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十四年奇幻录 » 第58节 卖冰棍

第58节 卖冰棍

    张宁宇没有办法,跑到他三叔家去求三叔给自己爸爸守夜,也就是去求张宁远的爸爸。张宁远的爸爸虽然脾气不好,但是念在是自己的亲二哥,这么早就去世了,他还是选择在大年三十为自己的二哥守夜。

    即便是如此,张宁宇心中还是向着大爷,对这个三叔表示敬而远之,不得已不会靠近自己的三叔。

    张宁远的娘也能看出张宁宇对他家并不亲近,面对张宁宇家这个“软柿子”,张宁远的娘也没有心软。

    张宁宇的大姐结婚,张宁远的娘就下令,自己的儿女一个都不去凑。张宁远的大爷大娘一看这形势,也跟着模仿起来,也没有派人向前去帮忙。

    结果,张宁宇大姐的婚礼非常的简单,男方直接骑着自行车把张宁宇的大姐接走了,什么仪式都省了。经过这件事,本来张宁宇对三叔家这一伙子就没什么好感,这下更是有点寒心了。

    一晃,张宁宇也到了结婚的年龄。张宁宇长得个头不高,但是娶的媳妇却是个头比他高一头,而且很漂亮。张家老哥仨毕竟是亲兄弟,张宁远的娘做事也没有那么不近人情。张宁宇结婚的时候,她还是让她的儿子们去帮忙了,老大家的两个儿张宁海和张宁波也去帮忙了。婚礼热热闹闹地举行完毕。

    张宁宇娶了个不错的媳妇,张宁远的娘心里很不是滋味,就想把张宁宇新婚两口子搅合散了。在张宁宇结婚的第三天,张宁远的娘带着老四张宁志闯入张宁宇家,对着张宁宇一顿数落,连骂街带撒泼,故意气张宁宇两口子。

    张宁宇面对来势汹汹的三婶子,而且身边还带着她的四儿子,硬是没敢还击。这一顿闹腾,气得张宁宇的媳妇呜呜大哭起来,看到张宁宇在这个家族中这么受气,不跟着张宁宇了,骑着车子回娘家了。

    张宁远的娘见到目的已经达成,就带着四儿张宁志班师回去。

    张宁宇是受气不假,可是他不能因此失去老婆。他跑到老丈人家,把自己三婶的脾气秉性向媳妇说了一遍,并且保证,一定和三婶这一大家子保持距离,避免这种事情再次发生。

    看到了张宁宇的诚意,张宁宇的媳妇决定再给张宁宇一次机会。张宁宇的媳妇可不是个愚笨之人,长着一张巧嘴,开始教张宁宇如何对付老三家这一大家子。

    她告诉张宁宇,他三婶子这类人就是欺软怕硬的主,你越是亲近于她,她越是嚣张;你越是冷落于她,不把她放在眼里,她越心里没底,没准反过来还会哄着你。张宁宇有这样一个媳妇帮助,自己一下子挺直了腰杆。

    张宁宇家为人正派,嘴也会说,周围的邻居对她有好感。她和张宁志的媳妇同属心眼多的一类女人,又住得挺近,可以说是同行如冤家,面对张宁志家如此卖力地收买人心,又是和邻居说好听的话,又是给邻居东西,张宁宇家对她很是小瞧。

    时间久了,张宁宇家同样能看出赵小娟在有意分化张宁海和张宁波的关系,拉拢张宁波,孤立张宁海。赵小娟的意思其实就是张宁新的意思,张宁新的意思同样就是张宁新娘的意思,也同样是整个张宁新娘这一大家子的意思。

    张宁宇的媳妇看清了张宁远娘的本性,她也没有坐以待毙。她主动联系大爷家的老大张宁海,显得特别亲近,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让自己的儿子张希牧和张宁海的儿子张希雨整天玩在一起,加深两个堂兄弟之间的感情。

    张宁海家也是个看懂人事之人,面对赵小娟的伎俩,她也能清楚地觉察到。正好,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张宁海的媳妇和张宁宇的媳妇走得越来越近。遇到事情的时候,这两人直接商量,绕过了以赵小娟为首的这一大家子,这两个人交好,事情自然也能办成。

