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扶朝 » 第八章 微澜

第八章 微澜

    “夫君,你在做什么呢?”上官倩见何起云自打从封地回来后,除了和她吃饭和睡觉外,其余时间都跑到了一处院子里,整日里就在那里敲敲打打,又磨又挫的,不知道在捣鼓什么东西。

    这个院子就在铁棍道人所住的那个院子隔壁,现在已经成了他的工作室。

    “倩儿小心,这里杂乱,你不该来的,万一刮花可就不好了,来,小心,坐这里”何起云牵着她的手,小心翼翼的领着她穿过杂物,让上官倩坐在了工作台边上的椅子。

    “夫君,人家又不是小孩子,又不是玉瓷儿,那有那么娇气”

    “可你是我的小宝贝呀”

    “夫君,你怎么老说这让人难为情的话,哎呀,没羞没臊的”上官倩脸颊绯红,直呼受不了,同时也很受用。

    “宝贝,宝贝,快把衣衫脱下,……”

    “哎呀,要死了,你快别唱了”

    “小白兔,白又白,哥哥我来把你抓”

    上官倩落荒而逃,生怕慢一点就落入了魔爪,别看这里杂乱,凭她对何起云的了解,她一点都不怀疑何起云能对她做出荒唐的事,就地正法率性而为的事,他可没少做。

    对何起云来说,逗她是重要快乐源泉之一,不管何时何地他都热衷于此。

    “还是有点放不开呀,不过也好,娇滴滴的美人儿只会影响我拿挫刀的手”

    何起云正在制作一个名叫“阿基米德螺旋泵”的东西,这个东西叫扬水机,也叫螺旋输送器,发明于一千多年的埃及,直到现在也还被广泛应用在现代设备和工厂的传输系统当中。

    它最初的发明是用于将水导往高处流,便于灌溉用水,结构很简单,但做起来就是不是那么容易了,里面涉及角度和换向传动的问题,但这难不倒何起云。

    转动自然离不开轴承,所幸轴承的问题自然在改良马车的时候已经做了出来,美中不足的是润滑的问题还没得到有效的解决,花生油猪油这些用到机械里并不实用,这涉及到水就更是暴露问题了。

    何起云制作的是最简易的那种,样子就像拉长的弹簧,中间一根轴心,边缘如旋向的收边内凹的漏斗,整体长约三米,直径半米左右,外有一固定架,两边是固定中间轴心的轴承座,上端设转动盘。

    工作时就转动旋盘,通过整体转动,就可以将汲水口取到的水从低处连续带向高处,实现水往高处流。

    这放在现代,没什么技术含量,制作也没什么难度,但放在大成朝,又要钣金定型,又要金属拼连,又要锉配轴承座,又弄了个转向齿盘,一连下来也是相当考验人的。

    “有点笨重,吸水量估计有点多,不知道人力能不能带得动,算了,先将就着试试吧,阿来,阿廖,阿凯,来,把它扛到小池里”

    “官家,这根那么粗的东西是干什么的,怎么瞧着像根巨型的鸭茎”

    “什么?”

    “我看着也像”

    “真的像吗”

    “像,太像了”

    “你们真是见多识广,生活经验丰富,看东西细致入微”

    “官家,你费那么多的劲就造出这玩意,用来干什么的?”

    “等会你就知道了,让你们见识见识机械的魅力”

    水池子就在花圃里,不大,养了点鱼和莲花,也能蓄水,平时用作浇花草。

    “对,就这样,阿廖你扶着,阿凯去搬几块石头过来固定一下,阿来,等固定好你再上来”

    等固定好,何起云迫不及待的就盘了起来,有点费劲,但也转起来了,何起云的劲不输旁人,钳工佬机械佬大都拥有一双麒麟臂,能轻易的盘抱上官倩,说明其腰力和下盘也在人类的平均线上。

    “哇,出水啦”

    “就这?费那么多精力就为了瓢点水?我两下就下去瓢上来,那有那么多事”

    “水往高处流哦,你知道代表什么意义吗”

    “那又怎么样”

    “闭嘴,夏虫不可与之言冰”

    何起云带着他的扬水器回封地了,随着扬水器的广泛使用,从此改变了传统低效的灌溉规式,造福社会,人们将之称为起云螺旋泵,或是将军出水机,福及后世上千年。

    封地的改造正式开始了,对于小小的封地来说,如此大规模的改造,必须要作出在有限的封户中长期抽取劳动力的准备,只是这样一来,少了劳作的人,粮食产出就少了。

    何起云想到的解决方法就是增产,增产后就可以减少劳动力也不影响正常生活。

    怎么增加产量呢,目前最好的方向就是改旱地为水田,那块宽阔的大平地无疑就是最好的选择。

    由于扬水器只有三米,也就是说只能将水升到三米高的地方,但三米高能灌溉的地实在有限,无奈只能找个高点水位的合适位置安放扬水器,再在三米处挖坑蓄水,再一级级提高,然后引渠导水回田,扬水器上下搬来搬去有点折腾人,何起云只得又赶做了两个,一回生两回熟,有了经验再做重复做,出产快多了。

