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十四年奇幻录 » 第68节 县城商厦

第68节 县城商厦

    村里有人家种了红薯,张硕硕他们三人转悠到地里,发现了一地的红薯秧。

    “哇,这么一大片红薯秧,里面的红薯一定长得很大!”

    三个人看了一下四周,并没有人经过,于是走进红薯秧中。以他们得到的经验,哪一个土地鼓起的包大,哪个肯定是大红薯,于是他们就开始寻找。

    “我找到一个!”张宁春喊道。

    “我也找到一个!”张成哲喊道。

    张硕硕见他们都发现了大红薯,已经动手开始挖了,他有些着急。终于,在他的仔细搜寻下,他发现一片秧苗下有一个小土包。张硕硕心想:这就是我要找的红薯。

    他对着土包开始用手挖,不一会一个大红薯就出现在眼前,扒开土包的土后,红薯一半在外面,一半在土里面。张硕硕继续松动红薯周围的土,等到时候差不多了,使劲一拔,一个硕大的红薯就到手了。

    三个人没有多挖,一人挖到一个,就开心地回家了,因为他们要烤红薯吃了。

    回到家中,李秀英看到张硕硕手里捧着一个大红薯,就问红薯哪里来的。张硕硕也如实回答,李秀英并没有批评他。

    中午做饭的时候,李秀英把红薯放入烧火的灶堂中,为了能把红薯烧熟,她故意多烧了些柴火。最后,烧红薯出炉了。虽然外皮有些黑,但是揭开外皮后,金黄色的红薯散发出香味,让张硕硕忍不住吃起来,真是又香又甜。

    “慢点吃,小心别烫着。”

    下午他问张宁春和张成哲红薯烧得怎么样,张成哲说道:

    “我自己用火烧的,烧得半生不拉熟,外面熟了,里面还硬着呢,不好吃。”

    “我娘给我用水煮的,可好吃了!”张宁春说道。

    这三个人把自己村的每个角落都转遍了,一天可以转上三遍,着实觉得无聊。

    “我听说周家村有一片西瓜地,现在西瓜快熟了,要不咱们也去看看?”张成哲说道。

    西瓜地?这个提议直接勾起了其他两个人的兴趣,走,出周家村地里看看。

    周家村的地和张家村的地挨着,只是用一道沟和土道隔开。三个人从沟里爬过去,就来到了周家村的地里。没一会儿功夫,他们就到了周家村的西瓜地。

    “不好,有窝棚,里面有人!”张宁春喊道。

    他们绕到窝棚的正面,只见窝棚用塑料布严严实实的包裹着,就算有人,里面的人也在睡大觉。

    “没准没人呢,窝棚是用来吓唬人的。”张硕硕说道。

    三个人岂能空手而归,于是商量,这次速战速决,找到大西瓜,马上摘下来,摘完就跑。若是被发现,就分头跑。

    于是三人小心翼翼地来到瓜地,地里的西瓜大大小小不一,还都是黑皮西瓜。三个人不敢过多停留,一人摘下一个,拔腿就跑。这一跑,就直接跑回张家村的地界,确定没有人追来后,三个人才停下来喘口气。

    “我们把西瓜吃了吧?”张成哲提议。

    大家刚刚跑得太快,这会儿正口干舌燥。

    开瓜!

    三个人把西瓜放在地上,用拳头狠狠的朝西瓜砸去,西瓜皮很硬,他们小小的拳头砸不开。这个好办,抱着西瓜,往树上一砸,西瓜立马就裂开了,再一使劲,西瓜一分为二。

    令他们失望的是,西瓜都还不熟,里面的果肉都是粉红色的,还没有变得深红,这样的西瓜也不甜呀!

    “管它呢,先尝尝再说!”

    三个人一边吃一边扔,好好的三个大西瓜就被他们浪费掉了。虽然西瓜还没有完全成熟,但是已经有了几分西瓜味,味道还是不错的。

    秋后打完枣了,三人约定好了去拦枣。没想到三个人不只是懂得调皮捣蛋,霍霍人家种的东西,还知道为家里挣钱。

    其实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和父母商量好了,拦下一斤枣,就给他们一块钱,如果一天拦五斤枣,天啊,就是五块钱,这岂不是发财了!

    在金钱的巨大驱动力下,他们一人拿着一根竹竿,脖子上挎着一个小背包,在村里各个地中开始拦枣。

    拦枣就是别人家打完枣之后,树上可能没有彻底打干净,他们把树上剩余的枣打下来,算作自己的。

    他们三人穿梭于各个树行子之中,有的人家打枣特别仔细,一个枣都不会给你剩下,有的人家就不是那么仔细,树上总能留下那么几个枣。转眼两三个钟头过去了,他们的背包里也鼓了起来,一颠分量,他们忍不住笑出声来。

    正在拦枣的时候,他们发现两个大孩子也在拦枣,走进一看是周志诚和王晨,周志成比张硕硕大五岁,是周木魁的儿子,周木魁就是周家村中心小学的主任,平时管理一下学校的闲杂事情,也顺便教教体育课。周木魁有一儿一女,儿子就是周志诚,女儿叫周志怡。周志怡和张硕硕的二姐张晓禾同岁,在村里上同一年级,关系还不错。

