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流沙河随想 » 145

145

    接下来的事情便是拿地。

    叶原在市城建局待了十多年,又担任着规划科的科长,他所拥有的政府机构的人脉是刘大河、沙浩然万不能比的。

    为了拿地的事,他请市国土资源局、市土地收储中心、市国资委的有关领导们坐了一回。

    酒桌上,他提出了买块地的想法。

    国资委的梁主任告诉他:“国资委手上有块地,是原灯泡厂的厂区。

    灯泡厂倒闭后,厂区便归在国资委名下。

    有一万多平米,售价和你能拿出的钱差不多。

    你要是有意项,明天便过来一趟。”

    叶原说道:“当然有意项了。”

    第二天,叶原开车拉了母亲去看那块地。

    整个地块东西长二百余米,南北宽约几十米。

    七栋破败的厂房分布其间。

    厂区的南墙外是一所学校,学校西北端是一栋二层小楼,黑压压地挡在了灯泡厂的院墙之前。

    厂区的路西是一处菜市场,厂区的北边是一所区医院。

    总体而言,这块地皮甚为理想。

    目前,这块地皮的所有权在国资委的手中,权属明确,不存在纠纷,办起手续来也很方便。

    附近又有学校、医院、菜市场,方便人们上学、就医、买菜。

    将来建成的小区确实是个宜居之地,售价肯定也低不了。

    南北间距较大,正好能盖两排楼房,所买土地也不存在浪费。

    美中不足的是学校西北端的那栋二层小楼,将来肯定是要影响南栋部分楼层的采光。

    母亲建议道:“将来,在南边建两栋楼房,采光受影响的地段上建一栋,不受影响的建上另一栋。

    售楼时,采光受影响的一、二楼卖得稍微便宜一些,也就都有了。”

    叶原觉得母亲的建议很是中肯。

    看过地后,母子俩商量了一番,两人一致认为,只要地块的价钱合适,肯定能挣到钱。

    下午,母子俩便去找国资委的梁主任,谈买地皮的事。

    见叶原母子进了办公室,梁主任问道:“叶科长,看过地了吗,感觉如何?”

    叶原道:“看过了,就是学校西北端那栋二层楼房,将来肯定是要影响采光的。

    梁主任说道:“那没办法。

    总不能你要建楼,便让学校把房拆了吧?

    况且,我真还没那个权利。”

    叶原说道:“我也就是那么一说。梁主任准备怎么卖?”

    梁主任说道:“本来是要拍卖的。

    既然是你来买,也就不走那个程序了。

    原打算起拍价五百万,你来买,就刨去二十万。”

    叶原说道:“梁主任,兄弟是头回做这种产业,水深水浅浑然不知。

    除了你这块儿,国土局那边还有个大头呢。”

    梁主任说:“既然你都这么说了,再给你少上二十万,我也好向上面交待。

    再少了,怕是交不了差。”

    叶原说:“那就要多谢老兄了,就按你说的办。”

    梁主任叫来办公室主任,让他陪母子俩人去办手续。

    次日上午,母子俩又去找国土局的冯科长,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的手续。

    进到冯科长的办公室,冯科长说道:“叶兄,你也知道,兄弟是想给你减免一些,可咱们这里是按平米来收费的,实在是有心无力。”

    叶原说道:“有这份心便行了,就按你们的规矩去办吧。”

    冯科长根据国资委提供的相关数据,核算之后,填写好了收据。

    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五百一十二万。

    叶原向冯科长道过别,便同母亲去财务室交款。

    交过款,又办理了土地使用证。

    回去的路上,叶原对母亲说道:“妈,现在,我们便成了真正的开发商了。”

    母亲说:“什么商不重要,挣到钱才重要。”

    接下来的四证都在城建局办理,叶原也就不那么着急了。

    叶原去找刘大河、沙浩然商量建房子和卖房子的事。

    刘大河说:“既然已经办出了土地使用证,其他手续便都好办了。

    建房前,先得有图纸。

    浩然的人手比我的硬,这方面的事情,你找他去落实。

    按理说,预售证只有在房子建得差不多时才能办理。

    你在内部,估计也好办。

    至于施工,浩然负责给你建一半,我负责给你建另外一半。

    不过,咱们得提前说清楚,你的房还在构建之中,售房款便到了你的手上。

    材料款和施工款可不能拖欠。”

    叶原说:“没问题,只要能卖房,保证及时结算。”

    沙浩然说道:“就按老刘说的办。

    待会儿,我便派建筑师和构造师陪你去场地实地勘测。

    勘测完,便让他们去绘制施工图。

    施工图出来后,你带着图纸复印件去把剩下的手续办全了。

    施工的事交给我们,售楼的事还得你自己管。

    如果缺少售楼精英,先从我俩的售楼部各抽调一人过去帮你。”

    叶原与两人告别之后,便带着沙浩然派来的人,去场地勘测了。

    叶原把剩下的手续办完之后,刘大河与沙浩然抽调的施工队便进驻了工地。

    施工队先给建了座售楼部,房子边建边卖。

    没出三个月,楼房主体只建了一半,所有建成的和待建的房子已经售罄。

    叶原与母亲算了笔账,除去一切投入和税费,净赚了两千六百多万。

    母亲感慨万分:“开发商的钱的确好挣。

    要是开批发部,得耗上几百年,才能挣到这些钱。”

    叶原把借刘大河、沙浩然的四百万还给了两人,手头仍有三千多万现金。

    他又去找国资委、土地收储中心的领导们拿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