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理念之外 » 第四章 初入仙途

第四章 初入仙途

    傍晚时分,一片树林内,李秋良走在其中,前方有一个秃头老和尚坐在树墩上,和尚身穿红色袈裟,手托一个檀木钵盂,闭目养神,应该是在休息。

    一阵脚步声传来,和尚睁开眼睛,眼角皱纹曲张,他转过头看向李秋良,脸上无悲无喜,双手合十地说道:“阿弥陀佛,施主是何方过客?可愿施舍些吃食与贫僧。”

    李秋良思考着:“要不要给他吃的呢?父亲说过要慎为善,但一个老和尚坐在树墩上歇息,看到过路人就尝试化斋似乎没有什么疑点,还是先试探吧。”

    “大师是从何处而来,小子是从平江城来的。”李秋良双手合十还礼道。

    “贫僧从西方千里外的谭龙寺远行至此,只为体验世间疾苦,体悟经文。”

    “大师向佛之心坚定,小子佩服不已。”李秋良客气地回应。

    “施主过誉了,贫僧不过是一个迫不得已远行偷安之人。”老和尚仍旧双手合十。

    “此话怎讲,迫不得已远行?”李秋良的好奇心被勾起。

    “不提也罢,不过是因为和寺中他人理念不合而已。”老和尚摆了摆手。

    “原来如此。”佛经一般都晦涩难懂,同样的佛经在不同僧人眼中常常会被理解为不同的版本,因此引发的争吵不在少数。

    “这老和尚似乎没什么问题,那还是给他些干粮吧。”李秋良内心善意作祟,转头遮掩住储物袋,从中掏出些干粮递给老和尚。

    “阿弥陀佛,多谢施主赏赐,贫僧有礼了。”老和尚微微颔首,低着眉,双手合十以示礼敬。

    “大师客气了。”李秋良回礼道。

    “那小子就先走一步了,大师且在此好生歇息。”李秋良转身走向飞影阁。

    一天过后的正午时分,李秋良来到刘世才家书上所言之处,可这里却空空如也,所见不过一片荒野。

    “飞影阁呢,不是说在这的吗?”李秋良拿出铜色令牌,话本中人物都要持信物才能进入修仙门派。

    不消片刻,一个玉盘状光门出现在他面前,散发出璀璨的白光。

    李秋良走入其中,周围景色变幻,由荒野变为翠绿的青山。

    山上松树、槐树枝繁叶茂,几朵菊花隐居其中,几只飞鸟在林中歌唱,一片世外仙境之景。

    李秋良顺着一条青石台阶往山上爬去,一个修士御剑飞过他头顶,他正欲叫住修士,可对方速度太快,“唰”的一声就无影无踪。

    李秋良感慨万分:“这里果然是修仙门派啊,随便遇到个人都会御剑飞行。”

    顺着台阶往上,直到山腰处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叫住他:

    “小子,你哪里来的,一个凡人怎么进我们飞影阁的?”

    李秋良回头拱手回应道:“前辈,小子是来拜入飞影阁门下的,我有信物可以作证。”

    说着李秋良就拿出铜色令牌亮给老者。

    “既然有信物那就跟老夫走吧,唉,看门的张老头又不知道去哪里了。”

    “前辈,我们这是要去哪啊?”

    “去接引殿为你登记一下,之后你就算是我们飞影阁的弟子了。”老者慈眉善目耐心地为他解答。

    “多谢前辈。”李秋良低头作揖。

    “不必客气,你也算是我们飞影阁的人了。”

    一柱香后,老者带着他走到一处大殿前,大殿巍峨耸立,极尽威严。

    殿内三两个弟子在其中值守,几人清一色地都穿着一件青绿色的道袍。

    “长老好。”看到老者,弟子们纷纷行礼。

    “帮他登记一下,他有我们飞影阁的信物。”老者随口吩咐。

    一个弟子迎上李秋良,接过令牌,在一本册子上不知写着什么。

    另一个弟子从储物袋里掏出飞影阁的制式道袍递给李秋良。

    道袍通体青绿,做工精细,胸口处纹着“飞影”两字。

    “真不愧是修仙门派啊,随便一件衣服都颇为不凡。”

    “多谢师兄。”李秋良客气谢道。

    “师弟不必多礼,本职工作而已。”说着他就再掏出五块水蓝色的石头和一把青绿色长剑以及一本小册子递给李秋良。

    “小子可要好好看这本册子啊,上面记录了修仙界的各类常识,一定要认真阅读。”老者叮嘱李秋良,宛如一个热心的长辈般。

    “多谢前辈嘱托,小子定会牢记在心。”

    “师弟初入宗门,先跟我先去选一处居所吧。”一位尖脸的弟子主动邀请。

    “小子听凭师兄安排。”李秋良初入宗门人生地不熟的,有个师兄带着也是个好事。

    李秋良跟着师兄走出门外往山林深处走去。

    “师兄,这修炼一途是如何啊?”李秋良主动攀谈。

    “修炼一途讲究引气入体,再将灵气化为真元,供我们修士使用,这便是修炼的第一重境界,练气期。”师兄热情地为他解答。

    “练气期的修士有什么特殊的能力啊,比如火球和飞行什么的?”

