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季汉昭烈 » 第十八章 乌桓

第十八章 乌桓

    在秦汉时期,大漠之上的匈奴崛起了,在那位强大的冒顿大单于的带领下,击败了他们的宿敌—东胡。

    东胡被击败了之后,残余的部众沿着东边的广袤山脉逃窜,这座山脉因为东胡残部的一支得以命名,被称为大鲜卑山。北魏拓跋氏认为这是他们的龙兴之地,但是鲜卑人不知道的是,千年之后,生活在这里的满族人也同样认为这座山脉是他们的龙兴之地,便改了它的称呼,大兴安岭。

    于向北逃窜的鲜卑族不同,往南逃窜的部众来到了一座叫做乌桓的山下,于是才有了乌桓部族。

    乌桓人是没有文字的,他们的语言都是东胡的语言。因为没有文字,所以“刻木为号”。

    乌桓部族中首领有着极大权利,因为没有文字,只有语言。所以首领的命令便是乌桓人的律法。违抗首领命令的族人,都将被处死。

    当然了,作为部族领头人的首领,首先要确保的是自己一直坐在首领的位置上。

    乌桓人是野蛮的,他们骁勇善战,善于骑射。所以他们的规矩很简单,只有强者才有话语权,不仅仅是对于族外,在部族内也是如此。

    只有最强的那个人才能作为大家的首领。老弱的都会被抛弃,只有强壮的年轻人才值得部族重视,所以在乌桓中,杀害父兄的事情屡屡发生,也不是什么罪过的事情。

    被中原视为蛮夷的乌桓自然没有什么伦理道德。“妻后母,报寡嫂”这种在中原华夏认为有违人伦的事情,在乌桓是一种在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在这种‘力量为尊’的慕强态度下,乌桓臣服于匈奴,上缴给匈奴人牛羊马匹,以及毛皮与毛织品。

    在匈奴被大汉击败之后,乌桓自然也就内附于大汉。

    武帝在位时,乌桓臣服于汉朝,被南迁至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治今辽宁省义县)、辽东五郡塞外。

    这些地方都是原本匈奴人的地盘,除去漠南的沙漠地带外,都是肥美草原。因为不适应草原上的气候,大汉自然没有人愿意来这种地方生活。

    为了不让这块地方闲置着便宜了匈奴人,也为了防范匈奴人。武帝才让乌桓人迁到这些地方,让乌桓人代汉北御匈奴。第一次设置了护乌桓校尉,就是为了监护乌桓各部不得与匈奴通。

    等到王莽执政的时候,匈奴又成为了大汉的威胁了。王莽打起了乌桓的主意。先是不许乌桓向匈奴缴纳皮布税,匈奴在得不到乌桓的上贡之后,便开始掠夺乌桓的人畜。王莽希望驱使着游牧民族的乌桓去攻击匈奴,但是他没想到的是同为游牧民族的匈奴比他更懂乌桓,用乌桓人的妻与子作为人质,以屠杀乌桓人作为威慑,慕强的乌桓人在对比了汉匈双方是威胁程度后,果断选择投降匈奴。

    东汉建立之初,乌桓与匈奴时常联合出兵,在代郡以东各地犯境劫掠。‘居止近塞,朝发穹庐,莫至城郭,五郡民庶,家受其辜,至于郡县损坏百姓流亡,边陲萧条,无复人迹’。大汉在派遣了将军马援后,依旧没有取得胜利。

    建武二十二年的时候,匈奴单于去世,部族内出现内乱,同时又遭遇到了蝗灾与干旱的天灾。乌桓部落则乘着匈奴衰落,对其发起攻击,击败匈奴。匈奴只能向北迁徙数千里,漠南地区成为一片空地。

    同年,光武帝刘秀下诏撤销沿边各郡亭候和边防官兵。又用金钱和绢帛招降乌桓部落,同时大汉也彻底的放弃了对于西域的控制。自此大汉失去了自汉武帝时期打通丝绸之路,以及对西域各国的控制。

    建武二十五年,辽西郡乌桓部落大人郝旦等率领部众归附汉朝。光武帝下诏将乌桓各级首领封为侯、王、君长,共计八十一人,让他们移居塞内,分布在沿边各郡。并命令他们招揽本族之人,由官府供给衣服饭食。于是这些人便成为汉朝边疆的警哨,协助击讨匈奴和鲜卑。司徒掾班彪上书道:“乌桓人天性轻薄狡黠,喜做强盗,如果长久放纵而无人统领,必将再度劫掠汉朝居民。只委派主持受降的低级官吏,恐怕不能控制他们。我认为应当再度设置护乌桓校尉,这必将有益于招抚外族,减少国家的边疆忧患。”光武帝听从了他的建议,于是在上谷宁城重新设置护乌桓校尉,建立大营和官府,负责对鲜卑的赏赐、接送人质和每年四季的双边贸易等事务。

    在乌桓人不断的南迁之下,虽然依旧是过着逐水而居的生活,但是除了原本的打猎,捕鱼,放牧之外乌桓还和汉人学会种植粮食。

    乌桓的汉化程度在所有异族中是最高的,汉朝经常用他们去抗击鲜卑、匈奴。灵帝中平二年,令车骑将军张温,征发幽州乌桓三千骑至关内镇压凉州义军。中平四年,泰山太守张举、中山相张纯等反,就利用幽州乌桓,寇掠青州、徐州、幽州、冀州四州,张纯自号弥天安定王,为诸郡乌桓元帅。中平六年,张纯死,乌桓军亦随之瓦解。

    东汉末年,因为大汉因内部矛盾变弱,乌桓又逐渐强大起来,并入居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内。当时喀左属右北平郡,辽东、辽西和右北平三郡的乌桓形成了强大的部落联盟,并以柳城中心占据北方地区,史称“三郡乌桓”。蹋顿最为强大,为三郡首领。公孙瓒在河北时常与乌桓作战,被称为白马将军。在袁绍灭公孙瓒,袁绍也请乌桓出兵相助,出力颇大。

    建安四年,袁绍占领幽州后,为了酬答乌桓,曾假借汉献帝的的名义封乌桓众首领为单于,还与乌桓联姻,袁绍将宗人的女儿嫁给乌桓首领为妻,巩固了联盟。

    袁绍在官渡之战中败于曹操后不久死去,乌桓继续支持袁氏。后袁绍长子袁谭和少子袁尚为争夺继承权而互斗,曹操从中取利。不久袁谭在与曹操作战时被杀,袁尚投奔幽州的二哥袁熙。袁氏兄弟在幽州又遭变兵攻打,北逃乌桓求援,希望借助乌桓的实力,“复图中国”。此时乌桓在蹋顿领导下联合,蹋顿的强大势力使人传言他要仿效匈奴冒顿单于和鲜卑檀石槐在北方游牧部落中建立霸权。袁氏兄弟及大量追随者到来后,蹋顿得以指挥乌桓和汉族人口多达30余万,

    乌桓以为袁尚收回故地为由,数次袭击边境,劫走幽州百姓十万户。因此也引得曹操决心远征蹋顿,为统一北方除掉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