    蓄水到高处,再分流而下,看着潺潺流淌的水滋润着土地,耕了几十年旱地,一直渴望水田的老农,激动得泪流满襟,水田是农民最朴实的情怀,站在一旁的何起云也体会到耕地对农民的意义与情结。

    “我宣布,旱地所改的水田,所属不变,谁耕开的谁耕”何起云在地边随即宣布,打消了佃户的顾虑。

    佃户一听,欢呼雀跃,人人眉开眼笑。

    “但我有个要求,水田要用心去耕种,现在水田有了,可不能像旱地那样对待,要尽可能的去精耕去深耕,若是发现有人顾不上那么多田,还霸占着敷衍了事的话,我将收回多余的水田,再集中处理”

    “那是自然”众人附和道。

    “还有,用水要合理安排,不可争夺,最后,初改的新水田有个养田的过程,刚开始肥力有限收成不好,实在有困难的,可以提出,我酌情处理”

    “有没有意见”

    “没有,封主仁善,我们都听您的”佃户们都觉得,能有这样的封主是他们的福气,本来因为土司一事,何起云在封地已有了威信,再经今日,封户对他更多了认同和拥护。

    “如此甚好,即日起修水圳,筑田埂!”

    水田在何起云的安排下,分批分拢有序开发,这样下去得到来年开春,起码增添数十亩水田,等到全部开发,便是过百亩良田,比之已有的水田还要多,好日子在向他们招手,人人觉着未来可期,都充满了干劲。

    在改水田的同时,何起云让老费从新摸查户籍统计人口,整合人口资源集中劳动力,然后根据实际合同安排各项事宜。

    经排查,封地仅有二百八十七户,共计一千三百七十二人,壮丁四百余人,不查没什么,一查到实数,何起云觉得真的是太少了。

    什么封地主,说出去也不怕人说话,这充其量就是个村长,里长,最多是乡长。

    小就小点吧,就当田螺壳里做道场了,何起云全民动员,青壮留下三分之二负责耕田,这些人个个都是耕田的好手,以前都不够田给他们耕。

    青壮之外有劳动能力的一半去垒田埂,一半负责后勤,人人都动起来。

    至于在各户抽出来的三分之一青壮,则听从何起云安排。

    如此之外,分成也就是封户上交给将军府的赋税,何起云与老费商量之后,也作出了部分调整。

    以往以户为单位改为以人头和田亩结合的纳税方式,复习是复杂了点,但相信老费的能力还是可以的。

    经过一番详细的解释,比之以前更觉公平,佃户也都能接纳,毕竟抽壮丁服劳役和交赋税,去那里都是要的了。

    其中粮田耕地,分为上中下级,各级所纳的税都不同,新改的水田暂定为下品,人人都觉得占了便宜,仅比旱地也才多纳些许税。

    所抽的壮丁在有任务之外,或是农忙时节的时候,可以回各自的家参与劳作,反正也都是在封地里早晚也能干点活,相当有机动性,方便灵活就业,相当于只出半工,这壮丁虽然比朝廷抽的多,但完全是不同的性质。

    且抽去的壮丁不需要纳税外,所在家庭减少相应的赋税以作补偿。

    佃户们掐指一算,抽壮丁居然还有赚头。

    何起云将这一百多个抽出来的壮丁,再筛选了一下,只留了八十个,并且计划在这其中挑选三十人做私兵。

    如果被挑中为私兵的,除了不用纳税,进一步减少家庭赋税外,还能领俸禄,这对封户来说就更有吸引力了,毕竟有了稳定的工作,相当于入了编。

    何起云也被自己的一翻操作给折服了,就弄了三个扬水器外加调整了一下规则,这赋税算下来没少还多了点之外,平白得了八十个劳动力,其中还有三十个是亲兵。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何起云自费买来了几头牛,另外还帮佃户更新了批农具,算上打造扬水器的开支,堂堂将军府也没多少家底了。

    古代铁器不仅贵,管控也严,单就一个扬水器所用的铁耗都能打几套铠甲,三个扬水器所用不菲,何起云也都是有付出的,虽然与长远的收益相比显得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