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舞至巅峰 » 第六章 酥雨春丝涧林深 4月 第三节 放马

第六章 酥雨春丝涧林深 4月 第三节 放马

    “你这几天怎么过的?”

    “什么怎么过?就那么过呗。”

    常御风把手里的鱼食罐头往石头上一放,抬起屁股想回自己屋。

    “哎——你这孩子!”

    常御风的妈妈拖长声调。院子里响起她尖利的女高音。

    不知是不是每个中年妇女都有这样的苦恼——在外干架是一等一的好手——什么脏话都骂得出口,撕头发扯胸罩挖脸皮吐唾沫,不在话下,唯独对内,对付不了自己的儿子女儿。

    御风妈妈把手上挽着的皮包递给御风爸爸,就着鱼池边的水管洗了洗手,接过许姨递过的毛巾擦了擦手。

    许姨暗地里将常御风按在石头上,小声说:

    “好好跟你妈说话……”

    常御风拍拍手上的虫粉,对他妈说:

    “我的意思,您不用操心我。我自己的事我自己会安排。”

    “我问一句怎么了?当妈的连问都不能问了?”

    “没怎么。你天天问我今天怎么过,明天怎么过,好像我这么大一个人,就不知道怎么过似的。”

    “诶?”御风妈来劲了,女高音又高了一个度:“这以前,晚辈每天要跟长辈请安,早上洗漱完毕,要去长辈房间请安,晚上……”

    “行了行了,这都什么年代了还翻那老掉牙的皇历,”常御风也来劲了:“您要是想回古时候,您可以穿越回去!那古时候三妻四妾……”

    常御风瞟到爸爸一道剑光射过来,识趣地闭住了损嘴。

    御风妈跟常御风交锋,每一次都曲于下风,从来就没有一次胜利过。

    但也是奇怪,这么多年来,御风妈屡败屡战,从不放过任何一次“战斗”的机会。

    此时她开始申请“援军”。她手背拍手心,对御风爸说:

    “诶——你看看你看看!老常啊,怎么我们在外边儿跟别人沟通得那么顺畅,回来跟儿子就不会沟通了呢?”

    “老常”周末在外忙了一天,回来一口茶没喝上,一口气没喘匀,连屁股都没粘上板凳,这就又要调停战争,早憋一肚子火。

    但他知道,一但他由着性子把“火”放出来,今晚将又是一个不眠夜。

    因此,“老常”一边往屋里躲,一边以最温柔的语气对儿子说:

    “妈就问你一句,你回一火车话,你告诉她你干嘛了,不就完啦?对吧?”

    “老常”对“小常”眨眨眼,他希望“息事宁人”,泡澡喝茶,上床睡觉。

    御风妈也在外忙了一天,但此刻她斗志昂扬。她拿出“教书育人”的姿态,开始朗诵般的演讲。

    晚风就是听众,在场的老公、儿子、许姨,不在场的,躲在窗帘后的街坊邻居,经过小花园的路人,等等等等,都是她的“学生”:

    “作为父母,我们关心子女的生活,这再正常不过。你看到哪个父母对孩子是不闻不问的?”

    御风妈“义正言辞地”地说道:“当然,我们能力有限,只能做到尽量提供好的环境,剩下的,得靠子女自己去争取。我和你爸,都苦于在年轻时候没有赶上好时代,没有这样好的大舞台,我们希望把我们的经验、教训……”

    常御风不耐烦地打住了妈妈铿锵有力的“诗朗诵”:

    “行了行了,你们管那么多干嘛,管好你们自己的生活就可以了,我不需要你们操心,我又不比你们蠢……”

    御风妈本来正在兴头上,如果此刻在她脖子上围一条长及膝盖的,有着千疮百孔补丁的围巾,那就是电影里女英雄的光辉形象。

    “女英雄”正准备登上一块小石头,以便更好地展示自己“正能量”,突然被儿子打断,一时间乱了节奏,“排比句”排不成“队”了,“压韵”也找不到“韵”了:

    “你看看你看看,儿子居然说老子蠢!这这这……这家教在哪里!”

    御风妈一谈到“家教”,自觉打了自己的脸,声调降了下来。

    还有什么好说的呢?说来说去——是自己亲生的。

    “我没说你们蠢,我——是——说,我有‘不!告!诉!’的自由。”

    御风爸看“战事”升级,连拖带拉把御风妈往屋里扯,一边拉一边回头还要“教训”一下儿子:

    “你不告诉就不告诉,你怎么过我们管不了!我们也只是希望你能振作起来,有更精彩的生活……”

    常御风气笑了:

    “你是哪只眼睛看到我‘不振作’了?哎我日子过得好好的,怎么就‘不精彩’了?你们要嫌我不精彩,你们就自己精彩去,你们没赶上好时代,那是你们投胎技术不高,别对我指手划脚。”

    这“刺头”!