    周木魁不但在学校当着主任,在家也开着小卖部,生意算盘打得啪啪响。

    王晨也比张硕硕大两岁,和张晓禾、周志怡是一个年级。王晨经常跟在周志诚后面,跟个小弟似的,目的是想让周志诚免费给他点零食吃。

    王晨的爸爸在村里只有哥俩,王晨还有一个妹妹,王晨的叔只有一个儿子,在村中算是人丁比较单薄了。所以王晨的爸爸和叔在村里说话比较好,没人挑他们的毛病。

    周志诚看到张硕硕三人,笑了一下:

    “没想到你们三个小家伙也出来拦枣!”

    “可不是呢,我都拦了好几斤了!”张成哲一边说一边掐住兜子。

    “那我们一块拦吧,彼此有个照应。”

    听到周志诚这么说,张硕硕三人恭敬不如从命。

    他们来到西北洼的时候,发现有两行枣树的枣还没有打,枣已经熟得快发黑了。也不知道是谁家的枣树,别人家都打回去了,他家还没打,这可是钱啊!

    看到满树的枣,他们慌忙地落起枣来,这可比拿着竹竿到处找枣快多了,一会儿的功夫,他们的布兜子都鼓起来了。

    但是他们不敢在这呆的时间太久,怕被人发现,一旦被人发现,这些枣全都成人家的了。他们眼见差不多了,就赶紧离开。

    这次拦枣,每个人都收获满满,回家之后上称一称,就可以换钱了。

    在回去的路上,周志诚对他们说道:

    “跟你们商量个事,我娘说了,只要我能拦够二十斤枣,她就给我卖身新衣服,我自己这些枣恐怕不够,你们把枣全都卖给我,我给你们没人三块钱,这样行不行?”

    三块钱,张硕硕他们拦的枣少说也有七八斤,回到家,至少也是七八块钱。周志诚才给三块钱,这明显是少给太多了。

    “我们回家,娘按一块钱一斤给我们。”张宁春说道。

    周志诚想了想,说:

    “这样吧,我再给你们每人五毛钱的拔糖,这可是我能给的最多了。你们要是不卖给我,以后我家小卖部进来好吃的好玩的,当心我不卖给你们!”

    面对,周志诚的威逼利诱,张成哲第一个答应下来,他把自己兜里的枣倒入周志诚的兜子里,随后张宁春也这样做了。王晨肯定会答应的,因为王晨就是周志诚的小弟。

    周志诚微笑着看着张硕硕。

    “硕硕,怎么样,你想好了吗,你要是把枣卖给我,以后你来我家买东西,我会考虑多给你点呦!”

    一想到不把枣卖给周志诚,周志诚就不卖给他东西,他感觉非常矛盾。犹豫了一下,他还是把枣倒入了周志诚的兜子。

    “哈哈,太好了,我这次衣服买定了!”

    周志诚带着他们四个人回到家,他对看管小卖部的娘说:

    “娘,我把枣打回来了!”

    上称一称,足足有三十五斤,周志诚大喊道:

    “娘,二十斤枣已经够了,你要给我买新衣服呀!”

    “知道了。”

    随后,周志诚借口说自己饿了,想在小卖部里吃点东西,顺便自己看着小卖部。把他娘支开后,周志诚迅速地把三块钱给了他们四个,还分别给了他们五毛钱的拔糖。

    几个人拿到钱,都开心地不得了,正要离开的时候。周志诚喊住了他们。

    “等会再走,今天都挺辛苦的,在我家看会电视。”

    周志诚家的电视是彩色的,而且是还安装了天线,可以收到很多台。几个小孩不明所以,就在他家看起了电视。

    一会儿,周志诚拿出一颗雪糕来吃,张宁春和张成哲看到之后,馋得不得了,连忙问道:

    “这雪糕多少钱?”

    “这是新进的雪糕,本来是卖一块五的,你们要是买,一块钱就行了。”

    张宁春和张成哲一看还有这么好的事情,赶紧一人买了一颗。看着这雪糕入口柔软的样子,肯定很好吃。

    “硕硕,你不买吗?”

    “我不买,我吃雪糕肚子疼。”

    等张宁春和张成哲把雪糕吃完后,周志诚又拿出了新的零食,他们两个又去跟着买了。不到一会儿的功夫,两人的三块钱就花完了,手里只有一把拔糖。

    “这下干了!”张宁春说道。

    看到张宁春和张成哲把钱又都花光了,周志诚借口有事,又不让他们看电视了。三个人又出去玩了,过了一会儿,各自回家了。

    张硕硕回到家,李秀英看到张硕硕空空的布兜,就问:

    “拦的枣呢?”

    “卖给周志诚了。”

    “为什么要卖给他?”

    “他说他娘要他拦够二十斤,给他买新衣服,不卖给他就不让我们去他家买东西。”

    “卖了多少钱?”

