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热血帝王:不做纨绔做皇帝 » 1.做个纨绔富贵公子

1.做个纨绔富贵公子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公元1642年,大明崇祯十五年,九月初九正是一年重阳佳节,秋风萧瑟,天空中云色晦暗不明,似正是欲雨未雨之时。南京城外玄武湖畔的一座院落里,有位十六七岁的少年立于假山上的木亭中,一袭白衣随风而动,他口中念着辛弃疾的这首南乡子,看着院外湖上忙着归来的几艘小船,有着一种说不出的忧郁。少年生的剑眉星眸,齿白唇红,光洁白皙的面庞棱角分明透着一股英气,乌黑深邃的眼眸闪现着和他年龄不相符的睿智。

    这位少年上一世名叫朱建功,正是华夏21世纪的大好青年,标准的理科生却也喜欢看历史书,苦学了十年机械制造的手艺,被誉为大国工匠。曾经用双手研磨出了误差在微米级别的零件,据说要用在某国防项目上。可惜天妒英才,这么优秀的一个青年,年过三十岁还没结婚却惨遭横祸,工厂里的吊车钢缆突然断裂,正在吊装的大型工件失控摔了过来,他一把推开了身边的同事,自己却没能幸免。

    接下来的事更是颠覆了朱建功这个杰出青年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他看到了科学的另一端,神学。是神学,因为本以为就要灰飞烟灭的他投胎了,而且朱建功困惑的是别人投胎都是要去往后世,而他却是实打实的倒退了四百年,投胎到了大明天启五年。要说他也是有很大的福报气运,有两大幸事谁也比不了,第一是不知为何他是带着前世记忆投的胎,前世的所有记忆和所学就像是刻入了电脑硬盘一样无比的清晰,自他6岁之后每年都有前世所学所见的记忆碎片汇入脑海,这种现象直到他16岁那年才终止。作为一个后世之人以他所掌握的知识想要在这个仍是封建社会的大明王朝一展拳脚的话那不要太简单呀!第二呢是我们的朱大公子投胎的运气不错,他前世就姓朱,到了这一世仍然姓朱而且还是皇室,他是大明熹宗皇帝朱由校的第三个儿子,名朱慈炅。这可是正宗的皇子呀,大富大贵,说不定将来还能当皇上,权倾天下,后宫佳丽三千,正所谓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人生在世不过如此,我朱建功难道是十世的善人?哈哈哈哈哈······

    刚笑了半句,我们的朱皇子就想到他的记忆中有本书叫明史,明史是这样描述的,朱慈炅,大明熹宗皇帝朱由校第三子,母容妃任氏,生于天启五年九月初九,天启六年五月初六京城王恭厂大爆炸,受惊过度而亡。年不足一岁,追封献怀太子。

    呵呵,呵呵,要按明史来咱们这哥们儿不到一岁就已经亡故了,而且是被吓死的,不知道是这个明史的记载可信度不高,还是朱建功的到来有些逆天而为改动了历史,反正在这次大爆炸朱建功他没死。

    后来他倒是觉得自己能和世界三大自然灾害谜题之一的王恭厂大爆炸扯上关系非常值得自豪,据分析当年王恭厂大爆炸的威力相当于一颗没有任何辐射的小型原子弹,大概五千到一万吨TNT的爆炸当量。这都没炸死(嗯,是没吓死)自己可见福泽深厚呀!

    事实上是怎么回事呢,据容妃娘娘讲,朱建功,这里之后我们应该称朱慈炅因为像他这种穿越后世称为胎穿,灵魂肉体都是他自己的,他就是货真价实的三皇子朱慈炅。朱慈炅自幼身体很不好,太医说属于先天不足,一直是一个药罐子,而当时他的老爹,大明朝知名的木匠皇帝朱由校已经生了两个儿子和三个女儿全都是夭折,到了这个小儿子还是身体虚弱,那次京城王恭厂的大爆炸也确实吓着了。天启皇帝朱由校,皇后张嫣,容妃任莹儿三人都是心急如焚。

    正在想不到对策的时候大明钦天监的名誉监正,新任龙虎山天师张显庸飘然而至。这位老道给小皇子把了把脉,又起了一卦,自己低着头咕哝了半天,然后皱着眉头跪在了丹犀之上回奏:“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臣启陛下,我龙虎山先师有一丹方,名曰九转聚魂丹,应该可以医治小皇子的病症,但是这其中有些用药的法门确是有些蹊跷,不知吾皇是否愿意一试呀!”

