后一起回家的,冯苏亚的劳动合同和聘用书在整理东西时掉在了床底下,他没有发现。后来他上了火车,叶子康打电话告诉他,他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这就是命!你想逃也逃不掉!假如叶子康没有发现他的聘用书和合同,冯苏亚的工作就不见得能成立,也不会去到宋海站。如今只好让他帮自己收着,到时候去报道的时候一同前往就是。

    冯苏亚坐着火车和张建康伟一同回了家,一路颠簸不在话下。回到家还有两个月的休养时间,冯苏亚到处去看老朋友,张子龙也回来了,一起高兴了一回。王宏华告诉冯苏亚再过两个月他也要回家乡的部队了,戍边的日子快要结束了,不过他很怀念那里的生活。于琳娜休假回了家,冯苏亚去了她家一趟,他们两商量着要一起去宋海站,冯苏亚不能再丢下她了,他一个人去外乡,她也去的话会有一些幸福的陪伴。家人见他们两人已经心心相许,也都不阻拦他们。看看快到报道的日子了,于琳娜收拾好东西,冯苏亚买了火车票,一起在他家里准备着。

    冯苏亚即将跨上新的人生旅途,在前方等待他的是什么样的人生?那些纷纷扰扰的过去,他想起了很多,他很怀念那些过往的时光,但是时间不会倒流,他只有不停的跟着时间的脚步成长,渐渐的忘却很多,因为很多东西已经物是人非,时过境迁,唯有那故乡的天空还是瓦蓝瓦蓝的,云还是洁白无暇的。

    离着去上班报道还有一周了,这一天的下午是周六,冯苏亚的父母要去街市上买化肥,冯苏亚和于琳娜没有去,他们准备把家里的所有的床单被子和脏衣服都洗了。

    天空很晴朗,一如既往没有什么区别,朵朵白云悠悠闲闲懒懒的散着步。冯苏亚和于琳娜洗完了衣服,看着院子里满满当当的挂满了衣服,两个人都开心的笑了。他们站在院子里的衣服中间拥抱着,感觉幸福又甜蜜,这是他们难得的幸福时光,这些年他们等待的太多了!

    “阿琳,我想亲亲你。”冯苏亚看着她的脸幸福的说。于琳娜抬起头闭上眼睛,冯苏亚就开始亲吻她。于琳娜的味道很好闻,淡淡的清香,这让他想起了夏若梅的桃花劫,一想起来冯苏亚就热血沸腾,他痴醉的亲吻着于琳娜,于琳娜也吻着他,他们感觉就像两条很久不见的鱼,在水里快乐幸福的游着。那一刻时间已经停止,只有两颗心在不停的颤抖着。

    风轻云淡,窗外的天蓝蓝,白云还是朵朵漫步。于琳娜幸福的偎依在冯苏亚的胸口,彼此看着对方闪亮的眼睛。

    “苏亚,我以后就是你的女人了。”于琳娜温柔的说道,冯苏亚幸福的吻着她,抚摸着她柔顺的长发,冯苏亚最喜欢她的长发,虽然没有矣珂莉的漂亮,但是还是很顺滑的。

    “不,你永远是我的女孩,我也永远是你的男孩。”冯苏亚轻轻的吻了一下她的额头,紧紧的抱着她温暖的身体。

    冯苏亚在心里十分感激于琳娜,在自己一无所有的时候,她能带给他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幸福,与他同甘共苦,与他风雨无阻,这样的爱人让他感觉到人生无比的美好和幸福。于琳娜的爱深深烙进了冯苏亚的心里,他才发现曾经的那些过去的青涩的美好回忆,和这是不一样的感觉,这样的爱带着将来的希望,带着无比深沉的责任。

    窗外竹枝随风拨动,玫瑰盛开的正好,绿油油朦胧胧的文竹长得很高。院子里风摆动着衣服的声音就像鱼儿在水里的拍打声,桃树林里有许多的鸟雀在打闹鸣叫。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和恬静,就像身在梦里,又像回到美好的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