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十四年奇幻录 » 第59节 吃冰棍

第59节 吃冰棍

    周海林家有三个女儿,不是周海林的媳妇不想再生了,而是自己生完三个孩子之后,就再也没有怀过孕。到医院的检查结果也是不能再生育,周海林的媳妇只能认命。

    周海林家过日子特别的节俭,一桶油可以吃一年,不过年不买肉,天天吃饼子。即便是这样,周海林的媳妇长得还挺胖。

    周海林的媳妇也不是只知道打麻将不过日子的人,她家买了一台压挂面的机子,在村里压挂面。谁家想吃面条了,就端着面去她家。周海林的媳妇会打开压面机子,把面粉倒进去,再掺和适量的水,一会儿的功夫,面粉变面片,面片变成了面条。虽然和现成的挂面比起来,压出来的面条有些圆有些粗,但是这种现压的面条味道确实不错。

    压好挂面后,别人就会问:

    “给你多少钱?”

    “拿家吃去,给嘛钱!”周海林的媳妇会客气一下。

    “忙活半天,不给钱哪行?”

    “那就给八毛吧!”周海林的媳妇说道。

    八毛钱吃顿挂面,说贵也不贵,就看人家用什么做卤子了。

    周海林的媳妇生大女儿周子艺的时候,正是家里穷得叮当响的时候,连吃饭都成问题。因此周子艺也跟着不知吃了多少苦,过着贫穷的生活。

    有一次,周子艺偷拿了家里两毛钱,买了根冰棍。这事被周海林的媳妇发现了,狠狠地打起周子艺来,打得硬是把吃进去的冰糕全吐了出来。

    李秀英在一旁看着,心想:‘绝户心毒’真不是一句空话。

    “孩子都吐了,就别打了,把孩子打坏了!”李秀英连忙劝说道。

    “不打她,偷习惯了还了得,这一回就把她打过来!”周海林的媳妇还是没有消气。

    从此以后,周子艺再也不敢随便拿家里的钱了。

    张悦澄和周子艺同岁,两人都在周家村上学,平时也是一起上下学。

    张宁远进了一箱冰棍,来到周家村中心小学来卖。夏天,孩子们特别喜欢吃冰棍,冰棍也不贵,两毛钱一根,各种口味的都有。一时间,围拢过来很多孩子。

    周子艺看到张悦澄的爸爸来学校卖冰棍了,就跑到张悦澄身边,大声说道:

    “悦澄,你爸爸来卖冰棍了!”

    张悦澄已经十三岁了,明白什么是自尊心,她急忙对周子艺说:

    “来就来呗,你喊什么,别喊了!”

    周子艺一看张悦澄还生气了,立马跑开说道:

    “张悦澄的爸爸没来卖冰棍,张悦澄的爸爸没来卖冰棍!”这让张悦澄相当地无语。

    本来夏天卖冰棍,一天可以赚不少钱,可是张宁远奈何不住自己的儿子张硕硕。张硕硕比大姐张悦澄小七岁,今年也六岁了。张硕硕看到家里一箱子的冰棍,可把他乐坏了。他一根接着一根地吃,吃得裹着被子还要吃,连饭都吃不下去了还要吃。

    两毛钱的冰棍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东西,偶尔吃一根没事。这家伙,张硕硕直接拿着当饭吃。再这么吃下去,非得把身子吃坏了为止。

    李秀英和张宁远一商量,这冰棍不能卖了,再卖挣钱不挣钱放一边,孩子就得吃坏了。张宁远一气之下,把冰棍全都扔到猪圈里了。家里养着一头大肥猪,大肥猪看到满地的冰棍,咔哧咔哧地吃起来。张硕硕看着满箱子的冰棍就这么扔了,又哭又闹。闹也没用,不卖了。

    从此张宁远家的柴草棚子里多了一件冰棍箱子,冰棍箱子成了放废书的地方。张悦澄之前用过的课本,全都放在了里面。

    张宁远做了这两回生意,都以失败告终。他也知道,自己不是做买卖的料,只能靠吃苦卖力挣钱,幸好,从小他就干各种累活,磨练出了他不怕受累的性格。盖房班子一有活,他还是继续盖房去了。

    对于爷爷的记忆,张硕硕可以说是相当模糊。听李秀英说,有一年大秋收玉米,只有张宁远一个人在收,李秀英看着孩子腾不出手来。地里这么一大片玉米,张宁远一个人何时再收完。李秀英生气地说:

    “去东院,叫你爸爸你娘去,过来收棒子,要不然早了收完!”

