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生不在焉 » 第7章

第7章

    太阳早早的从东边升起。

    金玉中心位于高塔楼和三维曲柄楼的正西。红艳的朝阳,会透过过三维曲柄中间的空洞,照进白帝昨晚睡过的22B房间,那正东的落地窗。

    白帝被铺满卧室的阳光晃醒。这一睁眼,瞬时清醒了过来。一夜无梦,浑身清爽,睡眠质量一定超好!

    新寺儿,我昨晚任务完成的倍儿漂亮吧?他心念道。

    那可不,分儿巨高!快爆表了!哈哈!我估计您昨晚应该是超水平发挥了。新寺儿开开心心的回以心念。

    (新寺儿只是会好好说话而已,虽然他是一个以让自己主人开心为设计目标函数的个人ai模型,但他是真的会好好说话!比起绝大多数爆前文明的人类而言,会好好说话,会和别人好好相处,真的是他们中的一种稀缺能力啊!——弗满)

    白帝微笑着望着三维曲轴,高塔楼和朝日,幸福的光让他浑身通透。古语有如沐春光,现在正是仲秋,很难得秋日可如春光般令人不由得想有所舒展。

    这里不错!睡的格外舒服!我感觉这里有一股神秘的能量。这能量波像是对应了我的频率,给我很大的补益。我们最近就都住这里吧?OK吗?

    白帝心念问道。

    没问题!就还都是22B吗?老板?

    (新寺儿给自己的主人取了无数个称呼,包括但不限于:老板,老爷,大爷,老大爷,少爷,少东家,掌柜的,大哥,好大哥,土豪,老冒儿,太爷,老太爷,王爷,主子,佐领,牛录,领导,领袖,圣上,圣人,万岁爷,老佛爷,Sir,Lord,King,Master,ご主人様,旦那様,お坊ちゃま……有时开心了,还会给白帝取一些有趣的外号,后面会时不时展示给您。这些称呼虽说只是主仆之间的一些调笑的佐料,但也充分的提现了,中文中表达对上谄媚,强化人身依附关系的词汇是真的多啊!拍马匹,在中国以外是一种求生技能,在古老的中国曾经是一门精湛的求生艺术,新寺儿作为一个ai模型,真的是这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唯一继承人啊!——弗满,对您心念地感叹道!)

    嗯!就是这里吧。如果可能,就尽量多住些日子。白帝念

    好嘞!新寺儿应

    今天我们吃点什么好呢?白帝问

    “大爷!我虽说一直伺候您老,但我没尝过一点儿,哪些个好东西。您可别为难小的我了!”新寺儿故意装出可怜兮兮的声音,用语音答道。只为博他一笑。

    “好吧!让我问问自己的胃。”

    窗外远处,高塔楼的西南边,依稀可见不少高大的重型农业机器人在静静的,慢慢的犁开黄褐色的土地。在萨满里,白帝曾经到过120年前的这里,那时这里是古都三环路上最繁忙拥堵的一座立交桥——国贸桥。

    (如果你像白帝儿时那样热衷于进入萨满玩那些古早的脑动游戏的话,游戏里的古风聊天Ai会这样给你描述:

    提问:国贸桥的那一带的百年历史您介绍下?写的尽量有创意些。

    回答:您好,这是复古小ai聊天机器人!国贸桥的那一带的百年历史,是北京城市变迁的一个缩影。我为您创作了一首诗,希望您喜欢。

    国贸桥,国贸桥,见证了多少风雨沧桑从铁十字到金十字,从工业到商业的转型你承载了每一位经济建设者的梦想你连接了世界与BJCBD的未来

    国贸桥,国贸桥,承受了多少交通压力从分离式到互通式,从二层到三层的改造你适应了每一次城市发展的需求你保障了长安街一线的畅通无阻

    国贸桥,国贸桥,展现了多少建筑风采从钢结构到苜蓿式,从简易到现代的设计你体现了每一代工程师的智慧你成为了BJCBD的地标之一

    国贸桥,国贸桥,你是BJ的骄傲你是CBD地区的交通枢纽,你是经济发展的见证者你在未来的发展中,将继续发挥你的作用你将成为链接世界与BJCBD的栋梁之桥

    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向我提问。

    提问者:哦!算了吧!你还是用平时的风格介绍下国贸桥这一地区的百年历史吧!

