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理念之外 » 第三章 远行

第三章 远行

    在一番思索中,李秋良陷入梦乡,他做了个好梦,梦里他和父母三人幸福地生活着,直到永远,永远,没有遇到刘世才没有得到万灭天绝剑。

    翌日清晨,扶光映红李秋良的脸颊,他才起身穿好衣服,洗漱一番后往屋外走去。

    父母早已坐在餐桌上等着他,以往服侍他们的仆从不见踪影,大概是被父母屏退了吧。

    李秋良坐在父亲旁边,拿起一个鸡蛋一口咬下。

    一天过后,他的心情已经平复,只是脸上没有了往常的笑颜。

    “秋良,你把杀人的细节再讲给我听。”父亲还想核对是否有无纰漏。

    李秋良一股脑地将昨天之事告诉父亲,包括飞影阁和张仙师的事,还将刘世才的家书递给他看。

    “原来世间真的有修仙之人存在啊,看来是我孤陋寡闻了。”父亲看着家书,感慨万分。

    “修仙之人真的能腾云驾雾,飞天遁地吗?”娘亲好奇道。

    “能,肯定能,我见到刘世才的时候他就是御剑飞行着的。”李秋良坚定地说着,脸上露出憧憬的神色。

    “爹,娘,我要去往飞影阁,用刘世才的令牌加入其中,踏上修仙之路。”李秋良将自己的决定大胆告诉父母,神色坚毅。

    “你若要去飞影阁,被张仙师发现该如何是好?”父亲心思缜密,即刻就发现问题。

    “我会尽力避开他的,不让他发现我的存在,更重要的是,我不去飞影阁,他大概也会找上门来的,以修仙者的能力做到这些并不难。”

    李秋良因为昨天预演过,现在说起来头头是道。

    父亲低头盘算着利弊,娘亲看着他出言挽留道:

    “秋良,你还是别去了吧,此去一遭吉凶未卜,再相见不知要何时?”

    “娘,我必须要去,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你们,我会尽快回来的,不会让你们久等。”

    “青儿,秋良他长大了,也该自立了,就让他走吧,但走之前爹还有很多要交代你的,你且听我细细道来。”

    “世间人心险恶,想来纵是修仙者也不例外,秋良,你切记勿要轻信他人,勿要强撑风头,勿要得意自满……”父亲教育着李秋良,口中滔滔不绝。

    李秋良坐在一旁,仔细聆听父亲的教诲,其间频频点头以示赞同。

    “秋良,你还是三天后再走吧,你娘实在是舍不得你。”父亲和娘亲恩爱多年,知她最是舍不得李秋良。

    一盏茶后,父亲话语结束,李秋良用完早餐后回到房中。

    李秋良推开门,神剑和木剑横躺在书桌上。

    看着木剑过往涌上心头,曾经李秋良还年幼时,就想学话本中的剑客白衣仗剑走天涯,自己做了把木剑就在城里干着他所谓的行侠仗义。

    说是行侠仗义,不过就是帮人跑腿,替人看店的小事。

    而今木剑他再也不需要了,万灭天绝剑取而代之,就像是他在和那个行侠仗义的少年做着告别。

    夜晚,天空被夜幕笼罩,只有几点星辰闪烁其中。

    李秋良独自一人走出大门,在街上闲逛,城内万家灯火耀如繁星。

    李秋良腰佩万灭天绝剑,神剑似乎在吞噬光明将他和灯火分隔开来,别处灯火通明,唯有李秋良身旁黯淡无光,一如他的内心。

    周边小贩吆喝声不绝如缕,来往之人对他投来奇怪的眼神。

    “好像有什么人在盯着我?”李秋良感到古怪,回头望去,路边的茶楼里,二楼的包厢中,一个靓丽的人影匆忙转过头去。

    惊鸿一瞥,李秋良没能看清她的脸庞,唯有一双琉璃色的双眼中星光闪耀。

    “奇怪,为什么她要盯着我呢?算了,也许只是疑惑这柄剑吧。”李秋良将刚刚的事抛之脑后。

    夜已经深了,李秋良走回家中,躺在床上,陷入梦乡,梦里一个模糊不清的人脸中一双琉璃色的双眼闪耀。

    三天不过一晃而过,期间李秋良和父母尽享天伦之乐,但离别终是要到来。

    正午时分,朱红的大门前,娘亲紧紧地抱着李秋良,眼中热泪盈眶:“秋良,娘为你织了几件衣服都是你最爱的青衫和白衣,你且带上吧。”

