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三国的搞事日记 » 第二十一章 避雨而来的道长

第二十一章 避雨而来的道长

    当一群道士走进破庙时,整个破庙瞬间变得有些拥挤起来。有位满脸横肉的道士先一步走出,对着破庙的刘宇他们问道:“你们这里谁是带头人?”

    一时间,刘宇有些看呆了,进来的道士竟有九人之多。等那道士看过来的时候,他赶紧起身招呼道:“在下阳乐县的刘宇,暂且带人在此避雨歇息片刻。如果有讨扰之处的话,我们马上离开”。

    “你倒是知趣……”道士眼见刘宇如此识趣,便打算将刘宇等人直接打发出去。

    这时候,在他身后的道士里面,有人忽然开口说道:“我等亦是过客,哪有什么后来者驱散前者的道理……小兄弟,你们只管在庙中歇息就好,我等自会寻个清静角落避雨”。

    刘宇寻声看去,一时便看呆了。

    好一位雄壮英气,不涂脂粉,仙风道骨,不涴尘埃的道长……此人简直就像仙侠小说里走出来的人物,像极某些玄门正派的掌门人。这时候,不止是刘宇看呆了,简雍、关羽都有些怔住,直呼仙人下凡落红尘了。

    “哪里还有什么清静角落?这几个小家伙已经把庙里干净的地方全占了!”,那满脸横肉的道士,相当不满地说道。

    “三弟,不可继续无礼!”,那仙风道骨的道长斥责道。

    见状,刘宇赶紧让小绿帽给这些道士们腾开放书的角落,好让这些道士能感觉宽松一些。并有些好奇地问道:“敢问仙长是个什么来历?”

    闻言,那横肉脸的道士,向刘宇他们傲慢地介绍道:“我兄长便是黄老大仙的传人,太平道的大贤良师,张仙师!”

    太平……道!!!!张仙师?

    如此一句话,震得刘宇直接说不出话来。

    感情这位仙气飘飘的道长,竟然就是掀起黄巾起义的张角!三弟?那这横肉满脸的道士,也就是张梁?

    我的天啊!太平道的创始人,黄巾之乱的罪魁祸首,张角!竟就如此近距离地站在刘宇的面前?

    一时间,刘宇惊得说不出一句话来。

    “瞅你那没见过世面的样子,是不是对我家大哥的名声,有所听闻?”,张梁得意地问道。

    已经久仰一千多年了,当真人如此生动地展现在刘宇的面前,仍旧是让刘宇难以言喻的震撼。刘宇好不容易从震惊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望着仙气飘飘的大贤良师张角,强忍着震惊说道:“确实是久仰大名……”

    相较于许多影视作品和游戏作品当中的张角,刘宇面前的这位张仙师,有着十足仙气飘飘的姿态。

    若不是刘宇有着现代的灵魂的话,大概真会以为张仙师乃是天上神仙下凡。

    在刘宇难掩震撼的时候,只见大贤良师张角缓缓地渡步,来到佛像底座前,望着被黄土压住的三张神像,不由得看得有些出神,忍不住问道:“小兄弟,我观此三张画像皆是不同,可否听闻你为我讲解一番?”

    “当然可以”

    刘宇晓得张角乃是大人物,赶紧走过去,介绍道:“第一位乃是佛教的‘观世音自在菩萨’,据说世人在遭遇烦闷、困苦不得解脱之事,只要潜心礼佛,颂念其名号便可从痛苦之中得以解脱。”

    “这个袒兄开怀大笑的佛像,乃是‘当来下生弥勒尊佛’,佛语曰: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劝诫世人应当乐观豁达,淡泊名利,与世无争”。

    “最后是起源于道家的财神爷,顾名思义是一个能保佑信徒升官发财的神……”

    在刘宇的讲解之下,大贤良师豁然明白。

    可他仍然有些不解之处,继续向刘宇问道:“人人拜神皆拜一座,你为何却要同时拜三位神灵?再说拜神皆有供品和香火,可容我说句不太好听的话,面前这三位神未免也太……寒酸一点了。既不虔诚,如何佑你发财?”

    “哈哈哈,张仙师您也太认真了,我其实就是拜着玩的……”

    此言一出,整个破庙的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第一次听说拜神还有拜着玩的……刘宇有些不好意思,辩解道:“世人若是都能靠拜神就升官发财的话,皆在家里礼佛拜神了。哪有人出来干活挣钱呢?拜神解决不了现实问题,只求图个心安理得罢了。真要是想升官发财的话,还得要靠自己来苦心经营和钻研。”

    “小兄弟,你这是心中无神,自然不敬”。

    大贤良师笑了笑,弯腰摸了摸压在底座上的神像,发现上面一点灰尘都没有,大概是刚刚放上去的,好奇问道:“这三张神像你们是从何处寻得?”

    “这是我们准备拿雒阳去卖的喜庆物,若是大贤良师需要的话,我可以送给仙师一些”,刘宇热切地说道。

    闻言,相当有眼色的小绿帽从包裹里取出几张不同的神像,全部交到刘宇的手中。

    除被压在底座上的三位菩萨以外,还有灶神、王母娘娘之类的神像。一张张画像让那些道士都看呆了,这年头竟还有人想着把佛像跟道家的神画出来卖钱……简直是闻所未闻。

    仔细观摩那些画像之后,满脸横肉的张梁忍不住向刘宇问道:“你这家伙真不怕死吗?”。

    “何出此言?”,刘宇有些奇怪,忙问道:“为什么会怕死?我只是卖画,图个喜庆吉利罢了……”

    “大概只有你才会这么想……像是这些画像真要是被信徒发现的话,你就等着被乱刀砍死吧!你这种行为无论是在佛教徒,还是在道教徒的眼里,都是亵渎神灵之举。就算信徒能放过你,你觉得寺庙和道观的道士跟和尚也能放过你吗?”