    御风爸咬牙切齿。

    打吧,都这么大了,快1米8,打不过。

    即使现在人家让着你,不还手,万一记下仇,等你有朝一日躺床上不能自理了,他给你把管一拔……

    御风爸只能转头“教训”老婆:

    “你看你,辛苦一天,好不容易回到家,鞋也没换,脸也不洗,就站在外面吵一架,你在外面还没受够气呀,回来还要再找点气受?”

    御风妈一想,还确实是那么回事,但女人的战斗力是顽强的,决不是几句软话就能偃旗息鼓:

    “你们老的老,小的小,都巴不得我早点死……”

    “哎?这又是从何说起?”御风爸惊呆了,使劲回忆刚才劝架的几句话,哪一句引火烧身?

    “你儿子咒我!”御风妈站在台阶上,一只胳膊被御风爸揪住,往屋里拉,另一只胳膊扒住门框,想往屋外挣,很有点“女英雄”不屈不挠的风范。

    “我哪咒你了?”常御风也不思其解。

    “你说我好日子不多了。”

    “妈,您要听懂我的意思,我是说,有些人上辈子为了孩子,下辈子为了孙子,一辈子忙忙碌碌,难得有一段自己独处的时光,我是希望您,享受一下‘为自己’的生活。”

    “你说什么?”正在门口拉拉扯扯的御风爸妈,同时停下来。

    “我是说,你们不用操心我,我会照顾好我自己……”

    “不是这句,上一句,抱孙子那句!”

    “炖了汤,喝一碗再刷牙洗澡睡觉。”

    许姨一面往餐桌上端汤,一面招呼着三人。

    趁御风爸妈不在身边,许姨扯着常御风小声叮咛:

    “你爸妈也不容易,风里来雨里去,特别是你妈,更——年——期,别再顶嘴了,啊!”

    “这都几点了还喝汤?”御风妈拿衣服准备进沐浴间,看看挂钟:“这么晚了,喝了汤长胖,我不喝了!”

    这下许姨真不乐意了,又小声唠叨起来:

    “你看看你妈哟,都瘦成什么样了,还减肥!减得脸黄黄的,越发跟年轻时候不能比了,昨天给你们熬的虫草鸡汤,热了凉,凉了热,等到半夜您老人家回来,一口没喝上就睡着了,这是什么前世造的孽哟!”

    御风爸打圆场,高声对御风妈说:

    “你赶紧地,多补补,这把年纪了,还减个什么肥?我都不嫌弃你胖,你减肥给谁看?”

    御风妈瞪起眼睛。

    御风爸话锋一转:“还说要抱孙子,就你这身子骨,再长十斤才有力气带孙子!”

    “这又是什么黑暗料理?”常御风用小调羹舀起碗里红的黄的,他最不喜欢在原本简单清爽的食材里加各类补品,小时候吃补品吃怕了,见到黏乎乎的东西就翻胃。

    “瞎说!哪有什么‘尿’?这红的是枸杞,黄的是鸡蛋花,鸡蛋必须要每天吃的……”

    “那我不吃了。”

    常御风碗一推。

    许姨笑着扬起手,做了个“要打”的姿势,转身却进厨房,又端了一碗米酒过来,清亮的米酒里浮着一层白嫩嫩的小汤圆。

    “怎么跟你妈一样,不知道东西的好坏?只晓得吃素的!”

    看着常御风一口一个南瓜饼,又大口喝米酒,许姨高兴了:

    “好吃哇,再来一碗?”

    “嗯。”

    “我自己酿的米酒。你妈妈晚上睡觉前我给她打个蛋酒,她说比安眠药都好使!气色也好些了。”

    许姨从自己头下拔下一只黑发卡,把常御风额前挡住眼睛的留海撸到脑后,将常御风的留海别住:

    “你这孩子,刀子嘴豆腐心,瞧把你妈刚才气的。快去,给你妈赔个不是!”

    她又瞅瞅楼上,悄声对常御风说:

    “你妈呀,现在乐呵着呢,今天就一点蛋酒,她一高兴,喝了三碗!”

    “怎么呢?”

    “还不是你一句‘抱孙子’,你爸妈在楼上笑得合不拢嘴,还说你是不是谈朋友了呢!”

