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江渝识我记 » 書小說之辨識

書小說之辨識

    數日以來,細雨微風徐徐而來,令余喜愛。余喜雨之溫潤,但不喜雨之如註。蓋數日九龍坡之雨,甚合余意,自江渝賞雨以來,未能有見此,亦嘗無此心也。作日父母攜四姨夫歸,及論說近來之際遇,稍得有其寬慰心也。

    下午觀小說,見其小說之道,甚是難哉!及考當今之網文,非余之所取也。故又觀金庸、古龍、還珠樓主之文,甚合余心。誠不知當今有觀網文者,究竟是何等之人乎?按知乎上人論,乃文盲及社會下流之人士,與今抖音之一類人物者,同科操律,皆low逼也。余雖不以為皆是,但今觀其網文之是作者,無不印證此說也。夫文士者,本就富貴事耳!貧賤之人以求財,大多速快,即浮躁心也。今網文之作者之如此,而讀者亦為之乎!讀者所能決作人之心聲,而作人受平台及讀者之所脅,言所不能言,語所不能語,故從文之流俗而終身無望其文家之道矣。

    昨日有觀金庸筆法之運作,有所領會,即凡故事應須精彩,而不能平坦直述,所以人物有枝節、有脈絡,不放過小說任何一人物,以矛盾及背景之相引,持主線而不亂,淺言而明白,是夫小說之如此作,雖不至之於精品,但令人一讀,足可使人暢快明了。余每讀金庸之文,不知不覺便吸引甚迷。今世之少有此等文筆者,縱持純文學一類之作家,亦少可與相比擬者也。又論古龍,可稱其作家是也。余舊日讀《多情劍客無情劍》、《陸小鳳傳奇》、《楚留香新傳》,誠可使人心許也。待今檢看,少有所是觀也。

    古龍之小說,其在奇而意境渲染,出人意料而富有新意,故初讀時,新鮮至極。然究文蘊不足,雖可使人觀,但若細究,無甚可取矣。讀還珠樓主之《蜀山劍俠傳》,深感文辭之優美,但說話過長,又人物之雜糅,或他或她,張三而李四,全書太過拖沓,純故事而故事矣。雖是如此,但無可否認其幻想力之天馬行空,今世之網文小說家,論若其幻想力,多不及也。此三家,余最好金庸之是作也。

    蓋金庸實可為余小說之龜境,余之師也。昨日有感其學識不足,又作書過慢,故事之平淡,無非有起折之氣,此猶敘文耳!若以此作小說,必不能為也。及說之於此,記古龍之一事,其子曰:“昔見吾父常夜勤書,乃知其作小說之不易也。”及讀《天涯明月刀》,深感古龍革新武俠小說之氣魄。雖有代筆一類之事者,但論小說之誠心,今網文之作者,無一人可與其相提並論是也。余還未行,便畏其苦,而懷疑作家之志心,焉能成一人物者乎?蓋我宜深思也。