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鹿天下 » 第十五章 花花公子闹太原

第十五章 花花公子闹太原

    马光河眼中凶光一闪,说道:“我也正有此意,只是他拿着常修源的名帖来拜,万一常修源问起来。。。”

    “大帅不要管,此事若是声张,那就最好天下人都知道。若是隐秘,那就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诸葛瑾话音未落,只听厅外小厮通报:“杜宣杜将军派信使求见。”

    “这么快?”马光河忽地站起来,盯着诸葛瑾。

    诸葛想了一下,对马光河言道:“大帅不要见他,就说身体有恙,我去替大帅探一下虚实。”

    马光河看着诸葛瑾有点佝偻的背影跟着小厮走出去,自己在屋内开始转磨。拿起一本书来想装装样子,可是心乱如麻,丢了书又开始来回踱步,百爪挠心。闭上眼睛心里筹划着大事,一会觉得一拱一拱的心热,一会又觉得如坠冰窟的恐惧。也不知等了多久,自己几次张口想找人去传诸葛老夫子,或者自己跑去偷听了。忍了又忍,方见老头施施然沿着连廊走了回来。

    “咋样,杜宣咋说?”人还一脚在门外,马光河就问到诸葛瑾的脸上。

    诸葛瑾满脸的褶子倒是很松弛,笑道:“大帅莫慌,杜宣将军这是来自保了,打草惊蛇,贼喊捉贼。”

    诸葛瑾慢慢的坐在椅子上,笑道:“杜宣将军派的使者,我验过了来人的腰牌,的确是杜将军手下。我说大帅身体有恙,来人倒是不在意,想来只是为了大肆宣扬,天下皆知。来人说孙重私联契丹,事败已经逃往北境。来人通报马节度使早做防范,以防被此贼人诓城。。。杜宣壮士断腕,行事果敢,真是好手段。我估摸着他也用这套说辞去搪塞圣上了。”

    马光河皱眉道:“那圣上能信吗?”

    诸葛瑾振振衣襟,站起来说道:“圣上不由得不信,也只能信,圣上没有别的选择,或许圣上还会把更大的赌注压在杜宣身上。大帅,现下大势已起,不可逆了。老朽猜的不错的话,今秋契丹就会对我大燕用兵。。。大人按适才筹谋早做准备,万万不可首鼠两端。”

    “另外,幽州到此间,快马也得四天。我看了来人的甲胄和靴子,太干净了,绝对不是从幽州而来。”诸葛瑾笑道:“想来应该是杜宣飞鸽传书令人来探府。。。杜将军在太原有细作。”

    马光河忽地站起,嘴角抖动着,目露凶光,牙关紧咬:“来人啊,传我密令,全城搜捕养鸽之人。”

    诸葛瑾笑着拱手:“大帅,您从今儿个开始病了,老朽告退,明日再来探病。。。那个送书之人,没有用了,由他去吧。”

    赵仁被人带到一间客房,门一关,门口立了两个侍卫,想出也出不去了。

    赵仁静下来,越想越慌,这才明白自己中了朱和尚的道,狠狠的在心里骂了几句,又想到自己算是替兄弟白景休入得虎穴,心里多少有点安慰。摸摸身上啥兵器都没有,盘算良久不得要领,索性心一横躺在客床上,呼呼大睡起来。

    也不知过了多久,醒来眼见天色渐暗,肚子正在咕咕叫的时候,门吱呀一响,一个干瘦的佝偻老头走了进来,一见赵仁不急不慌的在床上睡觉,倒是一愣,忙笑道:“赵壮士辛苦了,老朽乃马大帅帐下行军主薄诸葛瑾。马大帅刚刚一着急旧疾复发,怠慢了壮士,特命老朽来给壮士赔罪了。”

    赵仁也不好说什么,道:“马将军客气了,诸葛先生,小人书信送到,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既然已办妥,小人告退了。”

