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行道旅 » 第十五章再遇小乞丐

第十五章再遇小乞丐

    翌日清晨,王平福踏上了返回青林镇的路上,全程只有他一人,林迹虚没有陪他回去,美名其曰锻炼他的胆量,若这点都做不到,何谈两月后游历大玄。

    王平福拿着紫色木牌找到了李记商会,管事的一瞧他拿着最尊贵的天字一号牌,赶紧安排他上了最近的船,时不时还在讨好他。别看王平福穿着朴素的衣裳,可管事的是认牌不认人,能拿出天字一号牌的人能是普通的人吗,有些人就喜欢故作低调。

    上了客船,王平福理所当然的进入了最好的天字一号房,他没有来时的那么惊讶好奇,这些瞧过了一遍也就没那么新奇的了,况且他昨晚一天在京城瞧见了不少的神奇事物,眼界开阔了不少。

    厢房内有不少大儒所筑之书,用于打发时光正好,王平福本身也是爱看书之人,端坐于厢房内看书,他竟意识不到时间的流逝,等有人敲门,才知道船只已经到了岸。

    刚下了渡口,也不免有人过来巴结他。对此,王平福也没有过多说什么,就像林迹虚说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有人的地方就有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出了渡口,王平福才意识到他昨天要给老更夫寄点钱财过去,上个月的一直留到这个月初一起寄过去,刚好过个小半年,顺便多寄些钱财给老更夫。他走向了青林镇最大的钱铺,财源大钱铺。王平福对这个钱铺比较信任,店大信誉好,关键不会私自回扣你寄的钱财,若是其他的钱铺,说是寄中取二成,但实际就有个三四成,到手的也没多少。

    进入财源大钱铺,王平福如同往常一样,写收钱人姓名、地址、出生年月,收钱人的画像连同一起寄过去,防止怕有人冒领。收钱人不是老更夫,而是白府的中年管家,王平福也是考虑到老更夫一个人领钱很容易被人盯上,他的年纪也大了,怎能挡得了那些泼皮无赖,所以王平福托林迹虚帮个忙,找到了那个白府的中年管家,有林迹虚打过招呼,想必他也不会中饱私囊。

    这回,王平福他共寄了三两银子回去,是上个月初与这个月初发的工钱,四两白银,他取其四分之三寄给老更夫,这个世界上就他这么一个“亲人”值得他关心。至于林迹虚和白玄他们,王平福心里也清楚他们不会无缘无故对他好,他能做的只是报答他们的恩情,剩下的便做好他自己罢了。

    街道上的人们经历了小半年的狂欢,第二日又开始重开旧业,做着自己的事情,瞧着人们脸上洋溢着的幸福,可以看出他们昨日的喜悦还未褪去。

    王平福刚走过一个胡同,听到里面有殴打与辱骂的声音响起,走近一瞧,一个小乞丐被一群人围着,正倒在地上浑身颤抖着。

    其中一个人骂道:“你个小兔崽子,钱到底藏在哪,还不快点说出来,免受皮肉之苦。”

    “我没有钱,又能藏在哪?”那个倒在地的小乞丐咬牙切齿的回道,嘴角还留着血丝。

    “你个没爹娘的小畜生,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那日我明明瞧见你拿着一个布袋鬼鬼祟祟的进了一座破屋里,等我进去看时你人却不见了,敢跟你刀哥耍小聪明,真是找死,今儿个被我这些兄弟堵住,你要不说出个一二来,明年的今天就是你的祭日!”领头的刀疤男子恶狠狠的威胁道。

    说起这个刀疤男,是这青林镇里有名的一个泼皮无赖,专门带领一群小弟们敲诈勒索这些无依无靠的乞丐们,被他们盯上的东西,无一例外被他们吞进自己的口袋里,至于乞丐的死活,又有谁会去理会,哪年没死过乞丐。上头最多为了表面功夫,将尸体抛去乱葬岗,一个意外身亡就结了案,这也助长了这群人的嚣张气焰。

    见到这个小乞丐一直只言片语,说不出有用的东西,刀疤男的耐心已经被耗尽。他一个眼神,手下小弟意会,从怀了掏出一把有些年头的匕首,没办法,大玄对这些刀剑管的很严,尤其是在靠近京城的四镇,私藏刀剑可能会面临半年的牢狱之灾,并会处五两银子的罚款。能弄到一把匕首也是不易,尽管用了一些年头,不说能削铁如泥,砍个人到没问题。