    “快讲!”没等皇帝发话张皇后就催促老道。

    “皇后娘娘,要依老道的法门,需要让小皇子在一周岁时便出宫,前九年每年服用一种天才地宝,后九年每年服用一颗九转聚魂丹。如此至小皇子一十八岁便可病除,而且之后身体康健,远胜与常人。”

    “什么?你大胆,皇上如今只此一位皇储,如何能够出宫?”张皇后和容妃都觉得匪夷所思,也觉得这老道的提议皇帝不可能会同意。

    可谁知道,朱由校听了老道的话之后便起身领着老道走了,二人不知道在哪里密议了一晚,然后就安排了容妃任莹儿和三皇子朱慈炅出宫寻医问药。朱慈炅出宫之后的第二年,他的老爹天启皇帝熹宗朱由校在太液池游玩时落水重病不起,大权交接之际想必朱由校也是十分煎熬,三皇子朱慈炅才是一个两岁的孩子,虽然有大臣提议要迎三皇子朱慈炅回宫,但是皇家一向是幼主难保,而当时的大明朝廷是内忧外患,所以朱由校很决然的把大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朱由检,就是现在的崇祯皇帝。

    话说朱慈炅母子前九年因为要找天才地宝,娘儿两个在宫人的护持下天南地北的跑着,到了朱慈炅十岁之后一行人便到了这南京玄武湖东北角的一个小庄子居住。

    朱慈炅的存在一开始在整个大明就不是什么秘密,先皇有位皇子身体虚弱一直在宫外寻医问药,由于先皇皇子是个极度尴尬的身份,好在他年幼多病,后来他的五叔崇祯皇帝朱由检接连生了三位皇子,并且已经在先皇懿安皇后张嫣等人的劝谏下册立了其长子朱慈烺为太子。所以朱慈炅这个本来身份异常敏感的先皇皇子的存在感也就没那么强了,加之每年来探望的太监宫人回去之后都是回禀朱慈炅依然病体沉重,旧疾难去,久病之下性格乖戾,放荡不羁,风流纨绔等等话语。

    终于在他十六岁的时候也就是去年,据说是懿安皇后张嫣找皇上讨了圣旨封朱慈炅为庆王,赐了一座王府,食邑三百户,其实也就是他们现在居住的小庄子,庄子名叫孙李庄,顾命思意有两姓的人家大约就是三百多户人。大明的王爷里边他这属于最次的了,一般的王爷至少要有一城的封地,像他爷爷辈的福王朱常洵,封地是整个洛阳城,田地超过百万亩。他这才一个小村子,但是他这个封地也很有特殊性,因为从没有任何一个大明的王爷被封到江南的,江苏省就是当时的南直隶,浙江,福建,广东,这几个地方是没有王爷就藩的。而且大明朝除了北京城顺天府之外,还有两个地方是很特殊的,一个是中都凤阳,太祖朱元璋的老家,一个就是南都南京城应天府。这两个地方对于大明有非同一般的意义是不可能安排任何一个王爷就藩的。也不知道自己的五叔是怎么想的,和他一同被封的还有朱慈烺的两个弟弟,一个被封为永王,一个被封为定王,能看的出自己的这位五叔真的是希望永远安定。

    朱慈炅前些年身体不好,自己从来没有想过以后要怎样,只是想多看看这既熟悉又陌生的大好河山,也想尽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去帮助那些已经到了生存绝境的人。

    但随着近年来身体的好转以及年龄的增加,不由得朱慈炅也只能多为以后考虑一些了,虽然他自己不在乎,可是他身边还有母妃,还有那些跟随自己的人,以及像懿安皇后和张老道一样期盼着自己好起来的人们。

    朱慈炅没有想过要和自己的五叔或者是太子朱慈烺争夺皇位,没有想过要打败现在正在江北肆虐的农民军,也没有想过要和满清的大军一较高下。毕竟作为一个在后世生活过的人,他对这些看的很淡,王朝更替和自己什么关系,众生皆苦我又能管的了几个?

    他的想法是要做几艘大海船,装上火炮,就按着加勒比黑珍珠的级别来,不要多最多五艘估计就能横行东南亚了。对于不喜欢热带雨林气候的他而言,最终目的就是带着自己的母妃和身边的一帮子人去澳洲喂袋鼠,毕竟从时间上来说英国人还要一百多年才会到澳洲移民,在那个只有少量原始部落的广袤天地里,他朱慈炅领着人拿着火枪大炮,强弓硬弩,那就是绝对的爸爸!甚至他都想好了要自封为龙虾大帝,以后就骑着鸵鸟吃着龙虾,悠哉悠哉的过野人一样的生活!

