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流沙河随想 » 146

146

    只要有资金,收储中心有的是土地。

    叶原和母亲用手中的三千多万,又换了一块三万多平米的土地。

    拿到地后,他又去找刘大河与沙浩然。

    三人会面后,叶原说道:“我又拿了块地,还想用你俩的施工队。”

    沙浩然说道:“我手上的施工队年前都满负荷运转,看看老刘那边怎么样。”

    刘大河说道:“彼此,彼此,实在是抽不出人手来。

    要么明年再施工,要么联系别的施工队。

    你要是想长久做这个产业,也该组建自己的队伍了。

    施工虽然费些心,但用起来方便。

    眼瞅着就要到年底了,施工队即便组建起来,也只能施上一个月的工。

    到时候,照看工地上的各种器械和材料也比较麻烦。

    依我看,还是过完年,三月份之后再说。”

    叶原说:“这样也行。

    老沙,把你的人再派给我用用,绘好图纸,我抽空把剩下的手续办了。”

    沙浩然说道:“上次绘图,你付给人家劳务费了吗?”

    叶原说:“帮个忙也要付费?”

    沙浩然说道:“看你这话说的。

    现在是市场经济,你运作大资本,挣大钱。

    人家技术人员靠技术挣小钱。

    难道现在还有不付费的服务吗?

    你又不是用我,用了也白用。

    派人可以,一并把上回的劳务费给付了。

    人家往后再去帮忙,跑得也勤快些。”

    “付多少?”

    “他们会和你当面提的。”

    “什么时候去?”

    “就今天下午吧。”

    “在哪儿碰头?”

    “让他们跟你联系吧。”

    中午闲着没事,刘大河请叶原和沙浩然到饭店小酌一番。

    三月初的一个晚上,叶原请刘大河、沙浩然去饭店小聚。

    席间,叶原又提起了施工的事,意思还是想让刘大河、沙浩然派施工队。

    沙浩然说道:“叶科长这开发商当得真牛逼。

    买块地,打声招呼,房子便建起来了。

    一卖房子,钞票便到手了。

    老哥同你相比,真是三生有愧。”

    叶原说:“行,还是不行?

    你们不帮我,我再去想办法。

    死了张屠夫,不吃带毛猪。

    不过,你们也替我想想。

    我还得上班,我妈一个妇道人家,去领料施工队,你们说容易吗?”

    刘大河说:“还按去年的规矩,浩然同我各做一半。

    材料款和施工款要及时跟上。”

    叶原说:“这才说得像句人话。”

    三月底,叶原开发的地块也开工了。

    还如去年一般,边建边卖。

    为了快速回笼资金,叶原找了市场监督局局长,建了两栋市监局职工的集资楼。

    资金是快速回笼了,可没出两月,房价翻了一番。

    这让叶原懊悔不已,几千万白白就没了。

    他告诉母亲,售楼价格除了要翻番外,还要及时了解附近楼盘的价格动向。

    一有风吹草动,马上跟进。

    这是百年难逢的造富时机,只要心一横,嘴一狠,翻倍的金银便滚滚而来。

    另外,先卖那些不好卖的楼层,好的楼层就说已经售完了。

    为了弥补集资楼带来的损失,叶原创造了一个新名词——配套费。

    就是在交钥匙时,每套按平米再多交六到八万元。

    有些业主听说此事后,便去找叶原的母亲理论:“什么是配套费?”

    叶原母亲告诉他们:“楼房通水、通电、通暖、通气,小区院里的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安装健身器材、摄像探头,这就叫作配套费。”

    “你们为何不提前在销售合同中写明确?”

    “这还需要明确吗?

    不花钱,这些东西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你们卖房子,不能连个水电气暖都不通吧?”

    “怎么不能?

    我们卖的是房子,至于水电气暖那属于附属设施,当然要收费。

    不交配套费,就不能领钥匙。”

    “那这钥匙我们还不领了!”

    “爱领不领!

    不过,告诉你们,到期不领钥匙,每超过一个月,还要加收千分之三的滞纳金。

    也是我心善,提前告知你们一声。”

    有人说:“既然这样,我们法院见!”

    叶原母亲说道:“随便。

    你要是能让我见到国家元首,我还得由衷的感谢你一声。”

    业主们哄闹了两、三个月也没有个结果。

    见房价又在蠢蠢欲动,便赶紧把钱交了。

    免得迟则生变,又多出个什么费。

    叶原也见好便收,没有再收业主们的滞纳金。

    年底,母子俩算了笔账,除去各种费用和税款,挣了两亿多。

    叶原母亲便把表弟给贷的款全部还清了。

    叶原有了雄厚的自有资金,可土地收储中心从来都没缺过土地。

    不过,地皮的价格比过去又高出了不少。

    叶原用手中的两个多亿也只买了十多万平米的地皮。

    经过两年的开发,叶原对施工方面的事情也了解了不少。

    不好意思再去麻烦刘大河与沙浩然,便把自己开发的地块,重包给了四家建筑公司。

    为了降低建筑成本,叶原要求四家建筑公司减少地基深度,降低房间高度,减少钢筋和水泥的使用量。

    为了增加利润,不交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偷逃税款。

    售房利润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