    眼见小乞丐面临生命危险,王平福这还能忍,他可不会蠢到大喊:“天子脚下,岂能行凶!”。莫影曾与他说过,对付这些亡命之徒,不要用那些他们弃之如履的东西去震慑他们,那不会威慑这群无法无天之徒,只会让他们更加凶狠。

    那时,王平福捡起地上的小石子,“咻”的一声,直击那个拿着匕首的矮小男子的小腿。

    只听那个矮小男子“啊”的一声就跪倒在地,捂着小腿,一汩汩鲜血顿时流出。

    “谁!”刀疤男子四处观望,大声喝道。看到站在胡同口的王平福,手拿着小石子,正盯着他们看。刀疤男哪能不知道正是这个一身朴素衣装的瘦弱的少年干的,他头脑一转便知道这只是一个想见义勇为的楞头青年,而且很大可能没啥大背景,于是怒骂道:“臭小子,想死,成全你!”

    没有多说废话,手下弟兄有些拿出怀中的匕首,有些紧握着手中的棍棒冲了上去,共有十一个人,这对付一般的少年,那是措措有余。从刚才的行为来看,这个少年有些武功,但他才多少岁,不过十三四岁,一看又是平民子弟,靠偷袭才成功击中一人,他们这十一人堆都能堆死他。可他们不晓得的是,王平福可不是平常少年,他这半年来已经将武谱三式完全掌握,江湖武道流高手算不上,江湖武功流小高手还是有的,不是这些烂鱼臭虾可比的。

    他们的动作在王平福眼里不算快,很是轻易便躲开,一拳下去,其中一个人被打飞几米远,就倒地不起,陷入昏迷。

    那些泼皮们没给他逐个击破的机会,一窝蜂地围上来,不给他反应的机会,毫无技巧的就拿着匕首棍棒往他身上招呼过去。

    王平福双腿一曲,一个蹬地跳了两丈高,从天而降一个飞踢,一人一脚被踢飞,那些泼皮哪能反应过来皆是被踢的四处飞去,为首的刀疤男见状情况不妙,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拔腿就往反方向跑。王平福怎么会让他跑掉,脚一勾一踢,就将地上的石子踢向那个刀疤男,击中他的脑后,使他身体前倾,脑门重重砸在地面,爬在地上一动不动,到是没死,陷入了昏迷中,不过就算是醒来也跟个植物人差不多,王平福不会杀人,不然刚才飞去的就不是石子,而是地上的匕首。但不代表着他会轻易放过他,王平福要让他后半辈子活在痛苦之中。对王平福而言,他不会轻易杀生,也不会有毫无底线的仁慈之举,该狠时就狠。

    做完这一切,王平福走到小乞丐的身边,将他扶起,并用口袋里随身携带的丝绢为他擦了擦嘴角的血迹。

    这小乞丐其实王平福在胡同口便一眼看出,这是几个月前救下的那个小男孩,要说是平常的人好心救了一人又被那人偷了东西,心里没有恨得牙牙痒,那是不可能的。可王平福不是那样的人,他知道小乞丐日子过得不好,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不然那天也不会饿倒在他家的门口。王平福的父亲嘴里经常挂着那句“好心是有好报的,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而已”,这也潜移默化的感染着他,又碰巧那日在山中遇见了仙人,更加让他坚定了这一点,他这么做无非是想多积着善因,让在天上的父母能得到个好的善果。

    “啊呸~”

    小乞丐嘴里一口血痰吐出,他没有感谢王平福,而是恶狠狠的盯着他说道:“你吃饱撑的,干嘛要救我,让他们捅死我算了,反正这个世界根本不值得让人留恋!!!”

    看着他那激动的神情,王平福没有大骂他恩将仇报也没有丢下他不管不顾,而是温声说道:“我看出了你眼中的不舍,也在你身上看到了我曾经的身影。你和我一样,曾经的我也对这个世界很失望,对这个世界没有一丝留念,但世界没有完全放弃我,在我最绝望的时候,给了我一丝活下去的希望,一个我最亲近的人帮我走出了那悲戚的岁月。所以你也不要对这个世界失望,在你最绝望的时候,世界也给了你一丝希望,活下去的希望,不是吗?”

