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神帝传之月净佛 » 第45章菩萨道

第45章菩萨道

    参言梵希神,所有的剑法和剑气,都是不可思议。

    展现一遍,所产生的价值,都超过所有的二十四诸天亿神,神石和神器。

    周围的熟人神,都看得目瞪口呆。

    甚至,相隔几十亿光年的黑洞都在破碎。

    有大梵剑隐语“坤毋东覆剑,形摄上玄剑”处无色界之剑天,天剑民寿,三百二十二万亿九千八百九十八亿一千八百万岁。

    “妙境、法境、莲境、华境、经境,所有的剑灵境界,几乎已经达到了,完美境界。”

    法界,指空间与时间,所包括之一切。

    第一剑义,是剑佛所证得的,亦即般若剑、真如剑、本性剑、究极清净剑;

    有妙境、法境、莲境、华境、经境,无上的剑道修为。

    此智慧才能断烦恼,念念与第一义相应,与真如本性相应。

    本性中一法不立、一尘不染,若常常正念真如,是破无明的妙法,由真如本性透出来的智慧,才能明了法界。

    故经云:“法界所有皆明了,于第一义最清净,永破嗔慢及愚痴,彼功德者行斯道。”

    月净佛道:“四一心支心与定法一。妙境、法境、莲境、华境、经境,所有的境界,都与剑法相依。名一心支剑。”

    “行者既得,四禅舍俱之定。舍念将息。则心无所依。泯然凝寂。一心在定。犹如明镜。”

    “不动净木无波湛然,而照万像皆现。何故此四禅中。”

    “独名不动定也。初禅觉观动。二禅喜所动。三禅乐所动。是四禅中先离忧喜。今复除苦乐。故名真定也。”

    “三界胜定。无复过此若三乘行人。善巧照了分明。则因此定发真无漏。有漏外道无慧方便。”

    “入此定时。不坏身色。直灭其心。入无想定。谓为涅盘。是为邪倒。非涅盘也。”

    “从初禅至四禅。有十八法。皆名支者支派也。从四禅中分派。出十八功德。故名支也。”

    ……

    不动明王大神珍,以及更多的神说道……

    精灵曰:“菩萨剑行(剑佛学灵术语)。妙境、法境、莲境、华境、经境,每一个境界的根本剑灵修法。”

    “大乘佛法开头难,从初发心到初住难走,初住以上的境界,愈走愈容易;小乘则反是。”

    “以念佛法门而言,得到理一心不乱,可以到圆初住以上境界。”

    “平常把人我是非利害丢得干干净净,即能得一心;如仍然有人我是非,不但理一心得不到,事一心也得不到。”

    “△菩萨自度度他,自他平等,不如此修,与本性不相应。”

    “正觉是觉悟觉察绝对正确,凡夫迷而不觉,小乘罗汉及辟支佛均为正觉,以正法自觉谓之正觉。”

    “小乘人不平等,自度而不发心度人,是被动的度生,不求他,他不度;菩萨为不请之友。”

    “度生本来不易,众生不肯接受还要找麻烦。”

    “△十行菩萨修六度是度自己的,十行以后才能度他。”

    “依此推论,凡夫修六度多分是有利于自己。”

    “如布施可以度自己的悭贪之心,受施者所得之钱财有限,不过用布施为手段,以成就自己治贪之功。”

    “诸恶莫作是持戒的前方便,若起一恶念,障碍他人,持戒即不清净;很小的善事未做,即违众善奉行之旨,若随时留意身口意三业之造作,何时何地不是道场?”

