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赋植 » 第一章

第一章

    八月初,某次早朝后。

    偏殿中的三位都是湍国肱骨大臣,具是须发花白,年纪加起来和湍国国寿(204年)有得一拼。

    阳光正好透过花窗洒落,照得纤尘徐徐飘荡。

    三人平日里在事务上没有交集,也就生疏得很。看书、喝茶、斗蛐蛐,自顾自地消磨时光,殿中一团和气。

    听得数道脚步声逼近,几人不约而同正了正神色,起身候着。

    来者霁青云鹤纹锦袍,掐丝眠龙冠,四十岁出头的年纪。身后几个太监不远不近地跟着。常年习武,脚下步伐方正,周身有如风护,自然而然地在主位上坐下。

    这位正是湍国当朝皇帝,王寒阳。

    “免礼免礼,爱卿落座,其余的都退下吧。”

    咔哒——

    殿门闭实的机关声在殿中回响。

    王寒阳轻咳一声,也不多废话。

    “李监正,今日寻你们来所为何事想来你是最清楚不过的,你且与诸爱卿说明。”

    李民章拿起倒扣在台面上的书卷,向坐上诸位作揖。

    “年初望气时神赋星已处在第一次星耀。”

    此话一出,明阳王默默把蛐蛐罐给盖上,殿中气氛逐渐凝重。

    “月初观星时,观测到第二次星耀。前日已经推算出第三次星耀的日期,和届时神赋者所在位置。

    下月十五,也就是祭月节当天,神赋者将出现在卫家洼中。”

    明阳王揉了揉眉心,只觉得对自己沉沉的脑袋没有什么助益。

    另一旁的当朝首辅周黎,锁紧了眉头,瘦削的脸上皱纹密布,拧巴得像条苦瓜。

    殿中的四人,是湍国上下少数敢说了解神赋者的。

    天下人只知道神赋者是神的化身,传达上天的旨意,与天地同寿有不死之身,受到皇室的爱戴。

    事实上,神赋者与世界发展存续有着某种关系,是数千年前就被发现了的。

    但为了将神赋者吸纳到皇室中,神赋者现在的传闻是经过几朝朝廷有意刻画后的形象,属于真假参半。

    湍国的开国皇帝,有着杀死神赋者后得天下的事迹。虽然被秘密压下,但还是被作为光辉事迹记录在湍国的国史之中,供后世学习参考。

    在湍国的高层中,神赋者和皇权的关系是心知肚明的事,没有人敢僭越。

    两人一个是两朝摄政亲王,一个是三朝元老,最怕的是皇帝今天留他们,早已猜忌他们有篡权夺位之心。

    再说这卫家洼,虽说是个小村庄,却手握兵械制造命脉。眼下西堂关形势焦灼,估摸着这两年就要开战。

    这时候,效仿从前捉住神赋者的惯常方法,屠村灭族封锁消息,完全就是得不偿失。

    就算卫家洼悄然无声地消失,利益损失最大的也是湍国。

    “皇叔对此有何见解?”

    “神赋者的去留关系天下大势,臣以为还是维稳为重,其中做法还需皇上定夺。”

    明阳王躬身作揖,态度恭敬,说的是十足的车轱辘话。

    这倒也不能怪他有意糊弄。

    哪怕皇帝信任,在皇权一事上也难保不会多疑。这种事情,轻慢一字就是人头落地的大事。

    王寒阳低眉敛目看不清神色,思索片刻,转而看向另一旁。

    “周首辅怎么看。”

    周黎年过70,被皇帝点到,出于礼节,撑着圈椅扶手颤颤巍巍地想起身。

    “这不是在大殿之上,首辅不必拘泥礼数。快坐下吧。”

    “诺。”

    可怜周首辅一大把年纪,握着扶手一点点滑落到凳子上,坐定了才不慌不忙地回了话。

    “臣与明阳王所想不谋而合。不过……”

    “但说无妨。”

    “近年风调雨顺国运昌盛,百年前所捕神赋者还被囚在钦天监中。如果老臣没有记错的话,这应当是最后一位神赋者了。还请皇上慎行。”

    “最后一位神赋者?”

    面色如常,目光所向是无形的威压,李民章在朝多年这样的情形见过无数次,手心却还是有些发汗。

    心底里不禁开始咒骂周首辅的刁钻,一手祸水东引可真是好算计。

    “神赋者迭代是前朝算得的,并没有依据,臣无法下定论。”

    “那你们钦天监回头验证,以免错漏天机。”

    “臣遵旨。”

    王寒阳仰头瘫坐在椅子上,望着顶上繁复的藻井发呆。

    三人一时拿不准皇帝是个什么意思,眼神交锋数次,却也没一个敢带头发话的。

    静默半晌后,王寒阳突然举起双手撑了个懒腰,忽又收下,从椅子上拔起。

    明阳王的蛐蛐突然停了声响,殿中只有王寒阳的踱步声,气氛在这一步步中越发凝重。

    过了良久,王寒阳才将自己的疑虑说出口。

    “这神赋者是不是最后一位,朕倒也不是很上心,朕是忧心该拿这卫家洼怎么办。”

    “皇上,臣以为将图纸和卫家洼精锐匠人收编到兵部是上上之选。多指派人手给他们做活,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恢复到原先的生产效率,同时将卫家洼收编以绝后患,一举两得。”

    “恕臣不能同意周首辅的设想,”明阳王厉声反驳,“如今西堂关战事紧张,卫家洼手艺攻在精细,不是多加些人手就能成的。到时炀芯供不上恐酿成大患。臣以为不能这样铤而走险,拿西堂关将士的性命和江山社稷做赌。”

    “放任神赋者不管,就不是拿江山社稷做赌了吗?”周首辅听得明阳王这样说,顿时脸涨得通红,直烧到脖颈,五官攥成一团。

    可笑,周首辅就是脑袋烧得爆炸,他明阳王也没在怕的。

    “呵,我哪句话说到放任神赋者不管了?您都给我扣上帽子了,那我不妨明说了,您这主意,我听着觉得馊得很。”

    朝堂上都是毕恭毕敬,李民章哪里见过两位大人这样吵架。他作为监正也算是朝中大员,但这样的场面是完全没有资格发言的,更没有什么立场调停,只能选择观战。

    “行了,行了,”王寒阳见情况越发不妙赶紧打圆场,“两位大人都是为了我大湍国着想,朕心甚慰。如今离第三次神赋星星耀还有月余,不妨先照着周首辅的法子先试试。若是不行姑且还有转圜的余地。”

    “臣遵旨。”周黎接收到眼神,立马会意。

    “李监正,你们钦天监这几天也想想,该如何让百姓觉得皇室对于神赋者爱戴有佳。朕最希望看到的还是神赋者最后能自己招认,到兵戈相向也已经是下下之策了。”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