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春秋乱记 » 七三、白姬

七三、白姬

    “奇珍?”魏平安听了非常诧异,他府里珍藏的宝物不少,却想不出哪一件有这么珍贵,能让随侯出兵助他平叛,甚至还愿意把吃进嘴里几十年的东岭关还给晋国。

    要知道东岭关可不是一般的地方,等于拥有莽山屏障,非但不用担心西秦,还能腾出力量来应对东面的齐国。有了东岭关,晋国才像一个大国,这么重要的地方,随侯居然愿意拿来换一件所谓的宝物?

    “不知道是何等宝物,能入了随侯之眼,只要是本相能寻到的,一定奉上。”魏平安虽然想不通,但仍然一口答应。这是西秦使节第一次开口索要建交的对价,反正听起来平平无奇,漫天要价就地还钱而已。

    “随侯听说魏公有一爱女,名为丽姬,倾国倾城名动诸侯,如同魏公掌上明珠,不知愿不愿归我秦地,以结秦晋之好?”归,就是出嫁的意思。

    在屠嬴眼里,秦国提出的要求非常合理,不是随侯真的就喜欢一名女子。其实无论多高贵的身份,多让人垂涎的美色,和东岭平阳比起来都是小得不能再小的对价。但这种要求,又恰恰有足够的政治意义,用一名贵女来换取西秦的善意,非常符合政治逻辑。

    没想到屠嬴此话一出,堂下一片咒骂声轰然响起。

    屠嬴一下子如坠烟嶂摸不清到底哪里出错,晋国人竟然反应这么强烈。

    魏平安赶紧示意众人安静,然后说:“秦使有所不知,本相之女丽姬,去年已被晋侯迎入宫里,深受晋侯宠爱,如今是晋阳夫人。”

    屠嬴一听,满脑子懊恼不已,都怪自己没有收集好情报,竟然弄出这么一个外交笑话。这事如果能成,传出去就是西秦随侯贪慕美色,不惜以兵刀威挟要强纳晋国夫人,晋侯颜面无存,根本无法在诸侯国中立足,晋人也会觉得是奇耻大辱。所以堂下的人把自己的话当做羞辱也是合理。

    如果单单只是被拒绝,丢脸的也就屠嬴一个,但这个出丑配合上东岭之事,最后恐怕美女求不到,西秦还要被各国笑话,说随侯大动干戈空手而归,赔地又丢人。

    关键是这套说辞,是屠嬴为了讨好公孙起自作主张编造出来的。

    随侯并没有迎娶丽姬的念头,左庶长公孙起为政一丝不苟严苛清明,从不贪图财货,在外面的名声甚好,但屠嬴是他亲近的门客,知道公孙起这人别无嗜好,偏偏有一事能够讨他欢喜,就美色能动领导心。

    听到丽姬已经是晋国的晋阳夫人,听名号就知道,这是晋侯姜叔夷的正夫人,一般民间叫法是王后,屠嬴赶紧起身四围拱手赔礼,说自己远来,不知晋国内情,无意唐突贵人,还请魏公恕罪,日后如果见了晋侯,再向晋侯赔礼。

    魏平安也知道秦使是无意冲撞,他也有心结交秦国,自然是做出一副毫不在意的神色说:“不知者不罪,秦使宽心。”

    屠嬴一面担心的是自己出使的使命,怕得罪了晋人后续的事情不好处理。另外一面原因不好明说,但可能更重要,回头随侯如果听到传言,会不会因此怪罪他口不择言败坏国君形象?

    屠嬴因为顾虑重重,许多说辞又是根据这个丽姬来排比,原先计划一时落空,他也意识到许多思路还要重新梳理。所以接下的宴席有些嚼之无味草草应对。

    魏平安以为屠嬴是因为随侯迎娶丽姬的愿望落空而失意,也不敢太过直接说事情。

    一场精心设计的宴席,竟然潦潦就收场了。

    等屠嬴回了邸店,魏平安留下几个知心门客商议。

    显然随侯的要求不是那么好拒绝的,而且事关平阳东岭。东岭还在别人手里尚且不去说,光一个平阳就值得魏平安好好商议了。

    一个门客就说:“魏公,若是随侯只要一女,何不就遂了他的心意?”