    “忍辱也是成就自己,接受他人之侮辱毁谤,可以为自己消灾,他人无缘无故来找麻烦,应作还债想。”

    “学佛的要件是成就自己,无论受任何委曲冤枉,都不怨天尤人。”

    “如作得到,则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可放心度众生;若仍存有计较之心,是非人我萦绕于怀,学佛算白学了。”

    “△真善知识是(1)能辨别善恶因果;(2)厌弃世间五欲六尘的享受,而勤求涅盘;(3)有大悲心,修六度万行;(4)修一切善,离一切相;(5)无障碍修学普贤行门。”

    “△用下列十种方法教导众生者,谓之善知识:(1)劝发菩提心;(2)增长善根,凡能闻到佛者均系夙有善根,令其增长;(3)劝修六度万行;(4)一切境界能得解脱自在;(5)成就一切众生;(6)能得辨才无碍;(7)不著世间法;(8)于一切劫修行无厌;(9)安住在普贤行上;(10)令入一切佛智,入佛知见。”

    “△大乘佛法是处在五欲六尘之中而不染,与众生同事(四摄法之一)而随时随地提高警觉,不住生死,不住涅盘,不厌三界六道。”

    “△世间种种行业,一转变过来,即是佛菩萨的行业。”

    “佛菩萨穿衣吃饭都是在修般若波罗密,在日用平常之中注重观行,即能转变过来。”

    “大乘菩萨是在五欲六尘之中修行;小乘人远离尘劳,没有善巧方便,乃是笨的办法。”

    “小乘人未见性,般若智慧未开,只能解脱三界之内的生死,而不能解脱三界之外的变易生死,没有方便智与根本智。”

    “若有方便智,在修行中均可转变为普贤大行。”

    “但大乘行如不慎重,亦能发生流弊。”

    “菩萨有随顺烦恼行,为度生之方便,对众生有利益时,迫不得已而偶一为之;如自己程度不够,幸勿轻于尝试,阿难已证初果须陀洹,尚且遭摩登伽女之难,何况其他!”

    “△三世诸佛是靠山,菩萨一言一行均根据三世诸佛之教训;三世诸佛摄受菩萨,菩萨再摄受众生。”

    “凡夫要把意识心去掉,依靠经典,依教奉行,依文字般若起观照般若,再证实相般若。”

    “妙境、法境、莲境、华境、经境,在这个时候,剑灵就可以达到,觉悟的地步。”

    “如此修学,大经大论,读诵受持,转识成智,大开圆解。”

    “所以说欲有成就,必须依靠三宝。”

    “△大乘法难行,尤其是在末法时代,似是而非的佛法,老修行人亦难以分别。”

    “大乘有随顺烦恼行一说,初学佛之人不可不知。”

    “见了性的大菩萨,为了度众生,可以随顺烦恼行,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

    “如罗什大师之吞针故事,即其一例。”

    “如一般凡夫四相还没有破,一随顺烦恼,即入三恶道,不但破戒而且破见。”

    “这要看自己的程度如何,幸勿自寻苦恼。”

    “△凡生到西方者均是菩萨,皆能洞视、彻听八方上下、去来现在之事,此种能力是神通圆满的示现。”

    “在裟婆世界不要求神通,求神通必堕地狱,所得的利益很小,而其副作用则甚大,容易走上歧途,招来魔障。”

    “△学佛应将佛所说义趣彻底明了,使心中了了,然后修行,遇一切境界时乃能历事练心。”

    “在行住坐卧、穿衣吃饭等日常生活当中,时时将其所领悟之义趣存养心中,使经义与我心融成一片,如此便是观照,便是薰习,不一定要打坐参禅。”

    “△佛在一切处所教化众生,无有疲厌,因其无功用道,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欲有所收获,常不能满意,必致灰心;佛尽心尽力教化众生,什么都不要,为众生工作而不求代价,不厌烦不疲倦。”

    “学佛人在家在社会,尽心供献自己的能力,不计报酬,立志作大事不作大官,能如此则自无疲厌。”

    “△智慧是体,慈悲是推动力,神通是善巧,亦是教授法。”

    “凡是令我断惑证真开悟的都是佛身,六尘境界亦是佛身,此世界又何尝不是六尘说法?”

