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夫君和奴家 » 第十二章 论教育

第十二章 论教育

    帝都6月的公园,晚上6、7点钟,天已经黑了。温度不是太热。一切都刚刚好。如果人也是好好的,那生活应该是幸福惬意的。

    然而跟苏泽雪在一起,我的心却总是提着的,放不下来。

    因为不知道她什么时候因为什么事儿就炸毛了。

    双相的人是情绪不稳定的,阴晴不定,无法预测。

    跟她在一起,是那种时刻准备着要出事儿,提心吊胆的感觉。

    苏泽雪牵着我的手臂,走在公园路灯下的石径上。偶尔往来会有几个人经过,大家互不干涉。

    我们来到了当初第一次约会的地方,那片桃花林。回忆起来,3月21日,桃花开的正好,她站在桃花丛中,灿然微笑,人面桃花相映,美丽婉约胜过了周遭的春天。

    那天,她首次来到我的住处,穿上了我此前定做的粉色汉服,在阳台外唱跳:“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怎么爱你都不嫌多……”

    她又拉住我,偏要给我也换上一套大红汉服,说要扮上一对儿姐妹花,去压马路。

    那时候的我还很拘束,没敢答应,只是后来才如她所愿,并习以为常。

    这天晚上,桃花树下。

    “官人,奴家想要你发誓。”苏泽雪忽然在耳边吹气如兰道。

    “发什么誓?”

    “发誓永远都不抛弃奴家,可好?”

    “好。”

    “如果官人哪天变心的话,就要接受上天的惩罚。”

    “嗯。我发誓,永远都不会抛弃娘子,如有违反,甘愿受五雷轰顶。”虽然觉得幼稚,但我还是如她所愿发了誓。

    轮到她了。

    “奴奴也发誓,此生此世,生生世世,都甘愿做官人的奴家,永不变心,若有违反,天诛地灭。”

    “不必发此毒誓,我可不想你有个三长两短。”

    “官人,奴奴想要一个孩子了。可以吗?”

    “现在吗?”

    “嗯。”

    “好。”

    “官人可知,奴奴为何要给官人生一个宝宝吗?”

    “不知道,娘子请说。”

    “因为奴奴深信,咱们的孩子一定会兼具你的聪明和我的美貌。”

    “娘子很为自己的容颜自负嘛。”

    “不,奴奴是为官人的智商自负。”

    “那话要说回来,如果真的有了娃娃,孩子的教育可要听官人的。”

    “官人想怎样教育孩子?”

    “我想从你我两个人成长路上汲取教训,千万不能让孩子再走一样的弯路了。”

    “这话怎么说?”

    “你我的切身经历说明,我们所受的这种教育,毋宁说是一种毒害。你我的双相,多半就是拜这所谓的教育所赐。”

    如果可能,我不会让孩子进天朝这种典型的普鲁士体制的学校。我说。

    要进也是爱因斯坦曾经就读的那种瑞士式的学校,那里的课堂更民主和自由,而非老师一言堂式的灌输,本质上是身体禁锢,更是思想禁锢。

    真正的教育,不会仅仅灌输死板的知识,而是授人以渔,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做研究的方法。那是一种启发式教学,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学校出来,就成了真正学会了游泳的弄潮儿。

    我会尽量让孩子保持怀疑力、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尽量不做扼杀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事,努力让孩子从学习中获得快乐,永远保持学习的内驱力。

    八岁之前,我不会给孩子灌输任何诗词和计算,也不会让做任何美术、音乐、体育等方面的专业培训,我认为这些行为纯粹是花钱买罪受。

    就让ta在户外玩泥巴就挺好,自发的认识昆虫、牲口、树木、花草、粮食,体验和享受蓝天白云、小桥流水。因为一个自然淳朴、快乐丰盈的童年,比一切矫揉造作之物更有价值。

    我不会逼着ta读古书、念英语,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宁愿ta能从中自得其乐,能靠看英剧美剧和英美电影获得的语感,比教科书和课堂上老师们蹩脚的二手菜更地道美味。

    ta如果有那个天分,我希望ta可以读到博士,不管是文是理,最好是文理兼修,向人类想象力和理性能力最极致的高峰冲击,能为人类留下哪怕一点点创造和进步就足够了。

    我会尽我所能的为ta营造一个公平正义睿智的环境,无论精神上还是物质上,让ta都不至于因短缺而自卑,让ta全面自由的发展自我,发现自己,享受生命的美好,拒绝一切暴力和奴役。

