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热血帝王:不做纨绔做皇帝 » 10.颗粒火药和手榴弹

10.颗粒火药和手榴弹

    回到王府的第二天朱慈炅就招来了李资材,宋应星以及火药组的严破,爆破组的杨振,弩箭组的袁枢和钢铁组的铁子,这就是目前兵仗局的所有领导班底。

    朱慈炅先是拿出了一页写满了文字的纸给了严破,这是朱慈炅确定的颗粒黑火药的制作工艺流程,让严破和宋应星一起观看。这个流程需要先将火药三种提纯后的原料分别磨成细粉然后加入水和石蜡搅拌成糊状,再用大小不同的筛网将其制成一个个米粒大小的圆球,或者是做成短的圆柱体就像个小号花生米,然后放在通风的地方自然阴干不能烘烤和暴晒。

    按朱慈炅的说法这叫做防潮颗粒火药,由于石蜡的包裹所以制成的颗粒火药不怎么怕水,在下雨的时候一样可以使用。米粒大小的颗粒是用在火枪里边的,短圆柱的颗粒是用于火炮的,当然也可以用来制作炸药包,或者地雷等等爆炸物。

    朱慈炅吩咐严破和宋应星将这个工艺流程背熟,然后将这张纸直接烧毁,吩咐两人这个工艺目前只能他们两个知道全部的流程,将来生产之时所有工人严禁串岗,确保每道工序的工人互相不认识,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严格保密。今天起就又两人负责生产颗粒火药,产出后全部橡木桶封装,一切费用由王府承担。

    朱慈炅又拿出了几张图纸,给几人观看,杨振目光敏锐,一看就知道这是一种小型的爆炸装置,威力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地雷,可是要个木柄做什么用?

    呵呵,没错朱慈炅拿出来的图纸就是我国研制的67式木柄手榴弹,这个就是木柄手榴弹的终极产品了,因为这之后我国军队也开始使用手雷,木柄手榴弹成了过去式。

    为什么选择制造木柄手榴弹而不是手雷,朱慈炅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木柄手榴弹装火药的外壳是一个铸造的圆柱形铁壳,相比起手雷的制作工艺简单很多,而且装药也很容易。因为手雷的龟裂式外壳更容易在爆炸中分裂从而形成破片,所以朱慈炅在67式木柄手榴弹的基础上也采用了龟裂式的外壳。

    因为现在使用的是黑火药,不是黄炸药TNT。黑火药的爆炸当量是同等重量TNT的五分之一。也就是说,按照后世的设计67式木柄手榴弹的装药量是38克TNT,那用黑火药的话就需要200克的装药量,这样的话作为战斗部的铸铁壳就要做得大很多,整体重量也会随之增加,本来设计重量600克,现在至少就要900到1000克,那么战士能投掷的距离也会随着大幅度的降低。

    这个问题朱慈炅做了个折中处理,大明的一斤大概就是600克左右,一斤十六两,那一两就是37.5克,这样换算之后67式手榴弹装TNT基本就是一两。那么67式木柄手榴弹的爆炸威力有多大呢?

    朱慈炅记得书本上记载的是,爆炸杀伤半径7米,这就是说手榴弹投过去之后以它为圆心画一个半径为7米的圆,在这个范围之内的人全都好不了!不死也要重伤,这是爆炸的杀伤力。那么还有什么呢?还有就是它在爆炸的时候会产生70到110个碎片,碎片飞出80米仍然有杀伤的能力。这样说您就能理解为什么在抗日战争的时候有很多的英雄都是身负几处弹片伤,甚至有的体内有十几片弹片一直到临终的时候都没能取出是什么原因了,在现代化战争的战场上,用单片如雨来形容绝对不过分。

    但是,现在是明朝,现在还没有人发明黄炸药,朱慈炅不是不会搞,而是很多事情他不能做的太惊世骇俗,你领先别人一步是精英,领先一百步就是疯子。

    他找出的折中办法是放三倍与黄炸药的量,也就说换成颗粒黑火药每颗放药三两,爆炸的杀伤半径就小于五米大概四米多点的样子,用大明的计算方式来说爆炸范围就是方圆两丈,然后把木柄改用竹柄,南方竹子种植很多取材也容易还能减轻重量,这样的话每个手榴弹做出来就在一斤三两,700克左右,基本不影响投掷,就是威力小了点,但是朱慈炅深知就是威力小了也会有很大的杀伤。

    因为后世的现代化战争向敌人进攻的时候都是成散兵阵列前进的,就算是集团冲锋每个人之间的距离起码也有个三到五米。可是现今大明时代的战争还是要成密集阵列的,比如枪阵,刀阵,盾阵,车阵,骑兵方阵,等等。朱慈炅都不敢想这么密集的阵型到底是有多适合丢手榴弹呀?

