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P社玩家勇闯大明朝 » 第15章 刘宗敏与吴三桂的花前月下

第15章 刘宗敏与吴三桂的花前月下

    吴三桂和王永吉的大营,是依着兰泉河扎下的。小吴在上游,老王在下游。

    在得知黎玉田跑路了之后,吴三桂终于发现了不对头,赶忙催问王永吉的动向。

    手下回报,跟踪王永吉的斥候,应该是被半路截杀了,或者裹挟到队伍里带跑了。

    吴三桂赶忙擂鼓聚将,准备拔营。

    奶奶的,你们两个不知忠君大义的读书人,居然投贼。幸好老子多个心眼,离刘宗敏远远地,要不肯定得翻车。

    吴三桂收拾完大营,时间已经距离王永吉离开过去一个多时辰了,时间不等人啊。赶紧跑路吧!

    拔营了也犯愁,往南跑,黎玉田肯定提前透露自己的路线;往西,没了总督和巡抚的旗号,自己估计连平谷都过不去,到不了宣化就得让人截住;往北,万一唐通和高第不给面子,就得让人堵在没有腾挪地方的大海边。

    扒来,算去,也只有从遵化北上承德,然后走小道儿回锦州一条路。

    “大哥,你不会是想归顺吧?这王瞎子和黎瘸子,到了敌营肯定说瞎话,把勾结大金的脏事儿都推到咱们身上。就咱哥俩,浑身是嘴,也说不清啊。舅爷那边,祖家兄弟那边,李率泰那边,李自成还能让咱去经营河套么?他老李又不是嫌命长。现在朱慈烺当了皇帝,能不追究咱救驾不力,勾结大金的罪过么?”

    吴三桂看着方光琛,心说:“好弟弟诶,您真是盼着我死啊。勾结大金的话,不是你秃噜出来的么?什么舅爷,什么兄弟,那都是叛徒。让你这么一编排,我堂堂辽东总兵,不是叛徒也是叛徒了。你就做你的诸葛亮大梦吧,要不是从小一起长大,我非剁了你不可。合着,你想青史留名,就非拽着我往死路上赶啊。”

    吴三桂也是心累,他为了拉拢人心,拜把子兄弟凑了五十来个,个个安排做了家丁首领。好不容易贪污点朝廷军费,弄了一个三千人的架子。要是折腾没了,他这辈子跟被人砍死也差不多。无论如何,都要保住自己的关宁铁骑,这是以后的立身之阶。以后吃肉吃屎,都看它了。

    至于两条腿儿的步兵,能带走多少算多少吧,都是白吃饭的家伙,真打起来一点用没有。想要仆从兵,回锦州征兵要多少有多少。

    收拾停当,吴三桂开始发号施令。

    让歩军移防是个细致活,所以绝不能暴露自己真正的目的,对歩军将领说,要率军去和刘宗敏试试兵马。此次出营,只带精锐步兵和骑兵,其他人,留守老营。

    队伍出征,跟蚂蚁搬家一样,一个挨着一个,连成一条细线。三千骑兵,一人双马,再加上两千精锐步兵,队伍拉到六里地长。

    因为是急行军,底下的将领还以为是要绕开视野,所以一路向北也没问啥。可是走着走着就发现不对劲了,怎么奔着王总督的遵化老营来了?

    -----------------

    另一边刘宗敏接头到了王永吉,一番试探,居然真的是来归降的。并且老王跟黎玉田一样的说辞:“吴三桂要引金兵入关,要叛明!”

    老刘也是特么乐了,好家伙,他在宁锦不叛明,跑京畿腹地来叛明来了。您不是来勤王救驾的么?

    等了一个来月,就一点接降纳叛的军功,这够个屁用啊。一路从陕西北上,哪有军功啊,全特么望风而降。不行,可不能让吴三桂跑了,我俩还没决出来,谁是天下第一呢!

    于是,净弃大营,只带五日口粮,衔尾追击!

    手底下将领都蒙圈了,大哥,往哪追啊,您知道吴三桂走哪条道啊?

    斥候营的兄弟可倒了霉了,兵分十路,基本对玉田大营可能逃跑的方向来了个全套侦查。

    刘宗敏也没停下脚步,顺着王永吉的来路,急行军赶路,摸向玉田大营。反正,吴三桂不会想着反杀的,还能半路埋伏我怎么滴?

    说远不远,说近不近,大概六十多里路。如果是王永吉这样的骑马精锐标营,估计顶天俩时辰。但是两条腿儿走路就不行了,即便是陕西的老兄弟,一天也走不出去六十里。主要是体力不行,脚丫子也受不了。行军到了天黑,也就走了二十里多一点,老刘也只能无奈中途扎营。真要是强行军,估计到了地头,别人一个冲锋,自己这边就散架子了。

    斥候陆陆续续回报,向西、向北两个方向,各个路口全部查验,没有发现大军踪迹。

    老刘跟将领们一合计,山海关吴三桂肯定是不会去,剩下的选择,要么是向东,找个城池驻扎下来,比如“滦州城”。要么就是向北,占领遵化城,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两条路,对刘宗敏都不友好。农民军缺乏攻城的手段,除了在襄阳捡了点攻城人才,还都留在了李过手里,其他人只会挖壕沟围城。看来这次,十有八九,吴三桂这块肉是吃不到嘴里了。

    第二天早起,大军继续向玉田进发。

    又是足足走了一个白天,中途歇了两起,在下午太阳要落山的时候,看见了玉田大营的炊烟。

    两边的斥候探马都交上手了,相距不过五六里。

    大春天的,母马叫群,离着多老远就应该能听着声了。看对面静悄悄的模样,以老刘的经验,这吴三桂铁定是跑了。

    扎营完毕,老刘带着亲卫营前去探查敌营。果然不出所料,除了一杆吴字大旗,已经找不到吴三桂骑兵的影子了。就这,老刘的参议还担心吴三桂是不是埋伏着,准备半夜袭营呢。刘宗敏心说你可拉倒吧,就大家都是吃窝窝头过日子的,到夜里全是雀蒙眼,跟瞎子一样,咋特么袭营。

    果然一夜安睡,第二天两军对垒。辽军大营一共还剩下五千多炮灰兵,吴三桂跑了一天一夜了。幸好,有立功心切的黎玉田,带着官印,单人独骑把吴字旗就给摘了。

    到了王永吉的板桥大营,更是如此。驻地的兵将根本就不知道大帅归顺的事儿,也不知道吴三桂叛明投金,大家老老实实的挖野菜煮粥喝呢。

    斥候营又是一顿分兵十路,这把倒是痛快。一个时辰就查明白了,吴三桂,端王永吉的老巢去了。

    气的刘宗敏牙根儿直痒痒,你说你好赖一个骑兵将领出身,找个石头城躲起来算什么英雄啊。

    也别入营修整了,大家伙鼓鼓劲儿,接着往遵化溜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