    “那他们高兴得太早了。”

    “高兴早也是高兴,高兴晚也是高兴!”许姨点点常御风的额头:“造孽!过去呀,你爸妈不稀罕陪你,现在呀,后悔啰!想稀罕你,你都不稀罕他们啰!”

    “为什么我不‘稀罕’他们了呀?”常御风咬着南瓜饼,鹦鹉学舌。

    “你稀罕你自个儿的媳妇去了呀哈哈哈……”

    常御风发了一会呆:他知道爸妈是“稀罕”他的。

    只是,他有他自己的路。他的生活应由他自己作主。

    常御风在国内大学本科读了两年半,之后就依照学校“交流”,到国外“续本”、读研。

    一下子从“襁褓”里出来,被抛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教育环境中,常御风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巨大落差。

    在国外,所有的学业、生活、社交,个人学术、身心健康等等全是自己负责——学校完全把你当“成年人”,而不是一个学生。——尽管18岁之后,确实属于成年人。

    到了国外,才知道国内大学在各方面对“大学生”的“珍爱”。

    在国内,从系主任开始,到班主任、辅导员、班长、学管、甚至寝室长都在敦促你的学习,点名签到,缺业旷课;

    关心着你的情绪和心理健康,疏导失恋,传授自保,杜绝PUA,化解EMO,关心你是否“阳光”,是否散发“正能量”;

    甚至比你还操心你能不能毕业,比你还着急你毕业后的就业去向,保研、奖学金、平衡奖学金;

    学习党史、党章,发展党员,建立党支部,培养入党积极份子;

    对于那些“拖延症”患者,苦口婆心催论文、催实习、催面试、安排毕业照,安排毕业聚会,安排“新送老”。

    生活上关照到吃喝拉撒,熄灯睡觉、晚归查寝……

    小到头痛脑热,大到割个痔疮,都能全班“总动员”,成立“三餐营养小组”、“成绩保障小组”、“端屎接尿护理小组”,上上下下把你照顾得妥妥帖帖,让你在多年之后回忆起来还能对同窗情谊感激涕零。

    ……

    刚到国外,常御风直接从“襁褓”变为“裸奔”。

    他听说有人三年不去学校报到,家长还毫不知情,定期往学校打学费。

    除了父母,没有任何人操心你是否“消失”。

    常御风尝试着“消失”一个星期,躺在宿舍打游戏。

    果然,老师从不点名。

    课堂是随机的,每一天的“同班同学”都不一样,无人在意你的存在。

    作业群发到邮箱,你爱做不做。你不回复邮件,老师也不批改。

    你不搭理老师,老师也不想认识你。

    ……

    心慌的反而是常御风。

    常御风的宿舍室友是一个来自非洲小国的巧克力肤色的小伙子。令常御风惊讶的是,这室友居然是免费读研,令常御风羡慕不已。

    “你也可以申请funds(经费)哦,根据你自己的研究方向去申请。”“巧克力”鼓励他,但并没有时间教他怎么做。

    举目望去,没有任何人,没有任何教授、导师会“教”你怎么去学习,“教”你怎么去利用学校资源,就像弃于一个孤岛,一切靠自己。

    ……

    常御风学着非洲室友泡在图书馆,泡在学校网站上,搜索教授们的公开课,看看课上讨论了哪些议题,哪些是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并尝试着开始写“研究提案”。

    连着三年,直到常御风研究生毕业,他的“提案”也没通过,一分钱funds没拿到。

    不过,他的同学中,还是有不少人申请到了研究经费,有的是三个月的,有的是半年的,有的是整个学年。

    常御风一点儿也没不开心。在这个过程中,他终于知道如何“打开”自己。

    他学会了“遵从自己的内心”,找自己的兴趣方向;

    他学会了怎么去说服教授,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想法,并愿意跟他“谈谈”;

    尽管导师的时间很宝贵,但按照规定,每周导师必须抽2个小时与学生单独讨论。

    在这种严谨的学术氛围内,一丝“马屁”都是令人不齿的。

    当然,每年都有顶不住压力的同学退学;

    也有成绩始终无法达到基本学分的,被迫重修,或退学。

    这不就是公司的期中考核、年终考核吗?

    这不就是公司的KPI吗?

    有的被退学,有的免学费,并且奖励各种名目的奖学金,这不就是一种成熟的竞争机制吗?

    吱——卡嗒!许姨收拾完里里外外,轻轻关上院外大门。

    只有轻风穿过树梢的声音,和几声小鸟的梦呢。

    常御风想起白天滕总说的,会在投行部增加专业领域的“队友”,并开展新的项目竞聘。

    好呀,我喜欢“竞聘”。

    放马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