    杨振等人对于朱慈炅的这个发明并没有特别的惊讶,这个时代已经有了地雷,甚至大明还发明了水雷,手榴弹只是对这些炸弹的一种巧妙改进,体积变小,适合投掷而已。大家只是觉得庆王爷真是厉害,小小的改进就能让这爆炸物如此小巧,点火投掷就能杀敌,这在战场上绝对是大杀器,每个士兵不说多一人带上五颗几千人齐齐投掷,那对面的情形不敢想象。

    接下来几个人围着朱慈炅各自问着自己方面的问题,铁子关心的是那铸铁外壳的模子如何制作,朱慈炅简单的告诉他用木头制作模具,然后用河沙掺高岭粘土打左右分体的沙模之后将两半沙模扣在一起就可以浇注铁水,冷却之后打碎沙模就能得到成品。铁子在铁匠方面确实有两把刷子,他居然听懂了,说明天就打一个沙模来让朱慈炅看。

    杨振关心的是引信的制作以及延时的时间,朱慈炅告诉他要用簧片滑动的力量来引燃,拉线铁环这些都是必须的,然后要保证引燃的准确率防止哑弹,以及保证延时准确性的考虑,做引线的棉线里边要均匀的洒满火药,这个要用很薄的棉布现在上边洒上火药粉末,然后捻成棉线,虽然制作复杂但是好在也用不了多少。

    最后朱慈炅将此事交给了李资材,杨振和铁子三人负责,也是要严格保密,工序分开,做好的成品直接交付王府。对于这些重要的战略物资,朱慈炅并不打算交给自己的五叔,因为他觉得再好的武器也不能成为打胜仗的关键,就算是拿这些去装备了三大营,照样会被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只不过是费点事儿而已。

    接下来的几天朱慈炅也慢慢开始忙碌起来,连小荷都有点不适应,原先都没人拜访的王府也开始人来人往了,但她坚持要自己来操持这些端茶倒水的工作,她知道自己帮不上王爷什么忙那么帮王爷招待好客人还是很重要的。

    两天之后颗粒黑火药的样品拿到了朱慈炅的面前,他问严破效果如何,严破道:“回王爷,和等重的粉状火药相比爆炸效果还要更好一些。”

    “嗯,这是因为颗粒火药之间的氧气更多,爆炸时助燃效果更好。”朱慈炅看了一眼已经蒙逼的严破,意识到自己说的有点多了,这位老师傅理解不了。

    “没事,效果好就行,你告诉李公公用兵杖局的名义行文,南几省的硝矿都要全力开采,尤其是广西广东的山区,可以适当的提高收购的价格,委托一些商贾去收购,有多少我们就要多少。只要是好货从海外运来的也行呀。”

    到了下午李资材也领着杨振和铁子来了,拿了五颗手榴弹的样品,朱慈炅兴奋不已,领着众人骑马来到了钟山,还是上次那个山坳,栓好了羊又磊了一些石块,到了试验的时候,方正化说什么也不让朱慈炅亲自来,没办法只好交给了随行的锦衣卫。

    在朱慈炅的示范下拽着小铁环猛的一拉,看着竹筒里向外冒烟那锦衣卫也有些慌张,于是奋力把手榴弹扔了出去,果然没什么准头,超过了羊和石块十几米,但是爆炸的威力还是非常喜人的,大家都已经在朱慈炅的命令下趴地上了,以防弹片误伤。

    起来之后众人都过去看了看那炸出来的土坑,羊都是没事,只是旁边的那只大公鸡的脖子中了一枚弹片,整个脑袋只有一点皮连着眼看是活不成了。

    接下来又是四颗,这就一次比一次丢的准了,最终羊也几乎变成了烤羊。一群人兴奋地回王府吃起了炖羊肉。就连一项无所事事的李资材都觉得自己现在是个有用的人,不是那个混吃等死的太监。

    朱慈炅又反复和众人交代了生产上的分工合作,以及技术保密,最后决定为了减轻工匠们的工作量,手榴弹竹柄的制作就交给了孙李庄的村民,也就是朱慈炅王府所在的村子,毕竟有几百户人家制作些竹柄速度还是很快的,也能增加村民的收入。

    安排完了这些朱慈炅也是心中大定,一件大杀器已经定型就等着批量制作了,至于做多少朱慈炅也有个说法,叫做一直做。

    这天他正在画纺纱机的零件图纸,曹化淳来了见礼之后,曹化淳回报:“王爷,老奴已经将八卦洲,江心洲,乌鱼岛等大小七个岛屿全部收归王府所有,由于原先就没有什么人烟,几个岛加在一起才有一百多户渔民,这些渔民听说王爷要用这些岛屿,就想跟随王爷将来做一些来回摆渡的活计,不知王爷意下如何?”

    “这个好,上下岛屿自然少不了摆渡,这些人还是用南京本地人比较牢靠,这些渔民自然是首选,将来若是不够也可以在江岸的渔村再找些人来,告诉这些人连人带船入我王府将来本王不会亏待他们。”

    “王爷,河南安徽两省的灾民已经快到了,首批估计十万人十五日内将会到达江北。”

    “好,派人前去领路疏导,告诉百姓南京的庆王愿意收留他们,不要慌张只要到达江北就会有人前去接应。”朱慈炅想到了那些灾民,脸上也是有些暮色。

    “是,老奴这就去吩咐人前往劝诫疏导,不过人多就是患呀,王爷要早做准备才好呀!”

    “嗯,是的,主要是要有粮食,城中的几乎粮商已经让人问过了,他们能卖给我们的余粮有五千石,然后交钱订购的两万石大米大概要二十日能到。我又托冒辟疆从扬州和苏州各采购了两万石米,扬州的估计能早些大概十日左右就能运到江北,到时候要先派锦衣卫去江北驻防,以防有人窥视这些粮食。”

    “嗯,王爷放心,这南京城的锦衣卫没有京城那么多人,但是三千人马还是调的出的,到时候派两千人到江北,一千人在八卦洲接应。”

    “老曹,还是你想的周到,不过这灾民的安置你还是要和城里六部的官员商量出个对策,你去找史公,以你二人的名义聚齐南京城官员和勋贵一起商议一下对策,到时候给弄我一件飞鱼服我也去听听,咱们正好看看这南京城的水到底有多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