    “如耳根利,听到树声亦能开悟。”

    “△所谓自受用身,是自己用这个身体作为修行的工具,知其为工具故不执著。”

    “佛以身作身教、作榜样,身教即是律藏,佛的经典即是言教,身口意均有教化的作用。”

    “△达摩祖师教法是观心,心要极静才行。”

    “后来人心渐钝,难于成就,祖师们乃教人改参话头。”

    “其实参话头与念佛法门相类似,而参话头如不破本参,不易成就;念佛果然功夫打成一片,亦能带业往生,谓之二力法门,此功德之殊胜又非其它法门所可比拟。”

    “我们如不能直心正念真如,即应老实念佛,专心念佛亦可接近第一义。”

    “△正助双修,正修是定,助修是六度,正修不著有,助修不著空。”

    “无论修哪一法门,戒律是共同科目,戒律帮助成就。”

    “八万四千法门均修定,净土得一心不乱,是念佛三昧,离开戒不成,戒帮助得定。”

    “止持是断绝作恶的增上缘,作持是历事练心。”

    “△欲见真如本性,必须离名绝相,破除我见;我见不除,便生分别心,起念即著相。”

    “我见是无始以来的病根,不易破除;不过为人处世应知万事皆空,与我无涉,人情世态随缘应付,事来即应,不为所动,应完便了,心不著相,条理井然,毫无废事,时时均在修行,处处皆是佛法。”

    “△人间有善亦有恶,善固可喜,而对恶世界亦不能生厌恶之心,否则即有分别心,无法行菩萨道。”

    ……

    不动界冥王大神专,以及无数的星民神,剑族灵神,吃星什神,说道……

    并且浮现出,神剑星座三角形的画面。

    这些画面,又透着出,更多的文字,所有的文字,都是一个灵键剑法的组成。

    普贤行愿品中,有“恒顺众生”一项,即是不择善恶一律平等。

    △信、解、行三事不能说无有次序,但说同时并进亦可。

    学人须先有信心而后研求佛法,亦必先明佛法真实义而后方能真实修行。

    但若行得不够,障深慧浅,即不能了解真实义;

    有解有行,信心才能坚固。

    三事互有牵连,并无先后次第之分。

    真实依教做到谓之行,真实见到佛理谓之解,真实了解三宝之义谓之信,故其中皆已含有证的意义在内,若论实际,无往而非证。

    △晏居之时,菩萨与凡夫不同,一则贪染,一则离欲。

    佛将五欲比作毒箭,对财色名食睡有贪爱之心,即不能行菩萨道。

    初发心的菩萨,明其理谓之解悟;

    在日常生活当中朝此方向走,等到了行与证的悟境时,即不再六道轮回,而已脱离生死。

    △世间苦难最多的时候,即有菩萨应化在人间,在应化期间决不表明身份,如表明身份,对众生弊多利少。

    凡是在五浊恶世自称为某某菩萨应化世间,必定是冒充的,不可信以为真。

    若是宣布自己来历或承认是某某菩萨的化身,宣布以后即要马上辞世,不作片刻停留,如寒山、拾得之往事。

    “尤其在乱世,时时都有佛菩萨照顾世人,佛菩萨对于世人平等视之,无有差别之相,佛的清净愿是不带任何条件的,即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等无有异。”

    月净佛道:“菩萨道。菩萨道是大乘行者由发心修行到成佛中间的漫长路程,由于除自修自渡外,渡众生是重要的工作,要完成这种艰困的工作,就必须要有动机,它是渡生的动力,这就是慈悲心(在佛教中以大慈弥勒菩萨与大悲观世音菩萨为代表);要有目标,就是宏伟的愿望(以大愿地藏菩萨为代表);要有渡生的大智慧,好的工具与方法(以大智文殊菩萨为代表);要有永恒不断的渡生行为(以大行普贤菩萨为代表);最后要有大精进心去完成(以大势至菩萨为代表)。具有上面这五种条件,菩萨道才能顺利的走下去。”

    精灵曰:“发渡生大愿。渡生是一种有相的行为,是一种‘事业’,要成就大业,就要有大目标大愿望,现今所知伟大的佛菩萨们,在开始修行时(即因地时)都有伟大的宏愿,如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药师佛的十二大愿,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愿,这些大愿在经过漫长岁月的考验(也是一种极强大的定力)及付诸实行,才使他们达成所愿,而终成为宇宙中,名号响亮的佛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