    与此同时,我也不会为ta包办一切,到了溺爱的地步,要让ta明白一切好东西都来之不易且转瞬即逝,懂得珍惜并争取美好之物。

    我认为,真正智慧的父母,绝不给子孙后代留下挥霍不尽的金钱。只有身居低位,而又永不言弃奋勇拼搏的精神品质,才是真正让人可以生生不息的财富。

    我不会把ta当成我自己养老的工具,或者成为我自己自我实现的工具,而是让ta自由的做自己。

    我会让ta从小就认识到,学习不是为了把别人比下去,不是为了赢得万众瞩目的荣誉,更不是为了飞黄腾达做人上人的敲门砖,那是把自己当成了追求成功的手段。ta的幸福,全人类的福祉,才是学习的目的,ta本身就是目的。“你不是为了任何一切而存在,一切都是为了你而存在。你是你的世界当之无愧独一无二的主角。好好享受自己的人生,让它精彩绚烂,美妙绝伦。只要能按照自己内心的道德律度过每一天,就不是虚度年华。不要活在别人的眼光和评价中,不要被庸常的俗世所异化,做好自己就行了。”

    “官人说的是很好。可是,你不怕这样会把孩子的前途耽误了吗?将来长大了不能适应社会怎么办?不能养活自己怎么办?”

    “放心,吉人自有天相。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牛人都是自学成才。学校本就不是必须的。”

    “官人对当前的教育模式颇多微词啊!”

    是的,当前教育的问题在于它可能根本没有在做教育。无论是当下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与其说是在教育,毋宁说是在祸害。

    光靠刷题和知识灌输,不讲教育规律和思维方式方法,很难称得上是一种好的教育。

    这种教育下,孩子难以形成健全的有生命力的人格,而是未成年先衰老,很可能丧失了对真理的好奇心和进取心,变成唯唯诺诺精致利己的平庸之辈。

    这种教育不会教给你认识世界的真相。

    因为不会教给你起码的谋生能力。

    因为不会教给你合格的思维方式。

    因为它不把人当人,把人当工具,当红利,当螺丝钉,唯独不把人当人。

    如果在某种教育体制下浸淫个十多年,以极其优秀的成绩毕业,从智商测试的角度在这个教育体系里万中选一,但是走上社会时却是百无一用。那么你就有足够的理由反思所受的这种教育,是否真的是教育,或许毋宁说是毒害。

    其实,确切的说,你所受的这场漫长洗礼,也许的确就是一场长达十数年的中毒,而如果想要真正明明白白的活好这一生,你也需要花费同样长的时间去解毒。也许需要更长时间,乃至终生。

    我说的其实不是你,而是我自己。

    我自幼胸怀壮志,立志改天换地,扫清愚蠢,荡清寰宇,为了人类未来,不惜奋斗终生。

    这是何等的伟大。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我时时不免为我自己感激涕零。

    然而且慢,一味的自我感动如何不会沦为全天下的笑柄?

    蓦然回首,我发现我的的确确成了一个全世界眼里的笑柄。

    放眼望去,几乎所有人都在蝇营狗苟,精致利己,成为人上人,上岸上车,生怕被时代抛弃。

    拜教科书所赐,好像只有我,在忧国忧民,寻根究底。真理正义,虽千万人吾往矣。

    思索宇宙人生,解析社会纲常,剖析人性人心,解剖自己的良心和智慧。我所做的,不外乎如此,也只愿做这些。其他的,没有意义。

    然而我知道,我这么活着本身才没有意义。我又不是卡夫卡,不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不是尼采,我这么做的再好,也无法成为一颗璀璨的星辰。因为我们这片土地,只生野草,不生乔木。

    只生野草,不长乔木,这话出自鲁迅的散文集《野草》题词。

    鲁迅是我们这片土地上不知多少年才能出的一个智者,呼喊着要打破这铁屋子,结果也只能是失败。黑暗啊,哪里来的魔力,如此深不可测,破无可破。

    到底是为什么?是什么蒙蔽了黑色的双眼,让黑色铁幕遮蔽星辰和阳光。只为了蜗牛角上的蝇头小利,蟹爪横飞,窝缠致死。

    多只螃蟹放在一个篓子里的时候,是不需要盖盖子的,因为每一个想要爬出来的螃蟹,都会被其他的抓回去。

    只有功利主义和优胜劣汰思维的所谓教育,就是这样的一个大螃蟹篓子。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些,只能从家庭教育开始,一点一滴的改变,只能是靠将来的孩子们。

    有怎样的教育,才有怎样的国民。有怎样的国民,才有怎样的未来。

    时至今日,我们的文明仍欠缺一场人文主义的启蒙,需要补上人本主义这门课,需要学会把每个人当人,而不是把人当工具,当红利,当被消费的对象。

    “奴家知道了,官人自幼胸怀壮志,至今仍然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奴家能常伴官人左右,确实是奴家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