    “三块。”

    “大概拦了多少斤呢?”

    “七八斤吧!”

    “七八斤,可以买二十多块钱了,你们才卖了三块钱,明显让志诚给骗了。”

    “宁春和成哲把钱全花了,我一分钱都没花。”

    李秀英有点生气,但是又很无奈,三块就三块吧,至少忙活了一下午,也算没有白忙。

    张硕硕三个小小子在一起玩,虽然年龄不大,但是他们也稍微懂得男女的一些事情。尤其张成哲,活脱脱就像一个动物。他看到一只母羊拴在一边吃草,他脱下裤子朝母羊的屁股怼去。结果吓得那样四处逃跑,一会儿,母羊拉起了羊粑粑蛋。

    “成哲把母羊干出粑粑来了!”张宁春笑着大喊道。

    这还不算什么,张成哲自己告诉,他把张成峻的小女儿骗回家,给那个了。结果张成峻的媳妇知道这件事之后,把张成哲用绳子吊起来,狠狠地打开的了。

    张成峻和张成哲、张宁春都是当家子,往上倒三代都是一个老爷爷。张成峻常年在北天打工,家里只有张成峻的媳妇和两个女儿,张成峻的大女儿比张成哲大三岁,二女儿比张成哲小两岁。张成峻的媳妇虽为一介女流,但是长得人高马大,一般的男人都不是他的对手。

    张成哲虽然说得头头是道,跟真的是的,但是张硕硕和张宁春始终不信,觉得是张成哲自己编的。

    张硕硕还跟张宁宇的儿子张希牧玩过一段时间,张希牧的娘和老四张宁志的媳妇骂过街之后,两家就互相不说话,虽然住得比较近,但是双方都将对方当成空气。

    张宁宇和张宁志是一个爷爷的堂兄弟,至于为什么两家闹得老死不相往来,这其中还是有一个小故事的。

    有一次张宁宇家的一个远房亲戚来探望张宁宇,这个亲戚不知道张宁宇家住在哪里,就开始问村里的人。正好问道张宁志身上,张宁志说,村里没有叫张宁宇的人。后来那个亲戚通过问别人才知道张宁宇家在哪。

    那个亲戚就向张宁宇两口子诉说问路的这件事,通过一描述相貌和住得地方,张宁宇家两口子立马知道是张宁志的事情。从此张宁宇家就恨上了张宁志家。

    后来两家的孩子打仗,张宁宇家越看张宁志家越来气,就直接堵着张宁志家的街口骂起街来,张宁志家个头小,竟不敢出来还击。还是张宁志气不过,要打张宁宇家,被张宁宇及时拦下。两家的仇怨从此就解不开了。

    张宁宇的儿子张希牧比张硕硕小一岁,本来两家住得挺远的,一个在东场,一个在南园子,走路都得走一会儿。

    张宁宇有一个盟兄弟,是齐南乡的,这个盟兄弟开了家书店,各种教辅书、故事书、漫画书都有,张希牧经常从他盟叔那拿一些小人书看。

    这天,张希牧在大街上坐着玩,手里捧着小人书,看得挺入迷,正好被张硕硕看见,张硕硕对这种小人书也充满了兴趣。两人一拍即合,经常在一块看小人书,张硕硕为了看小人书,就直接来到张希牧的家里。张希牧的娘虽然讨厌老四张宁志家,但是对老二张宁远没有敌意。看到张硕硕来找张希牧玩,心里还挺开心。

    当时人们买东西的方式主要就是去小卖部和赶集,油盐酱醋这种小东西就在小卖部买,像衣服鞋子这样的大件,就得去赶集买。集上的东西一般质量都不好,而且价格都是胡乱定的,一百块钱的东西可能你出二十块钱,还给到价钱里面。所以买东西打价也好也不好,会打价的,买到便宜,不会打价的,就得多花钱。

    终于,传来了一个好消息。县城开了一家商厦,这里面吃穿用的东西都有,而且明码标价,不允许打价。有贵的东西也有便宜的东西,自己随便选就行。

    不仅是东西明码标价,老百姓不会上当,商厦的外观和内部装饰也非常漂亮,进来就是什么都不买,看看里面的东西都是一种享受。

    张宁远和李秀英就带着张硕硕去过一次这个商厦,里面的零食各种各样,玩具也是五花八门,张硕硕有种全想要的冲动。当然,里面的东西自然不便宜。李秀英在商厦中转了一圈,给张硕硕买了一袋虾条,就出来了。虽然这里的东西时特别好,但是价格也贵,不是李秀英家这种人消费得起的。

    这个商厦是县城的第一家综合超市,有三层楼高,各种商品都挺齐全,一开始也是很火。可是经营了一年的时间,开商厦的老板自己飘起来了,竟然和自己的女售货员睡觉。

    这种丑闻一下子曝光出来,让大家对这个商厦充满了反感,生意也是一落千丈。一年之后,商场关门了。

    后来县城也陆陆续续开了几家大型超市,但是总是入不敷出,经营得很惨淡,接着就是倒闭下去。村里人的购物方式依然以赶集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