    诸葛瑾这厢留赵仁晚宴,赵仁哪里敢耽搁?婉拒了诸葛,提心吊胆的跟着小厮出了府门,拿了自己的短棍佩刀,牵了马慢慢的出了牌楼,这才松了一口气。急忙上马打马而走,后背上全是汗。

    赵仁一直跑远了,确认没有追兵,这才找了地方胡乱吃了点东西,眼见已经很晚了,又不好去惊扰常府,就在附近找了客栈住下。

    夜里无事,赵仁拿出来朱和尚给的太祖兵法,仔细研读了起来。

    赵仁自幼不喜读书,喜欢舞刀弄棒,兵书却是例外,六韬和孙子兵法读得烂熟于心,常常学着指点江山。但是这部兵书,赵仁越看越心惊,此兵法不落窠臼,和赵仁之前所学相比,往往出其不意,但是充满了不择手段的邪气。赵仁合上书,仔细揣摩,不由得承认确实是有奇效,只是杀戮太重。

    赵仁正在思量,忽听得街上嘈杂,有老人孩子的哭喊。赵仁出了房间,来到门前看去,只见街上一队人马,擎着火把正在挨家挨户破门搜罗。眼见士兵们醉醺醺的到处翻腾,众街坊敢怒不敢言,那些婆娘眼见自己的米缸衣箱被折腾,也只能抱着孩子哽咽而已。

    转眼间几个人来到客栈,老板还没等人到门口就赶紧满脸堆笑迎了出去:“各位爷,来了,不知道有何吩咐。”

    为首的一个拄着腰刀,斜眼瞄着赵仁说道:“掌柜的,你这店里有没有闲杂人等往来?”

    “看您说的,小店小本生意,迎来送往,都是走天下做生意的辛苦人,哪里有什么闲杂人?”老板凑上去手往他手里塞了一锭碎银:“大爷行个方便。”

    来人看看老板,又问道:“你这里养什么活物没有?”

    “这。。。小店只在后厨水缸里进了几条活鱼,笼子里养了两只鸡。。。都是给住客明天做饭菜用的,爷您这也要看?”

    “没有鸽子?”来人没头没脑的说了一句,带着士兵们从后厨转了一圈,乱哄哄的抓了两只鸡出门去了。走到街转角,为首的突然一个趔趄,就听他骂道:“哪里来的死人,差点绊倒老子。”

    赵仁看去,只见一个中年乞丐,蓬头垢面,睡眼朦胧,两只脚对搓着坐起来伸了个懒腰,肩上撂着一副竹板。

    士兵啐了一口骂道:“晦气,躺大街上睡觉。”

    乞丐也不回嘴,笑眯眯的转头,瞥了一眼赵仁,又躺了下去。

    老板叹了口气,说道:“这世道!”摇了摇头,一脸疲惫,赵仁上前抱拳询问常府的位置。

    “常府好找,你就从这条街过去三个路口左转,再过一个路口就到。”老板说道:“说起来啊,还是常老爷带的兵好,不欺负百姓。之前驻扎在太原城西柳营,没事都不准兵卒进城骚扰百姓,后来被调走了,换了这帮**。”

    “只可惜啊,常老爷英雄一世,生了个花花公子。”老板叹道,收拾起账本准备关店。

    “您说的可是常威?”赵仁心里一动,问道。

    “可不是嘛。”店老板笑道:“您是不知道,这常大公子,小时候聪明伶俐,马大帅都想把自己女儿给他说定娃娃亲。可谁料想越大越是不靠谱,长得是一表人才,可这城里花天酒地的去处哪里都少不了他。前两年喝醉了酒,烧了花满楼,把巡城马都打了,被他爹揍的两个月没出门。后来,马大帅实在看不下去了,让他跟着常老爷去边关,估计也想让他挣点脸面----要不怎么会让他们父子同营呢。”

    赵仁听上去,和自己眼见的常威根本不是一个人,想起常威那个无辜的小眼神,心里一笑,和老板拱手作别,回房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