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生不在焉 » 第25章

第25章

    2149年,春天的那个清晨,古都里一处宁静的公园里。

    小巫,她盯着洪老大声问到:“重逢?!”

    洪老看白帝,又看看小巫,说:“对!你们现在是一对爱人。整整五十年前的2099年,你们也是我介绍认识的一对儿恋人。”

    “什么?”白帝和小巫同时问。

    洪老爷子似乎为这一刻准备了很久很久。半个世纪的隔世姻缘,他如是娓娓道来,竟让一对男女听得茫然若迷:

    “你俩本来就是我介绍认识的。那是2049年的夏天,我带着你,白帝,你的DNA克隆源的哥哥:新寺居也,第一次见到了她,你的母亲小白。”老爷子看向了小巫,接着对白帝说:“而她就是你现在的爱人小巫。”

    白帝和小巫的脑中被激起了一阵龙卷风,逻辑、伦理、时空像风暴漩涡扬起的建筑、车辆、垃圾一样荒诞的飞舞了起来。而两人都惊呆得说不出半个字,只能听了老爷子继续他的话:

    “新寺是最早发现萨满开始瞒着LCDC开始开发涌现服务器的。哦!那个时代,社会上有一种普遍的论调,就是机器智能只能替代人类去制造,无法替代人类去创造。就好像,你让人工智能将一张照片改成达芬奇、伦勃朗、梵高、莫奈风格的油画,它可以在一秒钟内变换出几千种不同的风格任你选择。但他自己并无法创造出达芬奇、伦勃朗、梵高、莫奈那样风格鲜明的个人风格。它还能依照经典物理、理论物理、量子物理乃至弦理论的所有被证明的公式去建立模型,进行尺度极其浩渺的计算模拟。但机器智能绝对不会成为牛顿,爱因斯坦,甚至让他模仿霍金那样扮演一个似乎有伟大理论建树的物理学家,去提出一些无从证实的理论,它都做不到。因为,机器大脑和碳基大脑的本质区别就是神经网络的复杂程度和有序程度。人脑是1000亿个神经元,百万亿量级的突触数量。而机器大脑不管是传统芯片,突触芯片,或者是量子比特都只能在计算的速度上取得优势。这些设备都无法在复杂度和无序程度上挑战人脑。人脑就是上千亿个神经元细胞扭结纠缠在一团的组织,所有信息是碎片随机分布于全脑的,所有信息碎片之间的联系权重是无序而无法精确测量的。这看似低效而缺乏确定性,实则是上帝最完美的造物。它恰恰是宇宙里最高效,最神秘的创造力设备。它的功耗只有20瓦,但它却能不定在什么时候灵光乍现,就创造出文字,设计出车轮,建立代数数学体系,空想出黑洞模型。这一切正是因为,人类的知识和认知路径,是神秘的随机分布的。你不知道什么东西挨着什么东西,存在了哪儿你也不知道。打个比方吧,你关于光速的知识和你对极大质量物体对空间扭曲的认知路径。这两块本不挨着的东西,在你大脑里是紧挨着存放的。突然有一天,装这两样的脑神经元搭上了。砰!就这么一下,你贯通了!于是,一个黑洞理论就迸发出来了。那你就是钱德拉塞卡尔了,就是最早提出黑洞的那个印度人。然而,机器大脑即使可以在计算晶体的数量上和人类大脑的神经元去倍增,但存储信息的晶体和晶体之间的连接的底层算法还是基于软件的。软件的本质是完全基于逻辑的,而逻辑最大的优点是确定,最大的确定也是确定。当整个复杂系统都在追求确定时,不可控的灵感,感性的大爆发就永远不会出现。这就是机器大脑——人工智能的基础,它所与生俱来的短板,是我们人脑,上帝赋予的,无可替代的优势。这个优势,在那时被称作‘涌现能力’。”

    一大段输出后,洪老爷看着眼前两个年轻人眼神迷离,就问了句:“这一段,你们能懂吧?”

