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十四年奇幻录 » 第60节 爷爷去世

第60节 爷爷去世

    张宁远的爸爸是不幸的,六十刚出头,就查出患有胃癌,而且是晚期。虽然大家得知这个消息后,选择了封锁消息,不告诉张宁远的爸爸。希望他每天无忧无虑的,这样或许能够战胜病魔。

    可是,病魔是无情的,虽然大家都说没事,但张宁远的爸爸也不是愚笨之人,自己的身体出现问题,自己是能感觉得到的。他开始意识到,自己所剩的时日不多了。

    他慢悠悠,来到了张宁远家。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张宁远的爸爸知道自己这些儿子中,张宁远最老实,最孝顺,也知道他对整个家做出的巨大牺牲。在他病重的那一刻,他最想见到的,就是张宁远。

    张宁远见爸爸来了,赶紧让他进屋。张宁远的爸爸平时也是个沉默寡言的人,进屋坐下之后,也没有多余的废话。坐在屋里,也是一言不发。

    过了片刻,张宁远的爸爸问道:

    “有烟吗?”

    张宁远和李秀英知道他得了胃癌,这还是赵小娟告诉他们的,赵小娟千叮咛万嘱咐,意思就是千万不要告诉公公得了胃癌,让他不要有思想上的包袱,以求他能多活些时日。

    “爸爸,你上岁数了,别抽烟了。”李秀英劝说道。

    “没事,我抽了一辈子烟了,让我现在不抽,那是不可能的了。”

    说着,张宁远的爸爸发现了放在屋里角落的烟丝盒,他自己去拿了。撕好烟纸,放好烟丝,卷上几下,一根卷烟就做好了。张宁远平时也抽烟,但是舍不得抽买的烟卷,都是自己买烟丝卷纸做卷烟。虽然他们干活每天都发一包烟,但是这些烟都被李秀英保存起来。多了之后,就拿着去小卖部换钱或者啤酒。

    张宁远的爸爸一根接着一根地抽烟,还是不怎么说话。张宁远见状,只得陪着爸爸一起抽烟。一会儿,整间屋子都被烟气笼罩。一辈子了,眼看就要走到尽头了,张宁远的爸爸这时想起了要和自己的二儿好好坐会,不说话也行。

    “你娘被老三两口子治坏了,怕死这两口子了。”张宁远的爸爸开口说。

    “都是儿子,什么怕不怕的!”张宁远说了一句。

    “我死之后,你娘一定会被老三家活活治死。”张宁远的爸爸又来了一句。

    “爸爸你这是在说什么呢?你这体格现在壮壮实实的,没什么事的。”李秀英连忙说道。

    张宁远的爸爸不再说话了,继续抽着烟,直到抽够了,才缓缓地起身,走出张宁远的院子。

    张宁远两口子把他送到大门外,张宁远的爸爸说了句:

    “家去吧,别送了!”

    后来,张宁远的爸爸连走路的力气都没了,只能躺在炕上艰难地喘着气。大家都知道,爸爸要不行了。张宁新和张宁正赶紧去了趟北天市,告诉大哥张宁蓝爸爸快不行的消息。

    张宁蓝得知后,也是一阵心痛,他想带着媳妇儿子一起回去,可是张宁蓝的媳妇不回去,无奈张宁蓝只好带着儿子晓宇回到老家。

    北天市距离张家村也就二百里的距离,小的时候张宁远都是骑着自行车去北天,抄近路骑上一天就能到。

    张宁蓝带着儿子回来了,此时的晓宇已经十四五岁了,个头很高,一表人才,又是大城市回来的,人人见了人人夸。

    张宁蓝看到躺在炕上,奄奄一息的爸爸,心中有种说不出的酸楚。他自己心里清楚,自从他结婚之后,回老家的次数屈指可数,自己过得日子是不错,家里的兄弟也敬奉着。可是,他的内心是被一种无形的牢笼困住的,那就是身为大儿子的职责,他陪伴自己爸爸的时间太少了。

    张宁远的爸爸看到大儿张宁蓝回来了,反复只说一句话:

    “把地分好了再回去,把地分好了再回去!”

    张宁蓝深深地点头,让爸爸放心,他一定会把地平均分给这兄弟几人,不会偏袒任何一个人。

    张宁远爸爸说的地,是他们老两口种的地,之前张宁远爸爸身子骨硬朗的时候,都是自己种的。孩子们都成家了,他自己种点地,完全够自己吃饭的,也不至于张口跟儿女们要钱花。他要是不在了,张宁远的娘不可能种那么多地,只能是分给儿子们。分地分均匀了,是张宁远爸爸临终前最关心的事情。张宁蓝是家里的老大,可以代替爸爸说话,把地分好。张宁蓝也是满口答应。

    张宁远的爸爸就这样闭上了眼睛,他活得岁数并不长,六十一岁。生了五个儿子一个女儿,眼看着他们成家立业,眼看着他们有了后代,自己没有什么大的功德,但人生也算无憾了。

    自己的爸爸死了,做儿女的,自然非常伤心。人死之后,需要给死人穿上寿衣。几个儿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不先发言。张宁远一看这情形,自己直接上手了,给自己的爸爸穿上了寿衣。

    张宁远爸爸死得第一个晚上,需要有人给他守夜。老三张宁新首先说道:

