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我只是个路过的修士 » 第九章 你不要骗我

第九章 你不要骗我

    “居然有二十两,晏家可真富啊……”

    李经年掂量着仅于不到一两的荷包,有些酸溜溜的。

    日渐黄昏,齐山海在答应了李经年一起除妖的请求后,就拍着肚子,剔着牙,怀揣着好心情告辞了。

    两天后就是晏家委托的日子,齐山海说过两天会亲自邀他同去的,李经年点点头。

    一说到晏家,李经年就想起那个有着一饭之缘的晏鸢,本以为了结了缘分,又平添了新的因果。

    不过这次结因的是晏家,未必会和晏鸢有多大联系。

    李经年也没多想,他一如往常的吃完饭,然后慢悠悠的行走在城里,时不时还会有人像他挥手打招呼,或者点头致意。

    自始至终,李经年都是保持着笑意,让相熟的人感到些许善意,心生好感。

    “李哥哥,娘亲说谢谢你救下阿财。”

    “李公子,怎么还没出城啊,啥,你不是赶考的考生?”

    “哈哈哈,李经年,快来老哥家吃饭,你上次说的地方真的能捞上来鱼。”

    ……

    虽然只是在三花城待了三天,李经年闲暇之余却不是闲逛,他和路人聊天,偶尔也会被搭讪,乐意做一些举手之劳,还一副公子模样,自然收获了一批人的好感。

    简而言之,人帅心善,随和文雅。

    这枯井一样的三花城就像被一块坠下的大石激起一圈圈涟漪,李经年就是那块大石,不动声色,却又偏偏引人注目。

    李经年来的日子虽短,知道的事情却不少。

    河畔渔家的小儿子喜欢打猎,却天天跟着自己老爹去捕鱼。

    东街的大嫂爱八卦,却从不背后骂人。

    青云坊的伙计嘴很笨,手底下却很勤快,身边还总站着一个爱捉弄他的小姑娘。

    入城的街道有一个糙老汉,抽着老汉烟,最喜欢看黄昏,看过了就能笑上老半天。

    ……

    李经年从书里的故事,看到了书外的人间,一点也不复杂,一点也不神秘。

    简简单单,安安逸逸。

    他们不修行,不见仙魔,不知大道。

    却晓得斗转星移,风霜雨雪,四季变换。

    他们知道一斤青菜多少钱,一两银钱能买多少肉,学堂里的学问顶天大,家里的孩子撒欢跑。

    李经年本以为干活的人想要的是拿二两银钱,后来路上看见一个小男孩的糖葫芦掉了,他好心想送些碎银,男孩摇摇头,咬着下唇,倔强的看着掉在地上的糖葫芦。

    男孩捡起地上的糖葫芦,擦了擦,又回家拿水冲了冲,一点也不甜了,但还是吃的很开心。

    因为那是他的。

    李经年豁然开朗,银钱从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买来想要的东西。

    人最向往的还是生活。

    袖子里的那块开光小石头又重了几分,李经年也不去探查,只是笑笑,他看见了漂亮的夕阳。

    二哥说得没错,下山能学到自己缺失的东西。

    李经年也确实有所悟,他明白二哥和三哥为什么不让自己修行了,甚至于主张压制修为。

    气蕴境是修心的一境,内敛身心,悟天地,参法则。

    可他要是在山上,什么都不知道,就连身心都搞不明白,谈什么内敛。

    就像一个孩童,小时候只知道跟着学堂的先生念书,可到了一定时候他就要有喜好,有方向,为什么读书,读那些书。

    李经年此时气息内敛,需要了解自己,才能参悟出目前适合自己的法则。

    夸张点,按照二哥深谋远虑的个性,现在下山说是为了更往后的大道都有可能。

    抛开这些利益相关,在这红尘中,李经年有所感,有所得。

    起码知道了自己喜欢口味爱酸和辣,读书喜欢看喜不愿看悲,愿意别人快乐安逸,喜欢小孩子,姑娘喜欢那个类型……

    这个还没想过。

    李经年意识到了自己的盲点,自己现在和别人打交道都属于浅尝辄止,与姑娘交谈更别提了,深交的只有两个哥哥!

    他好像连嫂子都没有!

    小稻山传统,男子汉都是单身汉。

    嘶,忽然就明白二哥为啥在三个月前的成人礼送他一堆书了,还都主要是男欢女爱的那种。

    原来是怕他没有经验,以后和小姑娘交流容易被坑。

    哼,瞧不起谁呢。

    李经年撇了撇嘴,他能想到二哥那看似担忧,实则充满玩味的调侃神色。

    不知不觉间,李经年下意识的走回了客栈,肉疼的握紧荷包,又想起再过两年咱就陡然而富,转眼富家翁了。

    转而又笑了。

    “小二,老规矩……”

    李经年刚要嘱咐小二老规矩上菜,忽然灵识有感,看到了客栈没扣占着一位姑娘。

    那姑娘好像只有十八九的岁数,生得一副俊俏模样,她耸了耸鼻尖,灵性的大眼睛眨呀眨,好奇中又透露着些许的茫然。

    李经年有点懵,这姑娘是个修士啊,用的还不是本来面孔,灵识只能看见一团白雾,识别不出本来样貌。

    不过让李经年发懵的还不是遇到了修士,重要的是这姑娘的表现怎么如此眼熟。

    好像某个初次下山的家族四弟也有过这个表现。

    哦对,这姑娘没淋雨,可惜了,还是有区别的。

    李经年乐,看起来是和自己一样,从小山里长大,时间差不多了就被家里人一脚踹下山。

    如果在茫茫凡俗国度里遇到齐山海,可以说是偶遇“同行”,那么碰上初次下山的小姑娘可就是偶遇“同道”了。

    机会难得,指点一下她怎么在凡俗混吧。

    修士思维很快,这些小想法在李经年脑海里飞速闪过,小二只是觉得这公子说话间忽然停顿了一下,看了眼门口的姑娘。

    还不等小二询问些什么,李经年就转头看向他,“还是那几道菜,另外烦请小二哥去告诉那位姑娘,要是那位姑娘不知道吃什么,我可以给他推荐几道菜。”

    小二哥忽然一愣,看着李经年那和善的面庞,有些惊讶。

    这位公子,三天前你用的可不是这招啊。

    小二不敢多想,对那姑娘说了几句话后就走向了后厨。

    那姑娘和李经年对视了一眼,歪歪头,似是不解,李经年含笑点头,似是解答。

    李经年给自己到了一杯茶,正想着如何指点这初次下山的晚辈后生。

    那姑娘也不慌,很自然地坐到了对面,盯着他的面庞看了一会儿,神色很是郑重。

    “我可不是初次下山,你不要骗我。”

    李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