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追随朱棣,做大明国公 » 第二十五章 少年与燕王

第二十五章 少年与燕王

    自从房安不讲理了一次,人们看他的视线就开始了躲避,这家伙疯狗一样,还是不要得罪他的好,免得惹上了麻烦。

    李奇虽然背后大骂,反而不再敢直接欺负三兄弟了,他要成为永昌侯的义子,关键时刻,没必要与疯子计较。

    一波又一波的降众迁移回了北平府。

    补给队运来了更多的粮食,保障十余万降众生活,比起当年从南方往北方移民的待遇都要好,一切在大将军冯胜的指挥下,仿佛皆大欢喜。

    当然了,大将军冯胜也没有忘记弹劾蓝玉。

    冯胜与蓝玉的官司,已经打到了朱元璋的那里。

    朱元璋很高兴。

    冯胜的做法很合他的胃口,看看,这就叫不战而屈人之兵,用仁德道义感化对手,既然对手被自己感化,当然不能功之一溃。

    房安却越来越心烦。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做法多了去了。

    蒙古勇士与八旗勇士怎么做的?

    投降?

    当我的奴隶。

    不投降?

    屠你全家。

    人家也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人家打一仗,从上到下满载而归,各个欢喜,反观明军呢,军纪严明秋毫不犯,仿佛明军才打了败仗似的。

    “我准备向泉叔告辞,大哥与二哥要不要跟我走?”

    房安不愿意再等了。

    蓝玉被大将军看住了,汤泉回来后脸色很难看,现在向他提出,其实不是更好的时机,最好的时机是等这场官司结束,那时候汤泉会很高兴。

    不过呢,房安不想等了。

    这是个错误的时代,儒家的有些东西让他实在很膈应,他想要把这些错误的东西扫掉,可是他没有机会。

    太子不是机会。

    太子是儒家的代表。

    燕王以后也会是儒家的代表,可现在不是,包括未来几年也不是,起码燕王当了皇帝的最初几年,他与传统的儒家文人们不对付。

    “为什么这么急?”郑全没有回应三弟。

    王真犹豫了,他还是想去族叔那里找找机会,三弟虽然有才,可身份太过低微。

    见二人的态度,房安点了点头。

    “大哥跟着永昌侯学本事,二哥去找自己的机会,我也想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大家各自成长,他日必有相见之时,到时候我们三兄弟一起出头。”

    “好,俺等着那一天。”郑全难过的说道。

    王真眼眶通红,嘴角动了动,最后还是没有改变主意。

    房安不再犹豫,找到了汤泉。

    汤泉冷着脸。

    大将军弹劾永昌侯,说永昌侯鲁莽行事,差点坏了大事,要求圣人降罪永昌侯,他没有心情理会少年们,更别提是被自己亲手淘汰的少年。

    “本来嘛,是我带你们出来的,毕竟好长一段时间,其实你如果不提出离开,我也不会不管你们,就算成不了永昌侯的义子,难道我这里还少了你一口饭吃?”

    汤泉本来打算直接同意,不过试着挽留一番,也算是全了这段时日来的缘分。

    房安笑了笑,“泉叔对我们不错,虽然很严厉,可也是对我们好,我跟着泉叔这段时间,学到了不少的东西,泉叔对我有恩的。”

    还不错,懂得感恩。

    汤泉内心愉悦了些,也有了耐心,“你留下来吧,别走了,今日的事情我就当不知道。”

    房安摇了摇头,“泉叔是好人,可是小子已经决定回家了。”

    汤泉见到少年冥顽不灵,也不再搭理,打发了少年离去。

    离开后,房安内心轻松,向二位义兄最后道别。

    “大将军虽然与永昌侯不合,可是永昌侯背后是太子,大哥不用忧虑,一切安心等待即可。”交代完了郑全,房安最不放心的是二哥。

    “你放心,我没事,倒是你,你真的准备回孤儿院?”王真一脸轻松,他已经与族叔联系上了,三弟向泉叔告辞,泉叔没有拒绝,王真也打算这两天找个机会。

    房安拍了拍王真的肩膀,“保重。”

    “保重。”

    郑全双臂伸开,拥住了两位义弟。

    长城外,古道边。

    辽长城下。

    一个少年孤零零的,包袱里只有大哥与二哥送他的烧饼,可谓是一无所有。

    看上去在辽东的这段时间什么也没有得到,可是又仿佛得到了不少的东西,少年没有马,一步一步走在去往自己目的地。

    -----------------

    北平城。

    燕王府。

    所有的藩王府修建的一样,王府前门后是端礼门,进门右边是六局和世子府,以及承奉司,内使歇司等衙门,左边则是社稷坛,山川坛,还有马房库房等。

    过了端礼门后是承运门,进了承运门就是承运殿。

    承运殿平台后的东阁房里,光滑的大理石地面上,有几人坐在里面,坐在最上方的人二十七八岁,身穿红色常服,腰间束着玉带,头戴翼善冠,面色和善,让人感觉和睦。

    “虽然今日是第一次见金先生,可大师却已经提过多次金先生大名,本王如雷灌耳,今日一见,始知闻名不如见面。”

    二十七八岁的藩王,看不到半丝嚣张跋扈的影子。

    来之前路上的担忧与彷徨,一下子消失,金忠坐着半个屁股,脸上满是感动,燕王是什么身份,自己是什么身份,可燕王却能如此礼遇自己,金忠内心没有了犹豫。

    “在下本山野村夫,粗鄙军户,却能得燕王看重,实在是在下三生有幸。”金忠真情实意。

    朱棣认真说道:“金先生不必妄自菲薄,以地位论英雄,岂不是那袁绍,本王知道金先生的境遇,可是又何必在意呢,只有庸人才会整日把出身身份挂在嘴边,因为庸人没有才,本王不同,唯才是举,金先生请放心,王府虽然小,绝不会冷落先生。”

    三国演义的话本早已经流传开来,看过的人不少。

    金忠感动的热泪盈眶,对燕王的知遇之恩,实在是无以言表。

    老和尚笑眯眯的,他就是喜欢燕王,燕王有何不同?燕王能拉拢人心啊,三言两语就能让人忍不住亲近,这本事可厉害了。

    “宋国公与永昌侯的官司,闹到了御前,金先生还是认为永昌侯能赢?”朱棣不愿意看到金忠落泪,虽然显得自己本事,所以拉转了话题。

    套路永远是套路,真诚才是必杀技。

    聪明人不傻。

    金忠感觉到了燕王是真体贴人,而不是学些皮毛流于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