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流沙河随想 » 34

34

    张瑞枝的母亲在东屋喊道:“饭熟了,吃饭吧!”

    张瑞枝便领了刘大河到东屋吃饭。

    东屋结构和西屋结构基本相似,只不过多出了炉灶和厨柜。

    炕上已摆上了炕桌,桌上摆了两个凉盘,几盘炒菜,一瓶白酒,三个酒盅。

    张守义招呼刘大河快上炕,刘大河脱了鞋,坐在西首炕桌边。

    张瑞枝坐在东首炕桌边。

    张守义倒了三盅酒,劝刘大河父子边吃边喝。

    刘大河是首次在女方家吃饭,心中不免有些局促,应点着吃些东西,酒很少喝。

    男女主人劝了几回,只好作罢。

    饭后,张守义对刘大河父亲说:“先让两个孩子拿拿主意。

    明天碰了头,再见话。”

    把父子俩又让到沙发上喝茶、抽烟。

    坐了会儿,刘大河父亲告辞道:“还得到镇上买些东西,这就走了。”

    张守义和他女人、瑞枝把父子二人送出大门,父子二人骑车到镇上去了。

    路上,父亲征询刘大河的意见,刘大河说:“感觉还可以。”

    第二天,中午开饭时分,张守义与刘大河父亲碰了头。

    张守义问:“你家孩子是个什么意见?”

    刘大河父亲已经明白了几分,说道:“孩子说处处再说。”

    张守义说:“我家女子也是这么个想法,那就先让他们处着,处熟了再说下一步。”

    两人相视一笑,相互点了点头。

    张守义临走又交待:砖窰上男人多,女人少。

    人多嘴杂,也没个好话。

    让大河有空便去村里找瑞枝,并告诉了瑞枝做地毯的地点。

    说完,各自走开。

    这里的天很少下雨,因此很少歇雨工。

    中午时间短,晚上去找又不合适。

    对刘大河来说,要想和瑞枝约会,只有停电歇工和机器检修这两种机会。

    砖窑的机器很少检修,即便检修,往往也是在冬末春初。

    可自从相亲之后,刘大河渴望早点再次见到瑞枝。

    于是,他盼望快点停电,越快越好。

    只要有准备,机会总会有的。

    十几天后,砖窑真的停电了。

    当绝大多数工友都在咒骂电管局时,刘大河却在私下窃喜。

    他收拾一番,借了自行车,便去找瑞枝。

    按照瑞枝父亲预留的地址,只问了一个人,就找到了瑞枝做地毯的作坊。

    进到屋中,发现有两个人正在做地毯,其中一个就是瑞枝,另一个是位二十八、九岁的年轻媳妇。

    梁上挂着一联毯子,每人各做一面。

    各色毛线整齐有序地挂在架子上,地上满是剪下的毛屑。

    见有人进来,两人不约而同地抬起了头。

    “咦,你怎么来了?”

    瑞枝问道。

    “今天窑上停电,歇工了,我来看看你。”

    刘大河说道。

    “到外面去吧,屋里到处都是毛,一粘一身。”

    瑞枝边说,边站起身,拿笤帚扫身上粘着的毛屑,边往外走。

    虽已扫过一遍,工服上还是有些毛丝。

    到了院里,瑞枝说:“先回我家换身衣裳。”

    刘大河就带了瑞枝往她家而去。

    偶尔路过的村民,会瞟上刘大河几眼。

    到了瑞枝家,瑞枝妈也在。

    瑞枝妈就招呼刘大河入座,然后彻茶,找烟。

    瑞枝去西屋换衣裳。

    换好衣服后,瑞枝同她妈说要出去走走。

    刘大河说道:“伯母,我们要去镇上转转,中午可能赶不回来,就别给我们做饭了。”

    两人骑了自行车,便往镇上去了。

    边骑边聊,没用两小时,便到了镇上。

    说是镇,实际上也就是个稍大点的村子,总共一条一千多米长的街道。

    两人推了自行车从东头转到西头,没用三十分钟。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镇政府、镇法庭、治安所、工商所、财税所、土地所、交管队、邮电所、镇中学、镇小学应有尽有。

    也有一些店铺,烟酒糖茶,服装鞋帽、五金交电、土产日杂等也还齐全。

    也有五、六家小饭馆。

    时间尚早,刘大河建议索兴再往西走走。

    刘大河渴望见到瑞枝,但又羞于说出口。

    其实,瑞枝心里也是这样想的。

    双方相了几次亲,唯独这次,有了放电似的感觉。

    双方见不上面,都渴望早点见到对方。

    也许,他们真是上天安排的一对儿。

    常言道:“千里姻缘一线牵”,而这个牵线的却是瑞枝的父亲。

    是啊!

    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遇到一个合适的人,在许多人看来,是多么的不易,可无数个偶然,却往往能凑出一个必然。

    两人有一句无一句地谈些家常,也说些奇闻逸事。

    走出二、三里,瑞枝说回去吧。

    两人便顺着来路返回。

    返回街上时,也快中午了。

    刘大河主张上饭馆,瑞枝也没反对。

    在一起的机会来之不易,时间却又是那么的短促,吃个饭,无形之中又延长这段美好的时光。

    刘大河点了两个凉菜、两个炒菜,又要了瓶小包装白酒和一瓶饮料。

    告诉服务员,走时再带一份过油肉、两个馒头。

    瑞枝问干什么,刘大河说:“给你妈带回去。”

    瑞枝说:“不用了,我妈肯定吃过了。”

    刘大河说:“家里只有伯母一人,说不定没有做饭,随便吃了些。

    带回去,热热吃,也还行。”

    瑞枝也就没再说什么,可心里暖暖的,对刘大河的情意又多加了几分。

    吃过饭,结了账,带了炒好的菜和馒头,两人走出了饭馆。

    再没个转的地方了,两人便骑车返回。

    快到瑞枝家门口时,刘大河停了下来,说:“我就不进去了。”

    顿了顿又说道:“我想常来看你,只是中午时间短,晚上又不方便。”

    瑞枝想了想,说:“这样,每个周五,吃过午饭后,我骑车去你们砖窑北面的沙梁,你到沙梁就行了。

    我的时间比你充裕些。”

    刘大河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说了声:“好。”

    挥挥左手,骑车离去。

    当他将要转弯时,回头望去,瑞枝还在大门口驻足远眺,刘大河又挥挥了手,瑞枝也挥了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