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成长1986至2006 » 第二十三章 表姐来我家做客

第二十三章 表姐来我家做客

    一九九九年九月,我国出台了新的法定休假制度。劳动节、国庆节等法定节假日可与周末双休日实行连休或倒休,这样就形成了假期小长假。自此“五一/十一黄金周”掀起了旅游消费热潮,成为了我国经济生活的新亮点。

    二零零零年四月底,当时我读初一年级下半学期的功课。在结束了期中考试和春季运动会之后,我们迎来了令人兴奋的为期七天的五一小长假。

    在这次小长假里,我的表姐从廊坊来到我家,一是为了探望外婆,走一走亲戚,二是为了借假期放松身心,她的到来令我们一家人激动万分。

    我的这位表姐,其实也可以被称作堂姐。她是母亲的三姐和父亲的二哥共同孕育的孩子。也就是说,母亲的三姐与父亲的二哥是两口子,她们唯一的女儿,就是我提到的这位表姐。

    表姐年长我十岁,当年她已经从河北大学外语系毕业,在LF市邮政局任职了。刚踏入工位岗位的她,暂时还没有谈婚论嫁。

    母亲将表姐来我家做客的消息告诉了外婆,外婆激动得落了泪。表姐是外婆从小一手看大的,外婆非常疼爱这个外孙女。想来,外婆与表姐已分别十年有余,即将见面,老人一时兴奋得难以自控。

    我们一家人为迎接表姐的到来,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父亲买了比手还大的大虾,还准备了许多食材以及草莓等水果,准备为这个侄女做一桌好菜。

    母亲则是拆洗被褥,把家里打扫得格外干净,准备为她的外甥女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我和外婆从头到脚换洗干净,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迎接亲人。

    那天,临近中午时候,按三姨告诉的到站时间,我和父亲准时在出站口等待表姐。在父亲的想象中,二十四岁的大学毕业生,应该是一副亭亭玉立的青春模样吧。但毕竟太多年没见了,怕一时认不出,我们也只好紧紧盯着出站口。

    半小时之后,从出站口往外走出来一位女子,她一手提着一个布兜子,一米六多的身高,不胖不瘦,一头短发,戴着一副眼镜。上身穿一件浅蓝色T恤,下身穿一条素色格子图案的布裤子,脚上穿了一双过时的旧布鞋。

    这一身打扮朴素得很,简直和父亲想象中的判若两人。表姐的模样与照片里并没有多大变化,只是成熟了许多。她说话慢声细语,谦虚礼貌,显得文质彬彬。

    回到家已是中午了,父亲赶忙操持了一桌丰盛的大餐。母亲则忙前忙后地照应着,我更是缠着表姐,给她看这拿那。表姐与外婆相见的一刻,两人互相搂抱着,都留下了泪,一时聊个没完。

    父亲和母亲商量着,带表姐在附近好好玩玩。又特意预备出两千元钱,准备为表姐置办一些像样的服装。

    接下来的五天里,表姐在我家度过得非常快乐。我们一家也因为有她的到来,而感到无比的开心。

    当时,外婆年岁已高,不能和我们一起逛街了,也只好在家里休息。

    母亲带着表姐和我,来到百货大楼女装区,精心地为表姐挑选着时髦的裙子。紫红色闪亮的鱼尾裙、淡蓝色蚕丝的碎花包臀裙穿在表姐身上,顿时像换了个人似的。母亲见她穿着好看,便毫不犹豫地付款买下。

    母亲考虑表姐需要经常出席正式场合,便为她选了一身浅驼色西装,另外还配了一双深棕色样式十分新颖的高跟鞋。表姐穿上正装,一下显得整个人气质提升了许多,也很庄重优雅。

    我看着眼前各式各样的时尚女装,看着女青年们试穿一件件时装,心里十分羡慕她们,盼着自己长大也能有这样的时候。同时,我也感受到进入新千年,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商场里的时装基本都是港台当年的流行款,超市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加之在节日里,商超为了营造良好的购物体验,放着流行歌曲。人们根据各自所需,挑选着各种小商品。美味的食品丰富了人们的餐桌,精致的百货为生活增添了情趣,全新的自选购物模式,让人们在轻松便捷中选购商品。大家脸上都洋溢着笑容,眼前一派温馨祥和的景象,恰巧应了正在播放着的那首《好日子》。

    我们买来漂亮的服装和许多食品回到家,表姐站在镜子前一件件地试穿给外婆看。外婆看着样式新奇的裙子,摸着丝滑的料子,嘴里不住地赞赏着。

    五天下来,表姐已被母亲打扮得简直像变了个人似的。父母看着重新装扮一新的表姐,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父母说,女孩子大了,参加工作了,常在正式场合出入,又面临着谈婚论嫁,怎么也需要打扮打扮了。再那么艰苦朴素,恐怕是与时代脱节了。

    表姐返回廊坊那天,母亲为表姐收拾了行李。将她带来的两个布袋子塞得满满的,额外又给她带上一些唐山特产,为了让她回去带给单位的同事们尝尝。

    母亲提着大包小包,送表姐到火车站。我由于要完成假期作业,留在了家里,没有前去送她。当她与外婆和我道别,转身离开家门的一刹那,我流泪了。

    我从心里不舍得表姐走,想想这几天我们朝夕相处得那么愉快,想起她分享自己学习的经历,想起她质朴纯真的笑,与谦和的为人,看看我们在广场的合影,我忍不住地流泪。同时,我也将这份思念化作了向她学习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