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鹿天下 » 第五十二章 幽州迷局

第五十二章 幽州迷局

    常威杨普等四人,快马加鞭,终于在第四日傍晚来到幽州。

    近一个月前,常威等人这里出发北上定州,如今回到幽州,已是呵气成冰的天气。暮色昏暗,幽州城门多了很多金甲侍卫,筷子一样列在两厢,只从呼出的白气才看得出是活人。城门往来的人少了很多,都列队在门口接受盘查。白景休抬头看着城头,原来挂着的“杜”字节度使的帅旗,都被换成了暗金色的龙旗,在北风中猎猎的抖。风中夹杂着霰雪,在城墙根聚集成一滩滩污浊的白。

    终于赶到了幽州,眼见城头龙旗飘扬,杨普松了口气,看着黑蒙蒙的天空,说了一句:“今夜怕是会有一场大雪。”

    常威下了马,伸手从怀内取了常修源的腰牌,递给门卫验看,嘴里说道:“末将振威副尉常威,奉狼平关守卫常修源常司马之命,特来幽州求见陛下。”

    门卫一愣,一个金甲将军走过来,看了看腰牌,冷着脸说道:“莫说是你一个小小的副尉,就是常修源来了,陛下是想见就能见到的吗?”

    常威见来人是禁军校尉,虽然只比自己被罢免的副尉大半级,但人家可是天子身边御林军,眼高于顶,忙陪笑道:“这位将军,末将的确有十万火急的军情要禀告,万望将军通融。”

    校尉板着脸说道:“各个都说十万火急,我挨个都把人放去见陛下?军报呢?为何不走兵部急报?”

    常威也无言以对,又不敢直说,想了一下,拱手道:“敢问将军,此次随驾,是韩相还是顾相?”

    校尉狐疑起来,看着常威:“常修源派你来,连邸报都不给你看一下吗?”

    常威真急了,忙说道:“钱时中钱大人,户部尚书,他肯定在幽州吧。麻烦通报钱大人,就说常修源之子常威求见。”

    校尉本已起了疑心,闻听此言,盯着常威看了半晌,令人去城内通报,挥挥手对常威等人说道:“你等且在一旁等候,待得有人来领你等方可进城。”转身吩咐几个侍卫将四人看在城门侧。

    城门洞里没个躲风的地方,四人不一会就冻的瑟瑟发抖。而四周的御卫却仍是站的笔直。常威眼见虽然没有对自己动粗,但那个校尉已经起了疑心,自然也不敢乱动。杨普偷声问常威:“钱尚书能卖你常家的脸面吗?”常威笑道:“你是不知道这个钱大人。。。”

    话音未落,钱大人的师爷谢福安就带着几个人匆匆的走了过来,对着校尉行礼:“哎呀辛苦了凌统将军,钱大人心念各位兄弟们,特命小人带来火炭和热茶来给各位御寒。”说着,几个人就在门洞把炭火升了起来。

    那个校尉面色稍霁,拱手道:“多谢钱大人体恤,这边有个常副尉求见,我看他支支吾吾,怕是有鬼,就先扣下了。”

    谢师爷悄声道:“凌将军有所不知,常修源这个儿子,是出了名的不争气啊。怕是被他家老爷子又打了。钱大人和常修源同朝为官,多少有点交情,这个花花公子搞不好是来打秋风的。凌大人严于值守,钱大人很是赞赏。只是这个大公子哥,凌将军放心,没啥关系的。”

    谢师爷把常威四人接进城门,就换了副脸色,也不寒暄,面色凝重,急匆匆的带着常威去了原杜宣的节度使府。

    杜宣的节度使府并不小,但是一下子驻扎了半数的朝臣,就显得拥挤了起来。钱时中虽然是户部尚书,也只能是住在两间厢房。常威等人入得房间,顿觉温暖。只见钱时中胖胖的身躯,正斜倚在椅子上靠近炭火旁烤火。炭火上座了一个铜壶煮水,水已经开了,吱吱的热气顺着壶嘴喷出了半尺远,钱时中却充耳不闻,闭眼假寐。

    听的门一响,钱时中却立马睁开眼睛,看着常威等人进来,忙站起来笑道:“小常将军,多年不见,常老将军可好?”

