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炼器录 » 第三十六章 生如夏花(二)

第三十六章 生如夏花(二)

    英穆侯墓外东边土丘,一棵高大挺拔的松树之下,青衫玉带的中年男子挺背立在青骢马上,青乌的发丝在风中飘动,在月光中露出几缕银色,黑色的织锦大氅也随风轻扬。他默然不语,遥遥凝视着英穆侯墓碑,又仰首望向苍茫铅黑的夜空。

    在他身旁,一名全身覆着犀皮软甲的青年策马而立,举着一支火把。他目光巡视着四周,手掌按在了腰间佩剑剑柄上,绷紧了肌肉。

    漆黑的树丛中闪出一人,单膝跪下:“王爷,按照图中所指,四处布置的引灵之物已被全数破除。”

    “你下去吧。”青衫男子摆摆手,目光凝在天穹,沉默了一会:“赤月消失了。”

    “看来那张图纸是真的,将图中所示的引动灵气的器物破坏,便可破除赤月之阵。”青年武士道,“只是不知送图来的那黑袍男子身份。”

    “世间奇门异法数不胜数,天下高人更是隐于山川,这些潜心修炼之人,若是不愿我等知晓行踪身份,我们也不必追查。”青衫男子脸色冷峻,“不过若是触犯了国法,我们也不会坐视不理,到时就交由‘爪’将其缉拿,更甚者,也许需要轻动焚阳宗的各位隐士了。”

    “是,星烨谨记王爷教诲!”青年声音铿锵有力。

    “只是……”青年欲言又止,犹豫起来。

    “说。”

    “王爷,这些事情就交予属下来办便是。”青年对着男子微微躬身,“您身份贵重,而此地阴气极重,吊诡难测,若是您有个闪失,属下万死不能辞其咎。”

    “你是说本王老了,连古墓中的阴魂幽鬼也抵挡不住了?”男子语气中透着一股凝重的威严。

    青年急忙翻身下马,单膝跪下请罪:“王爷,卑职并非此意,只是王爷功业辉煌,雄才大略,一座古墓的异变,不必王爷亲自前来。”

    “起身吧,我也并非责怪于你。”王爷抬手,语气变得缓和,“你跟随本王已有十余年了,你的忠心和能力我心中清楚,只是此处是本王故人之墓,确是不容邪祟扰其清净。”

    在火光中,青年看见了老者如刀刻的眉宇下,一双眼睛迸射出锐利的锋芒。他跟随齐王十余年,看见当年的雄狮一天天老去,岁月从他身上带着了许多东西,但却留下了一双直透人心的眼睛,其中似有烈火,青年有时也不敢与其对视。

    青年站了起来,小心问道:“这英穆侯也曾与王爷一同作战?”

    王爷摇摇头:“我那时不过一个年岁未满二十的愣头青,战略兵法初识皮毛,而英穆侯已是功成名就的归德将军,本王还没有资格与英穆侯一同作战。他继承了霍氏一族的威武,亲领三万兵马直入朔北草原,讨伐侵我边疆的朔鞑蛮族,将蛮族打退百里,现今想来也让人老血沸腾。只是即使是天纵之才,在战场千万人面前,却也无力抗衡,因终日积劳,身染顽疾,于无定河边殉国。”

    齐王目光凝在北方的尽头,语言平淡,如流水潺湲,没有一点波澜,青年抬头看着他,默默无言。

    “不过……”齐王话锋一转,“我们的确见过几次面。那时我前去霍老将军府请教兵法,在院中行走时,听见了箜篌的声音。”

    青年看见齐王嘴角浮现出一丝笑意,微微一惊,听他继续道:“箜篌的声音向来清越空灵,而我当时听到的却是鸡鸭齐鸣的聒噪之声,能将箜篌弹奏到如此地步,还在将军府中肆意而为,这样的人让我顿时好奇起来,便顺着琴音找去。在院中的一座石亭,我见到了那个英穆侯。”

    “他一身粗简的灰袍,笨拙的手指正在箜篌之上摆弄,银弦震颤,发出嘶哑的声音。我当时并不知他是霍将军的儿子,直笑他暴殄天物,污人耳目。他也不气,只是继续抚弄琴弦,任那尖锐刺耳的声音徜徉。他说他的母亲希望他能少舞枪弄剑,偶尔学学丝竹管弦,能静得下心来,少些浮躁粗鲁,多些雅致宁静。”

    “后来我才知晓,那个我嘲笑的男子,便是当时初绽锋芒的英穆侯。他性格虽是有些奇怪,但也实为大唐良将。”