    张宁海家知道李秀英家在这个大家庭中处于被动状态,也知道李秀英和张宁远不是坏人,有意无意地也在向这个二嫂子示好。

    说李秀英被动还真不假,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那时候老四张宁志家刚结婚时,为了摆脱她婆婆和三嫂子两座大山的压制,也是很用心地讨好这个二嫂子,后来发现这个二嫂子没有什么心计,觉得哄不哄无所谓,也就没有再刻意巴结李秀英。这也让李秀英看清楚这个四弟妹的人性,评价她时,就是一句,舔舔溜溜的货色,为此张宁远还和张宁志吵起来了。

    张宁海家有了事情,比如自己娘家的亲戚有老人去世,需要家族中的人给去走亲,她首先告诉张宁宇家,张宁宇家也是毫无保留的支持,然后再通知李秀英,最后再通知赵小娟和张宁志家。

    李秀英是个根据实际情况做事的人,家里有自己真忙的事情,就不去,若是没有事情,就肯定去。张宁海家对待赵小娟的意思就是,你爱去不去,不去事情也能办过去。

    张宁志家挨着赵小娟家住,受到赵小娟的压力也不小,她再不违背自己三嫂子的意志下,尽量地和张宁海家交好,这样也可以缓解一下自己的压力。

    张宁志家看到赵小娟这一大家子并不能死死地压制张宁宇家,也开始向张宁宇家示好。结果张宁宇家就是看不上张宁志家,他们家的两个孩子打架成为了导火索,趁着俩孩子打架的机会,张宁宇家狠狠地骂了张宁志家一顿,从此两人再无往来,红白喜事两人都不互相参与。

    老哥仨的后代,就这样形成了微妙的平衡。张宁新联合着张宁志和张宁正,成为这个大家庭的主子,想要挑拨大爷家张宁海和张宁波两个亲兄弟的关系,让老二张宁波依附于他。张宁波既不敢完全得罪他大哥,又加入了张宁新的阵营。

    由于张宁志的媳妇和二大爷家张宁宇的媳妇连话都不说,张宁志又几乎完全依附于三哥张宁新,所以张宁新也几乎不搭理张宁宇家。张宁宇和大爷家的老大张宁海结成亲密的兄弟关系。至于张宁远和李秀英两口子,没有卷入任何阵营之中,因为这个大家庭的成员都拿这两口子当傻子,拉拢不拉拢得无所谓。李秀英和这哥几个都闹了个不好不坏,跟谁都能勉强过得去。

    张宁远每天都会跟着盖房班子去干活,在农闲之时,李秀英除了在家纳鞋底子做布鞋之外,最重要的活就是去搂柴草。

    她每天用竹耙子挑着一个大筐,在各处田地搂柴草。什么枣树叶,玉米秸,树枝子,全都搂到大筐里。搂满之后,就回到家中,把柴草倒入柴草棚子,然后再出去搂,每天如此。

    张硕硕还小,每天跟在李秀英身后,李秀英搂柴草,他就在地里跑着玩。

    有的时候,张宁远他们的盖房班子也有暂时接不到活的时候,这时候张宁远就挣不到钱了。他也不能闲着呀,就花了二十块钱,进了二十块钱的桔子和甘蔗,自己骑着那辆大铁驴,围着附近村去卖。张宁远虽然不识字,但是还是认称的,也能简单算个数。结果忙活一顿下来,挺新的二十块钱买的桔子和甘蔗,等卖完之后,换来一把又破又烂的零线,一数,还是二十块钱。

    白忙活了一顿,一分钱没赚到,张宁远不再卖水果。自己又买了一个冰棍箱子,开始卖冰棍。

    周家村距离张家村有三四里地,在张家村的正南边。那里有个周家村中心小学,这里的小学只有两个年级,五六年级,招收的也是周边十个村子的学生,这十个村子号称“北十村”。当然,张家村也在北十村的范围之内。

    周家村中心小学的学生在上五年级之前,都是在自己村里上学,一直上到四年级。再继续上,就要出村了。离着周家村近的村子,直接走着去学校,像张家村这种距离周家村比较远的村子,孩子们去上学时,就得骑自行车了。因此,孩子们在上五年级之前,早早地学会了骑自行车。

    此时,张宁远家的老大张悦澄已经上五年级了,同时和她上五年级的还有邻居周海林家的大女儿周子艺。周海林的媳妇喜欢打麻将,在家组了个局。周海林又是体弱多病,力气活都干不了,也只能是做个看大门的活。周海林挣不来钱,周海林的媳妇脾气又大,哇哇地骂周海林,急得周海林吐了一地的水,那也不敢有丝毫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