    “无耻,晋阳夫人乃是晋国颜面所在,若都不能保存,晋国有何颜面立足?”另一个门客立马反斥。

    “申师误会了,纪隗之意是,国中女子无数,魏公择一出色者纳为小女,献给随侯,此事或许还能圆满。”

    说话的人名叫纪隗,与起对话的人名为申奚,俩人都是魏平安亲近门客。

    “魏公,随侯并未见过夫人之颜,只需秦使无有异议,此事便可行。”纪隗心思倒是活络,马上就想到主意。

    “魏公,子隗此言有理。”申奚听明白了纪隗的计策,也觉得有理。

    子,有尊称之意,通常是称呼自己尊重的人的叫法,这说明纪隗至少在相府中的地位,应该比申奚要高一些。

    “就如此去办,申生且去检点人选,子隗挑拣一些奇珍宝物,到邸店与那秦使沟通此事。”魏平安听了两人的建议,也是觉得可行。

    纪隗领了任务,就去邸店寻秦使屠嬴。

    屠嬴还在纠结今日出丑,后续要如何进行?

    听到魏平安的门客来访,屠嬴急忙请进。

    两人见礼后,纪隗自我介绍后就说:“魏公已经知道随侯心意,愿为两国友谊尽力,但今日堂前人多,不好开口,特意让隗来说。”

    难道魏平安连晋国颜面都不要了,愿意示弱到这种程度?

    屠嬴听了,还以为魏平安为了结交秦国,连国君夫人都舍得让给秦人。事情来得出人意料,魏平安到底打什么主意?

    “魏公何意?”屠嬴赶紧问纪隗。

    “秦使有所不知,魏公尚有一小女,豆蔻之纪,婉约曼妙明艳动人,娇如鸾动声若莺啼,临水而鱼沉,顾花而虫鸣,因肤白晶莹润如崑山之玉,被称为白姬,若随侯见了必然心动神怡,足为两国友谊之佳话。”

    “原来如此,魏公厚谊屠嬴心领。”屠嬴听了心中大定,知道自己的冒失有了补救,又说:“今日赢多有失礼,其实话未说完。”

    难道还有波折?纪隗以为屠嬴是仍然在记挂着晋阳夫人,急忙就说:“秦使,隗且冒大不韪相劝,白姬之色,非是丽姬可比。当初国君相求,魏公尚且不舍,才使人编排丽姬之美名应付国君。况且随侯为见过丽姬,此事只凭秦使之辞而已,若事能成,魏公有重礼相谢。”纪隗编故事的能力也不在屠嬴之下,说得好像真的一样。

    “赢非是此意,此事还要与魏公明言。”

    屠嬴知道自己要把魏氏贵女献给公孙起,事情最终瞒不住的,所以接着纪隗的话头,就说:“纪师有所不知,如今秦国左庶长公孙氏,深得随侯器重,政事皆出自公孙府,随侯从无驳回。晋国贵女归秦,东岭归晋乃是公孙氏之意。随侯也嘱赢,公孙勤恳忠诚每日为秦国而忧劳神疲,功在大秦,唯女子能解公孙之忧。故此,魏公贵女非是入随侯王庭,乃是托付公孙,此事还有劳纪师与魏公说明。”

    屠嬴也是编故事的高手,什么随侯嘱咐当然都是瞎扯,只是自己攀附公孙起这种话不能说出来而已,公孙起也没说过要什么魏氏贵女。

    纪隗听了,重点却不在贵女送给谁,而是这秦国的公孙氏,难道就如晋国的魏平安一样,随侯只是这公孙氏的木偶玩具?

    这种消息何等重要,纪隗也没有再纠缠贵女献给谁,赶快回去把消息报告给魏平安要紧。于是就说:“秦使宽心,隗自当禀报魏公,再来商议。”

    说完告辞匆匆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