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生不在焉 » 第30章

第30章

    2099年,古都,金台夕照地下30米处,不知是春是夏。

    瘦小的金红文在前面带路,从地面通往地堡的通道,崎岖而狭窄。老金走起来尚需时不时侧身弯腰,这对于身高2米体重110公斤的新寺居也来说就没那么简单了。而且,老金多年生活在地下,他的眼睛早已适应了这种微光环境,居也就不然了。这一路上的坑坑洼洼可没少让他吃苦头。

    临近地堡的入口了,老金渐渐放缓了步频。他用手里的高功率LED探照灯,在空中画了一个大圈。隧道尽头,随之亮起十数个红绿光点。红点中有四个是恍恍惚惚飘动的,一直向老金和居也飘来。离近一看,居也方才看出这是个巴掌大小的四轴无人机。这小东西绕着金红文转了一圈,滴滴两声响过后,报出一句语音:“身份验证通过,金红文,准许进入‘211号准备者家园’。”

    小飞机接着又绕了居也一圈,随之发出的是警笛的警报之声:“身份验证失败!身份验证失败!攻击准备!攻击准备!”

    立刻,十数个红绿光点,变成了十数道红绿激光对准了居也的头面和躯干。居也本能的高举双手,对老金说道:“老金,你没通报我的身份啊?”

    老金忙对小飞机喊了句:“特邀来访者,编号3279,密码:143785781RBRM9494。邀请人:金红文!”

    小飞机闻之立即解除了的警报音。居也才长出一口气,慢慢放下了双手。金红文回头看看居也,憨憨的一笑。居也也随之笑笑。

    隧道尽头现出一扇足有一米厚的钢门,徐徐洞开。两人步入后,才见眼前乃是一灯火通明的地下城镇。

    隧道顶上,满铺了全光谱LED光源。光色温暖,如临夕阳之中。只可惜,这些光包含了所有可见光的波长,但不包含紫外和红外波段。所以你无法感觉到这些光照在身上的如有人轻轻抚摸般的温暖感觉。

    “小白!你看,这就是我给你说过的那位‘地上的’朋友!”

    小白抬脸,一双杏仁状的大眼睛,泛出湖蓝色的光芒。这道光,决定性的击中了居也的心。这道光,恰好弥补了,全光谱照明系统里缺掉的波段,瞬息间,让居也那颗大心脏,如有人轻轻抚摸般的温暖了起来。

    新寺居也,皮肤异常白皙,甚至透出让许多女子都嫉妒的粉嫩光泽来,在习惯了弱光下看东西的准备者们看来,更是白的有些晃眼。这使得他坚毅的下巴和柔和的丹凤眼更为突出了。身高不足一米六的小白,也是头一次见到身高超过两米的人类,还是个异性,这让一向看似开朗无所拘束的她,一下变得拘谨了起来。

    新寺向小白伸出庞大的手掌,她则本能的也伸出对应的手,一大一小两只手夸张的尺寸差异,让小巫平生第一次感受到了来自异性的压迫感。握手礼毕,新寺厚实温暖的手余温还未散尽。小巫细细品味到这种温暖的压迫感,带给她她舌根的一丝清凉的甜。

    “你好!我叫新寺居也,叫我居也吧。我也是古都人,我听老金说,你也是本地人?”

    “嗯!我太婆那一辈就来古都了。不过,我妈生下我之后,我就没上去过。硬说我是本地人,我只能认我是本地地下人……哦!我叫小白!”

    “幸会啊!小白!老金说你是最了解这一带地下工程构造的人?”新寺笑着。

    “老金叔,见谁都要先夸两句。我爷爷就说,他们朝鲜族就是特客气,最老甜了!哈哈!不过呢,他夸我这点倒是没夸张!我从小就在这地下城市里长大,图纸上有的隧道网络,和图纸上根本没有的旁门左道我都门儿清!”说着她冲老金挤了挤眼,很是顽皮。

    “你爷爷也是刻板印象。朝鲜族也有说话横着出来的主儿啊!再说了,我怎么就划给朝鲜族了。我姥姥他们家做生意20年代就去了半岛。她只是吃惯了那边的食物而已,我是满族人,正经的老古都满族人!以后,可别乱说了哈!丫头!”

    “哟!您满族人,姓金。莫不是……?”新寺热衷研究东亚地区各阿尔泰语系民族的历史,所以对晚清民国之际的一些往事,所以也就顺着他俩的话,问上一句。

    老金摆摆手,说:“是,也不是。中国汉人姓李姓赵的那么多,也不见得都是唐宋皇族的直系后代。我这个姓,满族和朝鲜人都有,但一般他们都顺着我姥姥的习惯和打扮,把我归成朝鲜人了。无所谓,民族和国家的概念都快过时了。我不讲究了,你也不讲究了哈!你看,你姓的日本姓氏,说得一口流利的古都话。你说是日本人还是古都人啊?”

    “哈哈!您说的对,姓什么不重要,生长在哪里,认同哪里,就是哪里人!”新寺看了看可爱的小白,笑着说:“我就认同你们准备者的生存观念,那我现在起也是你们老古都地下人了!你接受不?”