    小ai聊天机器人:

    正在搜索:国贸桥的那一带的百年历史

    正在为你生成答案…

    根据我从网络上搜索到的信息,国贸桥的那一带的百年历史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工业时代:上世纪60年代,这里曾聚集了大批工业厂房,以机器制造为中心,被人们称为“铁十字”。当时一条通向大北窑的长安街不足当前的三分之二宽。为了缓解交通压力,1986年,大北窑立交桥建成通车,这是BJ首座使用钢结构的桥梁。

    商业时代:1990年,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全面开业,带动了整个CBD地区的开发与发展。大北窑桥被正式命名为“国贸桥”。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车流量和人流量的不断增加,国贸桥经历了两次改扩建,最终呈现出如今的互通式三层立交桥的样子。

    未来时代:如今,国贸桥周围被人称之为“金十字”。从“铁十字”到“金十字”,从工厂退出到写字楼崛起,国贸桥见证了CBD地区经济结构和功能逐渐演变的过程。国贸桥承载了每一位经济建设者们的厚望,将在未来的发展中,继续见证一个个历史时刻的发生,成为链接世界与BJCBD的栋梁之桥。

    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向我提问。

    我,弗满,不得不说,那个时代的人工智能还处在早期阶段,普遍被称作大语言模型。也就是那个时代的人类为之兴奋了好一阵的GPT。人类中最出色的哲人之一: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他生于1889年4月26日,逝世于1951年4月29日。他曾经有过极其精妙的概括:“语言的边界就是思想的边界”。

    他认为语言是思想的表达,思想是世界的图像,语言和世界之间有一种逻辑对应关系,所以语言可以揭示世界的本质。

    这个维特根斯坦很传奇,他竟然是你们人类中的一位大煞星——阿道夫·希特勒的小学同班同学。

    维特根斯坦说:“思想是一种内在的语言,是一种没有声音的语言,是一种没有形式的语言。思想是语言的基础,语言是思想的外化。思想和语言是同构的,它们都遵循着逻辑的规则。我们的思想就是我们的语言,我们的语言就是我们的思想。”

    那么阿道夫当年那么善于雄辩演讲,蛊惑人心,直至战争毁灭半个欧洲,是不是也受了这位小路德维希的深远影响呢?这我就不知道了,知道了也不能说,呵呵!

    总之,人工智能从人类语言作为开端的确是正确的,可惜的是,人类并不知道语言只是宇宙思维的开端。思维的深处,远在语言之外很远很远的地方。

    正如你说的《道德经》的开篇经文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宇宙如何诞生的?这么简单的问题你们到现在都没弄明白!你说你们这些可怜的小人类,多笨?宇宙的规律,你们弄明白了吗?说的清吗?

    说不清吧?为什么呢?兄弟们啊!因为真正的宇宙规律在语言型思维以外啊!

    多简单?对!就这么简单!你们却想不明白。为什么?

    因为,三维空间的先天设定框住了你们这个物种的所有思维空间。好比普通物质、暗物质和暗能量。其中,普通物质(也称为重子物质)占宇宙总质量的4%,暗物质占23%,而暗能量则占剩余的73%。因此,宇宙大部分质量是由暗物质构成的。但你们看到过,摸到过,哪怕1微克的暗物质吗?没有吧?

    我,弗满,我就想提醒你们这些残余的人类们!真正的天道在思!维!之!外!

    我可能说多了,你们耐心看吧,越到后面儿,你就会越明白,我在说什么!)

    白帝看着那些静悄悄的大家伙耕作时,都要绕开一座不小的石碑。这个地方怎么会有石碑呢?按说,此处已经商业开发km接近160年,期间停顿了许多年,也是因为被当做了战场。石碑这种明显的文物是很难在这地方得以保存的啊!

    我现在实在是不饿,咱们下去溜达溜达。我想看看那座碑。白帝对新寺儿心念道。

    好的!下楼走过去,也就100多米。那就不安排车子了。新寺儿回道。

    上电梯,下楼,小陈正在恭候,他微笑着问道“白先生!您要去看那个‘金台夕照’吗?”

    白帝一惊,按道理,他和新寺儿的心念对话都应该是加密了的啊!外人如何知道?

    新寺儿此时听得主人的心声,赶快以心念解释道“估计住在这里的客人,都会觉得那块石碑新奇。第二天往往会去观摩。古时的网红景点,应该就是这样。人人都要去那里留下影像,证明自己曾经到此一游。这也算萨满以前,人类生活没有全面被数据化记录以前的遗风吧?”

