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临轩放黜鹤冲天 » 第161章 填词前景

第161章 填词前景

    有此一问,柳三变不禁精神大振,知道今天遇到有见识、有头脑的明白人了。

    今天难得遇到一个这么热情又懂行的听众,而且还是自己找上门来的。对方也在观察他,也在想,这位真的是有真才实学,还是夸夸其谈?且耐下心来听了再说。

    柳三变之所以对这场谈话感兴趣,就是因为感觉知音难觅。不是说人们不爱听他讲话,喜欢聚在他身边的人多了去了,往往就像苍蝇踪在身上一样,轰都轰不走,嗡嗡嘤嘤的,闹得人心烦意乱。

    他讲深了怕人听不懂,讲太俗了,又怕跌了身份。有时他甚至一边说一边想到自己这是对牛弹琴。

    柳三变沉吟片刻道:“公子此问,足见见识深远。唐诗自李杜之后转衰,其巅峰已过,即便如此,逮至我朝仍无人能望其项背。我朝则文人多,诗人少,这也不能怪我朝诗人不行,后代之诗永无追上唐诗的可能,这是历史的必然。再者,唐时人们的社会生活相较今天还比较简单,人们关注的社会各方面的内容远不如今天社会的复杂。今天人们关注的东西追求的东西越来越多,人们的兴趣爱好越来越广泛,毕生只致力于诗的创作和欣赏的人就大为减少,非是今人作诗的水平不如古人,可以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后世再也不可能达到唐诗的巅峰时期,也不会出现李白、杜甫那样的大诗人了。”

    柳三变呷了口茶又道:“词体正是在唐诗衰败之时应时而生的一种文学体裁,李白独具慧眼,便有了《菩萨蛮》、《忆秦娥》词调的发韧之作。及至我朝,南唐后主被掳到汴京,先不要说他是亡国之主、亡国之音,只以填词来说,后主李煜之词确实开启我朝填词之滥觞。发展到当下这个时期,国家安定,市井繁荣,百姓不识兵戈,词始小有大成。我朝自太祖立国,迄今建国六十余载,此正是文学创作的有为时代。在这种情况下,继唐诗之后有必要兴起一种新型的诗歌体裁,‘词’由此而兴。而‘词’的体裁,在某种意义上可说是兼具杂言诗与格律诗二者形式上的优长而又‘别是一家’。但是以现在的情况而论,词的创作还不够普及,它只囿于士大夫和文人的小圈子之中,词不单要走出这个小圈子,走上更广阔的天地,还须发扬光大和出现领军人物,不如此,不可能与唐诗相提并论同日而语。”

    公子却憧憬在自己的想像之中,收回心神,眼睛发亮,对柳三变道:“你的眼界独到,高出常人。唐有诗宋有词,唐诗宋词,妙哉!若要成就此国家盛事,那要多多仰仗柳兄了!”

    柳三变听了也深受感染,“承蒙抬爱,我定当尽一己之力呀!”

    他见对方还是饶有兴致地在听,便继续说下去:“词在大宋能够发展迅速,以在下愚见,依赖于江南经济的发展。首先是我们的都城开封,承五代之后建都于此。开封这个地方一马平川,无险可守,那么为什么选择开封?朝中有位大臣提出一个大宋建都依赖运河的重要论断,他说运河是联系东京汴梁与江南的纽带,他分析道:‘今日之势,国依兵而重,兵以食为命,食以漕运为本,漕运以河渠(运河)为主。’他说得没错,但他只说出朝廷驻屯几十万禁军于开封周边,必须依赖运河输送江南粮米。他还有另一点没说,也许在他那个位置、身份,不便多说。我认为还有一点:朝廷还供养着一个空前庞大臃肿,待遇优厚,特别能挥霍奢侈的官僚集团。这些也犯不着我多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刘公子频频点头,他对这个谈话内容仿佛比讨论填词还有兴趣,而且更熟悉。柳三变刚才说的这些只是为了阐明南方经济文化对都城东京的巨大影响,他见刘公子兴致很高,便继续说道:“正因为‘国家根本,仰给江南’,随着经济打上了南方的烙印,填词也带上了典型的南方文化色彩,词的普及发展在开封也有了肥沃的土壤。我因上次考场失利,反省自己对国家经济、民生关注不够,为此,我在前几年特意沿汴水、淮水一路考察,切身体会到这一路上的经济繁荣和文化的交流发展,这趟线真是一条充满诗情画意的纽带,联通了开封和江南。今届科考的赋题若事关经济,我下笔时一定会得心应手,这样的去观察、体会生活,对人生太有意义了。”

    柳三变并不是个善谈之人,何以刚一接触到这一题目便能侃侃而谈出口成章?这与他善于思索勤于读书的深厚的学问功底分不开,更与他在填词度曲上的心雄万丈的志向有关。还有就是他能反省自己,从失败中汲取教训。

    填词是他一生的挚爱,因此有关填词的一切,诸如词的产生、词牌的发展变化、词句与音乐的结合、词的历史定位、词的流派和代表作等等,无一不在他的研究探索之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对填词的思考深度远远超过前人和与他同时代的所有人。

    他的这一番言论,听得公子不住点头称善,看来这个柳三变不单只是填词出众而已,而且也有经纶济世的才干,他能够剖析自己,补充知识,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素质,难能可贵。

    公子道:“你刚说的要想光大词之文体,必须要让多数人喜欢,只在少数文人士大夫圈内,影响甚微,这话是说到点子上了。”

    柳三变想了想道:“文学终究不是少数人之文学,如只囿于皇城圈内士大夫互相唱合,又焉能发展之流传之?必须得到百姓的认可喜爱,众口流传,方能长盛不衰。准此,要想使词体这一形式发扬光大,传承不息,必须要使之为广大市民所接受,不再是只为少数文人、官家服务的工具。再者,也莫道市井新声竞起,便是俗人百姓为之,事实上市井新声多是文人所作。我朝开科取士每届数十百人不等,但是词填得好,官又能做到高位的如晏殊等人,这等人可称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更多的文人沉沦于下层,这些混迹于社会底层的文人既有坚实的文学基础,又与广大民众息息相通,他们的作品往往反映出社会的真实的一面,更能为广大民众所接受,这才是真正的文化中坚力量。故此市井传唱的,也多是文人所作,这层意思不知我表述清楚没有?当然你可能要问你属不属于这类人,我可以毫不隐晦地说我就是这类处于社会底层的文人,即使以后作了官,我也不会脱离这个阶层,我的作品植根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