    常家和钱时中其实渊源颇深,钱时中祖籍山西,未发迹之前还是个商人,常修源救过他老母的命。然而,自从钱时中得了史崇的赏识,一路升迁,常家和钱家却是毫无往来,都对过去秘而不宣,保持着一种心照不宣的普通同僚关系。

    常家大公子常威,风流荒唐之事天下皆知。钱时中却不说破,而今突然听闻通报常威求见,自己心里咯噔就提了上来,钱时中知道,常威若不是事态紧急,不会来找自己。

    常威自是知道钱时中和自家的渊源,也就不拐弯抹角,直接问到:“钱大人,我要见陛下,有人要行刺陛下。”

    钱时中听闻也不算吃惊,毕竟见龙在野,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听闻常威说起杜宣使团,钱时中却沉吟起来,犹疑的说道:“小常将军,此事非同小可,你确定?”

    “确定,使团中应有绝顶高手,一旦靠近陛下数丈之内,陛下恐遭毒手。”杨普说道。

    钱时中却摇摇头,慢慢的说道:“可是陛下已经接见过杜宣的来使,还设宴款待,并没有什么事情发生。”

    常威杨普等人听的目瞪口呆,看看王跑跑。王跑跑吞吞吐吐的说道:“我是看到顾倾城和那个老妖道了,卢大人听丁义贞说使团里有刺客,必不会假。”

    钱时中沉吟道:“使团里确实有一个老道,说是要给陛下看一下龙体,推演命数。被顾相斥责天命所归,不可妄议,也就作罢了。但是也没有更出格的举动。”

    杨普慢慢的坐在椅子上,紧皱眉头,紧张的思索。常威开口问到:“不知陛下接见使团是在哪一天?”钱时中想了一下:“大概五天前吧。杜宣派了副将姜起进和幕僚范良和前来请罪劳军,说是杜宣稳定了北边局势后,不日将亲来幽州请罪。陛下倒是高兴,大宴群臣。”

    “陛下现在在府里吗?”杨普问道。

    钱时中笑了,压低了声音说道:“陛下怎么会住在杜宣府里?实不相瞒,大部分百官虽在幽州,陛下却驻扎在禁军中军帐内。。。顾相和武将军的意思,还是以陛下安全为要。”

    “威儿,你在定州做的,我都已经知道了,很好,果然少年英雄,伯父是知道你的。这次你来幽州必有缘由,可是可能你的情报错了吧。”钱时中松弛下来,呷了一口茶。

    杨普看着钱时中,突然问道:“钱大人,这杜宣的人,在幽州几日的行踪,想必您是知道的吧。”

    钱时中有点吃惊的看了一眼杨普,眼见常威并没有打断杨普,也望着自己,想来常威必是极信任这个年轻书生。想了一下,也不隐瞒,对常威说道:“我私下里的确派人盯着他们,这几日也就是拜会各部官员。。。实不相瞒,也来找过我,给我十万两银票。”钱时中大大方方的认了。

    看着杨普盯着自己,钱时中自嘲的一笑:“他杜宣每年截流朝廷几百万两赋税,打点我不要让我逼的急而已。”

    杨普却不在意,盯着钱时中慢慢的说道:“小人不关心这些,只想问,范良和可有接触过禁军?”

    钱时中想了一下,说:“禁军统领武康是个正人君子。。。比我强。”说着漫不经心的摆摆手,接着说道:“他不会收杜宣的钱。”

    杨普沉默,奔波了几天,如今却是毫无头绪,眼见杜宣定是有所谋划,却不得要领。常威白景休见杨普苦苦思索,也都不敢打扰他。正在此时,师爷谢福安进来,看了一眼常威,递上一个小纸条,轻声说道:“大人,定州城破了,董将军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