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舞至巅峰 » 第三章 浩渺霁月倚云端 1月 第七节 洗碗机

第三章 浩渺霁月倚云端 1月 第七节 洗碗机

    “蕴雅,最近出差少了哦。”

    “不是已经签约了嘛……”

    “签约之前你企业也去得少哦。”

    “现在还有什么不能网上操作?”

    徐博士笑笑,意味深长。

    蕴雅想起徐博士曾跟她说过,签约不是结束,而是开始,签约也不是目的,而只是其中的一环。

    那时,她正迫切期待企业敲下公章,她可以赶紧拿到年终奖前往向往已久的旅游胜地。那时候她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徐博士的话。

    不过,小东北说得对,谁愿意教一个不虚心的徒弟?谁愿意找一个处处凌驾其上的学生?

    与其做无效的抬杠,不如做有效的探讨。蕴雅决定放低姿态,采用“迂回”战术:

    “徐博士,我知道您在这个项目上花了不少精力。近期一段时间,客户不停给我打电话,反馈他们的主要原材料价格上涨明显。原料价格的波动使得我这个企业客户的竞争对手也意识到了形势的严峻,加快了技术研发节奏,市场上已经开始出现同质化产品的恶性竞争。”

    “没错,商战由暗转明,企业客户与竞争对手的交锋已经开始赤裸裸拼价格。你不觉得你的客户最近的行为有些急躁吗?”

    “嗯。因为竞争对手的实力已经跟它旗鼓相当,所以它在催促我们加快并购步伐。据我判断,客户甚至可能会为了尽早完成并购,冒险加杠杆。”

    “你分析得没错,一般而言,企业客户为了配合并购进程,会择机加大或者收缩杠杆,而我们提供的方案会由单一的并购业务扩大到投(资)、并(购)、融(资)多种方案组合。”

    “那……方案你在做吗?”

    徐博士看着蕴雅,笑而不答。

    什么意思?方案难道要我做?

    蕴雅决定“将”徐博士一“军”,她把昨天总裁说的话搬出来:“并购,既可能是一种机遇,让企业发生质的裂变,又有可能是一次失误,给企业带来摧枯拉朽式的败退……”

    “说得好!”

    “既然是这么重要的操作,企业必定挑选最好的财务顾问,所以那方案肯定是……”

    “方案肯定是我来写,是吗?”徐博士笑。

    “我刚入职一年,经验肯定没有徐博士您丰富,我给您打下手吧。”

    “这取决于你自己”,徐博士盯着蕴雅的眼睛,直截了当问:“你愿意打下手吗?”

    蕴雅并不回避徐博士的眼神,更直截了当:“不愿意。”

    “有牵头项目的勇气,值得称赞!我支持你牵头。”

    “那考核为什么……”

    “为什么这次年终考核没有计量该项目业绩,导致你的考核成绩不佳,蕴雅你想问这个对吧。”徐博士干脆把话挑明:“并不是因为我签了约,就把你的项目分放到了我的头上。相反,在这次考核中,这个项目并没有计算权重……”

    “什么?为什么不算业绩?”

    “因为……如果把这个项目算进去,你考核分数更低!”面对蕴雅睁大的眼睛,徐博士接着说:“蕴雅,要想知道真相,必须实地调研。项目如果真出了风险,你根本没有第二次机会。”

    “怎么?你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吗?”蕴雅不淡定了。

    难道有坑?

    不可能,这个经营多年的老企业其董事长姓袁,大学教授出身。白花花的头发,慈祥的面容,他会欺骗自己?他的儿子儒雅文静,受过高等教育,谦谦君子,彬彬有礼,他会给她设陷阱?

    看到蕴雅一脸不可置信,徐博士看了看表,提示道:

    “企业客户从事的业务并不单一,它还涉足了化工、房地产、大宗商品,多元化经营是需要做深入尽调的,你之前只调研了它其中一家企业,并不了解这个家族的其他产业。这个尽调是不合格的。”

    “那……你发现风险了?那怎么办,咱们协议已经签了呀!”