    娘亲说着就松开李秋良回房里拿出几件衣裳,娘亲不精于女红,平常都是让仆人来做衣服,而今李秋良要远行,她才亲自动手为他做衣服。

    李秋良接过衣服,衣服布料柔软细腻,做工不算精细但也不至于说是粗制滥造,衣服上绣着歪歪扭扭的花纹,但却是娘亲对他的思念之情所化。

    “秋良,你一定一定要早些回来啊!娘会一直等着你的!”娘亲执起他的手,泪眼婆娑。

    “嗯,我会的,今年的除夕前我一定会回家。”李秋良拭去娘亲眼角的泪花,安慰着她,刚刚执手之时娘亲手指上似乎有伤不复往昔的光滑。

    “秋良,切记为父交代你的话,在外面要以自己的安全为重,临别前爹赠你两个字“慎为”,莫要忘记,一定要慎为。”父亲轻抚他的头,教导着他。

    “爹娘,莫要太挂念孩儿,离别只是为了更好的相逢,除夕夜我们一家再团聚。”李秋良挥手告别父母,毅然决然地跨过门槛。

    这是他的第一次远行,父母靠在门前目送着他的身影逐渐消失在拐角处,李秋良蓦然回首,娘亲在父亲的怀抱中泪眼朦胧。

    李秋良回想起被刘世才盯上的原因,将神剑收入储物袋中,他曾经尝试为神剑做个剑鞘,可剑身实在太过锋利,稍一接触剑鞘就四分五裂。

    他走出城门,回头一望,城墙低矮,其上还有许许多多的凹坑,透露出历史的沧桑,城门上书写着锈迹斑斑的三个大字“平江城”。

    这就是他生活了十四个春秋的小城。

    李秋良没有过多耽搁,按照刘世才的家书所指继续往飞影阁方向走去。

    路上,他回想起父亲的临别赠言。

    “慎为,这是何意,谨言慎行吗?就这么简单?”李秋良百思不得其解。

    李秋良突然灵光一现:“父亲曾教过我一句话——君子为善不为名,而名从之;名不与利期,而利归之;利不与争期,而争及之,故君子必慎为善。

    原来如此吗?慎为不仅仅是谨言慎行更应该是慎为善,莫要乱发善心,我记住了。”

    夜幕降临,李秋良拿出帐篷,点燃篝火取暖,将神剑取出放在身旁方便对敌。

    火光中,似乎有两个黑影在闪动,李秋良一直保持着警惕,察觉到异常后他猛然回头,一个五大三粗的壮汉蒙着脸蹑手蹑脚地向他走来,手中拿着一把长刀。

    李秋良倒退数步,拿出神剑蓄势以待,借着火光看清还有一人躲在帐篷后面伺机而动,那人见自己已经被发现,索性直接冲上前来,挥刀下劈。

    李秋良横剑格挡,对方手中长刀刚一接触瞬间断成两截,李秋良顺势横砍向他的胸膛,对方不敢相信,双目睁大,慌忙向后倒退,避开要害部位。

    神剑只蹭到了那人皮肤,却在须臾间吞噬其全身血肉。

    几息不到,男子就化为尸体瘫倒在地,死不瞑目,血肉干涸仿佛死去了千百年。

    他的同伴此时堪堪赶到,虽不敢置信但手中刀早已挥出,仓促间,李秋良躲闪不及被划伤出一道口子,白皙的皮肤被鲜血染红。

    他强忍着疼痛,一剑刺向那人小腹处,对方闪身避开,一刀砍向李秋良的脖子,李秋良赶紧竖剑格挡。

    没有预想中的反作用力传来,对方手中长刀刚接触神剑就如豆腐般断成两截,李秋良甚至没有感觉传来。

    他乘胜追击,一剑封喉,对方刹时化为一具干尸。

    简单的包扎后,李秋良口中气喘吁吁,他身体瘦弱,这一番打斗下来已经全身酸痛,汗流浃背,他只好靠着帐篷慢慢休息。

    一盏茶后,李秋良恢复部分体力,站起身处理两个盗贼的尸体。

    尸体身上只有十几块铜板和一些杂物,不值一提。

    篝火映照着李秋良的脸庞,他持剑站立于尸体前,看着尸体,回忆起父亲之前在玉琢山上所为,冷汗顺着剑尖滴落。

    一滴,两滴,三滴,李秋良狠下心来,一剑砍碎尸体头颅,而后再也抑制不住情绪,面目狰狞成一团乱麻,疯魔般将两具尸体砍成齑粉才罢休,嘴角勾起一个诡异的弧度。

    不知是李秋良本性如此还是神剑在吞噬着他的情感。

    “呼呼,我,我在干嘛?”李秋良口中喘着粗气,双目圆睁,瞳孔不断放缩,神剑滑脱手中。

    少顷,李秋良仿佛神魂被摄去般僵硬地捡起剑,刨出一个土坑将尸体的粉末埋入其中。

    一切处理妥当后,他只觉得筋疲力尽,躺在帐篷中,渐渐入睡。

    翌日清晨,扶光从两山之间升起,天空从黯淡变为光明,阳光普照大地,却唯独照不到李秋良。

    神剑躺在他身旁吞噬着四周的光芒。

    李秋良睁开惺忪的睡眼,将剑收好,走出帐篷外,继续向飞影阁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