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成长1986至2006 » 第五章 赊账买汽水

第五章 赊账买汽水

    等我再大点时,母亲要重返单位工作了。由于母亲休育儿假的时间比较长,原岗位已安置了新人,单位便临时将母亲分配到了食堂工作。

    食堂的工作十分辛苦,早出晚归,工作起来没个准点儿,加班是常有的事儿,母亲经常是十几个小时奔波在外。父亲也要每天上班,只好暂时将我一人留在家里。

    一个夏日的午后,小叔和小婶儿临时外出,我和堂妹在门厅玩耍。家中只剩下了两个半大不大的孩子,没有了大人们的看管,我们可就任意玩闹了。

    我们俩每人骑着自己心爱的红色三轮的小车子,在三个房间和门厅之间快速穿梭。任凭车轮撞击到家具,将家具一角磕掉也不管不顾。我们俩比赛,你追我赶,玩得非常开心。

    骑过一阵子,觉得腻烦了。我们俩又找来纱巾、被单等,随意装着大人的样子把自己打扮一番,然后床上床下地蹦跳个不停。

    五月的天气,已有些闷热了。尽管窗子都开着,可半天也进不来一丝风。况且我们俩又戏耍了小半天,已经浑身是汗了。

    此时的我,口渴难耐,恨不得一头扎进水缸里,喝个痛快。但白开水显然是不能满足我急渴的焦躁,口中的干渴,使我想起了街边小摊售卖的,当时非常受欢迎的北冰洋汽水。那冰凉解渴的,带着淡淡桃子味清甜的冷饮要是下了肚,得多美啊。

    “妹妹,你渴不渴?”我耐不住性子问她。

    “有点儿,也不太渴。”她看着我答。

    “咱们出去喝汽水怎么样?”我急切地问。

    “那不有水吗?”她指了指茶杯说。她家茶几的茶杯里,果然还有半杯水。

    “汽水多好喝啊,我请你,走跟我去喝汽水吧。”我怂恿着说。

    “我不去,还得出去,我也不想喝。”她皱着眉头说。

    “走吧,跟我去,我请你,那汽水特别好喝。”我说着,随即站起身,朝自家电视柜走去。

    每次,母亲外出买菜前,都是从中间的抽屉里,拿走一些钱的,平日里我注意到了这一点。抽屉里总有几枚硬币,母亲始终没拿过,就散落在抽屉一角。

    我打开抽屉,用手胡乱翻着些东西,可摸遍了整个抽屉,又查看了每一角落,也不见硬币的影子。

    我纳闷,硬币哪去了呢?是母亲将它藏起来了,还是拿走了呢?我不得而解,但口渴的难耐,和说出去的话,使我必须坚持自己的行为。

    我拉上妹妹,出了家门,来到了楼下街边卖冷饮的小摊前。

    “阿姨,给我两瓶汽水,钱等我妈回来再给你。”我对卖冷饮的中年女人说,这女人是我们后楼的一位邻居,平时过来过去常和母亲打招呼。

    “诶,好,阿姨给你们开汽水。”说话间,她麻利地用起子开了两瓶微凉的汽水。

    我拿起一瓶,将另一瓶递给了妹妹。

    我渴急了,咕咚咕咚,一连几口,汽水就喝完了。冰凉的汽水瞬间灌进了我的五脏六腑,也甜到了我的心窝。

    妹妹坐在太阳伞底下,一口接一口斯文地喝着。她果然不太渴,还剩下小半瓶就不想喝了,我赶紧接过来一饮而尽。

    喝完汽水,我领着妹妹心满意足地回了家。

    傍晚时候,两家大人都回来了。我们各自回家吃晚饭,吃完晚饭,父母照例像每天一样,带我去纪念碑广场乘凉。

    坐在广场的石凳上,母亲严肃地问我:“你今天喝汽水了吧?”她语气淡定,显然是已经知道这是事实了。

    母亲的语气如此坚定,撒谎显然是没用的,我答:“是,是喝来着。”

    父亲显然还不知道这事,他静静坐在旁边,竖着耳朵听着。

    “你喝汽水没给人家钱,是吧?”母亲问。

    父亲皱了皱眉,看了看我,显然他觉着这里头有事,没说什么继续等着听。

    “我想给,我找来着,抽屉里没有硬币了啊。”我支支吾吾地答,心想原来母亲是怕我做个坏孩子,拿别人东西不给钱。

    “你还带着丫头,光自己喝还不行,还得叫上一个。没钱也得赊账喝那一口,你可真行啊,真是长大了啊。”母亲越说越来气,声音有点高。

    她咽了下唾沫,继续说:“我骑着车子大老远过来,那卖冷饮的女的就跟我打招呼。我还寻思,今天咋这么热情,闹半天,是等我下车子告诉我,‘今你闺女带着你们兄弟那孩子,在我这喝汽水着,说等你回来给钱。’”

    听到这,父亲明白了。他垂头看了一眼旁边,什么也没说,继续等着听母亲讲话。

    “让我这个上火啊,还两瓶!你这孩子不管是真不行啊,刚多大啊,会赊账了,这要是再大点还了得?”母亲数落着。

    “嘿,多大胆啊,没大人的话,自己到抽屉摸钱去,还领着比你小的出家门,这,这简直不敢想。”父亲摇着头,也开始数落。

    我整个人僵硬一团,愣在那儿,听着父母,你一句,他一嘴地教训我。

    接下来,母亲问什么,我便如实地答。问我还敢不敢,我就赶紧小声说:“不敢了”。

    在大庭广众之下,父母倒是没有动手打我。但母亲说,她进家时确实有要打我的冲动,怕小叔一家不好意思,便压住火气,没在人前教训我。

    “今这是你妈遇到了,没打你算是你侥幸。要我,上来先打一顿再说。”父亲带着火气说。

    大概又过了好一阵子,周围乘凉的人越来越少了。见我也彻底蔫了,父母便不再严厉的训斥了。

    “这孩子总这么放家真是不行,不是长事啊。”母亲郑重地说,像是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似的,那么坚定。

    “不行啊,还得送幼儿园吧,这么大的周围也有的是上幼儿园的了。这自己总在家,指不定出啥事儿,咱俩上班也不放心。”父亲附和道。

    “嗯,真得送幼儿园了,不舍得花钱是不行啊。”母亲说到,语气沉着而坚定,像是一桩大事落了地似的。

    那晚,父母通过我赊账买汽水的行为,总结出了父母上班,把年幼的孩子放在家没人看管,是绝对不妥的。只有花钱送幼儿园,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既能保证孩子安全,又能让大人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