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鹿天下 » 第三十一章 幽州密会

第三十一章 幽州密会

    大凤朝渔阳之乱,历经十数载,祸及半个华夏,大凤朝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方才勉强平定。但是为了平乱,却诞生了一个叫做节度使的怪物,往往节略数州之军力,权势日隆。渐渐的,各地节度使除了军权,又开始侵蚀大凤朝的肌体,从吏治到赋税,政令不出京城,尾大不掉,俨然已成国中之国,堪比先秦诸侯。

    杜宣原是凤朝禁军点检,祖上本就是契丹血统,身高八尺,膀大腰圆。史崇破后凤皇宫之时,杜宣反水,一马一戟抵住禁宫宫门,以致半个时辰内皇宫沦陷。战后论功行赏做了河东节度使,又在吞并原河南节度使党西乡的势力后,封为都讨招使。势力之大,出开封北百里一直到契丹界,皆成杜宣之天下。如今手握三十万大军,令出如山,羽翼丰满,自己有自己的一套班底,俨然已经是个小朝廷了。

    杜宣的四军,中军和马军实力最强,驻扎在幽州城附近,左军驻扎定州,右军潭州,因为潭州城毁于三年前大战,城墙破败无力修缮,右军退后二十里筑起了土营。

    幽州城节度使府邸,杜宣正在和自己的心腹密会:中军都统周丛,马军都统高守仁,右军抚远将军丁义贞,幕僚范良和,此刻都在,而左军神威将军董潼则没有出现。董潼原是河南节度使党西乡的手下,平兴四年党西乡坏事撤职,杜宣吞并了党西乡的势力,左军驻扎在定州,兵卒基本都是原河南节度使的人。

    杜宣坐在批了虎皮的太师椅上,头戴郡王八珠金冠,身穿紫色郡王麒麟袍,面前是兵部邸报,笑道:“各位看看吧,没想到小皇帝跟我玩了一手御驾亲征。这是不放心禁军交到我手啊。”

    左侧客座上,大辽廊州刺史于文寿大咧咧的坐着,笑道:“孙重大人就是听说小皇帝要御驾亲征,特密令我求见将军,商量对策。”

    中军幕僚范良和道:“索性等小皇帝进到幽州,一碗毒酒起事,一了百了。”

    于文寿摆手道:“孙重大人就怕杜大人有如此想法,特命下官来拜见杜将军:倘若小皇帝进到军营,升起龙旗,夺杜将军军权,届时军中将士首鼠两端,大人如何是好?另者:小皇帝万万不可死于杜将军军中,否则天下汹汹之口,杜将军日后怕是也难自处。”

    孙重原是杜宣中军帐下虎头军的副尉。三年前一站,虎头军上下几乎全军覆没,都尉梁进殉国。因为粮饷吃紧,杜宣没有能力重建虎头军,孙重转作行军都统,却是有勇有谋,俨然已是杜宣帐下第一军师。

    杜宣闻听默然,问道:“孙重可还好?他的家人在我幽州城,我已命人好生招待,不得怠慢。”

    于文寿笑道:“阿谷将军诈降本就是孙重将军的主意,他在大辽极得我成王信任,杜大人不必过虑。”

    杜宣点点头,笑道:“当日成王密访幽州,我与成王歃血为盟,孙重自是清楚。此番曲折,只为小皇帝二十五万禁军而已。如今小皇帝想玩鹊巢鸠占,孙重的意思如何?”

    于文寿道:“孙大人的意思,绝不可让小皇帝进驻大人军中。最好的办法当然是禁军北上,小皇帝死于阵前,杜将军顺理成章接管朝廷。至少现在看来小皇帝不会上当。如今只得退而求其次,杜军立刻北上,把幽州留给小皇帝,待得我大辽成王大军一到,会师南进,幽州城孤城无援,小皇帝就回天无力了。”

    杜宣一愣,说道:“成王只说出兵配合,辽兵不过定州,国界不过廊州,并没有说会师南进啊。”

    于文寿笑道:“是小人多嘴了,想来大人和成王已有谋略,北上的禁军杜大人自行处理。当然如果需要我大辽配合,成王必当鼎力相助。”

    杜宣已经收到史琅的手谕,禁军将在十月初七进到幽州地界。手谕令杜宣在幽州城外筑点将台,初九选吉时祭天点将,北征大辽。如今算起来还有六天。杜宣哈哈一笑,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范良和,你马上写奏折,就说耶律阿谷军部哗变,契丹成王已经南进,我中军三日后过魏水,进驻到定州一线。丁义贞,你的右军盯住定州,我怕董潼不老实。”

    于文寿拱手道:“成王已定在明日出兵,进到廊州,配合大人。”

    杜宣笑道:“成王之前已经答应,略作调动,引小皇帝上钩。你回去告诉成王,杜某拿了天下之后,还是以廊州为线,杜某绝不食言。岁贡一律按史崇当年惯例多加三成。”

    于文寿心中暗笑,却不多言,拱手作别。

    于文寿走后,范良和犹豫半晌,说到:“杜帅,按说老朽不该多言,只是。。。倘若成王不尊诺言,趁机挥师南下,我们该如何自处?”

    杜宣愣了一下,慢慢的坐在椅子上,沉默不语,思量半晌,咬牙道:“如今也只能信成王了。小皇帝已经令马光河东进,箭在弦上。。。于文寿让我放弃幽州,万万不可。周丛,你留三万中军驻守幽州,和小皇帝周旋。。。。真要有变,幽州城我经营多年,不能轻易与人,我们退守幽州还可以从长计议。”

    一时各路将军消无声息的潜回各部,范良和去写奏折。杜宣这里突然想到契丹之威,一旦不守盟约,顺势南下,那自己真就是鸡飞蛋打,越想越心惊肉跳,喃喃的自语:“我多给岁贡,成王。。。不至于吧。”正在彷徨,忽听门外传来声音:“禀将军,河西铁锋营行军司马常修源,派公子常威求见。”

    杜宣和常修源也是故交,这个常大公子不成器名声已经是天下皆知。杜宣只听说常威被赶出了铁锋营,一路游山玩水,却是没想到常威竟然来拜会自己。邸报已知马光河派了十万人东进,号称和自己会师接驾,却是走的极慢,眼见是还没出狼平关。而马部主力铁锋营并不在列。如今这常大公子来,不知道是马光河的意思还是常修源的意思。自己筹谋大事的时候也曾试探过马光河,却石沉大海,毫无回音,不知道这河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杜宣定了定神,叫到:“带他去书房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