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纵横 » 第017章 重整中山府

第017章 重整中山府

    中山府北门城楼上,赵榛默然站立,面色铁青,一言不发,就连身边的潘忠都察觉出信王殿下的沉闷。

    不多时,陈遘、沙振、马遂来到城楼,向赵榛行礼。三人头戴兜鍪,身穿甲衣,面容整洁,颇有一番英武之气。

    越来越多的军民聚集于此,望着城楼上以赵榛为首的几人。但见知府、统领、总管各位大人一改往日疲惫之态,立于少年将军身后,一阵阵议论声响起。

    陈遘见状,趋前一步,双手往下微压,自领导中山府军民坚守孤城至今,已形成一定的威望,议论声渐渐消失。

    陈遘清了清嗓子,向城下众人朗声道:

    “诸位,今日是我中山府特殊的日子,站在你们面前的,是当今陛下之弟,信王殿下。”

    城下众人听闻信王到此,议论声又起,盖因自中山被围以来,从未有朝廷派员前来,唯一一次还是颁发割地诏书,如今听闻信王到此,俱都不敢相信。

    赵榛见状,向前一步,中气十足,大声说道:

    “诸位父老,且听我一言。”

    众人听闻赵榛说话,议论声渐渐停了下来,静静地看着赵榛。

    第一次被数万人盯着,赵榛明显感觉有点窘迫,好在自有皇家气度,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定了定神,继续说道:

    “不瞒诸位父老,本王本为俘虏之身,于中途得脱,躲藏于民间,幸得五马山义士相救。如今,我五马山义军已收复真定府,为我中山府后盾。本王知道,中山府全体军民抗击金贼,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本王自真定府前来,即为告诉大家,本王绝不做贪生怕死之辈,愿与大家共同捍卫我们的家园,誓死不退。”

    陈适适时站了出来,说道:“诸位现数十万河北义军齐奉殿下号令,不日将云集真定府。殿下力排众议,不顾自身安危,坚持入城,于昨晚子时突入城内,还为中山府带来数千石粮食。只因为殿下说了:皇家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莫不是陈家二郎吗?”底下有一老者被一位十二三岁的孩童搀扶着,颤巍巍地问。

    “正是在下。我自上次奉家兄之命,外出求援,联络五马山,幸遇殿下,殿下听闻中山府战事,特来此地,与大家共赴国难。”

    “好啊好啊,如此,中山有救了。”老者热泪盈眶,低头擦拭眼角。

    随后老者抖了抖长衫,向城楼处跪伏于地,口中喊道:“望殿下悬壶济世,解救中山解救万民!”

    孩童看着老者跪拜,茫然地跟着跪下,双膝着地,砰然一声,孩童扯了扯嘴角,忍住了。

    继而身后军民俱跪伏于地,高呼“解救中山,解救万民。”

    赵榛带着众将官迅速走下城楼,扶起老者,“老丈请起。”

    随后面向众人,双臂虚抬。“诸位请起。”

    “解救中山,非靠本王一人之力,还要仰赖诸位齐心协力,诸位为中山披肝沥胆,弃家舍业,本王感动莫名,希望诸位继续坚持一段时间。本王在此言明,与诸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沙统领”

    “”末将在。”沙振听闻赵榛叫他,连忙应道。

    “烦请在军营之中整理一下,本王及随行人等自今日起住在营中,与全体将士同吃同住。”

    沙振犹豫了一阵,看向陈遘,心下沉吟。如今陈遘等人俱住在各自府邸,这信王殿下若住在军营,他们该如何自处?况且军营条件简陋,鱼龙混杂,信王殿下万一有个不测,可如何是好。

    赵榛见沙振不答,左顾右盼,当下脸色一沉,沉声道:

    “莫不是本王说话不管用吗?”

    沙振一惊,慌忙应道:“末将领命。”

    一席话下来,中山府军民近日来的惶恐逐渐安定下来,前有信王殿下驻守中山,后有数十万河北义军积极响应,保卫中山有望了。如今又听赵榛住于军营,与将士同吃同住,对赵榛更加叹服。

    老者起身,推出身边的孩童,望向赵榛,“今殿下以身犯险,我等小民无以为报,这是老朽之孙,年龄已经十五岁,现交付与殿下,虽然瘦弱,但腿脚还算勤快,做个小厮也可。”

    赵榛刚才就注意到这位孩童忍痛跪地的模样,小小年纪,性情坚韧,看相貌原以为不过十二三岁,方知竟有十五岁,当下不由说道:

    “这位小哥看模样应该不到十五岁吧?”

