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季汉之乱世虎臣 » 第八章 紧迫的时间

第八章 紧迫的时间

    一日,陈达正在校场操练士卒,忽有小校来报,刘备召集诸将到县衙议事,陈达于是将操练士卒的任务分拨给几位百夫长,在小校的带领下前往县衙。

    陈达还未走进县衙就听见里面的争吵声,陈达心中顿感不妙,肯定是荆州哪里又出问题了。陈达在门口听了一会,逐渐理清了事情的脉略,原来东面防守江东的江夏郡被孙权攻破,守将黄祖被杀。刘表担心孙权顺势来攻襄阳,发令刘备,要其由新野东进江夏抵抗孙权。

    陈达没有作声,只是静静地来到大堂的末座坐下,静听大伙的各类意见。

    针对这一突发事件的意见主要有两个,一是以诸葛亮为首的鸽派,他们支持将事件的影响压到最低,避免与江东发生直接冲突。二是以关羽为首的鹰派,他们支持即可发兵江夏对江东还以颜色。陈达则是支持诸葛亮的看法,毕竟从长远来看,曹操南下在即,将来将无法避免地要与江东合作,若是此时把关系闹僵,日后则会有大麻烦。

    为了稳住关羽这些武将好战的性子,诸葛亮苦口婆心地对他们说以利害,:“江东攻破江夏杀死黄祖,其意不在谋求荆州的土地,而是为了报十几年前的杀父之仇。今曹操虎视江南,孙权绝不敢轻易与荆州方面起大的战端,以我观之,孙权为了避免陷入战争的泥潭,必会主动退出江夏。”

    陈达对诸葛亮的话深以为然,也站起来讲道:“江夏郡西靠新野,南依襄阳,对于荆州来说无论从哪个方向进兵都十分容易。但是对于江东来讲,此行是跨江来攻,交通不便,即便是攻下江夏,也不过是孤城一座,想要守住绝非易事。以此看来,江东此举虽然来势汹汹,不出几日必会放弃江夏退回柴桑。”

    关二爷则不以为然,反驳道:“江东鼠辈狼子野心,窥视荆州久矣,军师说道轻巧,那到嘴的肥肉怎会轻易放弃。”

    两方虽然争吵不休,最终拍板的还是老板刘备,而刘备则更倾向于诸葛亮的看法,认为他的分析确实有几分道理。

    但是又担心江东有出兵襄阳的可能,一时难以下决断。

    陈达于是谏道:“主公若是忧虑江东进兵之事,可以派遣大将前往驻守江夏联通新野和襄阳的几处要害之地,若是江东出兵亦可以相互接应。”

    刘备于是采纳陈达的提议,派遣关羽、张飞分别率领三千人马把守益阳、汉津两处要害之地。

    计议已定,众将皆依令行事,或领兵巡防,或出兵镇守关隘,只留陈达与诸葛亮与县衙后堂继续商讨军机。

    陈达献计道:“刘表年老多病,荆州近半数的防务皆依靠主公,而新野不过一百里小县难以养活许多兵马。依我看来,当趁机向刘表索要粮草兵器,方为上策。此乃边防要事,想来刘表必会依从。”

    陈达说完见刘备并没有十分在意此事,便继续说道:“其实孙权进攻江夏对于我们来说不过是癣疥之疾,北方的曹操才是我们的心腹大患。荆州乃富足之地,主公还需利用好现在的资源,尽最大限度的扩充实力,以免事到临头无人可用。”

    说完陈达又给诸葛亮递了一个眼色。

    诸葛亮也劝说刘备道:“刘表病重,将令多处于蔡氏之手,刘表常言要将荆州托付于主公,这事可要把主公害苦了。那蔡氏已将主公视作眼中之钉,肉中之刺,进攻江夏与江东争锋,恐怕就是此人想出的驱虎吞狼之计,要借孙权之手除掉主公。我近日夜观天象,刘表大限将至,性命已在须臾之间,主公要是不早作谋划为时晚矣。”

    刘备听后长叹道:“你二人皆是肺腑之言,我岂会不知,可知若是我等如此露骨的向刘景升索要钱粮,扩充军备,恐会引起他的疑虑。”

    陈达辩解道:“荆州防务依靠主公,刘荆州即使疑虑,也会以大局为重,不会为难主公,相对而言更需要注意蔡氏的动向。刘表虽然明面上看似荆州之主,真正的权力还是握在那些大族手中,刘荆州不过是蔡氏和蒯氏与其他荆州大族妥协的产物。无论刘表对后事如何安排,结局就只有一个,那便是刘琮即位荆州牧。到那时候,北有曹操,南有蔡瑁,新野在其之间如同被架在炭火上烘烤,早晚难逃覆灭的危机。要是主公能够早作些谋划还会有些许转机。”