    “还好,我和几个同事做了持续跟进。当时约你一起去,你说你忙……”

    蕴雅咬了咬嘴唇。

    “企业一再催促我签署财务辅导协议。不过,我当时留了个心眼,只签了‘框架备忘录’,要求做完全部尽调后再签正式协议。”

    “啊,协议没签?”

    “没签正式的具备法律效应的协议。”

    蕴雅松了一口气。实际上,为防范风险,公司的每一个项目都不允许只有一人参与尽调,必须是由两到三人组成的“项目组”来完成。除此之外,项目流程也很清晰,除了项目牵头人带领项目组做“尽职调查”之外,还会有风控(风险控制)部、行研(行业研究)部、法务部、第三方财务审计、决策委员会决策等等,每一个环节缺一不可。

    可是……蕴雅心里反复权衡:这半年多与企业的袁董事长及公司高管打交道,不像是坏蛋呀。每次去企业,财务总监都把账目摊开给她看,坦坦荡荡啊。

    甚至当地政府也给袁董事长“背书”:“放心吧,这是咱们当地的纳税大户,劳动模范,为我们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你们就放心大胆地为袁董事长服务吧!”

    因为政府的支持,企业在当地拿了地、盖了楼,建了厂。这样的企业,怎么会给自己挖坑呢?

    “我知道,这个企业是你找的,你是项目的牵头人,”徐博士说,“有的时候啊——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我每次去企业,都很正常啊。”蕴雅虽然内心不服,但还是虚心求教:“他们在研发投入上十分慷慨,除了研发费用过大,我没看出有什么其它问题呀。哦对了,你是不是说他们的供应商中有亲戚的参与?这在国内也常见,不是什么大问题吧?”

    “自己的项目,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觉得漂亮!”

    蕴雅深吸一口气,翻了个白眼:我看起来像孩子他妈吗?

    徐博士却严肃地继续说道:“你不和团队打配合,想一个人英雄主义,在技术上行不通,在制度上行不通,在风险控制上也行不通。你知道吗?如果不是我们项目组其他成员发现了问题,恐怕你蕴雅在签约环节就掉入了人家设下的陷阱。”

    “到底什么陷阱呀!”蕴雅急得跳脚。

    徐博士此时却摊开手掌:“交学费,我就告诉你!”

    “快说!师傅哪能趁火打劫!”

    “你现在叫我‘师傅’了?我以前说的话你哪句听到脑子里了?”徐博士敲敲自己的脑袋:“所以说,不撞南墙不回头,一定要你自己受了伤,吃了痛,你才会醒悟。”

    “我不相信!”蕴雅“呼”地站起来:“那企业奋斗20年,终于成为一个细分行业的龙头,那老板大学教授,怎么可能会欺骗?”

    两人对视几秒,都不退缩。

    没有证据,分不了胜负,没有实践,见不了分晓——蕴雅当下提请出差。

    “是谁刚才还说,‘啥事都可以网上操作’?”

    “徐……师傅,你……”

    “好好,没有荷枪实弹,没有经历过枪林弹雨,永远算不上是真正的战士。你这次去,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过,我希望你这一次,‘打虎’就打要害,千万不要再‘浮花掠影’,‘蜻蜓点水’。那样,你不但没打到‘虎’,反而被虎吃!”徐博士说。

    “怎么,你要我一个人去吗?不是说不能‘单打独斗’吗?”

    徐博士眨眨眼:“我们这批熟手再去,企业已非常警惕了。你去嘛……”看着蕴雅面色严峻,徐博士也不再开玩笑:

    “再告诉你一个‘要害’。我提醒你关注企业的‘应收账款’问题,许多企业的收入造假,利润造假都通过这种手段。同时,供应链上关联的几家企业,通过工商查询,负责人都是这个家族的亲戚,相关企业账面上的营业收入与存货大幅波动,且波动异常。这绝不是你所说的‘不是什么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