    “嘁!你不要在那装什么好人,你们这种人最喜欢在那说什么大道理,人前一套背后一套,我见过太多了。”

    “让开!我自己会走,如果不爽,你这么厉害,现在就可以让我永远都闭嘴,不然就别管我,让我走。”小乞丐神情激动地叫道。

    王平福听到小乞丐地叫喊,他无动于衷,没有任何言语,默默地放开了他的手臂。

    小乞丐从那些泼皮身上扒了些钱财,又顺走了一把匕首,一瘸一拐的向胡同深处走去。

    看着他一瘸一拐的样子,王平福有些不放心他悄悄地跟着他,怕他倒在路上。也许有人会说王平福他过于善良,被小乞丐三番两次的打击辱骂,仍然还是愿意帮助这个小乞丐。谁知道呢,他只是内心毫无缘故的想救下这个小乞丐,就如同老更夫义无反顾地“救下”曾经的他一样。

    当王平福到青林镇时已经过了半天时间,之后又寄了些钱财给老更夫,现在已是下午时刻。

    一路跟着小乞丐走去,尽管他走的很慢,但还是很小心仔细,东走西饶,他中途还将那些从泼皮身上扒下来的钱财花了些,买了一只婴儿脑袋大小的烧鸡和几张炊饼,他小心翼翼的拿着那个用油纸包着的烧鸡,怀了放了几张炊饼,生怕掉在地上。这一路上花了些许时间,天色也暗淡无光,小乞丐见人少就溜进了一天小巷子里,一溜烟钻入一个破房内。

    跟在小乞丐身后的王平福看着周围的环境,他记得这是青林镇边缘的边缘地带,是一片无人地带,听说这里有不干净的东西,那些乞丐们比较迷信宁愿住在街头小巷里,也不太愿意住在这,听说这里有好几个住在这的乞丐消失的无形无踪,上头的大人物对这边缘地带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就一直保留了下来。

    进入了破房内,王平福无声无息的跳到屋上的粱上,除了这个破屋有些漏雨,四面漏风,粱脊还是比较耐用的,能够撑着这间屋子不倒。

    屋内的一个缺一角用石头垫着的开裂木桌上,一支只剩一点的蜡烛正点燃着,还好烛光不亮,勉强能够照亮周围三四米,不然站在屋脊的王平福还是比较明显的。

    下方一个小女孩一个小男孩正围着木桌,那个开裂的木桌上正放着之前买的一只烧鸡与三张炊饼,小乞丐则站在木桌的上位。

    小乞丐小声咳嗽了一声,故作高深的说道:“今天曹阳哥哥运气不错,讨了些钱,就给你们买了只烧鸡给你们打打牙祭。来,你们都分了吃吧,曹阳哥哥我呀,在路上已经买了一小半只烧鸡吃过了,这是特意留给你们的。”

    其中一个四岁小女孩稚嫩的细声说道:“曹阳哥哥,真的吗,你不是骗我们的吧,特意留个我们吃的吧。”

    另一个五岁小男孩故作大人似的说道:“是呀,曹阳哥哥,你别看我们小,我们可聪明着呢。”

    “哎呀,怎么会呢,曹阳哥哥什么时候骗过你们呀,你能就放心吃吧,曹阳哥哥早就吃过了,再吃点炊饼就饱的很呢,快吃吧,小衣,小石。”小乞丐很是揉了揉他们的脑袋认真地说道,

    “哦,那我们就不客气了。”两人异口同声道。

    他们二人终究还只是个孩童,也不会思考太多,看到小乞丐认真的神色,便深信不疑。

    三人有说有笑的吃着这为数不多的“丰盛”的晚餐。躲在粱上的王平福看着这一幕,心里有种难以言喻的感觉。原来,他眼中的不舍是舍不得这两个孩子……

    夜色正式降临,他们三人吃完后也吹灭了蜡烛,躺在茅草铺的地上,还好今值初夏,天也不太冷,他们三人无需像往常冬春之际报团取暖。

    微风穿过漏风的窗户,为他们带来些许清凉。

    三人抬头透过屋顶的窟窿看着天上的繁星,小女孩伸着小手,指向天上的星星,小声数道:“一颗,两颗,三颗,四颗,五颗,八颗,九颗,十颗。”

    “不对,不对,小衣你数错了,应该是一颗,两颗,三颗,四颗,五颗,六颗,八颗,十颗。”小男孩打断小女孩的数数,纠正他说道。

    小女孩听到小男孩的纠错,小眉毛皱着说道:“诶,曹阳哥哥,你说是我数的对,还是小石哥哥数的对呀。”

    小乞丐哈哈大笑道:“你们都是对的,只是有些小问题。小衣少了六、七,小石少了七、九,若是你们加上这些就更对了。”

    “哦,曹阳哥哥,小衣再数一遍给你听。一颗,两颗,三颗,四颗……”

    数着数着三人慢慢在漫天繁星的“怀抱”中入眠。

    等他们入睡,躲在粱脊暗处的王平福从粱上轻轻跃下,从口袋里掏出三十文放于木桌上,打量了夜色一番,他又看着熟睡的三人,悄无声息地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