    “小娟一个人守着俩孩子,在家害怕,我得晚上陪着他们去。”赵小娟已经有两个孩子了,大的是张丽欣,小的是个儿子,才两岁。张宁新守着老婆孩子是假,不愿意为爸爸守夜是真。

    张宁新这一发话,老四张宁志也借口回家了,老五张宁正也没有给自己爸爸守夜,大哥张宁蓝晚上住到了张宁新家的另一个卧室内。这种守夜的活,又交到了张宁远身上。

    张宁远也不知道死人不干净,竟睡在了自己爸爸的脚底下,睡得那叫一个踏实。直到第二天,大家才把张宁远的爸爸抬到当屋中。同时,送信的人已经出去了,各村的亲戚都接到了张宁远爸爸死了的消息,都来吊纸。

    张宁远的爸爸躺在一个由凳子木板搭成的小床上,全身被白布盖着,他的脑袋前面摆放着糕点和水果。他的儿孙辈分的男子在北面跪着,女子在南面跪着。当有人来吊纸时,门口就会有专门的人喊道:

    “来戚了!”

    这时候,儿孙后代们就开始跪着趴在地上,大声哭泣。来吊纸的人有的跪着趴着哭,有的弯腰哭,这和亲戚的远近有关。

    “别哭了!”

    看着哭泣得差不多了,就会有人专门劝说亲戚别哭了。亲戚们随后停止哭泣,开始磕头行礼,亲戚远的就鞠躬行礼。无论是磕头还是鞠躬,都要行四次礼。

    “还礼!”

    劝哭的人这时会让死者的儿孙还礼,他们会齐刷刷地向亲戚磕一个头,有的儿孙一看来的亲戚是自家的亲戚,还会走到亲戚前,专门再磕一个头。亲戚赶紧把前来磕头的人扶起。

    张硕硕那时候才六岁,还不太懂死亡的意义,更何况他从小对爷爷奶奶的印象非常模糊,他没在爷爷奶奶家吃过一顿饭,睡过一次觉,连面都没见过几次。爷爷死了,他一点也不伤心。倒是爷爷跟前的糕点摆在那,显得非常诱人,张硕硕好想伸手去拿,但是他不敢。

    到了中午的时候,来吊纸的亲戚基本上都到齐了。大人们还在继续守灵,张硕硕这群小将都在院子里玩了起来。

    张宁蓝带着儿子晓宇回来的,他的媳妇没有回来,或许是感觉回来守灵有失身份。晓宇比张硕硕大九岁,今年十五岁了。张硕硕从来都不知道自己还有个堂哥,两个人见面也是自来熟,玩得还挺开心。

    院子里摆放着一口棺材,是第三天死人入殓用的。张硕硕对这口棺材来了兴趣,棺材是敞着的,他就在那一直观察。

    院子里还有很多其他小朋友,都是自己村子里的人,来这看热闹的。大家也对棺材产生了兴趣,对着棺材里里外外一顿观察。

    “谁敢进去?”张硕硕对着这些小孩问道。

    大家想了想,有小孩回答道:

    “棺材是装死人的,活人不能进去!”

    “你能耐,你进去呀!”又有小孩起哄说。

    氛围已经到这了,张硕硕心想:进去就进去,有什么大不了的。

    心念至此,张硕硕摁着棺材边就跳进去了,然后又迅速跳了出来。这一套动作只发生在一瞬间。

    “张硕硕进棺材了,张硕硕进棺材了!”这群小孩子嚷道。

    张宁远的爸爸死的那天晚上算是第一天,各路亲戚来吊纸这算第二天,第三天入殓之后,就入土为安了。

    张家的祖坟在东洼,离着张宁远家的地就几步的路,而且张宁远家轧麦子的场就在祖坟旁边,祖坟的四周长了很多的槐树,夏天轧麦子时,人们都在树下乘凉。这些祖坟可以往前推数到晚清,听说张家的祖上有当官的,夫人都是有侍女的。只是这些祖坟时间太长,已经成了一个个小坟头,一点都不起眼。

    张宁远的爸爸埋在了一个新坟中,因此坟头又高又大。

    张宁远的爸爸走了,他把该交代的事情也都交代了,算是完成了自己一生的任务。

    张宁远爸爸的丧事处理完了,头七也过了,老大张宁蓝着急回北天市。他爸爸临终之前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把地分好再回去。他作为家中的大哥,也把这件事答应下来。

    张家这一大家子难得聚在一起,兄弟姐妹六人,妯娌五人,还有张宁远的娘以及孙子辈的孩子,一共二十来口子人。大家共同聚在张宁远的娘家。

    张宁蓝操着一口浓重的北天话说:

    “爸爸临走前,叮嘱我,一定要把地分好。这个地呢,按我的想法,就是平均分了。我在北天住,也种不着地,我那份地就平分给你们四个人。”

    张宁蓝说完此话,大家暂时陷入了一阵沉默。

    早在商量这件事之前,老三张宁新、老五张宁正和他们的娘就把这件事商量好了,地怎么分,张宁蓝说了不算,张宁蓝的娘说了算。再确切一点,张宁蓝的娘就是张宁新家的保姆,老五张宁正又和老三张宁新穿一条裤子。说白了,这地怎么分,张宁新说了算。

    过儿一会儿,赵小娟发话了:

    “大哥,爸爸说的让你把地分好了,我们也听见了,你现在这样分地我们也没意见。但是,现在咱娘正壮实着呢,她还想种地呢,这地你先不能就这样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