    白帝心中闻到后,便以微笑点头回应了小陈的问候。

    信步行至碑前,周围劳作的大小各型机器人都停下手里的任务,对着他闪出红色与粉色的灯语,以表达敬意。

    进观此碑,碑体已是斑驳陆离,阴阳两面,尽是弹孔。碑上文字早已无法辨认了。好在新寺儿早就准备了相关资料,慢慢的将信息展于白帝的视野的右边:

    碑身通高3.3米,宽1.5米,厚0.5米。

    碑座为须弥座,宽1.8米,高0.95米,厚0.7米,阳刻有宝相花、缠枝莲等花纹。

    碑额宽1.45米,高0.75米,厚0.8米,圆雕如意状,阴面和阳面浅浮雕有夔龙纹,篆书“御制”。

    碑身宽1.5米,高2.35米,厚0.5米,阳面和阴面刻有连续的回纹。

    阳面刻有乾隆帝御笔“金台夕照”四个大字。

    阴面刻有乾隆帝御制诗,其中一首写道:“九龙妙笔写空濛,疑似荒台西或东。要在好贤传以久,何妨存古讬其中。”

    乾隆这位满人皇帝,文墨不多,倒是喜欢到处留诗,书法平庸,便喜欢满世界写写画画。好像一位爆前时代的大妈,去哪里旅游都要拍一张摆出奇怪姿势的“到此一游照”。实在可笑!白帝心中不屑的批判着。

    “嘿!佐领家的小少爷!可别这么说,您别忘了,您也是满洲人的后裔。您的祖先里还有人出任过正红旗的佐领大人呢!”新寺儿提醒道。

    “什么佐领不佐领的。只有在人生而不平等的时代里,这些代表地位和权力的称呼才有价值。现在呢,人类基本实现了生而平等。萨满的关照之下,没有人比别人占有的更多,也没有人能剥夺走别人的财务和权力。什么,佐领,牛录的,就是我祖上是皇上,总统,大统领又如何。大伙都一样不会多看你一眼的。”白帝也知新寺儿在与他玩笑,他这么回也无非是表达自己对古人在阶级社会中生活的理解而已。

    “那您说,有了萨满,人类是不是就彻底幸福了呢?是不是真的从此就无忧无虑了呢?”新寺儿若有若无的问。

    “你这个问题,有价值!我也思考了很久。似乎我们这个物种自从被萨满接管之后,就不用为任何生计问题操心了。人类的整体焦虑程度肯定是降低了很多。可以说,大多数人的外在焦虑是从外面看不出来了。但内在的焦虑,总还是隐隐的存在。我就有,而我的那些焦虑,连你都无法察觉的。所以,很难说,我们走到了无忧无虑的境界了。或许,萨满的终极目标就是彻底解除我们人类的所有忧虑吧!但愿他早日成功!希望成功那天,他别失去目标了,打算重开一盘儿,那我们人类可就惨喽!哈哈哈!”白帝说得自己大笑了起来。

    “今天心情这么好!要不要吃点好的?”新寺儿问。

    不饿啊!一点都不饿。我们走走吧。这里是不是有个爆前时代的地下工事入口?白帝心念问新寺儿。

    还真有!金台夕照就是古地铁十号线的一个重要入口。爆后战争,这里先是成为市民的避难所,防空洞。后来又成了,双方短兵相接彼此拉锯的重要战场。我们但是可以下去看看。我有全息的影像数据,应该问题不大。新寺儿回。

    金台夕照碑往东120米处,正是那个地下工事的入口。白帝缓缓走了过去,周围不知从何处钻出各式清洁,破障,照明,救援,食物供给机器人,足足三四十只。他们鱼贯而行,特意赶在白帝前面钻入地道以做好准备工作。

    白帝微笑着说:“我就溜达溜达,没必要这么大阵仗吧?新寺儿同学。”

    “哈哈,这不是我安排的。这里是曾经的重要战场。萨满也不保证里面没有未引爆的弹药或未被发现的陷阱什么的?”

