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成长1986至2006 » 第十三章 浅薄的文艺特长

第十三章 浅薄的文艺特长

    升入二年级,课程内容逐步加深了,我们的课外活动也多了。就在那时,我接触到了腰鼓。

    一次课间,两位女老师来班里挑选腰鼓队员。其中一位女老师走到我身边,用手托起我的下巴,笑着望着我说:“嗯,这小女孩长得好,站前边来吧。”我被首先选中了。

    接下来,每天下午放学后,我同其他十多个同学一起来到音乐教室。两位老师从什么是腰鼓开始讲起,慢慢延伸到腰鼓的打法,鼓点以及步子等等知识。

    关于鼓点,为了变幻花样当时设置了四小节,每一小节都各有韵律。第一小节的鼓点至今我还能清晰记得“咚咚吧咚吧咚,咚嗒嗒嗒,咚嗒嗒嗒,咚咚吧咚吧咚……”

    没多长时间,我们这些新学员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老学员的陪练中,已基本能够将整套鼓点跟节奏打出来了。需要加上舞步时,我们就在学校的操场上一遍一遍地进行练习。

    我们这支腰鼓队由二、三、四年级的学员们共同组成,共约三十六人。大家站成六排,每排六人的方块队,队伍前面有一人负责敲锣,算是总指挥吧。我们所有人都要根据他的锣声,变换鼓点和步子。

    那时候,我的个子在同龄人中算是比较高的。因此,一遇排队就只有站在后面的份儿。加上那时我一头短发,像个男孩子,老师便要我女扮男装。

    男生的装扮是头上扎着白手巾,上身穿蓝色对襟大褂,下身穿红色健美裤,脚蹬白球鞋。而女生的扮相则是头发分向两侧,在耳朵上方的位置,用红绸子扎成羊角辫,上身穿红色对襟大褂,下身的装扮与男生相同。女生的一身装扮看起来显得格外艳丽、喜庆。

    那时,我十分羡慕女生的扮相。恨自己没有一头长发不能梳辫子,感觉自己的男生扮相活像个傻子,为此,也多少有点儿不开心。

    当有演出任务时,头天下午放学,我们就会把腰鼓、服装及相关的表演道具一并带回家,为了晚上再加以练习。

    椭圆形状的腰鼓表面刷着大红的明漆,两侧鼓面用金色铆钉固定着。两支木质的鼓锤末端扎着大红绸子。一条长长的大红绸带穿过腰鼓两端的铁环,将鼓牢牢拴在腰间。

    每次我将腰鼓带回家,母亲都格外开心,她还能用自己的一套鼓点打出来呢。

    演出当天,一大清早,母亲为我化好了妆,我穿戴好行头,抄起道具,飞奔向学校,母亲紧随其后。

    进了学校大门,腰鼓队员们在门口集合。母亲则同许多前来送孩子的家长站在门外观看,母亲一脸骄傲的神情,自豪感溢于言表。

    带队老师率领我们统一乘坐大巴车,前往市区文艺大礼堂,参加市级庆六一小学生文艺汇报演出。

    家长们望着大巴车开动,母亲紧紧盯着我,一脸微笑,她眼神亮晶晶地充满着激动与欣喜,仿佛比我还开心似的。

    类似这样的演出,我大概参加了六次之多,每次演出结束,我都会得到小奖品,我印象里有袜子、笔记本、香皂等。每次演出获奖,不仅我自己开心,母亲更是好一阵兴奋,她总是鼓励我多参与活动,争取更好的表现机会。

    加入腰鼓队的日子,是我十分光彩的一段经历。直到升入五年级,课业负担加重,在我亲手带出一名小同学后,才退出了腰鼓队。至今每每想起,依然激动地泪涌,它让我对自己树立了自信,获得了在一个孩子心里十分宝贵且崇高的荣誉感。

    那时,我的风光还不仅仅是加入腰鼓队参加演出。每年一次的春季运动会的开幕式上,都能看到我在仪仗队中飒爽英姿的身影。每年六一儿童年节当天的校内文艺汇演,我也总是集体舞中的一员。

    有一年庆祝六一儿童节,老师组织六十名同学排练集体舞,其中也有我。我们两两一组,伴着一首欢快的儿童歌曲,在老师的指导下排练了一支轻快的舞蹈。

    那次演出要求我们上身穿白衬衣,下身穿红色体型裤。而当时我没有红色体型裤,母亲只好为我借来了一条。那条裤子比较肥大,腰间的松紧带也很宽松。考虑只是上台穿一会儿,也就没做修改。

    可谁知,就在演出当天,我刚一上场裤子的松紧带崩开了。瞬间裤子滑落到臀部,我意识到自己要出丑,赶紧用左手揪着裤腰紧贴在腰部。结果,整个舞蹈过程我就保持着那么个姿势,害得与我一组的舞伴一只手都不知道如何是好。好在没有人注意到我,也算坚持了下来。下了台,我心里别提多上火了,恨自己关键时刻掉链子。

    不过这只是个小插曲,丝毫掩盖不住我的风光。

    读小学时每学期都要召开少先队主题班会,班会上有一项是集体演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在首次排练前,老师叫全体同学一起指挥,为的是挑选出一名指挥人员。

    由于我平日比较关注文艺,在电视上看到过指挥人员指挥的样子。凭着一点儿印象,就像模像样地比划开了。谁知,这一比划竟被选上了,而且担任了历届集体大合唱的总指挥。

    幼年时的我,在学校里学习着基础文化知识,也得到了许多锻炼和展示的机会。这些在日后回忆起来,心中还不免激情澎湃。

    对于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来说,给予他们展现才华的机会,是对他的肯定,也是树立一个人自信心的良好契机。同时,更是培养一个人热爱生活和良好情操的重要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