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扶朝 » 第三十一章 蛋糕

第三十一章 蛋糕

    那位受伤极重的侍女名叫苏茉,经过这些时日的疗养,已能开口说话,但还没能起身,下床就更别说了,虽然有华长春在,毕竟伤了太重。

    “林公子,感谢你的救命之恩”

    “哎,别这么说,我也没做什么,要谢你谢华神医”

    “林公子的举手之劳,就是我活命之举,大恩大德永不敢忘”

    “不至于,不至于,我来是和你道个别的,你安心养病”

    “林公子要走了?”

    “嗯,在这也有些时日了,不打扰你休息了,后会有期”

    “不打扰”

    “要静养的,我先告辞了”

    “祝林公子旅途顺利,一身安康”

    “谢谢,走了,你好好养病”

    华璇与她爷爷比何起云还要早一天离去,听说是奉旨进京帮张宗陵看病。

    这个大成朝的中流砥柱,身体是一年比一年差了。

    雅古扎娅和丽娜巴迪两姐妹也与高欢和陆抗作了告别,四人也可以说是不打不相识了,这段无趣的时日里,天天在喂招,与高手过招,两姐妹的刀法进步极大。

    “啊,好久没驾过马车了,真舒服真过瘾”

    “可不,马车上吹的风都感觉不一样”

    云轫车行的马车,一时还没卖到这里,毕竟这里离西北那么远,而且云轫马车供不应求,现在做出来的在西北之地都还不够卖。

    坐过云轫马车的人,都不想再坐原来的马车,武、杨夫人也同样如此,所以被她俩要去了两辆,何起云也不想再买普通的马车,这里已是关内腹地,城镇也密集歇脚住店,少有露宿。

    上官倩的云轫香车造型别致有异于寻常马车,相当好认。其他的马车,车身也有云轫的醒目字样和logo,并且一起几辆,同样好认。

    超跑马车在头,几驾显眼马车在后,车队所到之处,人们就知道是诗词双绝林留青,携妻执手来了。

    失踪了这些天,爱好诗词者们甚是挂念。

    加上之前林留青沉浸练枪,再无诗词传出,世人纷纷以为他江郎才尽了。

    他不作诗词,整个文坛都松了口气。

    这次他一露面,就有人找上了,他本来已经打算绕道上京师,因此而改变了行程。

    这找上何起云的是洪州都督所派之人,说是滕王阁重建竣工,广邀天下文人墨客共聚,尤其是要请到林留青,他不到,这个盛会注定失色。

    来人都找了好几回了,何起云一行就像凭空消失了一样,保密工作做很到位。

    何起云一听是滕王阁,那立马就来兴致了,滕王阁序实在是太负盛名了,滕王是谁不重要,滕王阁也不过了一个阁,滕王阁序那就是文学像征,一座文学史上高耸的丰碑。

    而让他立马改变行程的是因为滕王阁序的作者,他太想结识一下这个传奇人物,最主要的是何起云想救他一命。

    据他所记忆的,这个传奇的作者很短命,写完这绝世雄篇之后就出意外去世了,让人惋惜了几千年。

    滕王阁序写得太过出色,何起云能只字不漏的全文背出来,他也因此免费上过滕王阁游玩,语文老师讲到这篇文章,也都会提上一嘴,所以何起云对这作者的平生,算得上熟知。

    何起云的到来,自然得到了盛情款待,只是他一来就向人打听王勃,并且在宴会上说想要结识。

    众人纷纷错愕,因为他们从未听过有这么一个人,在场也没这个人。

    “奇怪了,难不成这界面没有这一号人?想想也不出奇,这大成朝我也没听说过,这里文化又那么贫瘠,连静夜思都没有,这没个王勃,颜似也说得通”

    盛会还要两天才开,何起云与上官倩驾着云轫香车,再带着雅古扎娅、丽娜巴迪两姐妹,招摇过市四处游玩。

    忽然一个年约三十的读书人走出来想要挡下马车,雅古扎娅和丽娜巴迪见状当即制止。

    “什么事?”

    “有人要拦马车”

    “哦?”何起云掀开挡帘,看向了那读书人。

    “请问兄台有何事呢?”

    书生开口道:“敢问车上可是诗词大家林留青,林公子?”

    “大家可不敢当,不知兄台有什么事要拦车呢?”

    “也没什么事,我听说公子在找在下,我便寻来了,如有冒犯之处,还请原谅”

    “找你?你是?”

    “在下王勃”

    “王勃?你就是王勃?”何起云看着这个有三十岁的王勃,都惊掉下巴了。

    “正是在下”

    “冒昧的问一句,你多大了?”

    “虚度三十有二了,不知林公子问这个是何用意?”