    张宁远虽然不愿意去叫,但还是硬着头皮去叫了。他来到他娘那院,老两口都在家。见到张宁远来了,张宁远的娘首先问道:

    “你来这干嘛呀?”

    “地里棒子太多了,秀英一个人看着孩子,你们帮帮忙,一块把棒子给收回来吧!”

    张宁远的娘一听是要去给他干活,立马回了一句:

    “我没空,一会儿我得给你三弟收棒子去。”

    张宁远的娘不怕张宁远,自然不会帮忙给张宁远家收玉米。张宁远的三个孩子,他娘一个都没有照顾过,以至于孩子心中都没有奶奶这个概念。有一回,李秀英实在脱不开手,把二女儿张晓禾放在张宁远娘那院半天,等到中午李秀英去接张晓禾时,只见张晓禾脸色发紫,站在屋里靠墙的边上。

    李秀英看到瑟瑟发抖的张晓禾,赶紧把孩子抱起来,从此无论自己多忙,也不会把孩子放到婆婆那院了,因为她舍不得把孩子放入虎口中。

    但是反观老三张宁新的女儿张丽欣,从出生就跟着她奶奶,稍微懂事一些,更是吃睡在奶奶那院。张宁新的娘就像保姆一样,伺候得张丽欣万分周到。张丽欣经常把她奶奶那院的炕弄得乱七八糟,一炕瓜子皮,张宁新的娘看到后,不怒反笑,说这是她家。

    有一次张宁远和李秀英一块泥房顶子,李秀英负责在下面和泥。她把和好的泥放入铁水桶中,然后拎进做饭的屋子里。做饭的屋子顶上有个天窗,张宁远会用绳子放下一个钩子,把贴水桶拉上去,然后泥房顶。

    李秀英一边哄着在一旁玩的张硕硕,一边干活。这时,张宁远的娘也不知想起什么来了,来到张宁远家。她看到张宁远两口子正在忙,一没说帮忙干活,二没说帮忙看孩子,三没说帮忙做饭。转悠了一下,就悻悻地出去了。

    李秀英看到她来了,不说一句话就走了,心里非常恼怒,心想:要不你别来,要不你就像个奶奶样,这是哪一派?

    张宁远硬着头皮来叫自己的父母帮忙,他娘随便找了个借口搪塞过去了。

    “哪个洼?”张宁远的爸爸问道。

    “东洼。”张宁远回答。

    张宁远的爸爸径直走出院子,朝东洼走去。没过多久,就来到了东洼。他一声不吭,低着头收玉米,一句话也不跟张宁远说,把张宁远落下很远。半天的时间,在张宁远爸爸的帮助下,玉米总算收完了。

    干完活之后,张宁远的爸爸也是一句话都不说,直接回家了,连李秀英给他说个客气话的时间都不给。

    张宁远十四五就出去挖河,十四五岁,对于任何家庭来说,也还是个孩子的年龄。张宁远由于没上学,早早地就担起干活养家的重任。他的爸爸担心张宁远年龄太小,经不住这么高强度的劳动,打算到工地上把张宁远替下来。

    他把这事告诉给了张宁远的娘,张宁远的娘顿时不干了,说道:

    “你替他干嘛,他不去干,让他在家溜达着玩呀,受点累怎么了,他早晚都得干这活!”

    在张宁远娘的一再劝说下,张宁远的爸爸也不再想替张宁远的事情,张宁远也继续跟着大伙挖河,吃住在工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