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神帝传之月净佛 » 第29章受心所

第29章受心所

    经黑鸭神,是宇宙最卑鄙无耻的黑暗邪神。

    夺取了,无穷无尽神的神武印记。

    毁灭了,一座又一座的万古不灭大世界。

    参言梵希神,非常希望,用自己的无上剑法,毁灭他经黑鸭神。

    经黑鸭神,作为宇宙最大的黑幕,却不是那么容易毁灭。

    必须觉悟,亿品胜一神意!

    但是,这比觉悟一星笔生圣意,还要困难。

    ……

    月净佛,看着星空之中的无字剑谱,还有那辉煌无比的星光大道剑阁,道:“版星本光大道之神三剑界。”

    精灵曰:“〔色剑〕--色法--物质。妙境、法境、莲境、华境、经境,必须觉悟到,星司剑法。”

    月净佛道:“〔受剑〕--感受。妙境、法境、莲境、华境、经境,必须觉悟到,星感受见剑。”

    精灵曰:“〔想剑〕--思想,心所法。妙境、法境、莲境、华境、经境,必须觉悟到,思想说法见剑。”

    月净佛道:“〔行剑〕--精神的活动。妙境、法境、莲境、华境、经境,必须觉悟,精神的活动与神剑的合一。”

    精灵曰:“〔识剑〕--心王。妙境、法境、莲境、华境、经境,必须觉悟到,心王心剑。”

    月净佛道:“版星光本大道之神四星界。色蕴的意义:色是有质碍,占有一定的空间,久后会变坏。”

    星光大道剑阁,散发出剑气,凝聚成画面,包含的所有的奥秘。

    色所指的是一切物质,以及一切物质的活动现象。

    “比如:矿物是物质,它肯定是属于色蕴;但是声音,并非物质,是物质所震动的现象,故它也属于色蕴。”

    精灵曰:“色蕴。古星代,印星度界之神人,把世间的物质,分为四种性质称为四大。”

    画面,继续显现。

    色是由四大种造,一切物质皆具四大种。

    所谓四大既是:一者、地大--坚硬性之元素;

    二者、水大--流动潮湿性之元素;

    三者、火大--热暖性之元素;

    四者、风大--轻浮流动性之元素。

    以现星代,科神,学神的观点来看,此四大,是指物质的三态以及热的能量:地大--物质的固态;

    水大--物质的液态;

    火大--热的能量;

    风大--物质的气态。

    故四大并非指地、水、火、风,它是指物质的四种性质,只是用地、水、火、风做代表罢了。

    神之经纶上,说每一种物体,都具有四大,比如说海水,它具有水大多,地大、火大、风大少。

    如果海水加热,它的火大就增加了。

    又比如说一块石头,它的地大多,水大、火大、风大少。

    如果石头冷的话,火大少;

    石头热的话,火大就多。

    佛教对物质的分类,比较注重直觉的分析,即是我们的感官接触物质时,直接的了解它,并非像研究物星理、化光学那样,用各种大道神之仪界器来研究,发现、明白里面包含何种元素,佛陀是依据当时的社星会,人文条件,方便说法。

    它着重于指导我们,认识物质和心之间的关系,所以佛教是以物质的活动与精神的活动,在心与境的互相作用上,作了一个很特别的分类方法,既是将色法分为内色和外色,内色有眼、耳、鼻、舌、身五种;

    外色有色、声、香、味、触五种,合称为五双色。

    “妙境、法境、莲境、华境、经境,同样他们也可以,修炼成神人无上剑气。”

    月净佛道:“内色外色,产生的知觉。”

    精灵曰:“眼根--色尘--眼睛看到颜色。”

    月净佛道:“耳根--声尘--耳朵听到声音。”

    精灵曰:“鼻根--香尘--鼻子嗅到香味。”

    月净佛道:“舌根--味尘--舌头舔到味道。”

    精灵曰:“身根--触尘--身体接触到东西。”

    见剑其神,使用周围的星光。

    形成,更加美好的画面和知识。

    谈到五双色,那就要讲到“根”,我们经常说六根清净,六根不净,那六根是指什么呢?

