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天涯谁与共笙箫 » 第五章 云海石林6

第五章 云海石林6

    曹旌见吴中奇出拳速度渐渐慢了下来,知道对手内力已然式微,剑招又变,一时间剑势如风扫秋叶,以席卷狂飙之势,向吴中奇狂攻过来。

    吴中奇原以为对手以如此巨大内力和自己对耗,此时势必也是支撑为艰。却不想曹旌还能施展这般凌厉的攻势,被逼得连连后退。自己的快拳难以施展,也就无法再用敌我皆伤的招数。十几回合中,自己双臂、前胸,被曹旌铜箫点中了三四处。虽然无伤拳法本就强于劲力护体,穴道也未被击中,但皮肉之痛总是难免。

    曹旌见对手连续中招,仍然拳法不乱,也是暗自点头。此时鬼牙剑被曹旌收在房中,一来演武大会点到为止,鬼牙剑锋利诡谲,曹旌不愿倚仗兵器之利伤人;二来这把铜箫他已使用三载,颇为趁手。此番若是鬼牙剑在手,二人初交手之时,曹旌斩了鱼线,便能上峰得胜了。

    其实比试到了此时胜负已分,吴中奇心中也知自己在这套拳法上所下功夫不及兵器,敌不过曹旌。只得作了一个败势,飞身跳开。摆手说到:“曹少侠,近身的功夫我确实远不及你,这里拜服了。”说吧竟然一躬扫地,拜了下去。

    曹旌见了笑着回礼道:“承让,好险被吴兄的‘金杆银线’钓了去,下次再遇到吴兄,小弟可要远而避之。”

    吴中奇听了也是哈哈一笑,说了声:“请!”示意让曹旌上峰。曹旌拱了拱手,转身跃上一块高石往东峰而去。刚跃过了两块巨石,却听见身后突然间又是一阵金风袭来。

    曹旌心中一惊,连忙侧身避开。果然见是吴中奇又以鱼线在身后偷袭,还没等曹旌反应,鱼线突然加速往下一坠,鱼钩正勾中曹旌别在身侧的羊形铜像,轻轻巧巧的一勾一拉,铜像便随着被勾了出来。曹旌急忙伸手去夺,哪里还来得及,只一眨眼,铜像便已被吴中奇收入手中。

    此时吴中奇与曹旌相距超过三丈,原本方才交手时吴中奇的鱼线不过丈许,此时不知从何处竟又伸出两丈。曹旌万没想到吴中奇会再行偷袭之法,更没想到对手鱼线上得功夫竟精湛如斯,真可谓迅捷如电,灵活如手,精准如度。

    曹旌此时心中也不知是该恼吴中奇两度偷袭,还是该敬对手隔空取物的出神绝技。二人所在的散、巽二位,在整座平台的西南方向,距离东峰最近。此时二人南北对立,离东峰均不过十丈左右。

    吴中奇收了铜像,转身便向西面东峰奔去。曹旌连忙追赶。吴中奇便跑边说道:“曹少侠,方才我说近身功夫我不及你,可说起远程功夫,可是咱渔人看家的本事。我劝你快去再寻别的铜像,以现下你我的距离,你是决计追不上我的。”

    曹旌也不答话,咬牙关向吴中奇方向紧追。以曹旌凌云步法的功力,一次可连跃两块巨石或是枯木。此时曹旌全力追赶,在石木中俯纵前行,周身萦青缭白,如遁雾而飞,更显步法之缥缈。眼见与吴中奇的距离渐近。

    吴中奇见曹旌轻功如此了得,暗自吃惊。此时他距东峰仍有四五丈远,曹旌却已在自己一丈之内。连忙一边加速奔袭,一边再挥鱼线,攻向曹旌。

    曹旌连忙以铜箫格挡闪避鱼线,但丈许之外,攻守之势无法逆转。吴中奇边攻便跑,脚下毫不滞慢。曹旌虽然尽力闪转追击,但东峰已在切近,实在再难追击。

    眼见吴中奇顺利携带铜像上了东峰。曹旌顿足叹息,叹自己不仅经验不足,更疏忽大意,对手虽依仗兵器之利,又两度偷袭,但也确是凭真实本领获胜,自己这一番输的毫不冤枉。

    他掐指算来,此时已有七人得胜上峰,现下阵中只剩五座铜像。除去得胜晋级的七人,以及受伤的济道、贺云飞二人。阵中还应有七人,去争这五座铜像,总算还有不小胜率。当下定了定心神,往太极中宫而去。