    就在他不知不觉都笑出声的时候,身后忽然有到银铃一般的声音响起非常好听的京片子:“王爷,太妃娘娘说估么着要下雨了,请您回去用膳呢!”

    朱慈炅回过神来,看到身边站着一个身穿淡黄色月华裙的女孩,女孩大概十四五岁的样子,身材娇小,虽是含苞未放之时,却是美的不可方物,仿佛动漫比例的两个大眼睛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的眸子里透着一股灵气。

    这是容妃初到南京时捡的一个孤儿,朱慈炅也十分喜爱她,她刚来那年陪朱慈炅一起去玄武湖划船,看到了大片的荷叶接连不断,于是朱慈炅诗意大发,想到了那大明湖畔的夏雨荷,于是乎小丫头就有了一个名字叫小荷,相比起大明湖畔,朱慈炅更喜欢那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朱慈炅冲着小丫头笑了笑,转身就向前院走去。他刚迈步走出亭子,就见身影晃动,一个形如猿猴的老太监一身灰衣,头戴三山冠,脚下薄底毡靴,跟在朱慈炅身后如影随形。三人走下假山后从山上和树丛中又窜出八个小太监,十六七岁的年纪,一个个看上去都十分的精悍,八人分成两列一边四个也迅速的跟了上来,一看就是久经训练。

    小荷倒是习惯了这一幕,似乎只要朱慈炅出行就是如此,一行人不急不缓的向前院走去。朱慈炅现在的住的这个院子,名义上是叫做庆王府的,不过却没有和别的王爷一样气派的银安宝殿,他这样一个食邑仅三百户的王爷,在大明朝是独一份的,就是随便一个国公都比他拥有的庄户多。这院子也是现今崇祯皇帝他的五叔朱由检赐的,好像原先是个御史的府邸,老御史亡故没有后人所以宅子就按律法冲公了。

    王府是个标准大四进的院落,第二进院子的正房就是微型的银安殿了,第三进院的三间正房是容妃娘娘的居所,东厢房也有三间是朱慈炅的住处,西厢房是小荷与两位老嬷嬷居住。别的太监和宫女在第四进院子居住,四进院落之后是一个占地三四十亩的花园,朱慈炅刚去的假山就在后花园的西侧,站在山上就能看到院外的玄武湖,风景极好。

    一行人来到容妃娘娘的正房,因为正经的主子就她们两个,所以也没那么多的规矩,母子两个就像平常百姓家里一样,坐在一张桌上吃饭,六菜一汤,饭菜虽不多但非常精致,朱慈炅完美继承了上辈子的爱好,喜欢美食,现在自己虽然只是食邑三百户,但是当年离开北京的时候他老子朱由校就给了容妃大笔钱财,他们的生活并不难过,于是专门让人从扬州花重金请来的淮扬菜名厨。

    吃完了饭母子落座,正堂上摆放了两把楠木雕花椅,容妃娘娘在右手的椅子就坐,左边这把椅子空着,朱慈炅知道这是给懿安皇后留的座位。朱慈炅在左侧的官帽椅上坐下陪着娘娘说话。

    “听说你昨天又去城里惹事了?”这容妃娘娘任莹儿本是将门之后,自幼是练过武艺的,举手投足,言语之间无不透着一股英气。

    朱慈炅听说,嘿嘿一笑:“不瞒母妃,是忻城伯赵之龙的小儿子赵方,呵呵,那小子在天香楼喝多了在我面前出言不逊,我岂能惯着他?从三楼梯子上给他踹下去了,到了楼下却给巡城御史碰到了,唉可惜呀,这小子这次知道了我的身份,下次再想找茬打他怕是难了。”

    当着容妃娘娘的面朱慈炅对自己做的这些事是一点都没隐瞒,娓娓道来仿佛他就是那个绝对占理的,为了以后不能再打别人儿了还感到非常可惜!

    容妃看了看朱慈炅,“哥儿这身子骨儿到真是和张天师说的一样,越来越见好了。唉,若是这样,我们这几个苦命的女人也就对先皇能有所交代了!就是如此以后也要多加小心,过了十八岁这个坎也就放心了,出门儿不都有那几个小崽子跟着呢吗?打个人还用你动手?累着了怎么办?”

    转头又冲着旁边的两个宫女喊道:“桃儿,包两斤龙井贡茶,让孙嬷嬷给那个赵之龙的夫人送去,就说我问候她。”一个宫女应了一声忙跑去包茶。

    你看这母子俩真是一个为纨绔膏肓,一个是宠儿狂魔,一个是惹事儿的妖精,一个说别怕自个儿有补天之能。还真是配合的天衣无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