    张梁直言道:“你小子这种举动,等同于是在砸人家的饭碗啊!”

    “草……我明白了”,刘宇这才反应过来。

    要知道,旧社会的信仰跟现代社会的信仰是完全不一样的。现代社会的神灵信仰早已经过千年的演化,变得越发的功利和服务与大众。在汉末的时代,信徒的信仰要更加的纯粹……就算是信徒不找刘宇的麻烦。那些宣导道教、佛教的既得利益者,也不可能让他这种外人,靠着佛教和道教的神灵信仰去挣钱。没有跟人家分成的话,非要砸了你的摊子不行。

    “完蛋,我这趟可是拉了整整半车呢!”

    在张梁的提醒之下,刘宇脸色惨白,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想得还是太简单了……更糟糕的是,由于他想着要保密的缘故,所以没有提前在阳乐附近试着卖一卖。如果他真那么去做的话,大概早就有麻烦找上门来了。

    张梁幸灾乐祸地笑道:“你小子要是不想死的话,最好把这些亵渎神灵的玩物,尽数都烧掉吧,免得麻烦到时候自己找上门来……”。

    “三弟,怎么如此得意”

    张角眉头微皱,望着刘宇像纸一般的惨白脸色,想了想后说道:“小老板,你这里所有的神灵画像尽数卖给我如何?价钱方面也不需要你打折,一切按你原来的价钱就可”。

    “嗯?还有这种好事?”

    刘宇脸色瞬间红润起来,望着张仙师瞬间来了精神,忙问道:“此言当真?”

    “句句属实”,张角笑了笑,紧接着说道:“除此之外,我还会额外送小老板一笔买卖生意,足以顶得上小老板不辞劳苦地,往雒阳之地奔波了,不知小老板可否愿意听一听?”。

    “愿意,当然愿意了!”,刘宇惊喜地说道。

    就在张角打算跟刘宇说出那笔买卖的时候,一直坐在墙角里翻连环画的魏桓,却忽然开口道:“有些买卖确实是挣钱,可要是跟某些人牵扯上关系,小老板怕是你这辈子都脱不开了”。

    “你是何人?这里有你说话的份吗?”。

    看着外人对自家兄长不敬,三弟张梁忍不住便斥责起来。

    只见魏桓将连环画放在一边,毫不畏惧地直视着这些太平道道士,开口道:“什么大贤良师?全是讹诈乡民的欺名盗世之辈!你们耍的那些把戏,我魏桓早已经见过不止一次了。就是你们,为了骗取广平县郭家的家财,不惜用下毒的卑劣手段,导致郭家上下全部中毒而死!什么符纸能解百毒,全都是糊弄人的把戏!”

    “你他娘的血口喷人!”,张梁怒骂道。

    这时候,几个太平道的道士在愤怒驱使之下已经拔剑出来了。

    魏桓也毫不示弱,直接把手放在刀柄之上,大有一言不合就开打的迹象。

    就在如此关键时刻,刘宇像是飞一般地过来,一巴掌扣在魏桓的脑门上,怒道:“你这家伙是不是下雨被淋糊涂了?胡言乱语什么呢?广林县郭家的事情,根本就是你道听途说来的吧?大贤良师怎么可能会骗人呢?”

    刘宇一边大声斥责,一边对着魏桓挤眉弄眼,让他尽量不要跟太平道的人做对。

    秋雨绵绵之下,小小破庙之下危机四伏。

    太平道明显人多势众,魏桓一个人又怎么可能会是其他人的对手?最明智之举是平息冲突,双方相安无事最好。

    魏桓也渐渐冷静下来,把手从刀把上松开。

    在刘宇的安抚之下,魏桓默不作声地坐了下来。张梁看了看大贤良师的脸色,也让其他的道士把剑都收起来,暂时不与魏桓做计较了。

    “误会,都是误会……看把这场面给搞得”,刘宇尴尬不已地周旋道。

    刘宇赶紧扯开话头,笑道:“不知道,大贤良师要送给在下什么买卖呢?主要是挣钱的话,凡事都好说,好说……”

    “把那些画像全都拿出来吧,我们先都买了”,张梁阴沉着脸说道。他从怀里掏出一块凹凸不平的金饼,随意地将之扔在刘宇的脚下。

    这可是金灿灿的黄金啊!

    刘宇二话不说,立即带关羽把全部的神灵画像拿出来,将之尽数堆在太平道的面前。那么多画像全部堆在一起,形成一座由纸摞起来的小山……

    张角望着面前如此多的神像,不由得便捡了两张起来,将两张画像重叠放在一起,果然发现画像的纹路是完全一致的。

    从他刚才入庙看到挂着的三张画像时,便发现了其中有蹊跷的地方。

    这三张画像的大小和工笔竟然近乎一样,不太可能是由画手一张张地画出来的。等他将两张完全一致的观世音像叠在一起时,发现每一个笔画和线条都纹丝不差,立即猜到刘宇一定是用某种手法批量制作的神像。

    而这种手法正是如今的他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