    其实以胜率而论在外围对抢铜像与进中宫去寻并无多大差别。只是中宫内虽有四座铜像,但无迹可追。曹旌入中宫后也只得胡乱寻找一番。正在焦急之时,忽听见前方有兵器声响。曹旌加紧脚步来到近前。一看之下,曹旌不禁脱口而出一声:“好热闹。”

    却原来眼前正有四人分成两组,捉对厮杀。左手侧两人,一人身材矮小精壮,正是济迟和尚。和他交手之人高出济迟足足三尺有余,魁梧高大,如一尊铁塔一般,声若洪钟,手持一把镔铁大伞,正怒吼着攻向济迟,正是昆仑派弟子陈沧海。

    右手侧两人,当前一人中等身材,面色黝黑,目光如电,也是僧人打扮,正是济迟三位师兄中为首的济行和尚。与他交手一人身着青衣,手持长剑,却是华山派弟子白正羽。

    曹旌定睛观瞧,原来四人所在,中心处有一棵高大槐树,左右分叉,生出两个长长的支干,弯曲下来,如同两只曲垂下来的手臂。两支树干中分别盛有一个铜像。左边支杆中是一座虎形铜像,右边支杆中则是一座蛇形铜像。

    原来不久之前,济迟依照蓝雪言所示,向南行了约两百步,果然见到一棵枯木左向而倒,指向东方。济迟大喜转而向东,又走了两百余步,竟然真的寻见了师兄济行的身影。济迟连忙呼喊师兄。济行见碰到了师弟,也是倍感欣慰。

    济行入阵之初便遇到武当派弟子贺满飞,二人交手五十回合未分胜负,济行生性平和,本不喜与人争斗,加上当时二人也并未发现铜像,济行便停手转向而行。结果贺满飞在乾位中寻了铜像,济行则径直往中宫方向而来。

    师兄弟二人由济迟领路,一并往中宫而去,果然走了百余步便见到这个双支槐树,上面正好存有两座铜像。

    其实之前那棵所谓的“指路枯树”,于“外八阵”中各有一棵,为迷雾之中引导方向,蓝雪言在艮位之中早已看过,依大约方向指示,并无稀奇。不过济行所在,以及后续中宫内铜像位置,蓝雪言只是依照济行入阵方位及中宫所在,随口估计,只为打发济迟尽快离去,却没想到真让她一语中的。从此后济迟对蓝雪言所说几乎“奉若神明”,便是由此而始。

    事有凑巧,弟兄二人刚要上前去取铜像,便遇上陈、白二人。原来陈沧海与白正羽在聚、震二位中相遇,二人交手几十回合,均觉对方不是易于之辈。白正羽当即停手,提议二人联手共寻铜像,陈沧海知道自己不易获胜,又道白正羽是此间东道,熟悉地形,由他带路,二人共寻铜像实属上策,当即应允,与白正羽并肩而行。

    四人中此时两两为伍,既见铜像,自然捉对交手相争。至曹旌到来时,已交手数十回合。

    其中济迟与陈沧海交手正相匹敌,济迟所用镔铁葫芦重五十余斤;陈沧海所用铁伞长达九尺,分量更重,足有六十二斤。此时铁伞收起,以伞为棍,所用的正是昆仑派绝学“截山棍法”。伞风所至,轰石碎木,如摧枯拉朽,真有力拔山兮之势,横江断嶽之威。

    而济迟所用的六十四路“石锁功”原是少林寺一十二门入门功法之一,只是修炼少林硬气功之基础。但经罗汉堂光印大师编改完善,又辅之以“虎罡劲”内功为基,此时施展出来,已是当世第一流功夫,毫不逊于截山棍法。

    曹旌在一旁观看清楚,见济迟双脚站定如桩,石锁功招法严谨,守御扎实,如一道青色屏障护住周身,不论陈沧海如何猛攻,丝毫不曾退后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