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蒹葭伊人,在水一方 » 第五十四章 好男儿,当顶天立地

第五十四章 好男儿,当顶天立地

    韦庭盛收到了汤时晋派人送来的回信后,没拆开就派刘锋映把信径直交给了太子李辰。

    李辰连忙拆开书信,在信中,汤时晋说,云中郡山贼草寇众多,前些日子官府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剿灭了拦截太子车马的那伙山贼。官府也一直在竭力搜寻失踪的孩子,但奈何草寇猖狂,官府实在是有心无力。

    “这封信,你也看看吧。我看啊,这云中郡的吏治,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李辰看完信,抬头便看到刘锋映正直溜溜地盯着他,便让伍迁把信递给刘锋映。

    刘锋映看完,不禁感慨道:“殿下,咱们就私下说说,汤时晋作为一郡之守,要么是软弱无能,要么就是敷衍塞责。出了这么大的事,他一口咬定,说是山贼草寇干的,一个失踪的都找不回来。”

    在李辰身侧侍奉的姜云不时抬起头看看李辰,想说什么,又低下头,装作无事的模样。

    “好了,这事我再想想,你下去吧。”

    “是,殿下。”

    和刘锋映谈话时,李辰注意到了姜云的异动。待刘锋映退下后,李辰问道:“姜云,你刚刚是想说什么吗?”

    “婢女……”姜云吞吞吐吐,似乎不敢开口。

    “你不是才回家给你弟弟买了药吗?你看到了什么?或者是你本来就知道什么?”李辰盯着姜云,深邃的眼神让被盯着的人无处隐遁。

    “殿下,婢女这次回去,听我弟弟说,我家那一片,这几个月就丢了两个孩子,都是男童。我弟弟很担心,要是有一天他也不在了该怎么办,就抱着婢女一直哭。”

    伍迁嘀咕道:“突然失踪了这么多孩子,肯定有问题。”

    “你家周围丢的,都是男童,多大了?”

    “有一个九岁,就住在我家旁边,我弟弟之前经常跟他玩耍,还有一个好像是八岁来着,都姓姜。”

    “年纪相仿,男娃,都是近几个月失踪的,谁看了都知道有问题。”李辰咬牙切齿地说道,“汤时晋是拿我当白痴啊,把事情推给山贼草寇就想打发我。”

    “殿下,婢女在郡守府的时候,在汤大人跟前跳过几次舞,也大致知道一些情况。汤大人从没有纳过妾,一直和陶夫人举案齐眉,他们也只有一个儿子。他们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外人看着好生羡慕呢。”

    “听你这意思,在外人眼里,汤时晋是一个始终如一的好丈夫,舐犊情深的好父亲?”

    “是啊,郡守府里的下人们,还有云中郡的平民百姓们,都在夸汤大人对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很好。不过,这次丢了这么多孩子的事,婢女可不知道这和汤大人有没有关系。”

    李辰陷入沉思,这事肯定有蹊跷,至于背后的黑幕,他是真想亲手去揭开看一看。

    如果在炙热椎骨的烈日之下,一片土壤中的毒虫菌群仍然肆意滋长,那就说明在这片土壤的上空,一定存在着可见或不可见的庇护伞,为这些根本见不得光的邪恶遮天蔽日。

    狼群不可怕,因为它们是赤裸裸地茹毛饮血,从不加粉饰。但吃羊的狼披了人皮后就让人毛骨悚然了,因为它们的嘴里满是仁义道德,而背地里却全是私欲谋害。

    案几上摆上了一盘盘刚煨好的牛肉和羊肉,赵墨苏搓搓双手,便开始大快朵颐。这些牛和羊都是在匈奴的草原上土生土养的,其肉食用起来自然格外美味。

    看着妹妹急着吃肉,都快咽不下去了,赵峪忍不住说道:“你慢点儿吃,有这么多,还怕不够吃啊?”

    赵墨苏的嘴里全是肉,不能张嘴说话,只能冲着哥哥干瞪眼。

    “好了好了,你不用说话,慢慢吃。”赵弗笑着说道。

    赵墨苏点点头,继续尽心享受着这草原上独有的美味。

    “我听说单于有心要趁着中原内有蜀郡叛乱,外有羌敌入侵这一大好机会,出兵去中原趁火打劫。”赵峪浅浅吃了几口,还是放不下正事,“爹,如果单于真要出兵,他会不会派你去?毕竟你来这儿好几个月了,他待你确实不薄,我怕你到时候舍不下所谓的家国之情,两头为难。”

    赵弗边听赵峪说话,边大块夹肉,等他说完了再慢悠悠地开口道:“等单于真派我去的时候再说吧。你快吃啊,再不吃,苏儿就快把你的那份也吃了。”

    “爹,我觉得,我们的灭族之仇,不能就这么算了。石炳杨就只是一把屠刀,我们真正的仇人是拿着这把屠刀的人。”

    赵墨苏使劲嚼着肉,再将肉食咽下去,终于腾空了嘴,然后接话道:“我们的仇人就是那个皇帝李坚,那我们要怎样报仇呢?是不是哥哥你要再去一次咸阳……”

    “行了,你闭嘴,你还这么小。这种事,你懂什么?”赵峪很不耐烦地打断了妹妹的话。

    赵墨苏又急又气:“什么叫我还这么小,这种事我不懂?你实在太过分了。”

    “好了好了,多大点儿事,吵什么吵?赶紧吃饭。”赵弗呵斥住正要和赵墨苏回嘴的赵峪,遏制了这场即将爆发的争吵。

    赵峪心疼妹妹赵墨苏,不想让她参与进这般尔虞我诈的斗争中来。赵峪得知了父亲降敌的前因后果后,一直在思考着该如何回击那位只手遮天而胡作非为的丞相王隆世,慢慢地,他似乎酝酿出了一个利用他山之石而攻玉的计谋。

    好男儿,当顶天立地,外可征战沙场,为国家建功立业;内可封妻荫子,为家人遮风挡雨。

    赵峪曾矗立在那片幅员辽阔的中原故土上,极目远眺,只见那千古江山竟如此多娇。滚滚奔流的黄河岸边埋藏着夏商周的先祖遗迹,流传着蚩尤大战黄帝的远古神话,歌颂着周武王诛纣灭商的凤鸣岐山;崇山峻岭上的长城的一砖一瓦都是那个时代的壮怀激烈,先民们用血肉身躯生生地铸成了一道抵御外敌、守卫华夏的坚固屏障。

    试问生来便耳濡目染着悠悠绵长的华夏文化的人们,谁能不热爱那片埋葬了无数鲜活故事的土地呢?

    赵峪始终舍不下尽忠报国的家国情怀,自己练就的一身武艺,本就该挥洒在沙场之上。赵家遭遇不公的始作俑者是德不配位的丞相王隆世,赵峪既是中原人,他又凭什么要远走他乡,容这片引以为他之傲的土地任贼蠹糟蹋作践呢?赵峪既要报仇雪恨,又要重入咸阳建功立业,或许,那个利用他山之石而攻玉的计谋就是最好的出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