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朱元璋,魂穿崇祯 » 第八十四章 略有小成

第八十四章 略有小成

    “那就好,那就好!”

    朱元璋看着跪在地上的曹化雨,微笑着道;“起来吧。”

    “以后屋内只剩咱们君臣俩人,你大可放轻松些,不必如此拘谨。”

    “多谢陛下!”

    “好了。”

    朱元璋淡淡的道;“曹爱卿,你退下吧。”

    看着曹化雨退出了御书房,王承恩领着出去的太监与宫女们才迈着小碎步又走了进来。

    朱元璋忽然想起了什么,对王承恩道;“王承恩,咱命姚爱卿派人前往福建拉红薯种子的那帮人回来了没有?”

    “奴婢不知。”

    王承恩实话实说,“但据奴婢猜测,只要这些人和种子一到京师,姚大人自会禀报与陛下。”

    “是啊!”

    朱元璋眼望着窗外,悠悠的道;“这等天寒地冻的天气,想必他们一路行来也非常艰难吧?”

    说着,他将奏折往桌上一扔,对王承恩大手一挥,“走,跟咱出宫溜达一圈。”

    “啊?”

    王承恩顿时一愣,抬头看了看沙漏,眼看已将近申时,忙劝阻道;“陛下,您今日从卯时开始就没有休息过。”

    “现在已快到申时了,等回来时天色已晚了,不如您明天再去吧?”

    “废话真多!”

    朱元璋骂了一句,“天黑又怎么啦?”

    “难道大汉将军敢不给咱开门?”

    “不是,不是。”

    王承恩连连摆手,还想再说什么,可话到嘴边又硬生生的咽了下去。

    “那还快些去准备?”

    “是!”

    须臾,在王承恩和一彪护卫的保护下,换好了衣服的朱元璋一行人出了正阳门。

    “陛下!”

    王承恩紧跟在马车边,轻声道;“您现在准备去哪里呀?”

    “去军器局。”

    “啊?”

    王承恩又是惊呼一声,忙道;“陛下,您看军器局离皇宫还有十来里地,恐这一去,天恐怕就要黑了?”

    朱元璋掀开车帘,望了望路面,见路面被五城兵马司的官兵打扫得干干净净。

    “他娘的!”

    朱元璋心中不禁暗骂,“欺软怕硬的一帮孬种!”

    “若没有咱前次在顺天府衙当众将定国公的长子徐允祯和他的管家等人拿下,这帮孬种指不定在这时还不知窝在哪里呢?”

    “看来以后啊,咱要经常出宫,一可体察民情,二来也可震慑无所事事的官吏与街上的迫皮无赖,省得他们欺凌百姓。”

    想到这里,他微微一笑,但随即回头一瞪王承恩,张口便骂,“你这个怂货,天黑了怕啥?”

    “大不了回来晚些罢了。”

    王承恩对陛下的想一出是一出也是毫无办法,只好命两名缇骑先行骑马前去军器局通报。

    一行人过了申正才堪堪赶到军器局。

    得到陛下将要前来的消息,军器局门口早已站满了军器局大大小小的官员,居中的正是毕懋康。

    “臣等参见陛下!”

    毕懋康率领着众人大礼参拜。

    “免礼!”

    朱元璋从马车上跳了下来,一边说着一边微笑着向毕懋康大步走去。

    “咱今日就是过来看看,主要是想看看你最近将火器研制得怎么样了?”

    “劳陛下挂心!”

    毕懋康恭谨的笑道;“略有小成而已。”

    “哦?”

    朱元璋大步流星的朝工坊走去,一边笑道;“只是略有小成吗?”

    “你对咱说说,你的略有小成是什么小成之法?”

    “陛下到工坊看看便知。”

    毕懋康在前面陪着笑,一边给朱元璋引路,还一边说着。

    “你这老小子,还在咱面前藏着掖着?”

    朱元璋也不生气,依旧笑道。

    须臾,一行人就来到了制作火器的工坊。

    正好是工匠们吃饭的时刻,工坊内除了几个值守的工匠以外,其余的工匠全都忙着吃饭去了。

    站在门外,望着空荡荡的工坊,朱元璋面上微微露出不悦之色,但不悦之色一闪而逝。

    “毕爱卿。”

    朱元璋问道;“工坊之中为何如此冷静啊?”

    “回陛下!”

    毕懋康自听出了陛下隐隐有怪罪之意,忙回道;“您前来时,正是工匠们吃饭和休息的时间,故工坊内只留下了几名值守的工匠。”

    “哦?”

    朱元璋若有所悟,又道;“毕爱卿,你看这样可好?”

    “陛下请讲!”

    “你将时间重新安排一下,让工匠们按照每六个时辰轮换来做工。”

    “如此一来,效率必可大幅度的提高。”

    说着,他叹口气,“你可知,现在的大明已不复往日的大明了。”

    “如今建奴对咱们大明虎视眈眈,没准哪一日他们又会犯边。”

    “如果没有得心应手的火器与兵器,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咱大明就只会被动挨打。”

    “只有强大的火器与锋利的兵器,才能让咱大明的铁血男儿重新树立起战胜任何敢侵犯咱大明蛮夷之雄心!”

    “才能让那帮蛮夷们对咱大明的铁血男儿闻风丧胆,俯首称臣!”

    最后这两句话让朱元璋说得慷慨激昂、气吞山河,令毕懋康与众多官员们热血沸腾。

    “定叫蛮夷闻风丧胆、俯首称臣!”

    他们齐呼,声震屋瓦、经久不绝!

    “那就要看你们的喽。”

    朱元璋没有被众人的话所感染,而是淡淡的道。

    “是!”

    毕懋康躬身道;“臣一定按照陛下的意思,重新安排工匠们!”

    “一定在最短,以最快的速度,将威力强大的火器与锋利的兵器呈现在大明将士的面前!”

    “好!”

    朱元璋微微颔首,又道;“毕爱卿,你所说的小成呢?”

    毕懋康走进了工坊里面的兵器架上,拿出一支锃光瓦亮、涂满了桐油的燧发枪递给了朱元璋。

    “陛下!”

    “臣所说的略有小成就是这支燧发枪!”

    说话的同时,得意之色显现在眉宇之间。

    还没等朱元璋接过,王承恩便一把抢了过来。

    毕懋康满脸惊愕,朱元璋也是诧异万分。

    只见王承恩掏出手帕,小心的将燧发枪从头到尾的擦拭了一遍,又检查了一遍,这才放心的递给了朱元璋。

    毕懋康恍然大悟,悄悄的对王承恩竖起了大拇指。

    朱元璋瞥了一眼王承恩,暗道;“这个奴婢,对咱倒真是用心!”

    脸上却没有表露出什么,随手接过王承恩递过来的燧发枪,在手中仔细端详它的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