    老者摇摇头,叹了口气,“再过几日便是该为其束发了,怎奈兵荒马乱,多事之秋,日子艰难,食不果腹,显得年幼罢了。我种家十八口男丁,也就剩他一个了”

    “敢问老丈名讳?跟种家军有何关系?”赵榛听闻老者自称种家,在他的认知里,北宋年间,种家也只有种世衡、种师道所带的种家军了。

    “老朽本陕州人士,姓种名山,早些年由种家军被调至东京,后辗转戍边真定府,便在此安家,说起来,算是种家旁支。上次金兵攻城,犬子殉国,只留下孙儿种康,老朽年迈,怕是熬不过今年,若是殿下肯收留山儿,老朽也放心了。”种山看着身边的孙儿,满脸爱怜之色。

    赵榛闻言动容,躬身长揖,“老丈一家为国如此,本王敢不尽心竭力,本王年长几岁,若老丈应允,便认下这位小兄弟为义弟如何?另外种山再过几年便可行冠礼,本王先替种山取一表字,就叫卫山,取保卫中山之义,不知老丈意下如何?”

    种山闻言大喜,推了一把种康,“康儿,还不快谢殿下赐名。”

    “谢殿下赐名。”那种康跪伏于地,怯生生的谢道。

    外城军营中,沙振效率极快,已在军营中心区域整理处供赵榛等人居住的营帐,里里外外已打扫干净。赵榛带着陈遘、陈适等人进驻中军营帐,刘二虎等人安置种康及所带百人军士。

    “如今城外金兵情况如何?”待众人坐定,赵榛首先发问。

    座下为首的陈遘拱手答道:

    “城外金兵约有三万,南北两门地势稍缓,易于攻城,是以为金人重点进攻对象,各驻军一万,东门靠山,西门傍水,不利于兵力展开,各驻军五千,以封锁城门。南门领军将军为完颜希伊,乃完颜宗望部下得力大将,北门领军将军为郭药师,此人为辽东人士,先为辽国常胜军主帅,后投降我大宋,与金国作战不利,投降完颜宗望。”

    末了,陈遘又补充了一句,“这些信息还是一个月前由舍弟传来,不包括辅军情况,近期城外偶有异动,且前几次小规模攻城,多为我大宋制式戎甲,河北之地,几乎尽数为敌所占,应是掳掠不少各地的厢兵。”

    赵榛点头,又问道:“城内守军及战备如何?”

    沙振接过,拱手答道:“禀殿下,城内守军原有两万厢兵,如今仅剩万余人,南门贼兵攻城次数较多,故南门守城军士五千,北门三千,东西两门各一千。中山府本为宋辽边境重镇,陈知府担任后未雨绸缪,军械尚还算充沛,唯有药品奇缺,部分伤兵往往难以得到及时医治,完成减员严重。”

    赵榛听完,低头沉思起来。

    虽说后世身处和平年代,但对于每个男人来讲,谁人心里没有装着一个军旅梦?后世闲暇时看的最多的就是特种兵系列影视剧和各类军事历史书籍,如何安营寨寨,如何排兵布阵,这些细节自然不懂,但是基本军事常识和武器装备还是略知一二。

    但偏偏,作为皇子的赵榛对于军事理论倒是颇有研究,宋朝对皇子的教育虽说偏重于文化课,但兵学和武学仍没有抛弃。毕竟大宋以武立国,那康王赵构,第一次出使金营,与金朝皇族一起射箭,竟“三矢一连中”,使金人怀疑康王非真,于是提出以肃王赵枢换康王赵构,才有了现在的应天府称制。

    若按照赵榛半年之内的防守来看,目前中山府现状最大的问题,不在于粮草军械,而在于军心民心。

    虽然今日亮相,能够缓解军民的动摇之心,但也仅能安抚一时,若要真正众志成城,怕是还需要一番功夫。

    另外,在城防部署上,过于透支兵力,没有预留机动队或预备队,实乃兵家大忌,若一点被破,则败局必成。适才赵榛穿营而过,见不少将士面露疲惫之色,衣甲不整,很明显是长期保持战备状态呈现的疲态,长此以往,不仅军士的身体,就是精神状态必然会被拖垮。

    思虑再三,赵榛开口说道:

    “依本王来看,当务之急,以提振将士抗金士气和合理分配兵力为要。如今本王既至中山,必当一肩承担中山防卫之责。现本王重新调整城防部署,还望各位鼎力相助。”

    “愿听从殿下调遣!”陈遘等拱手答道。

    “如此甚好。诸位听令,沙统领至北门,兼任北门防御使,统筹北门防务,陈适至东门,兼任东门防御使,马总管至西门,任西门防御使,本王在南门,亲自防守南门。陈知府在内城,负责统计和管理全城粮草军械。此外,将各门军士抽调一半,集中至内城,由陈知府带领,作为预备队,一旦哪一次处战事吃紧,抽调预备队派遣之。”

    “诸位莫要多想,并非说诸位先前调度有误,只是眼下坚守时日已久,诸位及众将士难免疲惫不堪,本王此举,实为保存我军战力。”

    陈遘等站起身来,躬身行礼,言道:“臣等不敢,殿下思虑周全,我等不及。”

    赵榛站起身来,“另外,本王有意在城内举行公祭,以祭奠为保卫中山而战死的将士,此事有劳陈知府督办。”

    “诸位,中山一战,关乎我大宋最后的脸面,可视为我汉家男儿最后的风骨,此战若不胜,这座城池便是我等埋骨之所。请诸位牢记,本王自当与尔等同在,绝不后退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