    青年极少听齐王谈起自己的旧事,却也不知英穆侯与齐王还有这样的趣事,他绷紧心弦也顿时松懈了许多。

    “所以,若是有人扰了霍游懿的长眠,本王定不饶他!”齐王声音冷了下来,目光变得凌厉,如刀似剑。

    急促的脚步声从前方土丘下方传来,一名黑衣软甲的军士单膝跪下:“禀齐王,属下在英穆侯墓冢布下包围网,果然见几人从一处盗洞中钻出,他们称自己为焚阳宗弟子,属下不敢妄自定夺,先将他们限制起来。”

    齐王沉吟片刻,点点头:“你把他们带来吧。”

    “是!”军士领命离去。

    不多时,几道身影在一众军士的陪同下,走上了土丘。

    项空尘几人见到牵着青鬣骏马的青衫男子,微微惊诧,一股凌然威仪从男子周身散发,不怒自威,而侍在一旁的黑甲青年也卓尔不凡,眉宇间透着警惕之色,想来两人皆是炼器之人,且境界不低。

    “放肆,见到王爷还不行礼!”青年见几人站在原地不动声色,便吼道。

    众人耸动,不料此人竟是身份显贵的王侯,齐王抬手阻止:“不必,既然几位才俊师出焚阳宗,自是超然世外,无需拘泥于尘世的繁文缛节。”

    说话之间,他的目光在几人身上上下打量着,好似要将几人看透,过了一会,笑道:“几位既然是焚阳宗弟子,可持有信物?”

    苏流风三人皆将焚阳令取了出来:“我们此次下山历练,秉承师门志愿,除魔卫道,在此地见赤月当空,实为不祥之兆,便潜入墓中寻根探源。”

    青年接过三枚令牌,交予齐王,齐王细细观察后,笑了笑,将令牌交还了三人:“的确是焚阳宗信物。”他轻轻挥手,阻挡着几人的士卒也退了下去。

    “那这一位……”齐王目光落在了莫旦申身上。

    “他虽不是焚阳宗弟子,但也随我们一同前往墓中,驱除邪魅,并非可疑之人。”项空尘恭敬回道。

    “那几位可在墓中查到了什么?”

    “我们在墓中发现一上古巫阵,以及此地富绅沈正南,他正催动巫阵,欲施展鬼炼之术,我们和他缠斗,后又遇一神秘人相助,才破了他的法阵,他见诡计败露,功亏一篑,便逃脱无影了。”

    项空尘隐去了许多细节,只将事情前因后果交代清楚,至于长生之术,他却也只字未提。如此邪门异法,被别有用心之人得知,恐怕会造成更大的灾难,不过如今巫族地宫坍塌,许多古老的秘密都埋藏在了地底,再难见天日了。

    齐王听完后,陷入了沉思,少顷才道:“星烨,这沈正南你可知他的身世?”

    青年躬身道:“禀王爷,沈正南是此处有名的商贾,起初以贩卖布匹营生,后又得人赏识,步步高升,布匹生意也越做越大,凭着他多年的苦心经营,更是将沈氏的绫罗锦缎,麻衣粗布送往唐国各处,家业兴隆,日进斗金。只是,大约十年前,他患了一场大病,重金求医无果时,却有一江湖方士救回了他的性命,只是此人行踪神秘,为沈正南治好病后,便悄然离去了。病愈之后,沈正南并无变化,仍旧操持家业,没想到在暗地里却也策划着这事。”

    齐王点点头:“我听闻沈正南除了经商了得之外,而且乐善好施,深得百姓爱戴。”

    “是,沈正南时常为城内城外的穷苦百姓布施,还捐钱修桥补路,修缮寺庙,如今武陵城的繁华他却也功不可没。”

    “奈何他也逃不脱生老病死的忧思和恐惧,人若是获得得越多,却越是放不下吗?”齐王低低叹息。

    “几位,此次多谢你们出手相助,将灾祸至于未然,不然本王也无颜面见武陵百姓和地下的英穆侯了。”齐王对着几人抱拳。

    几人微微一惊,不料这位身居高位的王爷竟向自己抱拳致谢,自然不敢怠慢,纷纷还礼。

    “几位几番激斗之下想来也疲惫了,不如先回客栈歇息养伤。”齐王翻身上马,“明日本王再派人前来问候。”说罢,招了招手,军士牵来四匹骏马,将几人带离了此处。

    齐王目送几人走后,转身向青年道:“星烨,你传令下去,在唐国内张贴沈正南画像,各城严查严搜,尽快将他捉拿归案。其余‘爪’的铁狮卫在此留守,墓中极可能还有未散去的怨灵,伺机逃出,让铁狮卫严防死守,不可让一个怨灵逃出此地。”

    “属下领命!”星烨一挥马鞭,疾驰离去。

    齐王抬头看向东方,那里一轮圆日冉冉升起,黎明的第一缕阳光照射下来,温软和煦,少了些热辣,此时已是夏末了。

    他静静注视了英穆侯墓碑片刻,挥动马鞭,策马冲下山丘,矫健的身影隐没在漆黑的山林深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