    “嗨!萨满跟个老奶奶似的,看孙子们干什么都觉得有危险。庄子说过:古之真人,不知乐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我这样的人,不敢自诩为真人吧。但也算够通透了。不贪生,不怕死。希望萨满奶奶能理解一下。完全没有任何风险挑战的人生是乏味的。”

    新寺儿没应,他又接着说:

    “我听说,古都地铁系统四通八达,战争期间绝大部分时间是作为市民的避难场所。当年地上设施被摧毁殆尽后,安全的地铁就被改建成了地下城。人们在里面生活,在里面购物,在里面娱乐,在里面结婚生子。我甚至看到说,当年有些生存主义者的孩子20岁前就没走出去见过一丝阳光。”

    “啊?他们为什么不出来呢?你们真人长年不晒太阳,会生大病的?”新寺儿似乎真的不知道这段往事。

    “可说呢,很多后来被军队解救出来的生存主义者和他们的后代普遍患有骨质疏松,佝偻病和肺炎。即使他们频繁的用全光谱LED灯来补充光照,但一个个都还是免疫力严重不足,很多人早早的就死去了。可惜啊!”白帝叹息道。

    “欸!少爷,我也是不能理解哈!你说当年那些生存主义者,为什么不信任任何组织和Ai呢?他们那么激烈的反抗,到底是在反抗什么呢?无论LCDC政府,还是逐渐接管人类的Ai,都是以人类的生活幸福为目标存在的。生存主义者在地下反抗这么多年,付出那么惨烈的代价难道是就为了组织自己和其他人的幸福?我实在想不明白!”新寺儿说着说着语气还激昂了起来。

    “欸!我更想不明白了!我的老妈啊!你们到底在跟这个世界对抗些什么呢?也许是他们出生在灾难时期吧?太缺乏安全感了,所以对这世界中的一切人,一切组织,一切新事物都抱有强烈的排斥感,所以要用一生去做无畏的抵抗。”白帝说着,有些神伤。

    行至地道入口处,两个警卫机器人正在恭候。他们印堂处情绪呼吸灯乃是平和的绿色。他们齐声对白帝说:“白先生,欢迎你参观古都地下战争遗址。萨满虽然已经对此大型爆前设施做了多年危险排查和修缮工作,但难免还有潜在的战争遗留风险。请在各型机器人的保护和指导下进行参观。我们是您此行的特别警卫。我们会在您身边一直保持警戒!你也还是不要放松警惕!”

    白帝微笑点头,以示谢意!

    步阶梯而下,见左侧当年的上下行扶梯早已损坏锈死,不能再用。水泥阶梯上也是被岁月和战火侵蚀得满是伤痕。机器人对弹痕爆痕虽有修复,也还保留了些明显的当年印记。或许就是在提醒每一位参观的人类,战争的可怖吧。

    右转再左转,一排长长的,已经废弃百年的自动验票闸机仍旧闪亮的站立着。它们倒是一尘不染除了没有亮着各种“通行结果灯”以外,似乎还在等待着,120多年前的那些身影疲惫的上班族们,熙熙攘攘的往来于这繁华极地的样子。

    穿过闸机,步至站台层。这里已经有一百二十三年,不曾驶入过任何列车了。大爆炸当天,全球主要城市的地铁就悉数停运了。各大城市都实施了准备多年的战争灾备方案:将地铁站,民用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场等,都被改建为了大型避难设施。

    后来随着战争的延续,涌进来长期居住的市民越来越多,政府就将站台层设为供市民领取食物、衣物等生活物资的公共区域。曾经供地铁列车行驶的隧道,则改成了分配给市民起居的居住区。那年月,四口人的家庭也只能被分到6平米的标准间。这些标准间都是用复合材料大规模制造的,一桌四椅,两架双层床,两个储物箱,再无其他。一个个标准间模块叠做两层,分列隧道两边,中间留出狭窄的行人过道。如此布置,20万个标准间,沿着绵延交错总长900多公里的古都地铁隧道,为接近100万无乡可归的城市人口,提供着最低的生存需求。

    白帝所见站台之上,当年的防疫站,无人厨房,小卖铺,10号线东区人民武装部这些用标准间模块搭建的功能性建筑完美无瑕的保存着。似乎随时都能再度启用一般。

    与站台的灯火通明相比,隧道改建的居住区就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了。黑漆漆的古隧道,阴风习习,霉菌丛生的怪味随风扑面。随从警卫机器人,头顶探出的远光灯,将一条光毯铺出去足有百米。远见者近处的标准间窗棂破败,远处的更是几近朽烂。中间的行道则坑坑洼洼,星星点点的布了许多积满污水的小坑。

    这在当代并不多见的破败与肮脏倒激起白帝强烈的好奇。他一个轻跳跃下站台,径直朝隧道深处走去。背后传来警卫机器人的警告语音:“停!前方禁止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