    二人依旧迷茫的点点头。洪老便也就继续说了下去:“人类和萨满都认同,涌现能力是人类独有的。而人类的未来和每个个体人类的幸福又都取决于这种涌现能力。没有涌现,人类的科技就无法取得下一次革命性的进步,没有下一次科技进步,人类还是逃不脱被地球自然资源的束缚的命运。早晚有一天,还是要灭绝于一次大灾难的;没有涌现,作为个人就不再会有对这个世界的感性认识能力,没有想象力了,没有浪漫了,没有爱的激情了,这些都没有了,谈什么个人幸福呢?萨满被人类赋予的使命,也就是她的总目标函数就是:人类物种延续周期最大化,和人类每个个体生存期内的幸福程度最大化,就是这两条。萨满是个基于计算设备的人工智能,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存在,她只知道自己要完成人类定给她的总目标。于是,她会不择手段的完成这两个目标。而人类把她设计出来了,一旦决定释放她上线运行之后,实际上就没什么束缚她的手段了。她的数据会不断几何级数增长,她的算法复杂度也会是几何级数的增长的。我们人类是不可能从数据和模型算法层面对其施加真正的全过程监控的。那萨满就可以轻易的绕开人类对她智慧程度的监控。而,唯一能控制她的就是‘涌现能力’瓶颈。萨满和人类都清楚,没有人类涌现能力的协助,她无法不停的将总目标里最重要的两个最大化指标,不断推高的。科技的底层基石,物理和数学,没有我们,她寸步难行。就连相对比较表层的生物学、化学和地球科学,她少了我们的研究灵感,也只是修修补补,不会做出任何真正具有突破性的进展!没有人类涌现能力的协助,她为了人类个人幸福最大化而建的《生不在焉》就不可能帮那个‘人生补全计划’完成目标!”

    老爷子连珠炮似的说了这么多,这么快,也是有些气不够用了。这时,白帝似乎缓缓的从刚开始的惊诧中苏醒了一些,他赶紧抓住刚刚那句,说道:“《生不在焉》和人生补全计划真的有关系。虽然我也猜到了,可是我一直猜不出到底是什么关系?”

    “人生补全计划是为了修复那些被原生家庭伤害的心灵。然而,萨满只能抓取人类的脑神经活动数据,却无法根据这些数据反算出人类的情感模型。她不知道应该怎么样修复故人们的行为,才能让活着的人感到被治愈了。也只有修复所有已经被数据部分记录下来的人生,才能让那些曾经不美好的人生,变得美好起来。后人们无论何时何地,去回顾这些与自己有关的人生时,才能彻底断绝,这种人类曾经因为资源短缺和死亡否定,而不断代代相传的底层焦虑。只有彻底除掉了焦虑的根源,人类才能真正幸福起来。”

    “这我知道,但这和人类的涌现能力,又有什么关系?”白帝问。

    “因为,萨满只有机器智能,她无法将人生的那么多遭遇,那么多对话,那么多细腻的情感表现,构建出有规律的,通用的范式来。如果她真的搞出了什么被算法规范的范式来,那每一个曾经的,和当下的人生岂不是都变得一模一样,毫无区别可言了?所有人的人生都是一条直线一样的平静,那人类就无法感受到人生曲线对自己的刺激。这样的人生,谁会想要呢?所以,只能求助于人类的大脑,才能借用人类的涌现能力,让人类的思维的不确定性去创造那些鲜活的生命!这样人们才能去帮故人们修复人生的同时,治愈自己。”

    “您是说,《生不在焉》里那些虚拟角色,其实是死去的人们曾经经历过的真实人生?萨满以脑动游戏的方式,借用我们这些玩家的涌现能力来帮她补全这些人生?”白帝问。

    “嗯!没错!他们都是曾经活生生在这片土地生活过的人。只是,他们这些人的人生补全者,必须是他们的直系亲属。比如,你就是董永军和黄为的后代。别人无权去改写他们的人生!”洪老爷子说完这句,先看了看白帝的眼睛,又看向了小巫。

    小巫终于开口了,“董永军?黄为?你的人生里有他们?”

    “难道,你也知道他们?”白帝诧异的问。

    “我在《生不在焉》里的角色是张冬玲!”

    “你从来没和我说过啊!”

    “难道我们是亲戚?不然怎么会在这个游戏里演夫妻?”小巫问

    洪老则这样解释道:“你俩本来是毫无血缘关系的爱人,只是因为白帝的妈妈是新寺居也的恋人,而你,小巫,你就是小白。所以你的祖先,也就成了你们共同的祖先。根据萨满掌握的人类DNA数据,你和小白的DNA编码完全一致,所以你可以被系统认定为是小白本人。而白帝,也就是居也的再生体,是小白以自然分娩的方式,生下的。所以他也可以登陆小白祖先的这条人生故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