    “练气期的修士可以将真元注入器物当中从而使剑更为锋利,盾更为坚固。除此之外,还能施展一些低阶的法术,像你说的火球和飞行都是不在话下的。”

    “原来如此吗,练气期的修士就已经很厉害了啊,可我还听说练气期应该是分为几个阶段的吧。”李秋良露出憧憬之色,对修士的能力向往不已。

    “按照引气入体的顺序划分,练气期分为初期、中期、后期、巅峰,一般修士都是先将灵气引入下丹田,再到中丹田,上丹田最末,三个丹田都积蓄满真元后便是练气巅峰了。”

    “那练气期之后的境界呢?”李秋良忍不住追问。

    “下次有空再聊吧,居所已经到了。”师兄打住他的话。

    前方,一个破旧的茅草屋被树林环绕。

    “啊?这就是我的居所?”李秋良内心不满,从小到大他都是住在大宅院里的,这般破旧的茅草房他无法接受。

    “师弟,对不起了,只此一处免费的空房了,其他的都是要收费的,如果你肯付灵石的话自然有更好的,这是宗门的规定,师兄也无可奈何啊。”尖脸的师兄一脸歉意。

    “灵石?那是什么?”

    “就是你刚刚得到那五块水蓝色的石头,我们修士从天地间汲取灵气缓慢无比,需要借助灵石中的精纯灵气修炼,因此灵石被当作货币使用。”

    “换一个居所,需要多少灵石?”

    “五块足矣,新加入的弟子可以享受宗门的优惠。”

    “那就换一处居所吧,这处实在太破旧了。”李秋良咬咬牙决定还是付钱,掏出灵石递给师兄。

    “那师弟且跟我来。”

    两人走到一处青砖绿瓦的小屋前,屋子干净整洁,还有一处附带的小院。

    “就是这里了,师弟觉得如何?”

    “不错,那就要这处居所了,多谢师兄引路。”

    “师弟客气了。”

    “这是几个阵旗,将它们摆在小屋四角处便会自动形成结界阻挡其他修士探查。”师兄热情地递给李秋良四面小旗。

    “还有,师弟是仆役弟子,记得每天都要去执法殿领任务,不然会被宗门惩罚。”

    “仆役弟子?最低等的弟子吗?”

    “是啊,给你令牌的人没告诉你吗?”

    “呃,我一时忘了。”李秋良摸着后脑勺随口胡诌。

    “唉,刘世才只是个仆役弟子啊,每天都要完成任务,这样会不会没时间修炼啊?”李秋良无可奈何,只能接受现实。

    “如若无事,师兄我就先走一步了,有什么问题师弟尽管来找我便可。”师兄转身离去,脸上勾起一个诡异的弧度。

    “轻轻松松,五块灵石到手,这可是我们外门弟子半个月的收入了,新来的小子就是好骗啊。”

    李秋良按照他所说的将阵旗摆好,一个透明的结界包裹住小屋。

    李秋良走入屋内,屋内陈设齐全,有一处客厅和两间卧房以及一间茅房。

    他走进主卧收拾了一下房间,坐在书桌上看起刚刚得到的小册子。

    册子介绍了修仙的基本事项和境界划分。

    练气期后便是淬体期,此境界讲究修士要利用引入丹田的灵气淬炼身躯,使躯体更加坚固,修炼到高深者可以单靠身体格挡凡铁的攻击。

    淬体期按照淬炼的先后顺序分为炼皮、炼肉、炼筋、炼骨、炼髓、炼脾、炼脏、炼心,以及最后的淬体巅峰,淬体巅峰是要淬炼修士至关重要的丹田因此被单独提出来。

    淬体期后是育神期,育神期的修士开拓识海并在其中孕育神识,可以借助神识扫视四周,观察事物,不过从这个境界开始具体的小境界册子上就不再明说。

    练气期、淬体期、育神期三者被合称为凡胎三境,其意在于为日后的修炼一途打下基础。

    此三境看似平平无奇,但却尤为重要,基础不牢修士谈何之后的修炼道路,道基不稳则会为日后埋下祸端,像是潜藏的陷阱般不知何时会发作。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何以成江海。”说的便是此理。

    除此之外,册子里还记录了一个基础的吐纳功法和几个简单的法术。

    李秋良按照功法所言盘坐在床上,口中默念经文,一张一翕间将灵气引入体内,再运转功法将灵气化为真元。

    一个时辰后,李秋良丹田内积蓄了少许真元,他尝试借助真元隔空御物,一只毛笔悬在半空中,随着他的心意向左右摆动。

    可惜他还修为尚浅,几息后毛笔就掉落于地。

    “这就是真元吗?果然好用,和书中描述一样玄妙无比,那这样我也勉强算是个修士了吧。”李秋良沉溺在成为修士的喜悦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