    “哦,是这样的,我想确认一下,因为我要找的王勃今年应该是二十五岁左右”

    “哦,原来如此,那在下很明显不是林公子要找的那个人了,打扰了”

    “仁兄请留步,相认一场也是缘分,何不坐下喝杯交个朋友”

    “能和林公子交朋友,在下自然是求之不得”

    于是便找个茶楼梯坐下来了。

    经过一翻交谈,何起云眼前这个王勃与写滕王阁序的那王勃完全就是两个人,也不是完全不同,身世有重合,同为龙门王家,除此之外的人生轨迹迥然不同。

    这个谈吐不凡举止有度的王勃只是一个秀才,这让何起云觉得有点奇怪,明明觉得他很有学识,为什么只是一个秀才,但初次见面交情不深,也不好细问。

    而那个王勃就厉害,九岁成名,十六岁及第,未冠而仕,二十来岁已经两次被贬。

    这个王勃不擅诗词歌赋,而那个王勃二十岁不到就被称之为“初唐四杰”,还要是之首。

    “勃大哥,龙门王家真没有第二个王勃了?”

    “没了,就我一个”

    “你祖父可是诸子百家五子之一的王通大儒,你父可是太常博士王福畤王大人,你在家中排行老三?”

    “林公子何以对我家如此熟悉?”

    “哦,龙门王家大名鼎鼎,享誉天下,我自然是知晓的,你真的是被称赞为“王氏三株树”之一的王勃?”

    “小时候的事了,实在汗颜”

    “你真没作过檄鸡文?”

    “什么檄鸡文?没有作过,连听都没听过,我对诗词歌赋没兴趣”

    “勃大哥为何到此处?是去探亲还是来参加这滕王阁的盛事呢”

    “说来不怕笑话,其实我和你一样,都是出门游历,只是我走了好多年了,也没走得你那么精彩”

    “请恕我冒昧,我观勃大哥绝非泛泛之辈,为何不潜心学问追求功名呢?”

    “说来不怕你笑话,我越来越看不进书了”

    “不明白,原闻其详”

    “林公子愿意听一个一事无成,四处浪荡的人生?”

    “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

    “不、不不,其实我无趣得很,并非非常而实是平庸”

    “平不平庸我觉得不能光看他是否做出了什么成就,平庸的人也是不乏有趣的灵魂的,光看成就功名来定义未完的人生,我个人觉得有些片面”

    “听林公子的话,就觉得你的灵魂相当有趣”

    “对呀,并且我觉得我很特殊,世界独一份,当然,其实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林公子不仅诗词作得好,说话也有趣”

    “别公子公子的叫了,叫我名字就好了,我觉得我两挺投缘的”

    “林公子身世高贵,又是当世名士,屈尊降贵和在下结交,我已深感荣幸,若直呼其名那也太过无礼和不识相了”

    “噫,这有什么,不过一称呼而已,不过随你,对了,我挺好奇你怎么看不进书的,你明明很有读书人的气质,给我那种学霸的感觉,不像看不进书的学渣”

    “学渣?对,对,这个词形容我就最贴切不过了”

    “你太自谦了”

    “真的,看不进书的学渣,十二岁我去考了秀才之后,我不知道为什么就居然慢慢对书上的东西不感兴趣了,考试也反感,考举人都不想去考了,几年后就更是书都不想翻,心生抵触,不是书上没有我要学的东西,也不是书上没东西学,我也想学,只是觉得这书上的东西不适合我,甚是苦恼,只好出来走走了,一走就是这么些年,也不知走走有什么意思,白白蹉跎岁月。

    “十二岁秀才?”

    “嗯,我八岁启蒙,十岁童生,十二岁秀才”

    “呃,优秀了不起”

    “不算什么,小时了了,有点不持久的早慧,其实我也渴望有功名的,也想像你一样有名气,只是真看不进书,也学不来你”

    “学我你还真学不来,没人能复制”何起云心中说道。

    “勃大哥,我相信你能走出自己的路,找到自已的人生意义的”

    “但愿吧”

    “人都有迷茫的时候,但不想躺平的话,积极是最好的面对方式”

    “听你这样说,我有点想回去看书了”

    “我不是这个意思,功名不是唯一的追求”

    “但我真渴望名利,真想做出成就,功成名就留芳百世就是我心底的追求,我实不甘于平庸碌碌无为”

    “这不是为难自己吗”

    “为难也要的,我觉得我这样的人,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也是唯一的自解手段”

    “敢于直面,在我看来你已经很了不起”

    “那里话,其实三年前我就知道必须要这样做,只是真不想拿起书”

    “呵呵,你的拖延症也挺厉害的,一拖就拖了三年”

    “如果不是和你聊上这么一翻,再拖个三年也说不准”

    “那就不要拖了”

    “也找不到别的事来做,再走下去也没意思,终归还是得看书”

    “对了,过两天就是滕王阁正式落成,勃大哥参加的吧”

    “适逢其会,当然……得看书,算了,我就不凑这个热闹了,我已经迫不及的想看书了”

    “三年都不碰书了,又何必不急于一时”

    “有道理,这可是你劝我的,林公子的劝,我听”

    “行,当陪我了”

    滕王阁峻工庆典,怎么能缺席王勃,何起云没生过要抄滕王阁序这煌煌大作的心思,所以何起云才劝说他出席现场,万一他来个三年不看书,一朝爆发,当场作出这不朽传世之作也是说不准的。

    王勃不可欺,不管是那个王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