    刘备这时候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便向诸葛亮询问对策,诸葛亮稍微思考片刻,为刘备定下三策,一是趁江夏权利真空之机控制江夏,二是以防备曹操和孙权为由向襄阳广求兵器粮草,三是征募新军,在仅有时间内尽可能的扩充实力。

    刘备采纳诸葛亮的建言,并依次施行。

    真可谓心之所想,犹有神助。刘表长公子刘琦虽然身为长子,却因为蔡氏从中插手,他毫无继承荆州的可能。毕竟蔡氏家族已将荆州视作盘中之餐,囊中之物,就等着刘表两眼一闭顺势掌控荆襄。刘琦可以预见,刘琮即位之日就是自己葬身之时。

    最令刘琦恐惧的是,诺大一个荆州除了远在新野的刘备,似乎没有任何人是支持他的。再加上蔡瑁为了扫清刘琦这唯一的障碍,多次想要置刘琦于死地,而刘备则多次从中斡旋,救刘琦于危难之中。刘琦因此将刘备视为唯一可以依仗的长辈,为了活命特意向刘备求助,寻求避祸之策。

    正应诸葛亮所料,江东不日便撤回了柴桑,江夏口缺太守之位。刘表向刘备咨询新任江夏太守人选时,刘备以江夏乃要镇,非亲族不可守之由向刘表推荐了刘琦。

    此所谓一石二鸟,即帮助刘琦成功避祸,用在江夏安下了一颗钉子,江夏南可联系江东,西可纵横荆襄,正所谓用武之地。

    刘备又以新野乃边防要地为由,多次向刘表要求增派物资,刘表为了能够在晚年不做曹操的阶下囚,对于刘备的要求,刘表就一个字,“准!”。

    关羽、张飞、赵云以及陈达也开始启动迅速扩军模式,招募一切可以得到的兵卒,在短短三月内就获得了两万人马,兵力足足扩充了两倍,达到了近三万人。更令人振奋的是,刘表还送予了刘备两千批战马作为抵御曹操之用。

    陈达搜寻脑中仅剩的一些知识,打造了一批秘密武器,不过这批武器要想真正的发挥作用,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六月,曹操终于进入了南征的倒计时。于丞相府大会群臣,商议具体的进军事宜。

    曹操手下大将夏侯惇请命出战,愿率领一支军队作为先锋,去试探一下刘备的虚实。

    曹操对此大喜过望,大手一挥分拨给夏侯惇五万兵马,并以张郃、于禁为副将,进抵博望坡,以伺机进攻新野。

    荀彧对此又提出了异议,言道:“刘备羽翼已丰,不可轻视。”

    曹操不屑的问道:“何出此言?”

    荀彧又道:“今刘备又新拜一军师名为诸葛亮,更兼有关羽、张飞等为爪牙,恐夏侯将军非其对手。”

    夏侯惇听后哈哈大笑,道:“文若先生也太高看刘备了些,那个什么亮,我等听都没听过,想必没有什么真才实学。”

    曹操亦是赞同地点点头,毕竟刘备始终是自己的手下败将,现在没有了徐庶,刘备怎么可能会是自己的对手。

    荀彧则苦劝道:“诸葛亮,字孔明,号称卧龙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神出鬼没之机,刘备三顾草庐,才请得其出山相助,夏侯将军不可轻敌。”

    对于夏侯惇这样的武将,最听不过的就是抬高他人贬低自己。于是向曹操再次请命道:“我视刘备、诸葛亮等辈如同草芥,愿提领大军擒获刘备献予丞相。”

    曹操听后,大声叫好,当即命令夏侯惇领兵出征。

    十几日之后,新野县衙内一阵阵大笑从大堂内传出,引得门口的守卫连连向内观望。

    原来夏侯惇屯兵博望坡的消息已被刘备军排出的斥候探听清楚,刘备请诸葛亮并陈达到县衙商议退敌之策。

    诸葛亮在观察完博望坡的地势后,又仔细研究了夏侯惇的屯兵之地,已是退敌之计成竹在胸。

    而在一旁的陈达也是嘴角上扬,似乎也看到了博望坡的用兵之处,二人相视一笑。

    刘备不解其意,仔细看了看地图,并没有看出什么所以然来,疑惑的问道:“孔明?仁恭,你俩不要卖关子了,有何计策快快说来。”

    陈达打趣道:“不如我们将各自的想法用手指沾水写于桌上如何?”

    诸葛亮笑道:“你这小子真是人小鬼大!”,说着二人将各自的想法写于桌上,在刘备的注视下二人的手掌同时揭开,定睛一看,正是两个火字。

    “博望坡道窄林密,就送他一把火,让夏侯惇尝尝被火烤的滋味。”

    三人相视大笑,似乎交战两方还为会面,就已经可以料定了最终的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