    “接受啊!我们这儿晒不到真正的阳光,都是一帮小豆子。正需要你这样高大阳光的……”小白话说到一半,似乎觉得不妥,又咽了回去。

    “走!咱们去见见队员们吧!欸!小白应该也是咱们这次行动成员的吧?”新寺低回头对老金说道。

    “她啊!生来就是行动队的。这丫头,脑子超级聪明。只要是文字,不论哪洲哪国,无论哪朝哪代,流传的,没流传的。她只要记下一次,这文字的发音意思,没有能忘的。她可是核心中的核心,重点保护对象哦!”老金满是喜爱的轻轻地呼噜了下她的后脑勺。

    新寺听完眼睛泛光,似乎这光遇到小白眼里的湖光,碰撞出一个迷你的小太阳,彻底照亮了这座深藏地下的希望之城。

    一周后,从全球陆续赶来的特别行动队纷纷到齐了。这几十名程序员的任务只有一个:编写探针代码,一枚刺入萨满内心最深处的针。

    这个程序不能在任何与萨满连接的设备上写,不然算力超凡的她霎时便能破译并摧毁这枚针。因此,只能用手写在纸上,由人脑读取。

    能读取运行这枚针的人,就是行动队的灵魂人物:新寺居也。他研发了一种全新的脑机接口。这种设备不同以往,之前的接口设备都是从人脑抓取信号,传输给计算机,相当于计算机的一种输入设备。而这个接口,是逆向的。它可以以计算机网络为输入,以人脑为运算中心,并将人脑对信息的处理结果,转化为通讯信息,反过来传输给对应的计算机设备。

    以人脑为计算中枢,就需要彻底改变数据的计算和存储模式,使之全盘学习大脑的神经网络的运行方式。计算完全是混沌的,存储是随机的,碎片的,充分分布式的。

    “人脑非常伟大,你这一生看过的任何图像,都会被记住。只是人脑的记忆方式不是成分逻辑化的。所以,你的大脑经常会忘记当初是怎么切分,压缩,随机存储在什么角角落落了。”代号H978,他是来自欧洲的一位脑神经科学家。作为新寺在这方面的研究搭档,他们已经一起研究这种探针模型有十年的时间了。“我们的方案是,改造一部分人的大脑,使他能够相对逻辑化的切分,压缩这些信息。存储还是随机的,但调用拼接随机信息的速度会有所提升。这样看过这些纸上代码的改造大脑,理论上就能运行这些程序。大家听懂了吗?有问题可以问。”

    “这个探针本质上就是一个人脑的操作系统对吧?你们预计需要多少行了吗?”一个编程组的队员率先发问道。

    新寺站起身来回答:“这位兄弟说不很对,这就是一个可以增强人脑功能的操作系统。我是架构师,经过我和全球这方面科学家的秘密研究,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人脑作为最伟大的信息处理设备,充分发觉他的潜能,使单个大脑的能力足以对抗有几十亿量子比特算力的撒吗,只需要200百万行代码。不过……”

    那位提问者打断了新寺的回答:“200万?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连那些80年前的最简单的LINUX的内核都有1200多万行。你想操控人脑这么复杂的设备,200万行,肯定不够!”

    “人脑真的并不不复杂。大脑就是一大团神经元细胞缠绕在一起的大线团儿。组成他的1000多亿个神经元,每一个和另一个都是一样的。他们构成的宇宙恒星数量级的神经网络,也只需要很简单的六条基本原则,就能不断的迸发出,萨满望之莫及的智慧来!”新寺缓慢而平和的解释道:“这六天基本原则是:一、神经元的激活:神经元接收到来自其他神经元的信号,当这些信号的综合超过一定阈值时,神经元就会被激活,产生电信号,这种信号也叫动作电位。

    二、突触的权重: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强度由突触权重来表示,不同的连接权重影响信号传递的强度和效果。突触权重可以增强或减弱连接的影响。

    三、学习和塑形:人脑神经网络具有学习和塑形的能力,可以根据经验和环境改变连接的强度。这种能力被称为突触可塑性,分为长时程和短时程的塑形。

    四、分布式表示:信息在神经网络中以分布式方式表示,即一个概念可能由多个神经元共同表示,而不是由单个神经元独立表示。

    五、并行处理:神经网络以并行方式处理信息,多个神经元可以同时进行计算,从而实现高效的信息处理。

    六、反馈机制:神经网络中存在反馈机制,允许先前的信息和经验影响当前的计算和学习,这有助于适应复杂的环境和任务。

    就这简简单单的六条。你们都是资深程序员。你们想想,你们如果给上千亿个突触晶体编一个只有这六条原则的操作程序是不是,到头来只需要200万行?”

    另一位工程师举手的同时,大声发言道:“原理如果这么简单的话,我觉得200万都是代码不够简洁美的设计,好好优化一下,我觉得100万多一点,足够了!”

    新寺点点头,接着面向全体成员说:“不过,工作量的大头,真的不在源代码文本,而是注释。代码是写给大脑被改造过的部分,注释是写给整个大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