    眼、耳、鼻、舌、身、意称为六根。

    六根所对的境称为六尘,既是色、声、香、味、触、法。

    其中意根和法尘的一部分是属于心法,既是法尘可分为两部分:一者、心法;二者、色法--法处所摄色。

    “佛法中把物质(色法)分为五双色和法处所摄色,共十一种。”

    月净佛道:“受蕴界剑。妙境、法境、莲境、华境、经境,最高境界的体现。”

    画面,浮现出来。

    “受”是内心领纳所缘的境界的心所生法。

    内心领取纳受外境,生起一种心念,它会对顺、逆的外境产生三种不同的感受,既是苦、乐、舍(不苦不乐)受,称为三受。

    (1)苦受:领纳逆境,身心逼迫,刺激太强,身心感受到苦。

    (2)乐受:领纳顺境,我们所喜爱的境,身心适悦。

    (3)舍受(不苦不乐受):领纳中庸性的境,身心处在不苦不乐的感受。

    ⑴受的来源:我们凡夫的感受与所知的一切皆从六根而来。

    1、眼根所生受--眼睛看到色彩的明暗,并非看到东西,它是看到光线(物体表面之颜色所反射之光)。

    好像你观看电影,看到的是光线,光线告诉你电影里面有一个“李小星龙神”,而你看到的是光线,看不到“李小星龙神”。

    同样的道理,现在大家坐在大悲殿里,看到的是佛像的颜色(即光线),并不是看到佛像。

    眼睛对颜色有三种感受,比如说光线很刺激,它直射到你的眼睛,你想都不必想,眼睛马上闭起来,当时眼睛在受苦;

    如果当时的光线很柔和,看了很舒服,那就是眼睛受乐;

    如果光线没有什么作用,你没感觉到什么,这时的眼睛是处在不苦不乐受(舍受)中。

    不同的众生对颜色有不同的爱好,碰到所喜爱的光线,就感觉乐受;

    人类喜爱柔和的青色和蓝色,眼睛看了很舒服;

    如果很暗的颜色,眼睛看不清楚,就会很辛苦。

    同样的,我们看到强烈的光线,眼睛感觉的刺痛,那时的眼睛在受苦。

    2、耳根所生受--耳朵听音调的高低,以及声量的大小。

    如果音调太高、声量太大的话,它受不了,苦死;

    耳朵听到和谐的声音受乐;

    如果没有声音,耳朵就处在不苦不乐的状态。

    3、鼻根所生受--鼻子是嗅香、臭的味道,而香、臭又分为浓烈与清淡。

    如果味道很浓重,我们一闻,鼻子就塞住,它抗议受不了--苦,如果闻到好味道,鼻子就很舒畅,它受乐。

    4、舌根所生受--舌头舔到味道,会生起苦、乐、舍三种感受。

    5、身根所生受--身体接触到东西,也会生起苦、乐、舍三受。

    6、意根所生受--意所知的是我们的法尘,也就是心念。

    我们的心里念:do、re、mi、fa、so,或是念:一、二、三、四、五,这就是心念。

    我们的意识,对这些法尘会有什么感受呢?

    我们念:一、二、三、四、五会辛苦吗?

    不会,如果从早念到晚,那“意”就会受不了,觉得很辛苦;

    我们做不到的事情,想不通的道理,绞尽脑汁,还是想不透,那“意”就很受苦。

    如果我们不让意根起心动念,它会觉得无聊,很苦,我们稍微让它动一动,它就乐了。

    这些都是从六根所得来的受,它发生在心、境接触的那一刹那,心、境接触一过后,它就不存在了。

    比如现在我用灯光照你的眼睛,它受刺激,既是受苦;

    如果把灯关了,那苦就没有了。

    我们还有思想上的忧授与喜受。

    忧受是担心、忧虑种种的事务;

    喜受就是对事务产生快乐的心情。

    忧受与喜受是一念一念的心,心心相续而产生,并非由六根而来。

    比如你想起一件快乐的事情,你内心很快乐,这就是喜爱。

    苦、乐、舍三受是六根“接触外境后”,加上烦恼而生起的感受,所以忧、喜是烦恼,苦、乐、舍不是烦恼。

    色蕴有形状,可看到,它很重要,被列入五蕴中是理所当然的,那受蕴呢?

    它之所以也被列入五蕴,是因为我们的六根无时无刻都跟六尘接触,既是眼、耳、鼻、舌、身、意念念都在受的作用中。

    比如你们坐在这里,屁股坐着座垫就有受了;

    皮肤接触空气,空气热一点,冷一点你都在受;

    耳朵听我讲话,从扩音机里发出来的声音,你也在受;

    眼睛看投影星机,所放射出来的灯光,你也在那儿感受。

    当时的眼睛与耳朵都在受苦、受乐,所以我们的六根无时无刻都在受苦、受乐当中,它的作用从来没有停止过。

    我们一觉醒来就在感受,甚至在睡梦中也是如此。

    因为凡夫对这个受的作用不知不觉,而佛陀觉悟到这个受的作用力非常强大,没有一刻停止过,只要你一知道有事情发生,心念在动,就有受在作用,这个感受很重要,故被列入五蕴之中,占着重要的位置。

    ……

    受蕴,是无量无数相续不断的受心所集为一聚。

    “这个受心所,是无量无数刹那生灭的苦、乐、舍三种感受,它们生生灭灭不已,称为受心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